APP下载

品读《管子》

2018-11-19

共产党员(辽宁) 2018年4期
关键词:礼治爱民守法

《管子》是一部内容博大精深的先秦著作,记录了春秋时期齐国名相管仲及管仲学派的言行思想,书中蕴涵着许多治国理政观点,比如现在人们耳熟能详的“以人为本”“依法治国”“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等,都出自《管子》。这些思想观点直到今天仍然闪烁着光芒。

管仲是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曾辅助齐桓公称霸,为齐国的强盛奠定了坚实基础。孔子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他在世时功业显赫,“立言”精辟,追随者对其思想言行进行整理阐释,遂成《管子》。后经汉代刘向删订,流传至今。

在《禁藏》篇中管子提出,国家没有无缘无故富起来的,人民没有无缘无故治理好的。没有治理而国家昌盛,没有动乱而国家灭亡的事情,自古至今是不存在的。国家勇于私斗的人多,其兵力就弱;官吏多奸诈私巧,其法度就乱;人民中图谋私利的人多,国家就贫穷。施德必须广博厚重,使人民能够以死报效;赏罚必须笃实坚决,人民才能够坚信不疑。在《立政》篇中管子提出,治国有三本,安国有四固。“德不当其位”“功不当其禄”“能不当其官”,“此三本者,治乱之原也”。

管子是“以人为本”思想的先行者。“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把老百姓当作国家的根本、社稷的基础,体现出强烈的人本主义倾向,而“以人为本”的关键是富民、爱民。对于如何爱民,《管子》概括为六兴:一是“厚其生”,即解决与人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二是“输之以财”,加强市场的建设,使货物流通;三是“遗之以利”,加强水利建设;四是“宽其政”,即轻徭薄赋,不夺农时;五是“匡其急”,就是扶贫助弱;六是“振其穷”,帮助接济没有生活来源的人。爱民之道是有具体内涵的,“六兴”是为官之德的具体表现,这也是管仲的德政思想之一。

在《牧民》篇中管子提出,“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礼义廉耻是立国之本。在《五辅》篇中他提出治理国家要保证八个方面有礼,“上下有义,贵贱有分,长幼有等,贫富有度”。君臣、父子、兄弟要明确各自的身份、职责,才能施行礼治。领导者要以身作则,自己守礼,才能教育群众知礼守礼。同时,要使人民生活安定富足,然后导之以礼,教之以礼,达到礼治的普遍推行。他提出了后世流传甚广的名言:“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管子》在倡导礼治的同时也强调法治,认为法是一切社会生活的准绳,要以正道治国,必须靠法治。管仲是依法治国的最早倡导者,他在《七法》篇中指出:“尺寸也,绳墨也,规矩也,衡石也,斗斛也,角量也,谓之法。”他在《任法》篇中强调:“有生法,有守法,有法于法。夫生法者,君也;守法者,臣也;法于法者,民也。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此谓为大治。”管仲认为法的功能主要有四,法以尊君;法以使官;法以御民;法以断是非。他指出为了更好地发挥法的功能,必须做好立法、司法和守法三个环节。

《管子》重视经济,认为经济是政治的基础。其主要经济政策是“遂滋民,与无财”,滋育民众,让穷人有收入。对盐铁实行专卖,对粮食实行“准平”。他还提出“相地而衰征”政策,即按照土质好坏、产量高低来确定赋税征收额,这与当代经济学级差地租有异曲同工之妙。管仲面对当时“竭泽而渔”的经济开发,提出“山泽各致其时”,伐木和捕猎要在适当的季节进行,在历史上最早倡导保护自然环境。

在《牧民》篇中管子还提出,“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一个地方财富积累得多,容易挣钱,远方的人就会前来投奔;土地开垦得充分,百姓就会在此长期居住。对于我们常提到的人才流失,齐桓公和管子有这样一段精彩的对话。桓公说:“怎样才能召集优秀的人才呢?”管子回答:“价值五的就给六,价值九的就给十,优秀的人才就会不计其数了。”

《管子》思想博大精深,既有政治的实践经验,又有理论认知,其认识全面务实,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猜你喜欢

礼治爱民守法
李爱民美术作品
触摸俄罗斯
争做守法好少年
浅析中国之传统“礼治”文化
儒家的礼治传统与基督教的法治传统之比较
伤不起的误判:被“艾滋”10年让老农“生如死囚”
中西传统法律文化差异性探寻
大街上撒满黒钉
保持快乐心情的秘密
Thirty-Six Stratagems三十六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