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业界声音

2018-11-18

中国新时代 2018年5期
关键词:诚信信用学术

张勇(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

实际上现在我们每个人在每天的工作和生活中都和信用打交道,离不开信用,没有了信用,市场经济就很难平稳有序发展,这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讲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守信重诺也被传统文化所推崇。要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特别是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需要我们加快建设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打造一个好的信用环境。

张颐武(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诚信体系的建构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一方面法律制度并不能保证这个人绝对的诚信,另一方面道德观念和道德的引领又要求人有更高的境界,这两方面如何达到更理想状态是社会面对的一个新挑战。传统上要求每个人有充分的良知发挥,有更高的境界,而社会日常又有很多的弹性灵活性,怎么样找到中间点平衡点,让社会整体的诚信度有基本的提高,这是社会面对的挑战。

韩震(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哲学教授):

作为价值规范,诚信越来越成为发展进步的道德基石,没有诚信就没有正常的社会秩序和良好的社会合作的可能性。

吕培榕(全国政协委员、大帝集团董事长):

当前存在市场体制不健全、全国性社会信用法律法规缺失等问题。建议进一步完善信用监管体系,将信用信息嵌入政府管理过程,发挥大数据和社会信用中介组织的作用。同时,加快信用法制建设,完善信用奖惩机制,对失信企业除向社会公布外,还要依法进行处罚,实施经济制裁。

吴晓波(财经作家):

在商业世界里面,信用不是一个很虚妄的概念,它很直接,跟交易有关,然后跟成本有关。我们说在中国这个社会里我们要重新建立信用体系,我们当然可以通过思想的方式来不断地启发大家,让大家变成善人,变成有良好的信用意识的人,但是最关键的一点,我们怎么能够提高一个人违法的成本?怎么提高一个人违背信用的成本,让愿意保持信用的人在商业社会当中得到他应有的回报?我觉得这个更重要。

王立群(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化学者):

诚信不仅是一种道德规范,同时,诚信在现代社会中又是获得长远利益的基石。一个不讲诚信的企业不可能有长远的利益。不久前震惊世人的“三鹿”奶粉,曾几何时,风靡全国,威风八面。现如今,高管入狱,企业破产,并由此引发了国人关注的食品安全。一个企业不讲诚信不仅毁掉了自己,也毁掉了国家的信誉,给国家和民族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这种损失往往是一瞬间发生的,但是,它给国家、民族带来的不良信誉却可以长达数十年。

屈胜(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兵器江麓机电集团有限公司钣冲焊接事业部焊接工段电焊工):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不是一个方面、一个部门的工作,更不是孤立地把“诚信”二字作口号讲就能解决问题,必须认识“体系”二字的含义,明白它是一项系统工程。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守信、征信、立信、用信、管信五大环节,必须科学运筹、有机衔接、同步推动。特别是要着力推行行政管理事项中使用信用信息与第三方服务机构征信联动,才能真正构建社会信用体系。

陈力(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移动上海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

社会信用体系的构建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随着社会信用建设的深入,社会信用已经成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

黄卫平(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确实在目前情况下,贯彻诚信原则,成本和机会成本蛮大的,这是大家都看到的。这是个渐进的过程,它不会一蹴而就,但是不能一步都没走出来。所以在这个情况下,如果我们仍然是短缺经济的话,那是另一回事,因为现在是过剩经济,就是产出过剩了,这个时候,产品的实现本身就是一个惊险的跳跃。而跳的办法有几种,一个靠骗,一个靠诚信为商。从总体从长远看,骗肯定不能够永久进行下去。第一经济环境不允许,第二经济法制也不允许。

胡刚(全国政协委员、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

建议在社会信用体系之中,增加学术信用体系。各部委应研究制定相对统一的学术失信、学术不端行为认定和惩戒办法,明确失信不端行为的具体情形,受理主体、处理流程、惩处措施等条款。建立国家学术信用大数据中心,对违规者除接受学术处理外,同时还应受到社会信用体系框架内其他形式和内容的约束和限制。

猜你喜欢

诚信信用学术
为食品安全加把“信用锁”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信用收缩是否结束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美好生活离不开诚信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那一次,我把诚信丢了
信用中国网
Application of the Good Faith Principle to the SCS Arbitration Initiated by the Philippines Against China
信用消费有多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