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孟子的“仁政”思想

2018-11-17张玉春

考试周刊 2018年83期
关键词:仁政恒心爱民

摘 要:“亚圣”孟子是战国时期重要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在《孟子》一書中,他提倡的爱民保民的“仁政”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直至今天,仁政爱民思想仍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孟子》;孟子;仁政

“仁”是儒家的核心理念。孔子的“仁”是一种含义极广的伦理道德观念,其涵义在不同的境况之下有不同的解释,其最基本的精神是“爱”。“仁政”学说是孟子对孔子“仁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仁政”就是善政,体现在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仁政”的基本精神是对人民有深切的同情和爱心。

孟子的“仁政”在思想上倡导“民本思想”,“民贵君轻”。重民思想是孟子“仁政”的核心。孟子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孟子认为,对一个国家来说,国君和社稷都可以改立更换,老百姓是不可更换的。所以,百姓最为重要,得民心者得天下,“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同上)”。老百姓是国家的根本,根本稳固了,国家也就安宁了,所谓“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既然百姓最重要,执政者就要爱民、行“仁政”。那么,“仁政”的具体措施有哪些呢?

首先孟子提出“制民之产”的主张。所谓“制民之产”就是要让老百姓有一定的土地、生产、生活等方面的“恒产”,让老百姓有生活上的基本保障,这是政治稳定的基石。《孟子·滕文公上》说:“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恒心”指的是向善的仁人之心。有了一定的财产,百姓能吃饱穿暖,社会也才会安宁祥和。老百姓如果没有恒产,就“无恒心”,就会“放辟邪侈”、铤而走险、“饥寒起盗心”,百姓就会做违法犯罪的事。孟子进一步解释道:“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孟子·梁惠王上》)”?孟子认为不能让百姓因为没饭吃而犯罪再对他们处以刑罚,这等于设置了陷阱让百姓自投罗网,哪有贤明的君王这样去陷害百姓的呢?因此孟子认为明君应该“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同上)。百姓有了基本的生活保障,才会有向善之心志,才会有稳定的社会秩序和安宁的社会环境。

中国自古就是农业社会,土地是百姓的命根子,是百姓最重要的恒产。孟子的“仁政”从给百姓土地并划分、确定田界开始,“夫仁政必自经界始(《孟子·滕文公上》)”。百姓有了土地,就可以从事生产,经营生活,安居乐业,衣食无忧。“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孟子·梁惠王上》”。百姓有了“恒产”,在饱饭暖衣的基础上,还必须有“恒心”,要对他们进行道德教化,扩充向善之心。“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同上)”。光有吃穿,没有教化,如同禽兽。“恒产”与“恒心”的关系,是财产与道德的关系,有了“恒产”做保证,才会有道德上“恒心”的提升,“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牧民》)”,这是颠簸不破的真理。

孟子的“仁政”还表现在他反对战争,主张用王道而非霸道一统天下。孟子生活在动荡不安的战国时代,当时的统治者不顾人民的死活,频繁地发动战争。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无穷灾难,孟子对此深恶痛绝:“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帅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孟子·离娄上》)”。统治者为了争城争地,不惜牺牲百姓生命,饿殍遍野,这些统治者罪该万死。孟子反对战争,主张与民休养生息。执政者不要打乱百姓的生活节奏,破坏百姓的生产生活,百姓丰衣足食,死而无憾,这是“仁政”,也是行王道的基础。“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仁政”主张体现在君主与百姓人格平等上。孟子善用比喻,对于君臣关系,孟子运用比喻手段从正反两面阐述得非常具体生动:“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离娄下》)”。从正面看,如果君王能爱护臣子,对待臣子如手和脚,那么臣子把君王当心脏一样珍视;反过来,如果君王待臣像狗和马,那么臣属就把君王看作陌生人,冷眼相对;更糟糕的是,君王如果把臣子看作泥土、草芥一样卑贱,可以任意践踏,随意抛弃,那么臣属就会把君王看作仇敌,怒目相向。更有甚者,国君如果虐政害民,自己生活荒淫无度而不顾百姓死活,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百姓的痛苦之上,以致“君之仓廪实,府库充”,“庖有肥肉,厩有肥马”,而“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这就是残害百姓。百姓有权推翻对他们贼仁贼义的暴君。在君臣关系中,国君是主导方,要使百姓敬爱自己,归附自己,必先爱民。这样才能君臣一心。

孟子的“仁政”基础是他提出的“性善论”。孟子认为人人都有“恻隐之心”。作为统治者,只要“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于掌上(《孟子·公孙丑上》)”。孟子提醒统治者要施行“仁政”。为政必须依仁而行,不仁只能自取灭亡。孟子的“仁政”是为统治者出谋划策,带有浓厚的阶级色彩,但仍然不失为一套治国安邦的好方针。

“仁政”是孟子政治学说和他的社会理想的最基本内容,而性善论则是其内在的依据。孟子的“仁政”思想是以民众为出发点的政治理想,这既展现了利民价值取向,也是一种为民情怀,所谓“兴天下利,利济苍生”,是一种深层次的精神关照。这种精神关照、爱民保命思想在今天仍有其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陈默.小议孟子的仁政思想及其当代启示[J].2005.

[2]杨明.伦理学研究[J].2015.

作者简介:

张玉春,江苏省南京市,江苏省委党校社会与文化学部。

猜你喜欢

仁政恒心爱民
李爱民美术作品
触摸俄罗斯
“燕子垒窝”显恒心——“思想政治受洗礼”评论之一
政贵有恒——为政应有“恒心”
恒心是成功的基石
孟子说仁德
Thirty-Six Stratagems三十六计
《论人民民主专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