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脉“常见病”

2018-11-17杨星野

关键词:党教常见病体裁

杨星野

党建PPT在具体运用中还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问题:有的问题是“先天”的,是受体裁形式所限;有的问题是“后天”的,是在运用实践中的思路、方法、手段等不当所造成的。无论问题来自“先天”还是“后天”,我们都要认真把脉问症、厘清病源,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规避或改进,以求制作出更多更好的党建PPT作品,助力党教制片总体工作更进一步。

认识不清

目前很多地方对党建PPT的定位还不够精准,存在一定的模糊认识。这其中包括两种不正确的倾向,一种是觉得“PPT既省又快”,既然如此,干脆“啥菜都往一个筐里放”,贪图省事或急于出成果,只要“差不多”的选题,就都主张“PPT出马”,客观上貌似出了一大批“多快好省”的党员教育课件,细究之,会发现很多选题实际上并不适应PPT体裁,导致未能实现应有的宣教效果。这种倾向叫作“一窝蜂”。还有一种倾向则相反,认为党建PPT做出来的效果显得“浅而白”,未免“难登大雅之堂”, 因此对党建PPT不够重视,判定其“难以出彩”,导致在制片工作中将全部精力放在视频类课件上面,对PPT执行“不研究、不探索、不开发”的“三不”之策。以上这两种倾向,实质上都是没有真正认清党建PPT的性质和作用。

对党建PPT的定位,党教制片工作者要有一个清醒、正确且符合时代发展的认识。具体来说,一、要根据制片选题及目的,来科学选择是否采用PPT体裁。如果是宣教主题鲜明、宣教指向明确,且适合用PPT来进行主体叙事的选题,才可用。总之要具体选题具体分析,当用则用,不当用则换。二、要高度认识到党建PPT在党员教育工作领域的重要性,认识到党建PPT是对党教制片形式的有力丰富;如运用得当,会起到其他制片形式难以取得的奇效。这需要一定范围的从上到下的澄清思想、普及观念、提高认识。三、党教制片团队应抽出一定时间和精力,对党建PPT的应用现状及趋势联系实际做一定的研究,并尽力改变“党建PPT往往只用作应急”的普遍现状,把握好恰当的时机和选题多制作PPT,建立起党建PPT制作的长效机制,把“应急”逐渐更新为“常态”。

内容不精

相当一部分的党建PPT作品在内容上都不够精,具体表现就是主体内容过于繁杂,导致观众“看也看不过来、学也学不过来”。比如某地制作了一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PPT,细观整部课件,就是把十九大报告全文事无巨细地开列出来。当然课件本身确实清晰无误地介绍了十九大主要内容,但客观地说,制作者既没有进行科学归纳,也没有进行系统编排,这种“全文照搬”的PPT作品,对实际工作的指导意义是不大的;党员群众完全可以通过其他形式来阅读十九大报告全文,运用PPT的意义无从体现。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确实有相当比例的PPT作品缺乏编辑意识,照搬照套,很少体现策划、编排等要素,导致党建PPT成了另一种形式的文件。

制作党建PPT本质上也属于制片,在内容编排上也要有所取舍。具体来说:一、思路上不要“贪多求全”。除非选题特别需要,否则尽量不要“全文”只要“精华”。二、对于选题必须要细致科学地做好前期工作。不同于其他制片形式在前期主要是策划调研撰本,党建PPT在前期主要是策划归纳提炼,对主体内容要进行整合,设置出科学框架,每一个观看段落都应设置观看要点。三、设置观看要点要注意控制数量比例,宜少不宜多。如果要点过多,那么反而会“要点不要”,起不到应有的学习教育效果,还是应该多尝试下“少而精”路线。

风格不活

不少人都觉得党建PPT有些“枯燥呆板”,似乎总是一副“说教腔”,让人敬而远之。客观来讲,相对于其他制片形式,以宣教功能为主的党建PPT比较偏重思想性、教育性,在生动性和趣味性上的确有些“先天不足”。但辩证地来看,这不是理所当然地“说教到底”的理由。党建PPT,硬的应该是主题、是内核,而形式和表现还是应该尽力“软”一些。须知,在党员需求特征发生明显变化的今天,硬道理还要软说,这才是党员教育工作者所应致力达成的目标。

我们要开动脑筋、下足功夫,努力增强党建PPT的趣味性和生动性,从而提升其艺术表现力。具体来说,一、丰富色彩表现。目前党建PPT的主体色调多喜欢用红色、金色和黄色,实际上应在适合主题的前提下尝试更多色调的运用。二、提升版式效果。很多人在制作党建PPT时多选用现成模板,这固然提高了效率,但千“片”一律的视觉效果很容易让观众审美疲劳。应力所能及地自主开发PPT模板,并储存起来以备制片之需。三、引入新鲜元素。相当一部分党建PPT还停留在“文字+图表”的初级阶段,要结合制片实践适当引入视频、Flash等新鲜元素,以丰富视觉效果。四、运用故事体裁。如果策划得当,党建PPT也可以采用“讲故事”的方式来进行主体叙事,而非一味地罗列条条目目。

情感不浓

有些人认为党建PPT“面孔生硬”,虽然叙事说理头头是道,但让人感觉“不亲”,缺乏情感表现力,感染力自然也就不足。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一方面是PPT体裁偏重于宣教,在情感表达上确实很难有作为空间,这是客观因素;另一方面则是人为忽视情感表达,认为把政策内容、精神内涵、文件要点传达明白就可以了,情感方面并不重要,这是主观因素,也是最主要的因素。客观分析,党建PPT的情感表达确实是“弱项”,但我们不能以此为借口,降低对党建PPT情感表现力的要求。作为党教制片手段,党建PPT理应也具有情感;有了情感,才能感动观众,并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与互动。不具情感,只是生硬地照本宣科,那很容易就会造成“你说你的,我听我的”,施教和受教不在一个频段上。事实上,有一些优秀的党建PPT作品在情感表达上是丝毫不遜色的。这就说明虽是“弱项”,但如果下足功夫,同样可以“做强”。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以情动人是党建PPT当前最应补好的课。具体来说,一、可考虑加入富有情感张力的主题图片,图片在情感表现上有时的确胜过千言万语,而且比文字更有说服力,更易获得情感认同。二、在有条件的前提下,播放党建PPT时可以设主持人,通过主持人的现场调度来活跃气氛,从而打开观众的心防。三、既然视觉方面难以发挥优势,那么不妨在听觉方面多做些文章,主调恰当的配乐以及情感表达适合的解说音,都能起到渲染情感的作用。

施教不实

党建PPT最擅长的功能就是宣教,这点毫无疑问。但在具体工作实践中,将它的这种功能实效化,实际上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相对于其他制片形式,党建PPT的宣教形式往往是文字为主,直白但不直观,而且往往知识多、要点密,教授的理论、概念、知识、技术等体量较大,导致收看的党员群众很难学得全、记得牢。这是或多或少客观存在的状况。然而现在有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一些地方对党建PPT采取“播完就拉倒”的态度,认为放完课件就完事大吉。而对于党建PPT来说,由于其体裁本身的特点,一般情况下如果只满足于课上播放,是很难达到预期宣教效果的。这种仅做“课上功夫”的情况等于埋没了党建PPT的长处。

播放只是手段,不是目的。为了让党建PPT切实发挥好施教作用,我们还要做好“课下功夫”。具体来说,一、播放前可通过线上或线下发放要点提纲等相关学习材料,让党员群众做好预习。二、播放时应注意体现主持人或主讲人的导读、解读作用。三、一定要结合PPT课件,做好课下延伸学习,可通过专家解读、网络答疑等方式针对疑点难点重点进行辅导,让宣教效果落在实处。

猜你喜欢

党教常见病体裁
《党课开讲啦》节目为讲党课“打了样”
中考英语不同作文体裁的写作指导(二)
“社交新闻”:一种新兴的新闻体裁
儿科常见病,贴敷更有效
秋季常见病要早防
春季羔羊的饲养与常见病的防治
家猪常见病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