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大监督要增强“三性”

2018-11-17隋乙魁

山东人大工作 2018年12期
关键词:监督权三性议题

□隋乙魁

监督权是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权利,监督权行使得充分与否直接影响到人大工作的整体效果。如何行使监督权、增强监督实效是摆在各级人大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笔者认为,人大监督工作要着力在增强“三性”上下功夫。

增强议题选择的关联性。正确选择监督议题是监督工作出成果、见实效的前提。近年来,各级人大常委会把党委决策部署、政府着力推动、群众关心关注的重大事项作为监督的重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监督议题的选择往往缺少系统性,每年的监督议题呈现出碎片化的特点,议题之间缺乏内在的延续性,导致监督方向不明、整体效果不佳。因此,增强人大监督的计划性、系统性就显得十分重要。

监督工作要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确定整体思路,制定具体规划,做到届届有监督规划、年年有监督计划,把若干具有内在联系的议题通过一条主线串联起来,使监督工作环环相扣、事事相连,使人大监督更具连续性。如围绕民生工作开展监督,可以分“吃、喝、住、用、行”五个主题进行,一年围绕一个主题进行监督,多层次、多角度进行,捏指成拳形成监督合力,就能取得较好的监督效果。

增强监督工作的公众参与性。党的十九大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保证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人大监督只有始终坚持群众路线,扩大公众参与,突出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才能使监督方向更加精准、重点更加突出、效果更加明显,才能彰显人大履职的民意理念和民权取向。

从目前的监督工作情况看,人大监督活动的主体通常由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人大代表和被视察单位的人员组成,广大群众的参与度有待提高。公民是社会的构成主体,通过人大对社会事务进行监督,应当成为公民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重要途径。但是由于受主观上参政议政的意识不强、客观上缺乏必要的机制保障等因素制约,公民参与人大监督工作尚有诸多障碍。这就需要积极探索实践,努力创造条件,多方位吸引公民参与。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要建立人大监督信息公开制度,通过电视、电台、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及时向全社会公布人大监督的议题、具体内容、时间地点,请公众围绕议题反映问题、提出意见建议,实现倾听民声、掌握民意、集中民智。要扎实做好试点工作,选择部分文化素质高、参政意识强、熟悉相关业务的公民,全程参加常委会组织的视察或执法检查,列席常委会会议,积累经验,探索措施,推动形成公民参与的常态化、制度化机制,真正实现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

增强所提建议的可操作性。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建议,督促“一府一委两院”落实到位,是体现人大监督工作效果的主要方式。目前,人大所提建议往往原则性、概括性有加,可操作性欠缺,致使“一府一委两院”及相关部门难以全面落实。这一方面是由人大监督抓大事、议大事的特点决定的;另一方面,也说明人大监督工作开展不到位,对存在的问题把握得不准、了解得不深,从而使监督的效果打了折扣。对策措施要避免流于抽象,要让“一府一委两院”在工作中能够操作,这就要求建议意见不能都大而化之,还需要具体而微。

针对上述问题,人大工作者须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要加强对监督议题相关内容的学习,了解掌握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具体的法律规定、外地的经验做法以及本地实际情况等,力求比被监督者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要沉下心去,深入基层,通过面对面与群众交流、实地察看、问卷调查等多种手段,掌握群众真实意愿,全面了解工作开展情况,对工作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力求所提建议切实可行。

猜你喜欢

监督权三性议题
21世纪以来中国歌剧批评若干重要议题述论
探究基于核心素养的议题式美术教育
建筑门窗三性检测方法及常见问题分析
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我国纳税人监督权保障体系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探究检察机关刑事诉讼监督权的完善措施
劳务派遣“三性”问题研究
大学内部治理中监督权的实现
碳族元素“三性”荟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