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凤县发挥组织优势聚力脱贫

2018-11-17熊琮琳

当代陕西 2018年2期
关键词:贫困户攻坚精准

◎文/熊琮琳 何 鹏

2017年以来,凤县整合组织资源、发挥组织优势、凝聚组织力量,激发广大党员和贫困群众干劲,用实际行动助力脱贫攻坚。

筑牢脱贫攻坚主阵地

凤县红花铺镇永生村立足实际,以养生长寿文化为特色,按照抓党建带旅游促脱贫的思路,在支部带动下,流转土地200余亩,建设蔬菜瓜果采摘园、开心农场乐园等五个农业园区,打造了莲花池、水街等一系列旅游景点,带动贫困户发展乡村旅游。从2016年至今,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00万元以上。

基层党组织是脱贫攻坚一线指挥部。凤县在建强贫困村党组织上下功夫,整合脱贫攻坚“四支力量”,整顿7个软弱涣散党组织,厚植发展动力。按照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农民富在产业链上的发展思路,坚持因村制宜,先后打造抓党建带旅游促脱贫、党建领航产业脱贫等党建促脱贫模式,以党建带扶贫、以扶贫促发展。目前,全县已建立扶贫产业互助组织44个,带动了1200余户贫困户抱团发展特色产业,实现党建与经济发展互动双赢。

挺起脱贫攻坚主心骨

“蔡战武家4000元,邓秀娥家2500元,杨会兵家2000元……先来签字,按手印,再领钱。”这是平木镇西山村畅收蔬菜种植合作社分红的一个场景。脱贫攻坚启动后,面对条件差、底子薄、规模小的农业发展现状,该村党支部书记杨勇多次外出考察学习,结合本村实际情况,建立“村支部+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股份制产业脱贫模式。

“要想带着群众干,先要做给群众看。”杨勇将家中的4亩土地和4万元现金入股,在空白的合作社成员名单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不到三天,名单上就签下了33户贫困户、46户一般户的名字。

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在农村,啃下贫困这块硬骨头,必须有一大批本领过硬的村党组织带头人。凤县规定,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是本村扶贫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制定并实施本村脱贫规划,推行脱贫攻坚阳光公示制,开展贫困户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退出,审核扶贫各类资料。

各村支部书记充分发挥班长作用,率先垂范,以村有扶贫产业基地、户有脱贫主业为目标,走村入户抓调研,因地制宜抓产业,为脱贫摘帽奠定坚实基础。同时,采取邀请专家集中培训和“走出去”实地观摩学习等方式,先后举办三期脱贫攻坚培训班培训650人次,组织60余名贫困村党组织书记、“第一书记”赴甘肃两当、杨凌第二十四届农高会学习抓党建促脱贫先进经验,不断增强脱贫攻坚本领。

打造脱贫攻坚主力军

“为了帮助更多贫困户,陈小军减小了自己的养蜂规模,把中蜂种源转让给贫困户。为了让贫困户的蜂蜜有个好销路,他经常外出联系销售渠道,自掏腰包注册网店,合作社在代销中也不赚取贫困户一分钱差价。”曾是贫困户的许代成,说起陈小军对村里贫困户的无私帮扶很是感激。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陈小军致富的时候,没有忘记村里的父老乡亲。去年8月份,他组织村民成立了凤蜜园中蜂专业合作社,将村里的贫困户全部吸收进去,为大家联系资金、协调场地、提供技术。在陈小军的带领下,合作社吸收会员93户,养殖中蜂超过2000箱,全村可增加收入80万元以上。

以党员先走带动贫困户一起走。凤县从提升农村党员素质着手,建立集中培训、个人自学、外出考察、学历教育、远程教育、网络教育“多位一体”脱贫攻坚培训机制,让党员掌握政策和一技之长。同时,注重从产业带头人、种养殖大户、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复退军人中发展党员,通过党委搭台、组织引领、能人带动、产业覆盖的方式,扶强党员能人队伍,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推广一批技术成果,领办一批示范基地,创办一批新型经济合作组织,培训一批脱贫致富明白人,增强了群众脱贫的自身造血功能。

猜你喜欢

贫困户攻坚精准
杜造海:从贫困户到脱贫致富带头人
外宣媒体该如何精准发力
“洞”察脱贫——“精准扶贫首倡地”十八洞村录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精准扶贫美了乡村
重视“非贫困户”的满意度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播州区委离退局开展春节走访慰问挂帮贫困户
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示意图及参考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