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省纪委:重拳频出 正风肃纪

2018-11-17◎文/张

当代陕西 2018年2期
关键词:党纪政纪严肃查处执纪

◎文/张 军 左 京

管党治党不放松、正风肃纪不停步、反腐惩恶不手软。2017年,全省纪检监察机关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铁腕反腐“成绩单”。

“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笼子越扎越牢,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作出的重要论断。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刚刚过去的一年,在中央纪委和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打攻坚战、持久战的思想,围绕制约权力、防范惩处腐败、解决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等,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为陕西经济社会发展和追赶超越提供了坚强纪律保障。

管党治党不放松、正风肃纪不停步、反腐惩恶不手软。2017年,全省纪检监察机关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铁腕反腐“成绩单”:受理信访举报43178件(次)、同比增长34.9%,处置问题线索70187件(次)、增长141%,立案25592件(次)、增长76.7%,党纪政纪处分26409人(次)、增长69.6%,其中厅局级91人、增长146%,县处级611人、增长88%,移送司法机关460人、增长67.9%。同时,查处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8088件,党纪政纪处分9275人。

严惩腐败不松劲

对于反腐败工作,人们最关注的莫过于案件查办。

围绕遏制腐败蔓延势头、形成不敢腐的目标,全省纪检监察机关把强化执纪审查作为基本职责,坚持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坚持零容忍、无禁区,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坚决铲除腐败这个最致命的“污染源”,旗帜鲜明地查办了一批大案要案。

一年来,严肃查处了西安市政协原党组副书记、副主席赵红专,西咸新区原党工委委员,泾河新城原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李益民,西安旅游集团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大有等系列案,保持陕西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严肃查处西安市政协原常委、西安高新区管委会原主任安建利,中陕核工业集团原董事长张宽民,佳县原县委书记辛耀峰等典型案件,持续释放不松劲、不停步、再出发的信号,形成了强有力的震慑警示效应。

同时,为了让全面从严治党成为各级“一把手”认定的分内之事,省纪委坚持多措并举、传导压力,扎实推动“两个责任”的落实。下发《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报告制度的意见》,从加强组织领导、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匡正选人用人风气、领导和支持纪委执纪履责等方面规范了20项报告内容,明确了报告程序和时限,提出了具体要求,加强了对落实情况的监督。

深化延伸主体责任清单制度,1996个县处级以上党组织、10496名领导干部建立清单,实行履职记实,一人一清单,一年一更新。

省纪委2次派出5个督导组,对4个市区、33个县处级单位,8个省直机关、144个直属机构进行专项督导,提出改进建议和措施48条。两批集体廉政谈话新任厅级领导干部272名。

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问责一个,警醒一片。全省各级党组织和纪检监察机关紧紧抓住管党治党“牛鼻子”,以强有力问责推动落实“两个责任”。2017年,全省共有1754个党组织、4082名党员领导干部被问责。严肃问责西安地铁“问题电缆”事件,追究10个责任单位,122名责任人。认真核查中央环保督察移交的15个问题,追究10个责任单位、154名责任人。

全面从严治党的责任意识,在全省持续深入人心;以党纪为尺的“四种形态”,贯穿于监督执纪问责的全过程。

先要有前提,立足前提才能走向前沿,在前沿实现创新。在具备基本前提和进入思想理论前沿的情况下,如何实现特定的思想理论创新?这是个更具体的问题。再进一步,如何发挥思想理论的社会作用,产生积极的社会影响?这些都是要考虑的问题。在我们刚刚进入大学,刚刚读研究生时,就要开始思考,因为将来终究要面对和解决这样的问题。

本着教育干部、保护干部的原则,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贯彻“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有效运用“四种形态”,让“红脸出汗”成为常态。2017年以来,全省各级运用第一种形态52894人(次),占66.3%;第二种形态24212人(次),占30.4%,使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同时,对一般违纪行为,及时处分、警示纠偏,给予党员干部充分的组织关爱,实现从“惩治极少数”向“管住大多数”拓展。

整合办案力量,规范线索管理,开展线索大起底,集中清理省管干部问题线索,逐人逐件研判,建立管理台账。制定问题线索处置办法、谈话函询暂行办法、信访举报归口管理办法、执纪审查专题会议规定等,织密扎牢制度“铁笼”。

加强对市县领导班子的监督,联系市县的纪检监察室由2个扩展到5个,建立廉政档案,动态研判分析。对苗头性问题及时提醒,对轻微违纪问题动辄则咎,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氛围渐趋浓厚。

既严惩违法违纪,也注重治病救人。治标与治本结合,营造了风清气正、廉洁奉公的良好从政环境,有力推动了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严厉“拍蝇”不手软

全面从严治党,基础在全面,不仅内容要“全面”,对象也要“全员化”。在党的执政体系中,县、乡、村处在第一线、最前沿,相对于“远在天边”的“老虎”,群众对“近在眼前”嗡嗡乱飞的“蝇贪”感受更为真切。2017年,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落实省委“三个助力”要求,采取多种措施,聚焦扶贫民生,严肃查处和打击群众反映强烈的“微腐败”,让人民群众从反腐倡廉中有更多获得感。

脱贫攻坚是当前的头等大事。打赢脱贫攻坚战,关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助力扶贫脱贫,体现纪检监察机关政治担当。

淳化县扶贫办伙同县职教中心,采取编造虚假培训资料方式,套取农民实用技术培训项目资金35万元,仅有3万元用于技术培训,20万元被县扶贫办用于公务支出,12万元被县职教中心用于发放绩效工资。2017年7月,县扶贫办主任唐天翔受到留党察看两年、行政撤职处分,县职教中心主任王进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违纪资金被收缴。

2017年,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以眼里不揉沙子的认真劲儿,重点查处贯彻中央脱贫工作决策部署不坚决不到位,弄虚作假、阳奉阴违的行为,坚决纠正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对待扶贫工作、做表面文章的问题,严肃查处贪污挪用、截留私分,优亲厚友、虚报冒领,雁过拔毛、强占掠夺问题,对胆敢向扶贫资金财物伸手的严惩不贷。先后严肃查处2876起,党纪政纪处分3353人,移送司法机关160人。省纪委三批督办重点问题线索98起,党纪政纪处分261人。

一年来,违纪问题和典型案例连续不断地被点名道姓公开通报曝光,发挥了强有力的警示震慑作用,为脱贫攻坚提供了坚强纪律保障,在扶贫领域形成了不敢贪腐、不敢失责的良好氛围,有效促进了基层干部廉洁履职、主动作为,确保把党的好政策落到实处,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围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整治,省纪委先后三次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对省市县乡四级作出专项治理部署。两次下发通报,派出10个组分赴97个县区,各市纪委组成62个督导组,深入贫困县乡督导检查。用好“一竿子插到底”统计督查制度,直接掌握市县乡三级查案情况,对工作滞后的适时约谈督促,解决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等问题。

此外,将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与整治“村霸”“沙霸”相结合,深挖细查背后的“保护伞”。全省查处127起,纪律处分157人,通报典型案例6起。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坚决打赢“三场攻坚战”部署,加强对环境保护监管职责的监督,严肃查处监管失责等问题 2835件,党纪政纪处分2639人;组织开展专项行动,严肃查处维护市场秩序不力、乱收费乱摊派等突出问题3063件,党纪政纪处分3523人。

近年来,我省持续抓中央八项规定落实,党内风气明显好转。但也存在一些“四风”问题从“地上”转到了“地下”,一些吃喝从高档饭店走进了“农家乐”和居民小区的现象,群众对此深恶痛疾。

针对“四风”隐身变异、改头换面等新问题,省纪委加强对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和省委实施办法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坚持抓教育预防,促进行为自觉;抓年节检查,形成工作常态;抓专项核查,解决突出问题;抓问题查处,保持高压震慑;抓通报曝光,强化警示教育,坚决防止“四风”反弹回潮。对顶风违纪、规避监督、隐性变异的,寸步不让、动辄则咎,越往后执纪越严。

2017年3至4月,我省开展集中整治“四风”行动,省纪委派出8个检查组,对12个市区、41个县区进行督导检查。全省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652起,党纪政纪处分2851人。严肃查处派驻省委办公厅纪检组原组长等11名领导干部公款吃喝,陕西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违规设立“小金库”、滥发津贴补贴等典型问题。组织对全省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制度规定执行情况进行“回头看”,废止145件,完善出台220件。

以“两准则四条例”为重点,加强党纪党规党性教育,全省9918人参加任前廉政法规考试。编印《贪腐的代价》《神圣殿堂不容玷污》《蝇贪之害》三部警示录,运用典型案例强化纪律教育。第一时间通报执纪审查信息,回应社会关切。改造升级秦风网,开办“秦风论坛”专栏,办好“陕西纪检监察”微信公众号。挖掘和弘扬优秀传统家规家风的时代价值,组织编辑《三秦家规》,拍摄蓝田乡约、岚皋杜氏2部家规专题片,制作《暮夜却金》《贪戒》等4部微视频,在中央纪委网站播出。潼关杨震、眉县张载、韩城党家村等3部家规入选《中国家规》。

下猛药、出重拳,严惩“微腐败”;除陋习、树新风,整饬不正之风,有力维护了政治生态的山清水秀。

党内监督“全覆盖”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离不开有效的党内监督。2017年,省纪委不断改革创新党内监督方式方法,不断向着全面覆盖、不留死角迈进。

——紧盯“关键少数”。围绕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特别是新修改党章,贯彻落实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党内监督条例,加强监督检查。全省查处违反政治纪律问题199件,党纪处分208人。严明换届纪律,把好十九大代表,省委委员、候补委员和省纪委委员人选政治关廉洁关。牵头成立督察组,加强省党代会期间会风会纪巡查监督。加强对省人大政府政协换届风气的监督,组织7个督察组2次开展明察暗访,做好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廉洁意见回复工作,促进换届风清气正。

——持续深化政治巡视巡察。一方面,切实抓好中央巡视“回头看”整改任务落实。立案审查省管干部问题12件23人,市县“四大班子”成员49人,矿产资源领域问题43件45人。严肃查处省扶贫信息系统建设有关问题,追究处理8人。严肃查处陕西工人报社原副社长涉嫌贪污问题并移送司法机关,追究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具体问题全部整改到位,长期任务正在稳步推进,巡视整改的推动效应逐步显现,有力扭转了管党治党严紧硬不够的局面。另一方面,开展省委巡视整改情况专项检查,扎实推进巡视巡察工作。督促43个部门限期整改,约谈整改不力的单位主要负责人,通报典型案例15起。认真贯彻新修改的巡视工作条例,制定我省实施办法。出台《2017-2022年巡视工作规划》,启动新一届省委首轮巡视,共巡视8个省直部门、3个县区,“回头看”4个省直部门,在2个市探索巡视巡察联动。市县两级全部建立巡察机构,巡察924个党组织,移交问题线索2532个,立案391件,党纪政纪处分413人。

——坚决清除“灯下黑”。严管就是厚爱,坚持对全省纪检监察干部从严教育、从严管理、从严监督,发现苗头性问题及时提醒纠正,对违纪问题果断处置,让监督者时刻受监督。各级立案查处纪检监察干部120件、同比增长103.4%,党纪政纪处分131人、增长63.8%。

——积极推进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及时启动陕西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由省委书记胡和平任组长,成立省级工作小组并设立办公室,分综合协调、文字材料、组织人事、舆情把控、法纪衔接和后勤保障6个组,严格按照时间节点推进,确保2月中旬前按照“先市、后省、再县”次序成立三级监委。目前,试点工作正在扎实有序推进。

猜你喜欢

党纪政纪严肃查处执纪
监督执纪故事三则
监督执纪问责如何“备豫不虞”
资中县:“三招”化解乡镇执纪难
三台县:“三大行动”从严执纪
严查对收“过头税”行为
反腐高强度反腐:2013年以来党政纪处分101万人
福建罗源:严肃查处违规使用扶贫资金
今年1月贵州省172人被给予
领导干部“心存敬畏”必须坚守三条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