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脉深深:再论《项脊轩志》的不宜删节

2018-11-16彭建

关键词:项脊轩志归有光文脉

彭建

摘 要:《项脊轩志》编入教材时的“删节”问题,在中学语文界早已引发了激烈的讨论。诸多观点都认为“删节”是不妥当的。各种讨论文章也阐述了许多有说服力的理由。而从明清散文“文脉”的角度讨论“删节”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探究。《项脊轩志》有一条清晰而明确的“文脉”走势线路,因“项脊生曰”的缺失而出现了“短路”。由于教材编者的“删节”,阅读者的期待视野就出现了“断层”与“失望”,文本中情感的“巅峰体验”也因此很令人费解,甚至会造成理解上的偏差,也就不能抵达归有光生命深处巨大的隐痛。

关键词:归有光;《项脊轩志》;明清散文;文脉

一、关于“‘项脊生曰不能删去”的综述

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很少有像《项脊轩志》一样,因文本的“删节”而引发诸多讨论的。大凡教过这篇课文的教师都会对“删节”问题提出质疑,或把“删节”部分补充完整再进行教学。近十五年来,一些重要刊物上也公开发表了诸多文章,大多数观点认为“不宜删节”。

孙永久在《〈项脊轩志〉:一只省略的耳朵》一文中指出,归有光以天下第一富婆蜀清和诸葛卧龙自况,表达了一个少年利甲天下、闻达诸侯的壮志豪情。教材为何要删你没商量?理由很简单——“内容不足取”(见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的《教师教学用书》)。也就是说,在一个文本中,如果有了功名利禄思想,那它就没有教育意义了。[1]于是,作为“洁本”的《项脊轩志》便被集体解读为:表达了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深切怀念。姚峰、吴志强的《谈〈项脊轩志〉的删节》通过反驳《教师教学用书》观点——“自我解嘲”,“内容不足取”,是“生不得志的感慨”,得出“没能理解年轻归有光的心态造成误读”的结论。文章还认为,删节破坏了全文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全面理解归有光写作时的心情和归有光其人都是不可或缺的。如果删去,“会造成对《项脊轩志》乃至归有光其人狭隘的理解甚至误解”[2]。陈法强在《保持文本原貌又何妨?——从〈项脊轩志〉原文删去的一节说起》一文中也认为,删去这段文字于情于理都不妥,理由是:“会大大削弱文章的主旨”,“会使文章的韵味逊色些”,如果保留这段文字,“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看到归有光曲折的人生之路”。[3]

杨颖的《倾国宜通体 谁来独赏眉——浅析中学语文教材选文〈项脊轩志〉删节的弊端》一文,从独特范式“论赞”的角度指出,“删去此节实是文章最为核心的部分”,它“是撑起文章结构的基柱;并直接指出文章情感悲剧的深沉由此而来”。作者同时也感觉到:“而文章缺少此段收束……则让人难以把握文章真正的情感脉络,只觉得情绪起伏无常捉摸不定,甚至将文章情感误读为悲伤消沉,错误地感知了人物形象。”[4]梁顺和的《〈项脊轩志〉选入教材不该被删节》一文,也首先反驳了《教师教学用书》里简单的删去理由“内容不足取”,并指出由此产生了集体的简单解读。作者从归有光的人生之路即“学而优则仕”与“内心声音”的角度讨论,认为删去此节不能展示归有光的真实情感。作者还从写作技法上进行辨析:“‘项脊生曰的心灵独白,将文势推向高潮,直抒一个少年的‘拿云心思,宿怀之志。这末一层是第一个板块的核心,前文的写景叙事均为此议论而设。同时,这一段又毫无榫接痕迹地构成了后记部分的铺笔。”“课文一经删节,我们倾听到的便不再是归有光整个心跳的声音,不能完整了解那时那个‘完整的归有光了。”[5]胡言的《“项脊生曰”删不得》一文明确指出:“猜度删节者的意思,是此段议论有‘名利思想,于青少年人生观教育不利。但删节者可能有所不知,《项脊轩志》若是删去了此段,不仅其感染力将大大减弱,而且其立意也将不复完整。进一步说,从竟然删去《项脊轩志》此段来看,删节者其实并不真懂《项脊轩志》的写作意图。……若少了‘项脊生曰这一段,就既不足以表现他的少年情怀和抱负,也无法体现《项脊轩志》的写作意图。”[6]

另外还有一些文章,比如《一次与“编者”的对话》(孙富中,《语文学习》2008年第2期),《名篇删节 完璧为玦——质疑高中语文课本中对〈项脊轩志〉的删节》(景治伟,“吟啸徐行”博客),《〈项脊轩志〉不宜删节》(刘子钊,《语文月刊》2005第3期),《文言文经典篇目的文本选编商议——以三种版本教材的〈项脊轩志〉为例》(邱海林、王义刚,《语文学习》2014年第3期)等等,就不一一列举。当然也有少许文章为之辩驳,认为“删节”是合理的,比如《“删去”是为了完美——〈项脊轩志〉删选部分的合理性分析》(许柳鸣,《语文教学之友》2006年第12期)。

但总体来说,中学语文界认为“项脊生曰”不该删去的文章占大多数。人们反对“删节”的论述大体有四种:其一,对《教师教学用书》“删去”理由“内容不足取”的反驳;其二,认为“名利思想”存在于少年归有光的心里无可厚非,且合情合理;其三,从情感上来说,删去之后,把《项脊轩志》及归有光都简单化了,且容易出现误解;其四,从文章结构上讲,“删节”破坏了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既不尊重经典文本,也不尊重后來的读者。

基于以上论述,“项脊生曰”不能删去的深层次缘由还在继续整理、补充与完善之中。笔者认为,立足于中国古代散文史的角度,从明清散文特有的“文脉”切入,分析“删节”的弊端或许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二、文脉深深:被删去的第四种悲情

首先,何谓“文脉”?“文”,即文章,“脉”,流动也,“文脉”即文章里所流动的精神向度。刘勰在《文心雕龙·附会》篇谈到“凡大体文章,类多枝派,整派者依源,理枝者循干……扶阳而出条,顺阴而藏迹,首尾周密,表里一体” [7]。这里指出了文章“文脉”的重要性,它如同命脉;也讲了它的形象性,如同“筋脉”。朱自清在《写作杂谈·文脉》中指出“文脉”即是“注重‘思路怎样表现在文字里” [8]。孙绍振也指出:“读古典散文最忌以读懂词句为满足……字句只是表层,其中层乃贯穿文章首尾之情志脉络,或曰‘文脉,此乃文章之精神所在。”[9]从审美体验的角度看,“文脉”就是在散文里贯穿文章的情感脉络,且是文章的最核心的情感基点,它能推动文章的情感一步步地走向顶峰,给人以审美愉悦的体验。

明清散文有很明显的“文脉”走向,丰富的审美情感一直贯穿在整个文本之中,需要读者进一步地品味和挖掘。《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第六单元明确提出:“本单元所选文章篇幅都不长,形式自由活泼,内容更加贴近现实生活,富于情趣。”欣赏这些作品时,要注意“感受它的生活气息。感受其中的情趣”。《项脊轩志》课后的“探究与讨论”也指出:“以口语说家常事的笔墨与意境,是归有光在唐宋八大家之后的一种创造,他的文章比以往的散文更贴近日常生活。归有光善于选取家庭生活小事、平凡场景,表现人物音容笑貌,寄托自己的深情。”

正所谓,明清散文之美在“于细微处显深情”。归有光《项脊轩志》以“项脊轩”为切入点,抒发自我的悲欢离合,“多可喜,亦多可悲”。“多可喜”在前,是为了反衬“亦多可悲”。这也就是《教师教学用书》引发的集体解读,即三种“悲情”:“一、对大家庭分崩离析的哀痛;二、对慈母的无限怀念之情和对爱妻早亡的哀悼之痛;三、对祖母的牵挂、赞许和期盼的愧疚之情。”

一切“悲情”的展开都延续了“文脉”的走势路線。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会感觉到有一种情感时常潜伏于字里行间。随着归有光“悲情”的自然流动而显现,从“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一直到“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此处,他的情绪突然失控:号啕大哭而不能自已!原因如文中所言:“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原来,令归有光最为悲伤的事情是:时至“今日”,自己读书依然无效!而曾经的大家族逐渐衰败,由此产生了无比的沉痛之情。

这就是《项脊轩志》的第四种悲情。它潜藏在那三种悲情的背后或者说是在最深层里,属于“文脉”的深层部分。因“项脊生曰”被教材删节,这种“悲情”的存在显得恍恍惚惚,时隐时现。我们会不由自主地去查询、探究:文中使用“……”符号的一部分文字到底是什么内容。从文本接受者来说,阅读者的期待视野出现了“断层”和“失望”。

所谓“文脉贯通”,讲的就是文章的气脉当是一以贯之,漫布全文的各条筋脉,形成一个有血有肉的有机整体。但是,此处“文脉”被截断了,文气自然也不清通,就不能理解何以致“令人长号不自禁”。这是文本情感的高潮部分,如同一条自然流动的河流突然被一段堤坝截住,从而失去了原生态的奔流之势;亦如读者的审美情感之“河流”突然被隔断一节,出现审美的“断层”。

补记部分,本来就是归有光多年以后(32岁左右)所续上的。因删去了“项脊生曰”,这个“后续部分”就显得很生硬,甚至“不可思议”。从时间上看,补记是一个“片段”的延续;从“文脉”上说,那是情感高潮之后的余韵。这也是一个读书人历尽世事沧桑之后,把失落、无奈深藏于心,却无法言说的苦痛。正如胡言在《“项脊生曰”删不得》里写道:“正是在与这个充满衰落意味的补记的对照中,‘项脊生曰的这段议论,便成了对作者的一个莫大嘲讽,成了作者人生失败的象征!回顾当年的年少轻狂,环视现在的满目苍凉,作者读者,情何以堪!”[6]

三、删不去的“隐痛”:归有光生命深处的忧伤

我们先看看被删去文字:

项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

《教师教学用书》说:“我项脊轩生只是没有‘蜀清‘孔明的际遇罢了,因此才不为世人所知!但是自己自得其乐和自我陶醉于‘项脊轩之‘奇景,‘自嘲里夹杂着自傲,自喜中又透露出怨愤不平之气。”编者也明确了教材删去的理由:“内容不足取”,即归有光以议论作为正文的最后一部分,“和盘托出自己生不得志的慨叹”。

这种观点遭到许多中学语文教师的反驳。当时归有光才十七岁左右,正值青春年少,是一个很有抱负、很有家族荣誉感的少年。“刚刚踏入社会,接触社会,对社会的认识只能是较为肤浅的,也不可能受到压抑、打击,自己的志向尚未施展”[10],何来“怨愤不平之气”?何来“生平不得志”之说?

据笔者分析,此段文字被教材编写者删去的缘由可能有二。其一,这一段与教材的情感导向有些格格不入,不太合乎教材所要倡导的方向:感受他的生活气息;感受其中的情趣;欣赏他的摆脱拘束,务去陈言。其二,这段文字所展现的归有光对“功名”的向往与追求,与当下教育价值观不符合。一提到“功名利禄”四个字,我们就讳言甚深。

其实,教材编写者不必为之如此“大动干戈”,“删节”部分正是归有光自励自勉,表达青春壮志的言语。在科举制度下一个读书人最大的人生理想不就是读书、中举、富贵?这是一个古代读书人生命价值得以实现的重要途径,或许是唯一途径。这一段文字是文本情感的核心所在。尽管删去了“功名”,而凸显散文的“情趣”,却也掩饰不住作者的“文脉”走势。

概言之,即使删去“项脊生曰”,归有光生命深处巨大的隐痛也将引导阅读者去多方探寻,直至抵达“文脉”的核心所在。因为潜伏在归有光生命深处的巨大隐痛就是:曾经的大家族荣耀,而今安在?教材注释表明:“归有光祖母的祖父夏昶,在宣德年间曾任太常侍卿。”至归有光时,已传至第六代人,家道早已衰落。曾经的祖屋“中通南北为一”,因“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过去风光的大宅院变成了大杂院。更为可悲的是人心已散,“庭中始为篱,已为墙”。一堵墙已经隔断亲情,往日的家族荣耀荡然无存。

祖母认为造成这种悲剧的重要缘由就是“吾家读书久不效”,并祈盼“儿之成,则可待乎!”此话语正中归有光的少年情怀。而今,祖母不再,功名未成。这就成为一直隐藏在归有光生命深处的巨大的忧伤。可见,在科举制度下一个读书人的功名与家族的兴衰荣辱是息息相关的。

四、隐痛的根源:归有光的读书与功名

归有光十七岁左右写了《项脊轩志》的前四段(包括被教材删去部分)。这正是一个少年充满理想、有壮志、有抱负的年龄。奈何文字间弥漫着浓厚的悲伤之语?其一,有对母亲、祖母的怀念与感伤。归有光八岁丧母,而此时祖母已经过世。其二,就是愧对先祖的荣耀,愧疚自己不能光耀门楣。他在《先妣事略》中记载,自己少小时,祖母和母亲对他施行严厉的家教,目的也是希望他能重振家业,不愧于祖上的荣耀。

据文献记载,归有光出生时,家道已衰;但他卻有极其强烈的家族荣誉感。他在《家谱记》一文中就不无痛心地说:“归氏至于有光之生,而日益衰。源远而未分,口多而心异……率十人而学,无一人知礼义者。”归有光少年早慧,六七岁时即从塾师周寅之学《孝经》,很快显露才华,八九岁时即能成文,十三岁应童子试,十九岁以第一名补苏州府学生员。《先妣事略》记述说:“有光七岁,与从兄有嘉入学。每阴风细雨,从兄辄留,有光意恋恋,不得留也。孺人中夜觉寝,促有光暗诵《孝经》,即熟读无一字的龃龉,乃喜。”归有光也从小立志澄清天下,振兴家业,他在《梦鼎堂记》中自述说:“余少时有狂简之志,思得遭明时,兴尧、舜、周、孔之道,尝鄙管、晏不足为。”远祖归道隆(一说归隆道)曾在江苏太仓县的项脊泾住过,在此成就过功名。后来归有光别号“项脊生”,又以“项脊轩”命名书斋,显然有追念与自勉之意。

在科举制度下,“功名”二字对于一个读书人来说,既是巨大的梦想,又是无比的忧伤。在农耕社会里,读书是具有家族性的行为,一个读书人背负着一个家族的兴衰荣辱。看看而今存留于世的大家族门楣牌匾“进士及第”“大夫第”,以及皇帝下圣旨修建的巍峨的“状元坊”,还有那气势宏伟的府邸宅院,你就会明白,“功名”二字对于一个读书人的诱惑,对于一个家族兴旺的重要性。如果家族中有人读书功成名就,那么家族就兴旺发达,闻名乡里;反之,如果家族全是目不识丁之人,那么家族也无出头指望,在乡里就没有什么地位可言。

当写补记时,归有光已经是三十二岁左右的青年,还没有实现一个读书人应该承担的光宗耀祖的人生价值,且已经体会到科举之路的不易。对祖母、母亲、妻子的深情背后,总有一种歉疚和愧对。因此,整篇散文都潜伏着一层深深的忧伤,一种欲说还休、难以言说的隐痛。

如果时间再往后推移,这种忧伤将伴随归有光的一生。归有光曾明言:“予少有四方之志,既年长,无用于世……为太平之不遇人。”可见他曾有“四方之志”却“无用于世”,有志不获骋(《震川先生集卷十三·晋其大六十寿序》)。据资料记载,归有光求取功名之路异常漫长坎坷,二十岁方中秀才,六次参加乡试,三十五岁方中举人,而后二十余年以讲学为生,其中九次进京参考,六十岁中进士时,人生之路已至暮年,何其沧桑!

五、小结

综上所述,“项脊生曰”这段文字不宜删去。即便是一篇短小的散文,它都有一条存在的“文脉”,或明或暗,但一定是自然流动的,是文气清通的,不可随意删节。即便是删去了相关“文字”,读者也会很自然地就去挖掘、追问省略部分的内容。因为这个有意的“删节”,使接受者的期待视野出现了潜在的“断层”和“失望”,他们会很自然地去“填充”与“补偿”。也只有把这段文字补充完整,接受者才会更明确、更顺畅地理解归有光“长号不自禁”的缘由,从而抵达归有光生命深处巨大的隐痛。

教材中时常有些删减的文本,让人很费解,有的甚至让文意阐释发生了偏差,实在不可取。所以说,删去的是“文字”,而受伤的是“文脉”。当今是互联网时代,随时随地查阅原典文本已成为现实。“有意”的删节已经难以做到规避的效果,甚至适得其反,其为不美也。对于经典文本,编写者要删节还当慎重为好。

参考文献:

[1]孙永久.《项脊轩志》:一只省略的耳朵[J].中学语文教学,2004(1):38.

[2]姚峰,吴志强.谈《项脊轩志》的删节[J].语文学习,2006(5):46-47.

[3]陈法强.保持文本原貌又何妨?——从《项脊轩志》原文删去的一节说起[J].语文月刊,2010(9):52.

[4]杨颖.倾国宜通体 谁来独赏眉——浅析中学语文教材选文《项脊轩志》删节的弊端[J].中学语文,2013(Z1):98.

[5]梁顺和.《项脊轩志》选入教材不该被删节[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3(28):20.

[6]胡言.“项脊生曰”删不得[N].新民晚报,2017-2-5(B7).

[7]周振甫.创作论·附会第四十三[G].文心雕龙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86:378-379.

[8] 朱自清.写作杂谈[G].张圣华.朱自清语文教学经验.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32.

[9]孙绍振.中国古代散文(第一编)[G].孙绍振解读经典散文.北京:中华书局,2015:1.

[10]刘子钊.《项脊轩志》不宜删节[J].语文月刊,2005(3):35.

[11]贝京.归有光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139.

猜你喜欢

项脊轩志归有光文脉
保护“文脉” 吸引“人脉”
《项脊轩志》的人物描写
二十四节气的历史文脉
设计的文脉 第一季
设计的文脉 第1季
“知人论世”与文言文释义案例分析
《项脊轩志》教学设计及反思
浅谈《项脊轩志》的写作艺术
寒花葬志
枇杷树:一个不容忽视的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