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改进金融服务 促进民间投资增长

2018-11-16陈安茜

时代金融 2018年29期
关键词:民营企业民间融资

陈安茜

(湖北省交通银行科技支行,湖北 武汉 430015)

政府投资、民间投资、与外商投资共同构成了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总投资,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近十年的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我国民间投资日益壮大,逐渐成为促进经济发展、调整产业结构、繁荣城乡市场、扩大社会就业的重要力量。然而从2016年开始我国民间投资迎来了十年来的首次转折点。

一、宏观经济层面——全国民间投资发展现状

(一)民间投资占比缩窄、增速放缓

从2005年至2015年近十年的投资结构看,民间投资与全部投资占比的剪刀差正在逐渐缩小,特别是2016年1季度民间投资第一次大幅度落到全部投资速度(10.7%)之下,投资增速放缓至5.7%。目前民间投资大致占全部投资的62%,我国经济投资拉动的主力基本上依靠国有投资驱动。

(二)金融市场过于拥挤、对民间投资拉动作用有限

从近三年的数据看,中国债券市场最大的变化就是金融资产的收益率与负债段成本出现的倒挂。例如:2013年民营企业的融资成本可能要10%,但企业家依旧可以找到一笔收益为15%的资产,把这个钱转让出去。然而今天4%以上的融资成本去支持3%的资产收益率的交易结构普遍存在,这个裂口只能靠不断的加杠杆、加大久期错配,有意低估信用风险甚至是流动性风险来弥合、金融市场出现拥挤、资金流向配置更为激进的资产端。

图1 金融资产收益端

图2 金融资产负债端

2016年央行的盛松成司长曾提出“企业流动性陷阱”的观点,①即货币政策陷入流动性陷阱,大量的货币发行出来后没有能够迅速的拉动经济,货币增加、利率未下降、投资未增加,形成了流动性的陷阱。这一观念正好从机理上说明了,完全靠金融市场杠杆作用托举羸弱的经济增速出现瓶颈,金融加杠杆对民间投资拉动作用有限。

二、微观要素层面——湖北省内民间投资现状

2016年,湖北省服务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389.40亿元,比上年增14.2%,增幅仅居全国第16位,其中,服务行业民间投资比上年下降2.6%,且多投向技术含量不高、投资规模小的一般性服务业,而对金融、科学研究等资金技术密集型行业投入较少。②湖北省整体民间投资力度不足,发展后劲有待增强的因素分析如下:

(一)经济市场投资环境因素

由于市场需求不足、产能过剩、降成本去库存等一系列结构性调整的外部环境因素,造成部分民营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利润下滑,收益降低,导致市场资金方投资方对于民营企业处于观望状态,对市场前景不明确和投资方向的彷徨,造成大量的投资方对新上项目与扩大生产的资金投入减少,造成一些民间资本投资项目的搁浅,简而言之市场环境的变化减弱了企业投资意愿,特别是民营企业投资意愿降低。

(二)信贷资源配置因素

一是信贷资源被挤占。2016年末,湖北省个人购房贷款余额同比增长42.2%,比各项贷款增速高25.2个百分点;全年新增个人购房贷款2589亿元,占全部新增贷款的51.6%,明显高于2011年至2015年32.1%的平均水平。③部分房地产开发企业通过“通道业务”、债券市场募集了较多资金。金融资源过于集中在房地产领域,抬高了资金价格,这种不合理的信贷资源配置,挤占了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的融资空间。二是资金成本要素提高。各大银行在执行落实国家金融扶持政策时,出于自身金融风险考虑,仍然设置了较严的放贷条件,间接的刺激民间投资放缓。三是资金渠道来源受限。许多民营中小企业筹集投资发展资金主要靠自我积累,难以从银行获得贷款,更难通过发行企业债券、股票等方式直接融资。且民间融资利率高,增加了民营企业的资金成本。

(三)投资要素制约因素

一是稀缺性资源项目难落实。民间投资过程中,涉及到如:土地、医疗卫生、教育、文化、市政工程、交通建设等优质稀缺资源,民营企业势必争不过国有企业、国有资源的分配中愿意倾向支持“同胞兄弟”,如:土地本身收储紧张,优先保障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用地,可供民间投资项目的土地指标就所剩不多。二是政策限制,民间资本仍然难“入门”,相关部门和单位通过设置投资额度、卫生标准、相关资质等多道门槛,让民间资本只能在门外看花,无法进入。如市政、交通建设等项目,投标时要求一级资质,尽管许多民营企业具有相当技术实力与经验,因缺资质,只能作为具有相应资质的国有企业的分包商。

(四)产业结构调整因素

民间投资产业层次整体上偏低主要表现在:一是新型工业化作为全省产业转型的重中之重,工业投资的增长仍然乏力。今年1-4月,湖北省民间工业投资2451.17亿元,占全省工业投资的比重达83.0%,但增速只有9.8%,比全省工业投资增速低4.2个百分点。二是第二产业中产能过剩和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比重较大,大量高耗能、高污染、低技术的低水平建设主要集中在民营投资领域。1-4月,湖北省六大高耗能行业投资742.25亿元,其中民间投资占比高达76.7%。三是大量民间投资仍然处于产业链底端。在第三产业内,民间投资多集中于投资少、见效快、技术性不强的一般服务,而对技术和资金要求较高的科技、金融等行业投入较少。

三、金融杠杆与民间投资的实证分析——湖北与浙江数据比较

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在不同的生命周期内对于融资方式的需求不一。在我国区域分布中,浙江一带的民营经济发展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从国际金融公司(IFC)④的调查结果看,浙江民营企业融资来源,无论是初创时期还是发展时期的民营企业,都依赖民间金融。

对比浙江地区,湖北地区银行贷款融资渠道占比10.7%;其他资金来源占比11.9%;国家预算资金占比0.7%,民营经济对于金融的利用率相对较高。在外源性融资渠道中,来自非正规金融渠道、信用合作社与商业银行的份额相差不多。然而通过公共股市、国债市场在民营企业融资中的作用则微不足道。

表1 民间金融是民间投资企业主要融资方式 单位:%

四、金融服务促进民间投资的对策建议

习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毋庸置疑,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服务是支持实体经济的“强心剂”,搭建通畅金融平台、营造良好民间投资环境,激发民间投资活力上,国有商业银行更应发挥普惠金融,支实扶小的积极作用。

(一)增强民营企业投资信心

民营企业投资意愿下降,回归其本源就是经营成本快速大幅上升,企业无利可图,无钱可赚,再多的金融支持都不足以增强民营企业的信心。所以当前刺激民间投资的首要任务就是“降成本”。一是政策的“强行针”。2018年6月20日国务院李克强总理召开国务院常务会,专门部署进一步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持续推动实体降成本的政策。我国政府部门积极加强政策研究,出台降低与并继续出台进一步为企业降低各种税费、降低融资成本的政策措施,从政策上刺激和增强民营经济发展的动力。二是内生驱动力。民营企业降成本首先要自身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科技水平,生产效率,才能从经营上降低成本。

(二)搭建通畅金融支持平台

一是搭台唱戏,合作共赢。搭建政、银、企三方合作平台,加强金融机构与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对接合作。加大金融支持民间投资力度,加强政府重点招商项目的引导,“一号工程”的投向指引,支持民营企业简政放权,适当简化信贷流程,拓宽民营企业信贷支持的空间。

二是多元主体,活跃市场。引入多元化的金融主体,提高金融市场活跃度。推动信用体系的建设,搭建健康担保生态圈,增加政府引导性再担保基金为民营企业增加贷款提供担保;支持民间投资的高科技企业上市,鼓励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结合,鼓励符合条件的民间投资企业发行债券,设立创业投资公司和创业投资管理公司。

三是科技创新、产业融合。利用湖北雄厚的科教资源,将改革创新精神贯穿于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之中,真正将科研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动创新创业发展,探索建立科技+创新+融资为一体的一站式金融服务超市。

(三)营造良好民营企业投资环境

一是名单管理、简政放权。加强政府服务职能引导,在金融支持民营经济的清单中不仅列明“负面清单”更应明确具体投资的“正面清单”,真正打破投资市场准入的“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⑤也为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方向明确了路径。

二是信息共享,投资共赢。通过信息网络、新闻媒体及时向社会传递有关产业政策、投资政策、市场需求等信息对外发布的同时,政府需进一步引导营造好民营融资环境。如: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国家和地方政府都应建立PPP项目库,并适时集中向社会公开推介,加强政府、金融、监管对民间投资方向的引导。

三是政务公开、环境营造。通过发挥政府服务平台作用、搭建技术服务平台、建立服务专员制度等。开展帮扶活动和保姆式服务,为民营企业提供优质服务,积极营造“重商、亲商扶商、暖商”的良好氛围。

(四)发挥民间资本创新创业潜力

创新创业是当前政府支持、金融帮扶、市场环境支撑的重要领域,更是民营资本在该领域的潜力所在。深度挖掘民营资本在双创领域的活力。

一是转变政策引导方向。由政府引导民营企业向创新型企业转变,鼓励民间资本加大创新研发投入。如,省、市、县政府制定科技创新计划,引入民间资本投资参与,对投入研发领域的资金在税收抵扣上提供优惠,对创新型民营企业进行奖励。二是培养双创中坚力量。主要通过政府引导基金、专业孵化器、专业中小企业园区运营等模式,打造“创客空间”,培养民间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小企业成为创新创业主体,带动企业投资,吸纳就业人员,激活双创影响力。三是“走出去”再“引进来”。转换思维,鼓励湖北省内民营投资先省外吸收学习先进创新理念和经营模式,再通过并购、合资后再回到省内投资,激发民间资本更大潜力。

五、结语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力之源,是应对当前经济下行局面、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的必由之路,也是促进广大群众充分发挥创造性、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作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积极发挥金融创新职能,支持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积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助推地方民营经济转型升级发挥着重要的社会责任。

注释

①来源:该观点的提出是2016年资管年会上中央调统司司长盛松成提到高速增长的三大原因分析中的观点。见21世纪经济报《中国版流动性陷阱》。

②引自:2016年湖北省统计局数据。

③数据来源:2016年信贷政策评估结果通报,武银〔2017〕58号。

④资料来源:Neil Gregery,Stoyan Tenev,and Dileep M.Wagle,2000,China's Emerging Private Enterprises:Prospects for the New Century(Washington:International Finance Corporation). 国际金融公司(IFC)是世界银行专管民营事务的分支机构。

⑤周德平,进一步激活民资需多管齐下[J].人民政协报。

猜你喜欢

民营企业民间融资
融资
融资
7月重要融资事件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5月重要融资事件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寻租、抽租与民营企业研发投入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