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兰新高铁对沿线城市人口流动的影响分析

2018-11-16

时代金融 2018年29期
关键词:兰新客运量常住人口

高 玮

(兰州交通大学,甘肃 兰州 730000)

一、引言

兰新高铁又称兰新二线、兰新客运专线,属于我国中长期高速铁路规划网中--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陆桥通道重要组成部分,2014年12月正式运营,东起甘肃兰州西至乌鲁木齐,途径西宁、张掖、酒泉、嘉峪关、哈密、吐鲁番,全长1776km。兰新高铁标志着西部地区迎来了高铁时代,极大改善了制约甘肃、青海、新疆人口流动和经济发展的铁路运力不足问题,提升了西北地区铁路综合运输能力,对西北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凭借其快速、高密度发车等优势提高沿线城市的综合实力,吸引发展滞缓的中小城镇人口向较发达城市聚集。现阶段关于高铁对沿线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众多,理论研究方面学者认为高铁的运营会产生明显的一体化效应、同城化效应和集聚效应,高速铁路沿线综合实力较弱、规模较小的城镇人口和资源会向经济中心集中。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兰新高铁沿线城市人口流动的影响因素,及高铁发展对其影响的显著程度,将沿线城市分类定位,研究人口流动趋势所产生的结果。

二、兰新高铁对沿线城市人口流动影响实证分析

(一)结点城市的选取

兰新高速铁路共设有31个车站,其中多数为中间站,本文主要选取兰州、西宁、张掖、酒泉、嘉峪关、哈密、吐鲁番、乌鲁木齐八个结点城市,这些城市相对人口规模较大占据了大部分客流量,具有一定代表性。

(二)时点和数据指标的选择

兰新高铁于2014年12月正式运营,为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代表性,选取时间节点为2016年。西部地区区位特点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区域经济、医疗卫生、居民收入水平发展不平衡,根据获得数据的完整性,选取经济发展、基础设施、交通设施、居民生活、人口规模、社会发展为一级指标,地区生产总值(GDP)、固定资产总投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铁路客运量(含高铁客运量)、公路客运量、地区医疗卫生机构数、城市年末常住人口为二级指标,见表1-1,对原始数据做相关回归分析。数据来源于八个结点城市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表1-1 初始指标

(三)数据分析

为了分析兰新高铁对沿线城市人口流动的影响,在二级指标中选取城市年末常住人口作为因变量Y,以X1--地区生产总值(GDP),X2--固定资产总投资,X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4--铁路客运量,X5--地区医疗卫生机构数,X6--公路客运量。利用SPSS软件做相关分析,输出结果如表1-2所示。

表1-2 相关矩阵

从相关矩阵看出,Y与X1,X2,X4,X5的相关系数都在0.9以上,说明所选自变量与Y高度线性相关,用Y与自变量做多元线性回归合理。Y与X4相关系数ry4=0.983,P值=0.000,X4是各城市铁路客运量(含高铁客运量),说明铁路客运量对城市年末常住人口有显著影响。Y与X5相关系数ry5=0.903,P值=0.002,X5反映了各城市医疗卫生水平,说明地区医疗卫生水平发达程度也是影响年末常住人口的主要因素。Y与X3相关系数ry3=0.126偏小,P值=0.766,X3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这说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各城市年末常住人口无显著影响。采用SPSS软件对标准化数据进行回归分析,输出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1-3 模型汇总

表1-4 Anovaa

表1-5 系数

由结果知:(1)复相关系数 R=0.999,可决系数R2=0.999,据可决系数知回归方程高度显著。(2)方差分析表,F=164.261,P 值=0.000,回归方程显著,X1,X2,X3,X4,X5,X6均对Y有显著影响。兰新高铁开通后大大提升了铁路综合运输能力,通过对原始数据分析知高铁的发展对沿线人口流动有显著影响。为进一步了解沿线城市人口流动趋势,首先将沿线八个城市进行分类定位,利用实证分析中数据指标对城市进行聚类分析,如图1-6所示。

图1-6 城市聚类图

由聚类图将沿线八个城市分为两类,{1,2,8}为第一类,{3,4,5,6,7}为第二类,据实际情况,兰州、乌鲁木齐、西宁的经济发展、医疗卫生、基础设施、交通设施相对发达,归第一类;而张掖、酒泉、嘉峪关、哈密、吐鲁番城市综合实力相对较弱,归第二类。

三、兰新高铁沿线城市人口流动趋势分析

首先了解兰新高铁沿线地区经济增长情况,各城市经济增长情况用地区生产总值(GDP)指标反映,选取2012-2016年八个城市GDP增长率分析,如表2-1所示。

表2-1 兰新高铁沿线城市2012-2016GDP增长率(%)

由表2-1看出,近五年兰新高铁沿线城市GDP年平均增长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基本稳定在3.0%左右。2015年兰新高铁正式运营后,沿线城市GDP年平均增长率较前几年有所减少,一定程度抑制各地区GDP年平均增长率下滑。整体来看,高铁开通后兰州、西宁、乌鲁木齐GDP增长率相对较高,张掖、酒泉、吐鲁番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结果基本与聚类分析中城市定位相吻合。

沿线城市对基础设施投资指标用固定资产总投资增长率反映,选取2012-2016年八个城市固定资产总投资增长率分析,如表2-2所示。

表2-2 兰新高铁沿线城市2012-2016固定资产总投资增长率(%)

由表2-2看出,近五年兰新高铁沿线城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逐年减缓,2015高铁正式运营后有效抑制了各城市固定资产总投资增长率的下滑,第一类城市兰州、西宁、乌鲁木齐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下降幅度为0.8%左右,第二类城市中张掖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下降1.7%,嘉峪关和吐鲁番分别下降3.8%和6.3%。综上,一类城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趋于稳定,二类城市中张掖、酒泉、嘉峪关通过加大固定资产投资不断挖掘城市发展潜力,而哈密和吐鲁番相对在固定资产的投入较少,发展滞后于其它沿线城市。

沿线城市流动人口变化情况用年末常住人口变化指标反映,选取2012-2016年八个城市年末常住人口数分析,如表2-3所示。

表2-3 兰新高铁沿线城市2012-2016年末常住人口变化(万人)

由表2-3可以看出,高铁沿线一类城市的人口规模远远大于二类城市,并且近五年来年末常住人口一直稳定增长,张掖、嘉峪关、吐鲁番年末常住人口整体呈小幅下降趋势,哈密年末常住人口减少12.53万人,酒泉年末常住人口增加0.4万人。

一类城市兰州和乌鲁木齐具有良好的经济水平和基础设施条件,有较大城市吸引力,每年流入城市的人口也在逐步增长,发展相对缓慢的哈密和吐鲁番,在高铁开通后出现城市流出人口增多现象,随着高铁带来的交通便捷性、快速性、城市空间可达性,整体高铁沿线城市人口由欠发达地区向较发达地区流动。

四、结论

选取兰新高铁开通后对沿线城市人口流动产生的影响进行定性加定量分析,利用相关回归模型研究了影响沿线地区人口流动的主要影响因素,及高铁发展对沿线城市人口流动的影响程度,了解人口流动趋势,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城市的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水平和交通设施便捷程度都是作为影响城市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交通设施中铁路综合运输能力的提升对人口流动影响显著,特别是高铁的发展,增加了西部地区铁路网密度,极大地促进了人口流动。

第二,兰新高铁的快速发展对沿线地区的经济水平、城市空间可达性、人口规模增长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改善和优化,同时高速铁路也带动了沿线城市产业的快速发展,具备良好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和便捷交通的较发达地区对其它沿线城市就业和生活方面产生吸引力,大量人口从发展较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聚集。

第三,兰新高铁沿线人口规模的大幅增长主要是由迁入人口带来的,大量的人口聚集于某一较发达城市会表现出一定的“虹吸效应”,劳动力和资源得不到合理的分配,沿线城市经济水平和城市化水平相对较高的城市会产生过度集中的人口和产业,会弱化沿线其它发展滞后的中小城市的功能,造成欠发达地区人口大规模流失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中小城市在持续提升其综合实力中要不断发掘新的机遇。目前随着宝兰高铁的正式运营和即将开通的兰渝高铁,兰新高铁对沿线城市各方面甚至西北地区的影响将会更加显著。

猜你喜欢

兰新客运量常住人口
2018年北京市城市公共交通运行特征分析
2018年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行特征分析
北京城市副中心:常住人口控制在130万以内
兰新高速铁路边坡防护系统的研究成果
兰新客专CTCS2-200C列控车载设备运用问题与解决方案探讨
文心兰新品系“金辉”切花设施栽培技术
从拓荒西部到引领世界——写在兰新高铁全线通车之际
上海2008年常住人口1888万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