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理念下“皮格马利翁效应”对初中英语教学的启示

2018-11-15

散文百家 2018年10期
关键词:马利翁皮格新课程

何 丽

四川省南充市第十一中学

一、“皮格马利翁效应”的来源

皮格马利翁是古代塞浦路斯的一位善于雕刻的国王。由于他把全部热情和希望放在了所雕刻的少女雕像身上,竟使这座雕像活了起来,遂与之结为伉俪。受这个故事的启发,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他的同事贾可布森将其引进教育和心理的研究领域,并据此做了一项名为“课里的皮格马利翁”的课程。研究表明,教师的关心和期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那么学生的成绩就有明显的提高,因此在教学效果上就产生相应于这种期望的良好作用。这种效应被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也称“罗森塔尔效应”或“期待效应”。

二、“皮格马利翁效应”对初中英语教学的启示

英语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因此我们更应该尊重、信任、关爱学生,对他们更高的人际期待,相信“皮格马利翁效应”一定会产生。以下是笔者结合多年的教育实践,总结所得的三点启示:

1.培养师生感情,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教师的品德或威信甚至能决定学生学与不学、喜欢或讨厌某一学科,这是一种感情迁移现象。因此,沟通师生情感,达成师生间的双向理解十分重要。教师通过课堂对学生表现的表扬、评价和课下与学生交流沟通把自己对学生的良好期望暗示给学生,使学生渐渐体会到各种暗示和期望。学生通常会因为教师的期望和暗示而备发图强。教师在课堂上以亲切、友好、大方的教态及幽默风趣的语言和灵活的思维,都可以促进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课下要及时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态度、困难和体会以及他们对教学的看法及要求。这些做法都可以加深学生对教师的理解,增进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和感情,从而为教学打下良好的感情基础。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主动学习。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无论什么方法离开了学生的热爱和学习的主动性,教学都不会取得理想的成绩。”教师要对学生充满期望和信任,时时处处激励学生奋发向上。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是有潜能的,只要教师给予外力他们是可以发展的。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认识水平因材施教,更主要的是教师要以情感人,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巨大动力,是教师实施英语课堂快乐教学的关键。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善教体现在学生的乐学上。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任何教学内容的讲授,只有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才能激发学生的心理需求,促进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调动其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体现在英语课堂上,就是要置学生于真实语境中学习真实语言,诱导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绪。教师要以自己自然、形象的表演,靠身体语言。包括多变的手势、丰富的表情、抑扬顿挫的语调去设计语言环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同时要随时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高度驾驭课堂,能让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获取知识并积极参与语言实践活动。

3.积极赞许,肯定学生的所得成绩。

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形成阶段,自尊心特别强,对外界的反应特别敏感,很容易受到外界期望的影响。学习英语也是一种劳动,学生在学习英语中付出了时间和精力,劳动是需要回报的。得到别人的承认,对学生来说就是一种回报。而英语学科在课外得到承认的机会不多,因而教师在课堂给予

学生以一定的赞许就更为重要。美国心理和教育学家斯金纳的实验表明,通过奖赏,行为可能被铭记,但不能通过惩罚,来拒绝行为。因此,动辄训斥学生,对学生妄下断语是目光短浅的表现。而能够从别人认为的学困生身上找到闪光点,才是教师智慧的表现。

三、结语

“皮格马利翁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是: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特殊的能量,能改变人的行为。因此教师应在新课程英语教育中充分利用“皮格马利翁效应”,对学生多鼓励,多肯定,才能激励学生学习的感情基础,营造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良好的教育氛围。只有这样,他们的自信才能在成功的作用下成为源源不断的动力,才能使“皮格马利翁效应”在教与学之间产生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马利翁皮格新课程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因期待而成长——“皮格马利翁效应”在高中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论皮格马利翁效应对盖茨比成败的影响
像侦探一样解读名画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创伤·延续的记忆·救赎——解读阿特·斯皮格曼的《鼠族》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拥有大爱之心的小猪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