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学伦理学批评视域下的《紫色》

2018-11-15张几木

戏剧之家 2018年25期
关键词:索菲亚紫色白人

张几木

(辽宁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紫色》是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的代表作,该书一经出版,引起强烈反响。曾荣获普利策奖、全国图书奖和全国书评家协会奖三大奖项。并于1985年搬上荧屏。本文试从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我的关系深度挖掘文学伦理学主题,旨在说明唯有人与社会之间,人与人之间,人与自我之间创造出和谐友爱的氛围,人们的生活才会更加美好。

一、人与社会的关系

纵观黑人历史,16-17世纪,欧洲殖民者从非洲将黑人大批运往美洲充当奴隶。黑人种族深受白人种族的迫害与剥削。《紫色》中索菲亚是生存在最底层的黑人团体的缩影。索菲亚性格桀骜不驯,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与独立意识。小说中市长夫人看到索菲亚高大强壮,孩子们收拾得得体,认为她机灵能干,便命令她作为自己的仆人。索菲亚对恶语相向的市长大动干戈。索菲亚因此锒铛入狱。在狱中茜丽遭受到非人的待遇,曾经性情倔强的索菲亚,不得不百依百顺。出狱后的索菲亚给白人市长做了十二年半的女仆,身心遭受严重摧残。曾经武力维护自己权利的索菲亚在强大的白人面前不得不低头屈服。由此可见,在以白人文化为主导的社会中,黑人妇女作为社会的边缘化群体备受歧视,作为女权运动的先锋艾丽斯.沃克对呼吁建立一个和谐平等社会的伦理诉求。

二、人与人的关系

奈蒂与茜丽是一对好姐妹。奈蒂是主人公茜丽的精神支柱。奈蒂始终给予茜丽温暖的关怀与爱护,并且教授茜丽知识,希望茜丽用知识武装自己,以此摆脱男性的压迫。当茜丽受教育的权利被继父剥夺时,茜丽千方百计为茜丽提供学习机会,并鼓励茜丽无论什么情况,都要坚持给她写信。通过书信,茜丽表达出内心真实的想法,减轻了精神的痛苦。正是茜丽与奈蒂之间的姐妹情谊为茜丽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与希望。

索菲亚是茜丽的儿媳妇。她是一个意志坚定,独立自主的女性。当哈泼试图通过暴力制服索菲亚,希望其服服帖帖时,索菲亚对哈泼大打出手,哈泼被打得鼻青脸肿。索菲亚的举动刷新了茜丽的认知,反抗的种子在茜丽内心悄无声息地种下了。[1]之后,面对茜丽的质疑,茜丽勇敢地说出了内心的想法,茜丽以他宽广的胸襟宽恕了茜丽,二人冰释前嫌并在一起共同缝制衲被。衲被正是索菲亚与茜丽之间友谊的纽带。

莎格是茜丽是茜丽的情人与精神伴侣。莎格引导茜丽正确认识自己的身体,茜丽第一次感受到他人的尊重,抚慰了她孤寂的心灵,觉得自己光彩照人。由于莎格逐渐走进茜丽的世界,茜丽打开了心扉,说出了埋藏在自己心底的秘密,将父亲奸污她的悲惨经历向莎格倾诉,茜丽的痛苦得到了释放。之后,毅然决然的莎格带领茜丽离家出走,到孟菲斯市开启全新的生活。在那里,茜丽的缝纫天赋被莎格充分挖掘出来,并最终创立了自己的公司。

三、人与自我的关系

(一)茜丽的伦理困境。小说中的茜丽丧失了独立的伦理意识,当遭受丈夫的辱骂与殴打时,茜丽默默地忍受,并将自己看作是一棵毫无知觉的树,以此来麻痹自己。此外,当茜丽嫁到某先生家时,某先生的孩子对待茜丽傲慢无礼,儿子哈泼甚至将茜丽打得头破血流,作为母亲,茜丽没有及时管束自己的孩子,而是让他们胡作非为,作威作福。更严重的是,当儿子哈泼向茜丽讨教制服索菲亚的高招时,茜丽唆使哈泼殴打索菲亚,导演了一场曾经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悲剧。此时的茜丽陷入了伦理困境。

(二)茜丽的伦理选择。在小说开篇,茜丽向上帝诉说着自己的困扰。“我14岁了,我是个好女孩,也许你能给我一点启示,让我知道自己出了什么事儿啦”。[3]日记详细地记录着茜丽从伦理意识丧失到伦理意识重构的全过程。[2]女主人公茜丽被继父一再欺凌,她安慰自己,“圣经说过,不管怎样要尊重父母。”[3]怀揣着这种想法,茜丽一直忍气吞声地侍奉自己的继父与丈夫。值得庆幸的是,莎格的出现使得茜丽重新认识了上帝,摆脱了男权思想的禁锢。最终,茜丽鼓起勇气当面揭露某先生的罪行,并发出了自己的人生宣言,“我很穷,我黑乎乎的......不过,我还活在这个世上!”[3]这标志着茜丽的伦理意识已经建立,并进一步作出了伦理选择,要为自己的自由独立奋斗一生。凭借着顽强的意志与聪明才智,茜丽创建了自己的缝纫公司,赢得了他人的尊重与认可。此时,茜丽已经完成了伦理与道德的升华,已经成为一个具有伦理与道德意识的完整的人。

四、结语

《紫色》中人与社会之间,人与人之间,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彰显出作者的伦理主张与追求。唯有人人心中充满爱,互相扶持,彼此支持,人与社会之间,人与人之间,人与自我之间才能创造出和谐友爱的氛围,人们的生活才会更加美好。

猜你喜欢

索菲亚紫色白人
白人的暴行是如何将昔日被奴役者在重建时期争取到的进步变革一手粉碎的 精读
紫色风铃
新西兰杀戮事件凸显白人极端主义在全球影响之广
影史上第一个黑人与白人接吻的镜头,是他剪辑的!
搜索十种奇特紫色动物
论《紫色》中的两性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