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移植作品对二胡艺术传承与发展的意义

2018-11-15山西省文化厅文化政策研究中心

长江丛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演奏家表现力二胡

■张 芸/山西省文化厅文化政策研究中心

在我国传统民族器乐的发展过程当中,将其他乐器上的音乐作品通过移植以及改编的方法移到本民族乐器的领域范围之中进行演奏是常见的一种现象。二胡音乐作品之中的移植作品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出现的。通过将别的乐器之中的音乐作品及其表现手法进行改编,改到适合二胡进行演奏,这样的作品我们就将它称为二胡音乐作品之中的移植作品。移植作品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如果作品基本上与原作一样的话我们就把它称之为移植曲目;如果在原作的基础之上加入了其他的创作成分我们就将其称之为改编曲目。

一、出现二胡移植曲目的原因

在世界上现存的任何一项乐器之中,不论是哪一种,都是在这项乐器的演奏者之中出现了成熟的演奏家,才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出现能够作曲的演奏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才能够出现专门的脱离演奏的本乐器的作曲家。二胡也是如此。虽然在五六十年代由于二胡的高速发展,出现了一批水准质量都非常高的二胡作品,但是对于二胡演奏家之中的水平较高的人来讲,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都不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1]。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下,想要满足日益增加的二胡曲目的需求就只有使用移植曲目的方法来填补人们对于二胡曲目的需求。

二、二胡移植作品

二胡在成为一种独奏乐器之后,就注定了二胡在表现力以及演奏技巧上面有了更高的要求。在二胡乐曲的移植工作早期,二胡演奏家们主要移植的还是我国传统民族音乐之中的其他乐器上面的曲目。在二胡移植曲目的过程当中,二胡演奏者们不断地对其他乐器的演奏手法进行学习和借鉴,并将学习借鉴来的技巧带入到二胡演奏当中,大大加快了二胡的发展。

(一)中国乐器曲目移植

二胡的移植乐曲出现的很早,早在1929年的时候,我国著名二胡演奏家刘天华先生就已经根据粤胡曲的《汉宫秋月》这一曲目进行改编,将之移植到二胡上进行演奏,这是最早的二胡移植曲目;在那之后,到了我国上世纪的三十年代的中期的时候,刘天华先生的弟子,我国著名二胡演奏家蒋凤之将古琴的曲目《高山流水》这个曲子改编移植到了二胡中;1982年,张式业先生和苏国安先生将我国传统乐器之中的唢呐曲目《一枝花》移植到了二胡之中……

在移植了我国别的民族乐器的曲目之后,二胡通过这些曲目不断的吸收其他民族乐器之中的精华,完善了自身的不足之处的同时还加快了二胡的发展速度。

(二)外国乐器曲目移植

除了中国曲目被改编移植到二胡之中以外,外国的曲目也同样被移植改编到二胡曲目之中,比如《春天》《舞会圆舞曲》《爱情颂》等曲目,至今仍广泛应用于二胡教学和演奏;除此之外,还有诸如《土耳其进行曲》以及《霍拉舞曲》等多首外国曲目被移植到二胡演奏之中。

外国曲目一般蕴含的感情都比较热烈,二胡在移植了外国曲目之后也将外国曲目之中的感情色彩等优点吸收进了自身的体系当中,使二胡曲目更加富有观赏性,吸引了更多的关注度,有利于二胡艺术的发展与传承。

比如小提琴曲目的移植,二胡演奏家借此将小提琴的演奏手法加入到二胡演奏之中,让二胡的艺术表现力大大加强了。在二胡演奏之中使用小提琴的演奏手法,不仅可以演奏深情哀伤的乐曲,也可以演奏热情欢快的乐曲,这样一来,二胡的表现力便大大提升,更使得二胡演奏界掀起了一波移植小提琴曲目的潮流,这股潮流依然延续到了今天。

(三)中国传统乐器演奏手法移植

除了移植曲目之外,二胡演奏家们在二胡之中还引进了其他乐器的演奏手法,二胡最开始的时候在我国的传统音乐之中的定位其实是一种伴奏乐器,但是经过了演奏家们吸取了如钢琴、小提琴等乐器的演奏手法对二胡演奏手法进行改良之后,二胡的定位已经渐渐由一种伴奏乐器演变到现如今的独奏乐器。同时,二胡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我国成立后,由于培养人才需要展开对二胡基础技能的训练以及演出,因此造成对于二胡曲目尤其是演奏曲以及练习曲的需求量大大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二胡移植曲目的发展[2]。比如张式业以及苏国安两位二胡演奏家根据同名作品改编的《一枝花》,就借鉴了唢呐之中的独特演奏指法。

三、移植作品对二胡艺术传承与发展的意义

(一)丰富二胡的表现力

二胡在将其他中国传统乐器的乐曲的移植改编的过程之中,对其他乐器的演奏手法进行了借鉴和学习,将其他乐器独有的演奏手法以及地域风格糅合到了自身的演奏手法之中,除此之外,还通过移植改编小提琴曲目将小提琴独有的小提琴高把位演奏、人工泛音、快速半音阶、快速换把、快速推拉连顿弓、大跳音程、跳弓等多种技法借鉴融合到自身的演奏技法之中,将我国传统乐器演奏技法以及小提琴演奏手法的表现力相结合在一起形成的演奏技法就是现如今的二胡演奏技法,在将二胡从一种伴奏的乐器演变到独奏乐器的同时,大幅度加强了二胡的表现能力。

乐器演奏的最根本的组成因素之一就是乐器的表现能力,表现能力较强的乐器如小提琴、钢琴等乐器是永远不会缺少拥趸的,二胡表现力加强的同时也就加强了二胡的可传承性以及可发展性,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对于二胡的艺术传承发展是有好处的。

(二)增强二胡的艺术渲染力

每一种乐器都有着其独有的艺术风格,移植作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仅仅有着丰富二胡曲库的作用,除此之外还可以将其他乐曲的独特风格融合到自身的风格之中,有效改善了二胡原来风格单一的缺点,大大提升了二胡的艺术感染力,同时从其他乐器之中移植过来的作品还带有其他民族的音乐风格,这将会使得二胡的改编乐曲带有浓郁的其他民族音乐的风格,让二胡音乐作品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彩。比如说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张韶先生将小提琴曲目《吉普赛之歌》改编成二胡曲目,结合了小提琴之中的独特演奏技法,使二胡曲目更加富有感染力。

乐曲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人们对于情绪的一种抒发,艺术渲染力强的乐器就代表其对于情绪的抒发性强,人们欣赏音乐就是欣赏音乐之中抒发的情绪,因此一个艺术渲染力强的乐器人们会对其更加喜爱,所以二胡的艺术渲染能力增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欣赏它,其有助于扩大二胡艺术的受众群体。

(三)培养作曲人才

移植乐曲还可以让二胡演奏家对其他乐器的特征进行了解以及掌握。间接性的促成了许多二胡曲目的创作完成,比如刘天华先生的《四十七首二胡练习曲》曲目以及张锐先生的《张锐二胡练习曲》等多首二胡曲目的诞生都离不开那些移植曲目的影响,他们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借鉴了移植曲目才创作出来的。

移植作品本质上来说是其他乐器类的成熟的作品。通过将其当做练习曲以及演奏曲,可以使得二胡吸收移植作品当中的其他民族音乐的精华部分,长远的潜移默化下去,能够增加二胡专业人才自身的作曲能力,使得二胡早日进入乐器发展的第三阶段,也就是出现专门的脱离演奏的本乐器的专业作曲家。

四、结语

综上所述,二胡移植作品对于二胡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来说是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的,它可以增强二胡的艺术表现力、艺术渲染力,让更多的人喜欢二胡这种乐器,同时移植作品还有利于二胡作曲人才的培养工作,总的说还是益处远远大于弊端。

[1]陈华.浅析二胡演奏的人文精神[J].大众文艺,2017(19):141~142.

[2]李静.论移植作品对二胡艺术传承与发展的意义[J].乐器,2012(08):44~47.

猜你喜欢

演奏家表现力二胡
二胡奏出精彩人生
诗韵二胡,国乐传承
演奏家
一把二胡
纤变墨画
笛子演奏家
笛子演奏家
另类演奏家
诗的精灵,海的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