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应合理“增负”

2018-11-15张永生

杂文月刊 2018年15期
关键词:混日子毕业大学

●张永生

“对大学生要合理‘增负’,提升大学生的学业挑战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专业志趣,改变轻轻松松就能毕业的情况,真正把内涵建设、质量提升体现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果上。”正值毕业季,教育部部长6月21日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说的一席话,引起广泛关注。

“玩命的中学,快乐的大学”,当前教育的这一现象人们并不陌生。有的学生在中小学时段学习像拼命三郎,跨入大学门槛后变得懒散,或宅在宿舍打游戏,或忙于各种交往活动,或沉浸于谈恋爱,蹉跎了岁月,荒废了学业,浪费了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看看一些学生上课考勤记录,查查他们在图书馆借书数量,可窥一斑。相形之下,国外很多水平较高大学的学生,日子过得有些惨兮兮,每学期要完成大量的阅读任务,撰写各种读书报告,压力山大,稍有懈怠就可能拿不到学位。

为何会出现上述问题?原因主要是:一方面,很多学生从小学到中学都在家长或老师的严格督促下学习,缺乏自觉学习意识,没有养成自主学习习惯,进入大学走出家长或老师的监管视线,难免如脱缰的马儿自我放任甚或放纵。特别是,长期以来中小学阶段超负荷学习、填鸭式灌输,限制了学生的好奇心,降低了他们的求知欲,以至上了大学,面对新知识提不起兴趣,面对新挑战不愿下苦功。

另一方面,有的高校办学理念存在偏差,课程设置、教学管理、成绩考核不够合理、科学、严格,让一些混日子的学生过得轻松、滋润。比如,有的高校专业课难度低,相关教师担心教学测评被学生打低分而在考前划范围,考试时放水。实际上,这种“严进宽出”本身就是应试教育的结果,给学生传递这样的信息:“一考定终身”,中小学时苦一苦、拼一拼,上大学可以歇一歇,反正学校、老师都不会为难自己,毕竟学生不能按时毕业,学校、老师面上不好看不说,还会影响学校今后招生。

改变轻轻松松能毕业的情况,高校无疑要唱主角。对大学生合理“增负”,必须变“严进宽出”为“严进严出”。做好课程设计,多些有深度、有挑战的“金课”,少些难度低、易通过的“水课”;变革教师考核模式,引导教师把更多精力用在教书育人上;提高毕业门槛,敢于对混日子的学生动真格儿,让他们切实感到“混”的后果很严重,倒逼他们刻苦用功。国内一些知名高校针对不肯学、不愿学的学生实行本科降专科之类做法,在保证教学质量上值得借鉴。

应当看到,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共同努力。学习关键是激发内生动力,而不能只靠外在压力,否则仍然是赶鸭子上架,效果有限。培育学习意识,培养自主学习习惯,不仅需要从小抓起,更需要给学生宽裕的时间、宽松的空间,让他们保持对新事物、新知识的好奇心,保持探求新现象、新领域的求知欲。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教育部部长特别强调既要对大学生合理“增负”,又要对中小学生有效“减负”。一增一减,双管齐下,才能真正把不同阶段的教育打成一片,把素质教育贯彻到底。

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大学是青春的新起点,不是奋斗的终点站;学校是求新知的殿堂,不是混日子的天堂。回归初心,守好本分,把握好每一天,学好每一门课,才能过上充实而有意义的大学生活,练就一身过硬本领,不负时代,不负韶华。

猜你喜欢

混日子毕业大学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我们今天毕业了
No.14刘强东谈“996”
装模作样
毕业季
毕业了,能否学以致用
“混日子”处长辞职是一面镜子
毕业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