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悠悠儒林,茕茕众相,无奈几朵女儿花
——浅析《儒林外史》中女才人形象

2018-11-14黄馨蓓谢庭玉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8年10期
关键词:才女儒林外史人物形象

黄馨蓓谢庭玉

1.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2.淮北市梧北小学

一、引言

(一)《儒林外史》中女性形象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儒林外史》是一部“写人言志”的思想小说,因此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具有根基性的重要作用。鲁迅先生以及吴敬梓的好友程晋芳都对《儒林外史》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大加赞赏,如程晋芳认为:“外史纪儒林,刻画何工妍。”[1]

起初人们对《儒林外史》中人物形象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对士林学子群体的关注上,就研究手段来说:对古籍的注释、对文中人物的考证等等是较常用的研究方法,它的优点是有助于读者深刻了然作品的内涵,但也有容易忽略作品的艺术性的缺点。其次有对人物形象按品行进行分类细化研究的,典型代表就是卧评中将人物归为四类,有心艳富贵功名而媚人下人者、有倚仗功名富贵而骄人傲人者、有假托无意功名富贵,自以为高,被人看破耻笑者以及受人尊重的辞却功名富贵者。除此之外,还有单独研究个别人物形象的,如李汉秋先生的《〈儒林外史〉萧云仙故事考说》、柳豹《〈儒林外史〉中王玉辉形象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李慧慧《〈儒林外史〉中严监生的人物形象新解》等等。

千禧年之后,专家学者对《儒林外史》人物形象的研究更加细化和深入。如李汉秋先生的《王玉辉的悲剧世界》通过人物形象的细致研究,认为徽州文化是植根于程朱理学,同时正是程朱理学思想导演了王玉辉的悲剧。

此外,女性形象也愈发引起研究者的兴趣,思想观念和形象特征成为研究女性形象的两大表征。其代表有:李勇的《从沈琼枝看妇女个性解放意识的觉醒》[2]、黄丽峰《论鲁小姐与李纵的精神契合及其历史文化意义》[3]等,此类论文的研究对象虽是鲁小姐和沈琼枝,但只是独立地讲述了二者遭遇和和命运,并没有从对二者的对比中深化对作者意图的理解。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儒林外史》“其书以功名富贵为一篇之骨”[4]围绕着这一主题,吴敬梓在书中塑造了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尤以对沈琼枝、鲁小姐形象刻画为著,作者对二者的描述始于“小同”,经于“不同”,终于“大同”,深化了作者的思想,即在那个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的时代,生为男人附庸的女性,纵使学富五车、千般不同也逃脱不了封建教条的鞭挞。在那个男权至上的社会,女性的命运就像是“象牙背后的残忍”,用自己的血与泪滋养着黑暗的时代、粉饰着男权的虚伪。因此研究女性文人的形象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审视当时社会的人性和情感。

二、鲁小姐和沈琼枝的“小同”——“不同”——“大同”

(一)《儒林外史》中主要女性文人形象的统计

《儒林外史》就像是那个时代中普普通通的市井胡同,每个人、每一天都在演绎着自己的剧本,没有通剧的中心人物和中心事件,就像是散文一样“形散神不散”,这里的神指的是强烈的封建特点。所以管他张三、李四,管他生老病死、升官发财这都不是重点,重点的是他们的“白驹过隙”勾勒了众生相。基于此,作品的舞台横跨百年,演绎人员形形色色:官宦、文人、下人、妓女、山人、商贩、村夫……你方唱罢,我登场,纵情世态。作者意在绘制出一幅尽展世情的“清明上河图”,众生相谈众生事。据统计,《儒林外史》中的人物,有六百余人[5],其中着墨涂绘有姓名或身份的女性,大约二十余位,在这二十余位女性形象中,鲁小姐和沈琼枝两位才女显得熠熠生辉。

《儒林外史》中主要女才人形象统计列表如下:

女性文人形象 主要出现回目 主要情节鲁小姐 1 0、1 1、1 3 醉心八股,后用八股相夫教子沈琼枝 4 0、4 1才女、侠女,被骗婚后从盐商家卷款出逃,在南京利涉桥以写扇作诗为生。

(二)沈琼枝和鲁小姐的“小同”——学识渊博

自古女子无才便是德,这种认知不得不说体现了封建社会男权的虚伪,是对女性的“愚民”之术,目的就是使女性永远沦为附庸的角色,用心何其阴暗!至此,您可能会说:“哪女子有才,又当如何?会不会逃脱沦为附庸的厄运?”《儒林外史》中就给出了这样的两个女才子。

1.鲁小姐——八股才女

鲁小姐是《儒林外史》中唯一一个“为八股而生”的才女,她八股才女形象有着家庭和社会的深深烙印。其父鲁编修是封建社会的正统卫道士,对她实施的八股文章教育方式并希望她能够担负起“继家声”的重任。

鲁小姐自幼饱读《四书》《五经》,不仅如此,还有“王、唐、瞿、薛,以及诸大家之文,历科程师考卷,肚里记得三千余篇。自己做出来的文章,又理真法老、花团锦簇。”[6]但诗词之类对鲁小姐来说只是她在闲暇时拿来说笑的东西,而在她心中八股学问才是正道。正如卧评所说:“书中言举业者多矣,如匡超人,马纯上之操选事,卫体善,随岑安之正文风,以及高翰林之讲元魁秘诀:人人自以为握灵蛇之珠也,而不知举业真当行,只有一鲁小姐。”[7]鲁小姐对八股的痴迷尤其更体现在她的闺房之中,正如《儒林外史》中所云:“晓妆台畔,刺绣床前,摆满了一部部的文章。每日黄烂然,蝇头细批”,“每日”言用功之勤,“丹黄烂然”言用功之深,以如此的功力研读举业文章,什么样的八股才能成就不了呢。[8]由此可见,鲁小姐是个不折不扣的八股才女。

2.沈琼枝——诗词才女

相比于鲁小姐,沈琼枝的才能更多体现在诗词歌赋上。这一点从她在文中的出场就可以体现,文中第四十四回目沈琼枝第一次出场,她在南京文人骚客聚集地利涉桥高挂“毗陵女士沈琼枝精工顾绣,写扇作诗”的招牌。此外还有,当遇到知县脱口而出的诗题时,沈琼枝“不慌不忙”地,吟出一首七言八句来,诗词歌赋之才可见一斑。

再者说她是诗赋才女,我们也能从文中找到佐证。自古金陵多名士才俊。当庄非熊偶然提及沈琼枝写扇作诗之事时,迟衡山不然曰:在南京这般崇文溢才之地,谁还会去求女子的诗文?接着武书进一步说道:这个却奇。一个少年妇女,独自在外,又无同伴,靠卖诗文过日子,恐怕世上断无此理……可知想在南京靠卖诗文立足无异于“班门弄斧”,难度很大。可是,沈琼枝能做出要到南京卖文作诗并以此为生的决定,足见她对自己的才华相当自信和非凡的勇气。而事实也证明了她是有勇有谋之人。沈琼枝自从踏足南京,立了旗,写扇、作诗、刺绣,忙得不亦乐乎。由此可知,她的生意相当成功。沈琼枝的高挂招牌是在四月前,而杜少卿和武书见沈琼枝时已经是八月初了。可见她已经凭借自己的才识在南京立稳脚跟,由此可见沈琼枝确是才女无疑。

(三)鲁小姐和沈琼枝的“不同”——思想观念

在封建社会,女性中大体可以分为两类:有学识的和无学识的。从这一角度来说,鲁小姐和沈琼枝无疑是一类人,但是二者对待学问的态度或者说学问对她们影响从思想观念上看却是迥异的。

1.鲁小姐——迂腐才女

把鲁小姐称为迂腐的才女可能更为合适。她的迂腐不仅体现在自己对八股文章如病态般的痴迷,更体现在她还把这种靠八股举业的执念禁锢于在自己的丈夫和孩子身上。

正如书中叙述的那样,鲁小姐的洞房之乐确是别出心裁——用八股文章三难新郎,在新婚蜜月期,更是用“料想公孙举业已成,不日就是个少年进士。”不断暗示自己,无奈现实中丈夫总是偏离敏而好学,留给她的只能是终日眉头紧锁,长吁短叹,满脑子都是丈夫怎么不挑灯苦读的苦恼。实在忍不住,就让丫鬓采苹递了一张红纸过去,上面写着科举试题。这样的婚内教育细思极恐。后来鲁小姐听丈夫说交了个举业起家的朋友马二,她盛情款待,就好像终于把丈夫领入正途。另外,她使母子之情教条化。对丈夫失望之后,她又把希望寄托在了年幼的儿子身上。做到了十足的“虎妈”,每天同丈夫“课子到三四更鼓,或一天遇着那小儿书背不熟,小姐就要督责他念到天亮”。总之,她用八股的教条来相夫教子,对丈夫,她如师如母般地引导;对孩子,苛刻的谆谆教诲不绝于耳。可见对于八股的痴迷不仅入其心更见其行。

由此可见鲁小姐的思想观念都是以教条的八股为中心和准则,追求功名利禄,毫无“自由”、“真我”可言。俨然自己已经成了封建社会正统卫道士,全然不知自己既是封建社会的受害者,更是施害者。

2.沈琼枝——侠情才女

沈琼枝在《儒林外史》中是一位“侠情江湖”的女子。“卧评”有云:“才写过萧云仙,接手又写沈琼枝,云山,豪杰也。琼枝,亦豪杰也”[9]。说她“侠情江湖”是因为她不仅有勇有谋更是追求“真我”。

沈琼枝年少丧母,由身为教书匠的父亲抚养长大,读圣贤之书也就成了她闺中之乐,但是她却没有“死读书,读死书”。十八九岁时,靠自己的学识和才智帮助父亲在告官府的案件中反败为胜。当她出走南京后,不靠天,不靠地,不靠人,靠着自己的才智和双手,高挂招牌,写扇卖诗,不拘泥于世俗的眼光,追求自己想要的、所需的,追求“真我”,最终在“名士如流”的南京扎稳脚跟。从这两件事可以看出,沈琼枝学以致用,知识在她这里是实实在在的谋生手段,她把知识用活了,这就和鲁小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当她察觉被扬州盐商骗婚做妾时,她的泰然处之,只见她径直走上大厅安坐,大声喝道:“请你们家老爷出来,我常州姓沈的,不是什么低三下四的人家,他既要娶我,怎么不张灯结彩,择期过门”。诉求无果后她果断随机应变,卷了财物,溜之大吉,将了盐商一军,把有勇有谋的侠女风范展现得淋漓尽致。

由此可见沈琼枝的才学给她带来更多的是学会用勇气和谋略追求“真我”,她的思想观念更像是现代女性,勇于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做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事。

(四)鲁小姐和沈琼枝的“大同”——封建社会的陪葬

封建的中国,女性最终的生存状态简单而残酷:做封建礼教的殉葬品。在封建男权制度下,她们要么做合乎封建礼教的女性,要么另外开辟一种新的道路,做既脱离传统规定又有着自我意识的“新女性”。

鲁小姐选择了第一条道路,但没能走通,其根源在于她选择的道路是落后的,自我禁锢的,不合乎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受到时代的禁锢,最终只能让她在封建教化的泥潭越陷越深,直至吞噬自己和自己的家庭。沈琼枝走的是后一条路,鲜有先例,只能在黑暗中摸索前进,跨出的每一步都是伟大的、进步的,难度可想而知。明清之时,妇女解放思潮初露端倪,但也只局限于对纲常不彻底的批判上,具有明显的时代局限性,而沈琼枝却走得太快、太急、太远。在封建的中国,女性的附庸地位生而定之的,不会因为你是否有才、思想进步与否而改变。追求“真我”,试图摆脱附庸的地位,进而走第二条道路的女性无异于封建礼教的“异教徒”,其实质是对整个封建男权制度的否定,因此沈琼枝挑战的是整个封建礼教,这不是简简单单的做附庸和做“真我”的关系,而是你死我活的敌我矛盾,因此她结局将更加惨烈。

总之,尽管鲁小姐和沈琼枝才华出众,异于常人,尽管她们的才华给她们带来如何迥异的思想:对于鲁小姐来说,她的八股才华,教会了她不用思考,生活八股化,思想八股化。对于沈琼枝来说,她的才华教会了她思考,教会了她勇于追求“真我”。但她们最终只能沦为粉饰太平的封建礼教殉葬品。

三、女才人形象《儒林外史》中的作用和意义

(一)女才人形象对丰富《儒林外史》结构的作用

女才人形象体现了《儒林外史》的纪传结构,人物形象因此而更加丰满、真实。张锦池认为:《儒林外史》在结构上的显著特点是“既具有‘纪’的特点,又具有‘传’的特点”。[10]这种结构使人物形象的刻画更加立体化,兼顾了人物的主体形象和性格特征,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儒林外史》其实是由一场场话剧所组成,居中主角配角分工明确。而女性形象作为其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在剧情的演绎过程中不仅起到了联结,推进等作用,同时对芸芸士子的众生相也起到了正反衬托等作用。如通过笃信八股的鲁小姐这个人物形象,又把其父鲁修编的封建正统卫士的形象联系了起来,使八股的毒害程度更加醒目。再如当沈琼枝知道被盐商欺骗为妾,果断机智出逃,正反映出女性对封建礼教抗争的不屈不挠形象。

总之,女性文人在《儒林外史》卓越的叙述和独特的结构中,不仅在艺术上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使故事联结为一个整体,同时对士子来说也起到了正反衬托的作用,这符合《儒林外史》的“纪”、“传”的特点和“颇同短制”的结构。

(二)女才人形象对深化《儒林外史》主题的作用

“功名富贵”说可能是历来对《儒林外史》思想主旨的认知,就连闲斋老人也认为:“‘功名富贵’四字是此书之大主脑,作者不惜千变万化以写之”。[11]

《儒林外史》中所塑造的女性,从才女到市侩,从大家闺秀到风尘女子,无不为了“功名富贵”这一主旨服务,才女沈琼枝虽无心盐商的富贵荣华,视功名富贵如尘土,却形象的表达了作者对“功名富贵”的厌恶。才女鲁小姐与其说是对八股的笃信不如说是对“功名富贵”的追求。可以说,《儒林外史》中处处有“功名富贵”,这一点通过对女才人形象的描述体现的淋漓尽致,作者正是通过对女才人的“功名富贵”观的描述来达到反“功名富贵”这一主题。

《儒林外史》是我国长篇讽刺小说的巅峰之作,其反“功名富贵”的主题通过一个个人物形象生动的展现出来,在男权制度下形形色色的女性形象,由于艰难的生活境遇,相比于男性更容易浸染世俗之气,对于“功名富贵”的追逐也更露骨,文章塑造了大同小异、殊途同归的鲁小姐和沈琼枝两位女才人形象,更加的深化了主题,同时,通过对两位女才人形象的描述控诉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对女性的不平。总之通过对女才人形象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当时社会条件下女性形象的真实状态,更加深入和全面的了解《儒林外史》中的深层含义。

猜你喜欢

才女儒林外史人物形象
我们班的“四大才女”
如何做好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林徽因传:一代才女的心路历程》:且以优雅过一生
论近年来中国网络剧人物形象创新
《儒林外史》的吃播
辛弃疾田园词中的人物形象
庄严隆重的祭祀仪式与不可预知的祭祀效果*——论《红楼梦》的除夕宗祠祭祀与《儒林外史》的泰伯祠祭祀
《儒林外史》戏剧演出资料考辨——兼谈《儒林外史》创作中的明清互现
巧用侧面描写,丰富人物形象
我们班的才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