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专家下基层为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2018-11-14张玉芳

四川劳动保障 2018年9期
关键词:服务团智力四川省

文/张玉芳

在凉山彝族自治州金阳县,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工程师金银春在村民种植的核桃树下为村民讲解如何运用嫁接技术扩大核桃产量。这是专家智力服务基层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四川省专家服务中心大规模组织专家团下基层,为基层单位和百姓贡献“智慧”,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力量。

根据需求,提供“菜单式”智力服务

人才分布不均是制约深度贫困县发展的因素之一。从总体上看,我省专家人才数量不少,但是绝大部分专家人才集中在成德绵地区。目前“老、少、边、穷”地区、精准扶贫地区、深度贫困地区专家人才相对匮乏,进而影响当地产业发展。

2018年年初,省人社厅对全省专家智力需求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结果表明,全省21个市(州)183个县(市、区)中有162个县(市、区)提出了专家智力需求,需要智力援助的项目达667个,涵盖工业、农业、卫生、城乡规划、住建、旅游、畜牧、教育、林业、交通、生物制药、食品加工、环境保护、文化等众多领域。

据省专家服务中心主任左文志介绍,在每期活动筹备期间都会深入了解基层的智力需求,针对项目需求选拔有较高学术造诣和过硬业务能力,并适应基层工作和生活的高层次专家参加活动。

省林科院专家金银春在凉山州金阳县指导核桃嫁接技术

成都理工大学专家李晓琴、肖晓在广元市朝天区指导乡村旅游建设

左文志表示,在今年的专家智力服务基层示范行动中,重点围绕45个深度贫困县、精准扶贫“四大片区”未脱贫摘帽的县开展专家智力服务工作。根据各地情况和实际需要,省专家服务中心从专家人才比较集中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事业单位、大中型国有企业中,邀请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国家和省“千人计划”专家、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高技能人才、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优秀博士后、四川省海外高层次人才等专家人才参加专家智力服务基层活动。从2018年3月起,组成八种形式的专家服务团:一是千名专家科技扶贫万里行走进深度贫困县活动。二是四川省专家服务团精准扶贫活动。三是四川省专家服务团高级专家服务基层活动。四是国家“千人计划”专家下基层活动。五是四川省博士后服务团走进基层活动。六是中国海外学子报国行活动。七是创业导师走进留学人员创业园活动。八是海外赤子为国服务活动。通过这八种组团方式,组织对口专家,为基层提供“菜单式”的专家智力服务。

贴近基层,深入解决群众难题

9月17日至9月21日,“四川省专家服务团科技扶贫万里行走进乐山深度贫困县”活动分别在乐山市金口河区、峨边彝族自治县、马边彝族自治县同时开展。四川农业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中科院成都山地所、省农科院等高校院所的18名高级专家,5天时间,深入工厂车间、踏上田间地头、走进农家小院,着力解决了所到地区、企业、组织、项目和农户发展中的技术难题和突出问题。

“怎样才能培育出抗病能力强的蜂群?”“怎样能够减少蜜蜂种群病害发生?”是一直困扰乐山市金口河区吉星乡联合村蜜蜂养殖基地技术人员的大问题。四川省蜂业管理站研究员王顺海和省畜牧总站高级畜牧师赵波在详细考察蜜蜂养殖基地,并询问技术人员日常养殖方法后,针对蜜蜂养殖基地的蜂群状况作出了解答。“在扩大蜜蜂种群的时候,要避免到外面去买蜜蜂,把在病害发生时不发病或发病轻的蜂群作为育种群,这对病害防治来说,是最为经济有效的措施。”两位专家的技术指导让基地的技术人员受益匪浅。

四川省畜科院副研究员王巍考察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的新场乡、万坪乡,实地给养殖户解决饲养问题。“牛群种群数量有限,不利于牛群基因的多样性扩展。”王巍提出由于峨边花牛的群体数量有限,要尽量避免花牛的近亲交配,跨地区选育种公牛进行保种;注意养殖过程中花牛和黄牛的分区放养,能更好的保证花牛种群基因的纯正。考虑到当地养殖设施不完善,王巍还提出将免费提供电子耳标,来帮助峨边彝族自治县保证花牛种群基因的纯正。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员罗建勋到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梅子坝乡梅子坝村青梅种植基地,对青梅种植、施肥、修剪整形、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技术进行了培训指导,讲解了果树大小年现象和解决果树小年的方法,解答了多年困扰种植户在种植和管理中的难题。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花椒技术专家徐惠到建设乡高石头藤椒基地现场讲解了藤椒栽培及修剪施肥知识,并现场操作修剪一株示范。

“四川省专家服务团科技扶贫万里行走进乐山深度贫困县”活动惠及了金口河区、峨边彝族自治县、马边彝族自治县脱贫攻坚领域的大量民生项目,包括羊肚菌种植、牧草种植、山羊规模化养殖等共计17个受援项目。

“开展20多个方面的专题培训,现场技术指导51场次,解决技术难题56个,提出建设性意见84条,为决战脱贫攻坚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为我市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乐山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让基层技术人员、群众与专家零距离接触,实现了基层需求与专家智力支持无缝对接,专家们把科学技术送到田间地头,送到农户家门口,培养了一批农村急需实用的乡土人才,切实解决了基层实实在在的问题。

据悉,除了乐山之外,今年将开展19期专家服务基层活动,截至目前已完成13期,覆盖凉山、阿坝、广元、巴中等10个市(州)33个区县,累计开展专题讲座271场,现场技术指导823场,培训基层专业技术人员和农业大户2.3万余人次。

持续跟踪,探索长效服务机制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专家张勤修说:“在人社厅领导下,精准智力扶贫基层活动开展得非常成功,受到了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好评,我愿意长期持续与巴中市有需求的单位合作,继续为贫困地区早日脱贫努力做出自己的微薄力量。”

为进一步推进扶贫工作,在省专家服务中心的促进下,专家纷纷与地方签订对口帮扶合作协议,双方建立长期帮扶机制。

在“四川省专家服务团精准扶贫宜宾行”活动中,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支援专家罗晓林与宜宾市筠连县沐爱镇签订了对口帮扶合作协议,对产业发展进行指导,促进当地畜牧业的大力发展。同时,各县区各部门与专家保持密切联系,督促项目合作进展,通过短期服务、巡回服务和长期服务相结合的形式,不断巩固务实高效的长期合作关系。

王顺海、赵波教授在乐山市金口河区吉星乡联合村与养蜂户开展交流

省林科院专家肖银波在凉山州金阳县指导花椒病虫害防治技术

成都军区总医院专家王文春在广元市对理疗业务技术进行指导

“四川省专家服务团精准扶贫广元行”活动开展期间,23名专家分别与19家受援单位的27个项目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广元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合作协议,省上专家智力服务广元市基层的长效联系机制初步建立,有利于持续助推双方供需对接和缓解基层技术缺乏难题。

省专家服务中心的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每一次专家服务团的援助活动中,受援单位和群众都会主动索取专家们的联系方式,积极建立起与专家及专家所在单位的长期联系机制。同时,省专家服务中心也着力打造专家与项目单位联系的平台,支持项目单位与专家们建立长效联系机制,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开展持续有效的智力援助后续活动。今年已促成112名专家与106家单位及种养大户签订125个长期帮扶协议,有力推动了专家人才与贫困地区建立智力援助“常长”机制。

猜你喜欢

服务团智力四川省
在“试点”上为科技服务团“搭台”
前三季度四川省五大支柱产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四川省土木建筑学会
四川省 多举措增强2500万 农民工获得感
智力闯关
智力闯关
省文联组织文艺志愿服务团赴梁家河活动
省文联组织文艺志愿服务团赴安康活动掠影
红手环志愿者服务团欢迎您的加入
欢乐智力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