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2018-11-14任肖华西安科技大学附属中学

长江丛刊 2018年21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班级

■任肖华 刘 卿/西安科技大学附属中学

一、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各界对人民的心理素质倍加关注,尤其是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愈发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其不仅是新课标改革后的现代教育模式,还体现着以学生为核心的民主教育理念。因此,就当前的实际状况而言,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不再只是局限于班级中日常的规章制度,而是将班级管理范围逐渐扩展到了对班级学生的心理教育以及素质教育方面。中学阶段正处于学习知识的重要阶段,学生面对着来自学业、家长、人际关系等各方面的压力。有些在学业上稍有困难的学生,由于不堪承受巨大的压力,而慢慢变得孤僻、烦躁,甚至极端。同时这个时期的中学生正处于人格和性格养成的重要时期,要特别注意其生理、心理、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变化。在这一时期,如果不好好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就会出现很多问题,甚至影响其一生的发展。作为一名中学班主任,深感每位班主任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要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和“人生导师”。

二、研究现状

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起步晚,大部分人对心理健康教育观念的理解并不全面,导致其发展缓慢,没有形成系统的教育体制。当前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正处于探索时期,心理教育体制的建立仍处于初级阶段,在心理教育发展中仍有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之处。此外,教师队伍的水平参差不齐,严重制约了提高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在当前社会快速发展的条件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本身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契机。在这样一个新环境下,我们在展开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发挥班主任的积极作用,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成效,这是我们必须要进行思考的。

三、理论构建

(一)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的基本含义是指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心理健康的理想状态是保持性格完美、智力正常、认知正确、情感适当、意志合理、态度积极、行为恰当、适应良好的状态。

(二)心理健康教育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一环,是培养健全人格的关键之举。

四、班主任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进入青春期以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存在着很明显的矛盾,存在着成熟与幼稚并存、依赖性与反抗性并存、闭锁性和开放性并存,如果这一时期不能正确的对学生进行心理引导,学生就有可能产生心理问题,甚至影响其一生。上面我们也提到了就当前的实际状况而言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不再只是局限于班级中日常的规章制度,而是将班级管理的范围逐渐扩展到了对班级学生的心理教育以及素质教育方面,所以为了更好的了解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学生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满足学生对于心理健康成长的需求,班主任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心理咨询技术,不仅做知识的传授者,还要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人生导师”。就个人累积的工作经验来看,班主任在学生的心理教育中主要发挥以下作用:

(一)因材施教,建立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动态管理

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只停留在表面形式上。很多老师和学校都认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心理咨询,因此学校投入了人力、物力建立心理咨询室,为学生和家长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相关问题进行答疑解惑。但频频发生的学生心理问题案例告诉我们这样的心理教育仍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由于学生的身体状况、心理健康状况等不同,所以教师应该因材施教,尽量寻找出符合不同学生身心发展需求的教育方式,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才能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作为在校与学生相处最多的班主任,是最有机会全面了解班级里每一个学生,根据每一个学生的特点采用相应的科学方法对学生心理健康状态做系统调查,如问卷调查法、走访调查法、访谈调查法、观察调查法、比较调查法等多种方法,并建立学生心理调查档案,进行实时动态管理。此外,心理健康教育是需要长久积累的,是一项繁杂且时间较长的工作形式,在建立学生心理调查档案时,同时对学生的在校动态不断进行更新和补充。

(二)建立发展、干涉、预防三项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班主任是一个班集体中的灵魂性人物。学生健康的人格和优良的心理品质的形成与班主任工作有着密切的联系。班主任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要建立发展、干涉、预防三项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其中发展起主导作用,干涉起到辅助作用,预防则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要想教育事业长久发展,必须及时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发掘其自身心理潜能,对潜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做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与解决方案,在发生应急事件时,做到及时采取危机干涉。针对当前大班制教学的现状,为提高心理危机识别能力和干预效果,班主任要积极探索构建家校联动的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机制,形成育人合力,及时发现学生心理问题,第一时间采取科学措施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三)加强沟通,耐心启发,正确引导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往往是因为班主任并没有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使得学生的问题不断积累。所以,在教学之外,班主任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更好地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而且心理问题的解决是一个比较缓慢的过程,所以需善于等待、坚持不懈。通过朋友式地谈心、耐心启发、正确引导最终达到水到渠成,不令而行的最佳效果。

(四)开展“参与—体验—认知提升—行为重建”的教学模式,以及“活动—感受—自我提升”的心理教育活动流程

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班主任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带动学生的自主性。在这里我建议开展“参与—体验—认知提升—行为重建”的教学模式,以及“活动—感受—自我提升”的心育活动流程,始终让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把课堂由教师的“教”引向了学生的“学”,把学生的“学习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关键性事件,通过学习活动使师生有效参与其中,使他们成为学习活动的深度参与者,成为与自我沟通、与世界沟通的多向对话者,成为自我主体和社会关系世界的积极建构者。

(五)以活动为载体,是学生自我感悟

心理健康教育需要一定的载体。因此,班主任在班级心理辅导过程中应以全班学生为辅导对象,以活动为载体,通过活动后的情感与体验以及经验分享,使学生获得心理感悟,从而改善自己的认知、人格和行为,以达到发展健全的人格、促进健康心理的目的。将团体心理辅导与主题班会课等进行融合,可以增进学生的信心,从内心感受到,我要成长、我要努力、我要做更好的自己,自觉主动地做好身边的事情,实现学生的自我成长,在成长的同时,加强了班级的归属感与凝聚力。

班主任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班级管理工作是相辅相成的。中学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的心理品质健全了,班级的凝聚力也就提升了,良好的班风班貌也就形成了,班主任的工作也就到位了,班级管理与德育工作的时效性就会得到极大的提高。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心理班级
班级“无课日”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班级“四小怪”
班级英雄
心理小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