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工作专业实习教育的实践与反思

2018-11-14南京理工大学公共事务学院

长江丛刊 2018年21期
关键词:社会工作者社工督导

■祝 青/南京理工大学公共事务学院

一、问题的提出

社会工作实习是学校有计划、有督导地组织学生到机构或社区中接受社会工作实务技能训练和价值观培养的过程。社会工作作为一门建立于一套价值理念基础上的应用型专业,操作性、实践性较强。专业实习是实现社会工作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社会工作实习教学如何开展,对于中国内地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以及社会工作专业服务体系的培育至关重要。

目前由于相对缺乏本土文化敏感性和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高度认同,我国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普遍重西方理论传授而轻本土化实践经验的提升,重学生知识接受能力培养而轻学生实务能力提升,重实习基地协议签订而轻实习基地复合功能的开发和使用。因此,长期以来,中国大陆社会工作专业实习一直是专业教育和发展的薄弱环节。

为解决以上问题,不少专家和学者不断在研究并通过实践以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有效实习方式和原则。但是,笔者通过文献查阅发现,大多数学者的研究都是从教育者和管理者的视角展开,难免会忽视学生这一重要主体。课程理论专家泰勒提出:教育目标的确定有三个来源,学习者的需要,当代社会生活的需要,学科发展的需要。实现教学最优效益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设定中学习者的需求不容忽视。因此,本文在研究视角上与之不同:笔者是高校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学生,试图站在社会工作专业大学生的角度,展现大学生在社会工作事务所实习过程中的期望与收获、矛盾与困惑,希望藉此对社会工作专业大学生的专业实习进行深刻的反思。

二、实习过程

笔者共有以下三段实习经历:

(一)南京某三甲医院疼痛科

笔者大二时在医院进行了半个学期的实习,由于该医院未开设社会工作服务部,也没有专门的督导带领,笔者实习期间基本上只是跟在学姐后面打杂,但也亲身体验到医患关系矛盾发展过程以及患者由生到死的生命历程。这段实习经历带给笔者最大的收获,主要体现在如何向他人澄清社会工作者的身份,以及学会调整心态,认清社会工作者并非“圣人”。

(二)南京某小学社工小站

笔者在大二至大三期间进行了该实习,实习期间除了负责社工小站日常维护工作,还尝试独自进行了一个关于学生偏差行为个案,并且和同学配合开展了八节行为矫正主题的小组工作。实务过程中不断地修正以往学习的理论中的不适用的部分,并吸取经验以完善自身理论框架。在此次实习中,笔者深刻地认识到建立专业关系的困难及重要性,更加清晰认识到了儿童的特点,知道了如何能更好其交流,为以后的正式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南京某儿童福利院

笔者大三暑假在该福利院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集中实习,在福利院一线社工的带领下开展了关于大龄女童性别教育的个案工作、儿童抗逆力提升的小组工作以及“社工在身边”主题社区活动。此次实习中,是笔者真正意义上由督导带领的实习,受益良多。更重要的是,笔者离开了大学的象牙塔,近距离观察到了中国一线社工的工作状态,破除了原本不正确的想向,对自身职业规划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三、实习反思

三段实习经历,对于笔者来说是专业价值观从无到有的过程。专业价值观是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四年学习过程中一直要不断澄清和树立的,也是实习的一项重要任务。但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专业的价值观往往会受到现实的强力冲击。一旦产生所学专业理论和实践内容不能很好地衔接,乃至脱节的现象,不但不能让学生得到任何专业成长,反而动摇了对社会工作的信心。因此,笔者认为学生在实习期间要注意以下几点:

(1)实习期间,社会工作实习学生的角色是什么则需要明确。实习学生与志愿者、机构工作人员可能从事同样的工作,但他们的角色却呈现不同特点,实习学生则需要通过实际的工作经验重整课堂知识。不能对自身角色有过高的期待,避免将社会工作者“圣人化”、“全能化”倾向,认识自己,承认自身不足。(2)做好面对压力和误解的心理准备。人们在看待社会工作时会产生一种“视同效应”,即把他们与社会工作对象等同起来,轻视从事社会工作的专业人员,加之新闻媒介与社会舆论很少谈及社会工作,导致社会工作者专业社会地位低下。上述环境也使得当前社会对社会工作专业的社会认可度低,学生在实习中可能遇到种种对专业的误解和不重视,这些对学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3)遇到问题,与督导、老师及时沟通。社会工作的学习与个人成长密不可分,实习期间遇到的许多事情会给我们带来关于关于自我,关于社会,甚至是关于生命的思考,会影响大学生的三观,进而影响一生。在想不通的时候,在钻进死胡同的时候,我们往往需要他人的指点才能走出迷津。

猜你喜欢

社会工作者社工督导
高等继续教育在提升社会工作者核心职业能力中的作用
A Social Crisis
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研究
中部地区持证社会工作者的职业状况研究
青春社工
荷兰高效教育督导如何炼成
借助“元督导”思维,提升学校督导效能
五个步骤找准督导需求
此“社工”非彼“社工”——对社区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概念的澄清
用好督导意见书 助力督导评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