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8-11-14罗宇红中共岳阳市委党校科文教研室

长江丛刊 2018年21期
关键词:价值体系培育价值观

■罗宇红/中共岳阳市委党校科文教研室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党的十九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进行了强化,作出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许多新的实践要求。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我们更应努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九大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重大政治判断①。这一定位,明确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阶段和部署。当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客观事实与宏观环境。

一、牢牢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遵循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具有重大政治、理论和实践意义的历史性决策和贡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描绘了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这一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毫不动摇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方针和主心骨,具体落实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过程,切实增强全体党员干部的认同感,在意识形态领域具有指导地位的马克思主义不断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不断巩固。

二、深刻把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着眼点

(一)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权与话语权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过去五年的辉煌成就这一部分中提到意识形态工作,“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党的理论创新全面推进,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更加鲜明”②,同时也强调“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③,因此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④,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思想文化、意识形态、道德规范的精华和浓缩,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上层建筑,本质上其实就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指南。“在整个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体系中居于核心和统治地位,是起主导和支配作用的价值理念。”⑤掌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权和话语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应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首要任务。

(二)整体协调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问题,也一直是理论界的研究热点问题。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伟大战略任务,并且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党的十八大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括为三个层面、24字。党的十九大,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并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遵循和理论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刻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本质属性,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三)努力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曾明确提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并且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进行了深刻阐述。党的十九大报告在提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要求“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这一论述,切合中华民族目前所处的国情和国际定地位,“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同时,新时代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呼唤新的风貌、新的姿态的“时代新人”来引领、团结、凝聚十几亿人共同奋斗。这也是新时代赋予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历史使命与重要责任。

(四)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要始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深入挖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优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高度的文化自信,更离不开文化的繁荣昌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果不跟我们传统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那就显得很苍白。因此,第一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汲取滋养。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同时结合时代内涵不断创新。第二要从革命文化继承传统。革命文化是以“五四”精神、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为核心,于中华民族的危难关头萌芽,于战争时代成熟,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中华儿女爱国情怀的集中体现。新年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应以革命文化为载体,显得生动、可感和可亲。第三是要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汲取力量。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作为灵魂工程,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三、切实抓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任务落实

习近平主席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⑥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了许多重大部署,提出通过“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的目的。

首先,通过教育引导使人们形成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意识。要把可信价值观转化为全体公民接受和认可的核心价值,同时内化为民族的行为,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需要几代人甚至十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和探索。对此,我们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一是要从儿童抓起,尤其要从家庭抓起,从其社会化进程的初始阶段就开始对其进行教化。在出生不久和开始形成自我意识的人生初始阶段,儿童通过模仿身旁亲人的言行举止,通过与最亲密的人的互动来完成对世界的探索。这时,父母和整个家庭成员的行为就显得尤其重要。之后,他们会逐步加入父母和朋友的生活圈,再后来他们进入学校,然后就业,在这一逐步成长的过程中,他们在不断观察和模仿别人,会得到鼓励,也会受到批评,他们的人格和个性特征就这样塑造出来。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给学生知识,更关键在于培养孩子的德行,塑造孩子的人格。二是重视媒体的作用。新媒体的出现是新时代的一个显著特点,年轻一代在接触新媒体的宣传和引导中逐步实现社会化,确立自己的德行规范和人格特征。社会化同时也是全体社会成员的文化学习、生活方式养成和价值观确立的过程。那么该怎样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成全体社会成员的内在行为规范任务非常艰巨。这一过程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完善和国家治理能力提升的重要过程。我们在宣传过程中既要通过一些宣传文字意义上的宣传,更重要是通过在一些具体的、可感的人物行为, 通过影视作品、先进典型、文学艺术、人文景观等一些载体,让大家真切感受到核心价值观的魅力,“润物无声”地传递价值关怀。一部好的文学艺术作品对人产生的影响,不仅仅限于价值观方面产生正面引导的效果,关键带来精神快来。尤其是青少年学生群体,传达核心价值观的最好的方式不是让他们机械地死记硬背,而是让他们在生活中感同身受,潜移默化地受到具象化的熏陶和体验式的影响,获得情感的认同和审美的熏陶,从而达到核心价值观的内化。三是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要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首先要教育党员领导干部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起模范带头作用,营造健康向上的党内政治文化生态环境,持之以恒推进党风政风建设,毫不懈怠抓好党性教育。党员领导干部要以自身实际行动让群众真切感受到价值观的魅力,用高尚人格感染人、带动人。思想上要加强引导,加大对优秀共产党员的宣传力度,挖掘身边优秀共产党员的典型事迹,用榜样的力量和楷模的风范带动全社会见贤思齐、努力向上。

其次,通过习惯养成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确证。价值活动和价值关系产生的基础是实践。实践能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支配主体价值观的产生、形成和实现,是主体价值观价值取向的决定因素。因此我们要特别注重习惯养成,从而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落到实处。因此我们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们实践活动紧密联系起来,使它形象化、日常化、具象化和生动化,大家都能真正感知和领悟它,将它转变成为自身的坚定理想信念,同时外化为实际行动。当前我们在价值观的宣传灌输过程中,要找到传统经典与当代生活融合的方式,特别要重点探索“经典”、“传统节日”和“乡土”等传统融入途径。比如我们可以:加大对于传统经典的宣传和利用;尝试研究将传统礼仪习俗和现代文明结合的礼仪、服饰和用语等;对中华民族传统礼仪的加大宣传和普及力度,在国家重大节庆活动中将中华民族传统礼仪的魅力展现;继承发扬传统家训文化,探索建设新乡贤文化,挖掘和保护乡土文化,铭记乡愁等等。通过以上实践方式,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融入真正得到落实,就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充满了朝气和阳光,同时也实现增强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的目的。

最后,通过制度保障使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常态化。道德良心仅仅依靠正面的肯定和鼓励是不健全成熟的,必须要有相应的否定和惩戒机制。制度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正式制度,是指通过文字建章立法,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法律,法律是国家强制的制度和规范,同时也包括各个地区、部门的规章制度,这也是强制性的。二是非正式制度,是指没有文字记载,大多都是约定俗成,但在人们的相处交往过程中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非正式制度主要通过民德和民俗体现,它把政府的强制性规范和社会约定俗成的规范内化为人们行为准则,当然受到社会舆论监督。民德是一个民族最为珍贵的传统,它强调这个民族中的每个成员都必须遵守,违者必定受到社会舆论的严惩和谴责,例如虐待儿童妇女、不赡养老人等。要加快推动法律法规的立改废释,建立重大公共政策道德风险评估和纠偏机制,全社会形成鲜明的价值取向,旗帜鲜明地保卫正义,对一切丑陋现象毫不留情,最终实现善有善报。增强全体公民法治意识和规则观念,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对道德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善于运用法治手段解决,对英雄及其所代表的主流价值导向坚决捍卫,弘扬善德美,守护公平正义,营造有利于行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的法治环境。

注释:

①②③④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

⑤李海.主流意识形态安全视阈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J].科学社会主义 ,2014(6).

⑥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63.

猜你喜欢

价值体系培育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研究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构建学校精神文化核心价值体系例谈——以泉州市第二实验小学“人格教育”为例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