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语珲春话的语音特点及形成原因

2018-11-14尹子平延边大学吉林延吉133002

新生代 2018年19期
关键词:满语珲春声调

尹子平 延边大学 吉林延吉 133002

引言:珲春位于边境城市,其语言系统的形成也受着地理社会环境的影响,因此,研究其特点和形成原因对探究社会文化也是至关重要的。

一、汉语珲春话语音特点

珲春话声母除了被转化的[λ]声母以外,一共有23个声母,关于韵母,分析出了单元音和复元音发生转化以及内部形态特点,归纳出了珲春话的调类和普通话是一致的,调势与普通话也是相对应的,但是珲春话调值普遍低于普通话,上声的特殊调值,以及整理出了文白异读的字。

珲春话中还存在和普通话字调不一致的字,这些变化了的字中,有一部分是读了半边,一部分受了其他地区语音的影响,目前还未找到引起声调变化的原因;与此同时,有些字在珲春话中的读法已经发生了变化,不仅仅是声调发生了变化,甚至声母和韵母也发生了变化,和普通话的差别很大,因此,在上文列出了变化了的字,但是也有个别字无法解释。

吉林方言与珲春话在形式上基本是一致的,都是长期受满语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点。二者与普通话相比,都会混淆舌尖音声母,但是在“日字母”上,吉林方言是作为零声母出现的。由于珲春人这种“日字母”混淆的现象是极个别人出现,因此不作为参考依据,但可以作为其他个别字声母发生变化问题出现,不难看出这点与吉林方言本质上是不同的;其次,以吉林省蛟河片为例,蛟河片方言共有38个韵母,珲春话有37个韵母,差异性也主要表现在个别韵母中;调值上,二者与普通话相比,都是普遍低于普通话的,但是在[a、ia、ian]音节中,珲春话的调值是不到位的,调值为43,省了一度曲折的音。

二、地理历史因素

珲春位于位于吉林省的最东端,图们江的下游,隶属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地处中国边陲,这里既与中俄朝三国交界,又与日本隔海相望,是中国唯一的边境窗口城市。

珲春的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新石器时期,据《珲春史志》记载,“珲春”二字是由魏晋时期“沃沮”变音而来的,最早在《金史》中出现了“浑蠢”,意思是边陲。在四千多年前的原始社会,满族的祖先“肃慎”在珲春生活开始繁衍了后代,满民族逐渐壮大起来,因此,珲春便成了满族的发源地。在隋唐时期,珲春的防川是当时有名的“日本海上丝绸之路”,日本也借此吸收了外来文化,促进了两者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而后在明末时期,被满族的舒穆禄占据,在顺治统治时,此地为宁古塔的禁区,后康熙在位时,将珲春建为城。十九世纪中叶,朝鲜人民由于战乱和饥荒,越过了图们江,来珲春谋生,形成了今天珲春朝鲜族的雏形。珲春市有汉、满、朝等11个民族,在总人口中,汉民族为主体,约占总人口52%,朝鲜族约占36%,满族约占11%,其他民族约占1%。在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区域。

随着民族文化的相互融合,珲春话也是在不断地发展。其中,受满语的影响是最大的,其缘由为:首先,珲春是满族的发祥地之一,查阅古书发现发现,自从新石器时期,就一直有满人在此居住。满族人早年的家谱都运用满汉两种文字,一部谱书就是一部家族简史,而汉族却与之不同,珲春作为满族的发源地,其方言语音系统的形成因素有很多,最主要的因素,是长期受满族文化的影响。现在会说满语的人少之又少,虽然没有相关的语音材料可以详细地体现出满语的语音特点,但是通过查阅语音资料发现,满语和如今的山东话是非常接近的,因此可以说珲春汉语和满族文化相互借鉴,相互融合。

三、汉语珲春话声韵形成原因

我们认为,珲春话将舌尖音声母混用的关键,有很大原因是受满语的影响。查阅资料发现,满语有二十二个辅音字母,与普通话相比,没有[ts]、音。在满语中,因此可以简单地说是由于受了这两个辅音的影响,所以导致了今天舌尖音混用。在此之后翻阅《珲春史志》发现朝鲜人早在16、17世纪时越过了图们江,涌入了珲春,因此有了今天朝鲜族。长期以来的杂居和文化交融,使汉语语音也逐渐发生了变化。朝鲜语同汉语一样,有[ts]、[tsh]、[s]辅音声母。但是不同的是没有辅音声母。

由于没有相关的语音资料证明,因此我们认为,由[ts]组到组的过渡,是受到满语和朝鲜语的双重影响。在语音相互融合的过程中,知系声母也发生了变化。再加上当时的教学环境有限,教学设备不够完善,社会发展落后,没有落实推广实施普通话教学。无论是学历高的或是学历低的珲春人,都会出现舌尖音声母混淆现象。因此可以说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对该现象的影响是比较小的。

韵母的形成原因与东北官话、吉林方言大致相同,都是受到胶辽官话的影响,由于老年人受教育程度低,没有接受正规的普通话教学,因此说珲春话的人群中,老辈人比例较大。

四、汉语珲春话声调形成原因

珲春话中,以开、合口呼为变调现象是最常出现的,其次声调的变类也是以阴平、阳平、去声为主。珲春人口中,以山东、敦化移居最多,后经过查阅《山东方言声调研究》发现,山东的声调较少,调类的合并程度高之又高。调类的演变,主要体现在五调至四调、四调至三调的演变,四调至三调其中包括了阳平与去声的合并、去声的分读分化、阳平与上声的合并。那么“泡”字音就有了解释——去声的分读分化,由四声变成了三声。但是古代有四个声调:平、上、去、入四声,上声调的字到现代有一部分演变为去声,而去声到现代仍是去声,那么可以说是声调存古对字音的演变也是有直接影响的。

因此,我们认为大部分山东境内胶辽官话和声调存古现象对字音的变化都是起直接影响的。

五、汉语珲春话文白异读原因

珲春话在文白异读中,韵母异读要多于声母和声调。文白异读的产生主要是不同方言的接触。珲春话的文读多是本地音,白读是从其他方言中借来的音,且以日常生活用词居多。珲春居住的移民以山东、敦化最多,长期的杂居、语言的接触,使语音得到了最大程度的融合。

因此,满语、朝鲜语和珲春话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珲春话的形成原因,最大因素还是满语,受满语语音影响较多,还有大量的满语以词汇的形式保留在了珲春汉语中,例如“图们、珲春”等;其次,珲春话受到了满语深远持久的影响;朝鲜语对汉语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词汇上面,对语音的影响远远不如词汇的影响巨大。

珲春话是语言分化的结果,是随着社会的分化和语言的发展演变而形成的。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特点等,都是形成珲春汉语语音音系的至关因素。

总之,多元的民族文化及长期的地理历史变革,促成了今天珲春话的形成。

六、结语

本文是在做好语音调查准备的基础上,参考了许多学者的研究,通过对珲春方言语音和普通话语音之间的异同进行分析和比较,由此来撰写全文的。

通过笔者之前的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

珲春话的研究让我们对普通话和珲春话之间的差异有了清晰的了解,填补了吉林省延边地区语音研究的空白,为今后整个吉林地区的方言进一步提供了数据资料。珲春话的文化价值也是不可估量的,随着普通话的日益推广流行,珲春话的方音在渐趋同化。本论文从声母、韵母和声调三方面概括了珲春话的语音特点,希望通过本篇论文,能够使更多的人了解珲春话,通过对比和普通话的异同,有利于更好地做好普通话的规范和推广工作。

猜你喜欢

满语珲春声调
满语角
满语角
满语角
满语角
声调歌
拼音宝宝扛声调
坐着轿车学声调
单韵母扛声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