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宅”是“御宅”吗?
——日本“御宅”词义和指代群体的变迁

2018-11-14尚恩洁

戏剧之家 2018年26期
关键词:御宅族宫崎亚文化

尚恩洁

(南京大学 江苏 南京 210093)

“御宅”一词来源于日语,在日文中是“おたく”,用英文中的「Mania」或「Freak」来对应其意思比较贴切。“御宅”在1980年之前意思是“贵府”、“府上”,是一种第二人称敬语,相当于汉语中的“您”。到了80年代变成了狂热于于科幻、动漫的人的代名词。90年代之后,电玩迷、游戏迷也被划归为御宅族。到了2000年,日本更是有组织地扩大御宅的定义和指代范围,“御宅”所指更加宽泛。现在日文中的“おたく”(即御宅)一词除了指称科幻、动漫画与游戏的爱好者以外,也可用于指代其他方面的狂热爱好者,如军事御宅(喜欢收集枪械、军事用品相关者)、铁路御宅(搜集电车模型、相片,精通有关知识等) 。①但目前在日本,人们还是沿袭了90年代的使用习惯,一般主要将动画、漫画、游戏这三类的狂热爱好者称为“御宅”。

一、“御宅”由普通敬称成为SF和动漫圈内的流行词

“御宅”在《日本国语大辞典》(2001)中有名词和代名词两种用法,作为名词时,可细分成四种:一是尊称对方或者第三者的住所;二是尊称对方或第三者的家族;三是尊称对方的丈夫;四是专注于某种兴趣中,而不关心其他事物的年轻人。作为代名词时,”御宅”用于几乎同辈、不算太亲近的人所带有敬意的称呼。其中名词的第四种用法,专注于某种兴趣中,而不关心其他事物的年轻人,在1973年版本的《日本国语大辞典》中并未收录。②

日本动画于1974年进入成熟期,70年代初期,日本出现了大批制作科幻机械类动画(即Science Fiction动画)的动画大师,“御宅”一词最早在SF迷圈内由河森正治等人开始使用。河森正治等人是科幻的狂热者,并且是出身于日本庆应大学附属小学、家境优渥的少爷小姐。他们其中一些人在名为“Studio Nue”的动画企划公司工作,参与策划并制作了一部动画片《超时空要塞》(1982首播)。河森正治等人在70年代末经常出现在SF迷的集会,这群深受SF迷们关注的新生代创作者,在其言谈中(基于教养而习惯性地)对不是很熟悉的人会使用具有轻微敬称“御宅”的行径,引起了同是SF迷们的效仿。1982年日本科幻动画史上的里程碑《超时空要塞》的问世使得“御宅”开始在SF圈和动漫圈大面积流行起来。负责《超时空要塞》角色设定的河森正治和美树本晴彦两人的教养,流露在他们创作的角色里。因此在1982年末放映的一集《超时空要塞》中,一个主角铃明美有一句台词:

“御宅,原来你是这样的人啊。”

( んー?おたく、そういう人だったの。)

《超时空要塞》中的角色使用了“御宅”一词作为对对方的称呼,在当时的动画主角多是家境贫困或者用词粗野的时代像一股清流,让观众耳目一新并觉得角色优雅而具有贵族气息。许多动漫迷开始效仿角色使用“御宅”彼此相称,此时的效仿行为包含了较为浓厚的偶像崇拜成分。在参加动漫展、科幻大会、同人展等活动时,动漫迷们竞相使用“御宅”互相打招呼,来标榜自己是资深动漫迷和科幻迷。③而“御宅族”此时指互称“御宅”的科幻、动漫迷这一群体:志同道合又相对封闭性的小群体,彼此之间的交往基于对动漫和科幻的热爱、分享与探索,资深动漫迷和科幻迷更会因为热爱将大量的时间、金钱和精力投入其中,动漫和科幻对于他们来说,不仅仅只是一个兴趣,而是一种投身的事业和生活方式。

二、成为一种亚文化群体标签的“御宅”

“御宅”被公认为是一个亚文化群体的代名词是始于1983年。1983年深受日本主流文化影响的中森明夫用鄙夷的眼光去审视御宅文化和御宅群体,在《漫画布力克》这本刊物上首次使用了“御宅”一词称呼当时痴迷于科幻、动漫的人,称“御宅”是“一群没有内涵的动漫和SF迷”。④自此“御宅”从一个敬称代词变为了一个亚文化群体的标签,并进入大众视野,并给大众留下了沉迷于虚拟事物而不事生产的印象。主流文化群体规定了若干规则,违反它们就成了越轨行为,就会被主流文化和媒体贴上“越轨亚文化”的标签并被刻板定型。⑤

1989年宫崎勤事件的发生,使得原本只存在小范围的亚文化圈内的“御宅”一词以及御宅群体被曝露在大众面前,也让我们看到了媒体在亚文化和亚文化群体身份塑造方面的影响力。1988年至1989年,宫崎勤先后绑架杀害四名年龄介于4—7岁的女童,并拍裸照、猥亵、奸尸等。当警方在宫崎勤家除了发现大量的幼童系性爱、虐待系漫画与同人志之外,还有接近6000卷的惊悚恐怖片、动画、特摄片(但是后来在一名记者的博客中有指出是当时的媒体炒作,警方在宫崎勤家里搜出的大多是正常的ACG作品,并非报道中所写的色情物品)。⑥被捕后宫崎勤辩称说杀害女童的是卡通“老鼠人”,还画了一张“老鼠人”的画像,并说自己吃掉女童后会让死去的爷爷复活。⑦

他将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错位、与社会交流有障碍、喜爱宅在家里沉迷于录像带等行为特点让当时的日本媒体在报道宫崎勤事件时,直接用“御宅”给他贴上了标签,并被当时的公众电波传播至日本全国。御宅族母群体的大众形象也就被刻板化了:沉浸自身爱好的世界里而无法与外界交流的,甚至是有可能对社会产生危害的人。宫崎勤事件激起了当时日本社会的极大反应,出现了许多包含“有害图书运动”⑧在内的反对动漫画和御宅群体的声讨活动,整个动漫业界进入了长达几年的低潮期:题材倒退、数量减少,御宅族也受到牵连而倍受各方歧视批判。⑨

三、从“消费”的角度重新定义御宅

80年代末90年代之初,与御宅同时期的假想文化大都消失,但御宅文化却在90年代存留下来,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御宅群体是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根据矢野经济研究所07年推算御宅族市场为3597亿日元,在13年就已经达到了一兆零五亿日元。⑩日本政府已将御宅文化看作为开辟和拓展国内外文化市场一种有效手段而大力扶植。如今日本御宅文化被主流社会所认可,由一种小众娱乐变成了一种大众消费,“御宅”在日本也已经变成了一个中性词汇,甚至一些人将这个标签看作是褒奖。

1995年,又一部里程碑的动画大作《新福音战士》的诞生,迎来了日本动漫的第二个春天,狂热于ACG的御宅们也试图应对主流社会的冲击走出低谷,冈田斗司夫便是一个典型,他自称是“御宅教父”,这一称呼也受到了御宅族的认可。1996年,冈田斗司夫在《御宅学入门》中对“御宅”进行了重新定义:一是拥有进化过的视觉能力的人;二是具有高度资讯整合能力的人;三是有无法满足的向上心以及自我表现欲。冈田斗司夫称所谓的御宅族是“拥有进化视觉的人们”,能够应对高度消费社会的文化状况的“新人类”。11他认为御宅族是能适应后现代社会文化符号和元素消费的高级群体。这对于”御宅”的变成一个褒称和御宅大众形象的重塑起到了重要作用。除了重新定义,他还在东京大学开设了教学课程讲授御宅文化,并围绕御宅文化开始与社会各界人士对话,并开设电视节目,带领小众开始主动冲击主流文化。他提出的御宅精英论、三眼论等,一度改变了御宅族的定义,使其形象高大上起来,从一定程度上缓和了文化矛盾。

日本的野村综合研究所御宅族市场预测小组从2004年开始展开了对御宅的全面性研究,给御宅的定义,一是御宅执着于某种人、事、物;二是御宅以甚为极端的方式,把时间与金钱集中消耗在该对象上;三是御宅对于对象有丰富的知识与创造力,而且会从事散播资讯与创作的活动。12与冈田斗司夫在1996年给出的定义相比较,从第一和第二条很明显地可以看出野村综合研究所主要是以消费的角度来定义御宅。在野村综合研究所的《瞄准御宅族》出版同年,冈田斗司夫和唐沢俊一(2007)又分别重新定义了御宅,冈田斗司夫说御宅是:只透过自己的嗜好来与社会或者他人往来的人。这一点很符合当下社交媒体时代人们通过兴趣集结成圈子的特点。以上三个定义可以看出,2000之后对“御宅”的定义着眼于御宅群体外在的行为方式:消费特点、社交特点等。

四、结语

在动漫迷开始以御宅互称的时候,“御宅”指的狂热并精通动漫、漫画的人,当个人电脑在日本普及后,电脑迷和游戏迷也被划归到“御宅”标签下。现在在日本,除了传统的动漫系类型外,对其余的诸如轻小说、铁路模型、摔跤、女佣等等约20种消费对象13热衷的群体都被叫做御宅族。御宅群体数量明显上升,占比达四分之一。更根据其消费特点和行为拓展出了“轻御宅”等多种类别,不同于最初的“御宅”闭关自守反社会,“轻御宅”喜欢交流和构建欢乐的气氛。

华文世界里的所流传的“宅男(女)”“肥宅”“阿宅”等,是网络媒体转用时没有充分了解而直接以中文字面意思理解其中的“宅”字,而歪曲了御宅的本意,而创造出许多新的词汇与用法,这些词汇并不能与“御宅”划上等号。

注释:

①维基百科.御宅族.[EB/OL].https://zh.wikipedia.org/zh/御宅族

②陈仲伟.日本动漫画的全球化与迷的文化[M].台北:唐山出版社,2004,65.

③王甍.“御宅”词源释义及宅文化之演进[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402.

④《漫画布力克》创刊于1982年,起初由自主出版(社)出版,后由白夜书房出版。这是一份面向成人的漫画杂志,是日本萝莉控杂志的先驱,由此产生许多与日本亚文化相关的现象。

⑤(英)斯图亚特·霍尔,托尼·杰斐逊.通过仪式抵抗:战后英国的青年亚文化[M].孟登迎,胡疆锋,王蕙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11.

⑥维基百科.御宅族.[EB/OL].https://zh.wikipedia.org/zh/御宅族

⑦360百科.宫崎勤事件.[EB/OL].https://baike.so.com/doc/6696426-6910338.html

⑧日本社会很早就开始关注色情动漫的规管问题。19世纪50年代在日本就出现了首拨“恶书追放运动”(即禁止有害图书运动),很多“有害图书”被收缴、焚烧。

⑨360百科.宫崎勤事件.[EB/OL].https://baike.so.com/doc/6696426-6910338.html

⑩汤祯兆:腾讯大家《日本御宅族的新变化》.[EB/OL].http://dajia.qq.com/original/japan/tzz20170109.html

11.(日)东浩纪.动物化的后现代[M].褚炫初译.大鴻藝術股份有限公司,2014,5.

12.林大維,涂耀中.御宅文化發展之探究[J].設計教育學報,2012,(3)4:79.

13.根据日本矢野经济研究所发布的《日本“御宅”市场调查结果2015》总结.御宅消费对象包括轻小说、同人志、铁路模型、摔跤、COSPLAY衣装及所有相关的消费(如主题居酒屋及CAFE等)、女佣、网上游戏、AV(成人影像)、BL及声优等约20种[EB/OL].https://news.dmzj.com/article/7967.html

猜你喜欢

御宅族宫崎亚文化
白鱼祭
日本动漫宅人达685万
玩具变“潮” 已成为一种亚文化?
向沛文:穿行于青少年亚文化
小区域内亚文化区划分路径研究——以重庆市区域内亚文化分区研究为例
日本“宅文化”消费市场商机凸现“御宅族”助推经济引人关注
“腐败亚文化”何以挥之难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