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由《西虹市首富》审视中国喜剧电影创作症结

2018-11-14

电影评介 2018年21期
关键词:喜剧电影麻花首富

在国产喜剧电影层出不穷的今天,“开心麻花”团队以精彩的故事和精心的制作开辟出一条道路,引领着中国喜剧电影向高质量、高水平的方向前进。2018年8月,其作品《西虹市首富》上映,取得傲人票房,却引得评论界褒贬不一,一时间对国产喜剧电影未来的探讨喜忧参半。《西虹市首富》票房和口碑的失衡暴露出当下喜剧电影创作的困境,中国喜剧电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一、“开心麻花现象”与当下中国的喜剧电影

随着经济生活的稳步发展,以娱乐为导向的喜剧越来越受人们的欢迎。十余年来,中国喜剧电影呈燎原之势,热度愈演愈烈,特别是在2014年票房冠军——《心花路放》的成功之后,国产喜剧迎来了一波井喷似的增长。2015年至今,每年都有数十部喜剧电影问世,喜剧电影逐渐成为主流,占据了中国电影的半壁江山。层出不穷的“囧”系列、“唐人街”系列票房惊人,《美人鱼》和《唐人街探案2》更是先后刷新中国电影票房记录,30亿的票房成绩令人咋舌;在创作方面,不少年轻的导演试图分一杯羹,徐峥、邓超、大鹏等从演员摇身一变为导演,开心麻花团队、德云社团队等以话剧或相声的实践经验为依托,创作了各具特色的电影作品。

观众对喜剧的偏爱,既迎来了喜剧电影的百花齐放,也使得大量粗制滥造的喜剧片充斥在院线之上。层出不穷的国产喜剧电影,却没有产出几个振聋发聩的故事或者鲜明的人物形象,在社会影响力上也缺少一部真正的扛鼎之作。特别是从影片的叙事逻辑来看,很多影片连故事都讲不完整,只是各种“梗”的简单堆积,无怪乎马未都戏谑道:“中国电影开创了一个新的类型,叫作‘喜闹片’。”周星教授亦断言:“这种类型的影片创作决不能成为现代文明和文化的追求方向。”

“开心麻花”的横空出世无异于粗茶淡饭之后的一顿大餐。在而今烈火烹油却又杂乱无章的环境下,一个年轻的创作团队携带着三部电影,以黑马之姿出现在影坛,不仅创造了超高票房,而且受到了主流评论界的交口称赞。这个团队就是“开心麻花”,其三部作品《夏洛特烦恼》《驴得水》和《羞羞的铁拳》均是小成本作品,但分别获得了14.41亿、1.73亿和22亿的票房成绩,并得到评论界普遍好评。三部作品的成功逐渐证明,观影人群在经过三年的喜剧洗礼之后,已趋向“成熟”。2018年7月27日,由“开心麻花”团队创作的《西虹市首富》在众望中上映,奇怪的是,在票房飘红、观影人次破千万、上座率100%的同时,评论界竟然出现不少差评,首映日当天豆瓣评分6.2,与实际票房形成鲜明反差,更远逊于此前三部影片。这种情况再次引起人们对于喜剧电影的深思。

二、主题底色:喜剧的核心是悲剧

“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些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喜剧的定义是搞笑,但单纯搞笑并不能被称之为喜剧,真正的喜剧本身是一件极为严肃甚至悲情的事。而这种悲情往往源于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任何经典都不会凭空而来,喜剧作品也是一样,尽管它为了效果而尽可能地夸张,但是没人能否定它的艺术核心同样是来源于生活,真正的喜剧电影不该是烂俗的喧嚣,应该是富有灵魂的严肃创作,同时是带有真情实感的生活艺术。

“西虹市”的故事即立足于普通人物的现实生活,这个题材并不新颖,实际上,它已经116岁了。1902年,美国作家George Barr McCutcheon的小说《布鲁斯特的百万横财》出版。故事主角是一名穷困的棒球运动员,在最潦倒的时候突然得知舅父给自己留了一笔3亿美元的遗产,但前提条件是,先在一个月内花光3000万美元。100多年来,这个故事被改编成舞台剧、电视剧、电影等各种形式。2015年,导演闫非和彭大魔确认这一主题后,如何做好故事改编的本土化,让中国观众能产生共鸣,成为了他们在创作阶段考虑最久的问题——最显而易见的一个设定就是,在《布鲁斯特的百万横财》中,主角一掷千金参加纽约州长竟选,但竟选标语却是“谁也不要选”,以此讽刺当时美国贿选的现象。替换的是对当下资本市场和商业社会的讽刺。比如,主角王多鱼为了花光10亿,投资了各种不靠谱的创业项目,并宣称是为了“梦想”,最后这些项目竟然还赚到了钱;故意买进业绩不佳、随时面临退市风险的股票,但却因此提振了产业信心,股票持续走红;花一千万请股神“拉菲特”共进午餐,本想花钱,却因为名人效应使得自己赚到更多。《布鲁斯特的百万横财》以一场荒唐而极具讽刺的竞选作结,将作品的主题拔高到较高层次;《西虹市首富》退而求其次,以“足球守门员和金钱底线”作为最后的落脚点。

这一落脚点使我们在《西虹市首富》中看到很多关于人性的讽刺。王多鱼有了钱带着球队成员大吃大喝,队员们却私底下嘲讽他是穷怕了的暴发户心态。为了让钱尽快败光,王多鱼让自己的好哥们出任CEO,哥们感激涕零,站在台上说:“你们总说我是王多鱼的一条狗,但我今天想说,当狗有什么不好!”只要朋友够有钱,做他的狗也没关系?这样的友情还会好吗?王多鱼在电影最开始拒绝收二十万踢假球,但球场上他才知道——那场比赛自己的队友早被收买,只收了五百块,五百块钱就卖掉了一个球员的荣誉和尊严。

影片中,很多形形色色的小人物和细碎的情节也真实反映了当今社会真实的一面:颠倒黑白,碰瓷的老人和被误导的群众;沽名钓誉,为了钱当花农的“教育家”;趋炎附势,先是嘲讽,知道是金主又立刻变脸的服务生等等。这些戏谑何尝不是我们对现代人“金钱观”的嘲讽呢?在结尾,王多鱼和夏竹两个人准备裸捐前的算账,完全符合当代社会的基本情况。他们想要把钱全部捐给慈善机构,却又不得不考虑孩子出生的所有花销,一笔一笔的规划却好像没有一个尽头,像极了我们作为普通人的现状,这就是现实。无论梦想多大,无论诗篇多美,脚踩在生活里,就逃脱不了现实的枷锁。

但若仅仅是对金钱的批判,不免过于平庸,电影史上从不缺乏物质批判,我们将目光集中于主角王多鱼的身上会发现,影片似乎有探讨个人价值观转变的倾向。王多鱼是“多欲”的,接受“十亿计划”后,它的第一个动作就是开心地推着钱走,他以为自己将过上一个月如天堂般的生活。可紧接着,在下一个画面——豪宅中,王多鱼猛然惊醒,他不安、焦虑、暴躁,盘中摆着昂贵的人参,可王多鱼的吃相却颇为痛苦,口中还喊着“钱是王八蛋”。这究竟是天堂,还是地狱?一个月花光十亿,看似令人羡慕,实则徒增烦恼。毕竟,当你的能力与你的所得不符时,你就可能会感到空虚与痛苦,就可能酿成悲剧。

那怎样才能“脱离苦海”呢?《夏洛特烦恼》是用真情——几经辗转,夏洛才真正明白,偷来的幻光终究无法属于自己,还不如一碗由真情煮成的茴香面有意义。《西虹市首富》的王多鱼呢?据影片开头,王多鱼确实拥有成为一名合格守门员的能力。只是没钱的时候,他缺乏动力。那么,他最终解决“金钱焦虑”的方法,应当是学会尊重梦想的重要性。但纵观影片,我们始终没有看到这份尊重。王多鱼的球队和恒太队比赛过程中,莫名对两位数进球执着起来。显然,影片想借此拔高主题,但并未达到预期效果;收尾也仓促了些,这也是很多人说《西虹市首富》完成度不高的原因之一。

《西虹市首富》立足于现实,但又流于浅薄,它以底层人物为对象,却很少展现底层生活;它以笑料代替讽刺,却又不够深入有力。它没有很好地平衡人性、梦想与金钱的关系,远未达到爆笑之后发人深省的地步。

三、包袱处理:形式与内容,哪个先行?

喜剧是一门讽刺的艺术,它兼具批判性和娱乐性。无论是电影人还是观众,一直以来都被两个问题而困惑着,有些喜剧电影故事挺好,但是笑点不多,甚至有硬抛老梗之嫌;有的确实好笑,但是故事却不足以撑起整个电影,于是包袱重要还是故事重要成为了时下讨论的热点。

2018年初,由德云社出品的《祖宗十九代》在“好”与“坏”的激烈争吵中上映,虽然有着号称半个娱乐圈的明星阵容,但是其票房与口碑还是以惨淡收场。按道理来说,德云社在搞笑方面是专业的,要比“抖包袱”相信没有人能与郭德纲相比,但为什么最后的结果却让人大跌眼球?其实原因只有一个,即过多的语言包袱压倒了丰而不满的故事。其实,《祖宗十九代》的故事设计十分巧妙,因为相貌丑陋而穿越时空寻找自己的祖宗改变基因。只看影片梗概确实极其丰富,但是整个影片却将超大篇幅用在了几个类似的“与祖宗相遇”的桥段上,丰而不满,即使再多的包袱恐怕也不足以拯救故事,无论是向故事强加包袱,亦或是为了包袱而生硬地转折故事,都必将是失败的。

当今,不少喜剧电影都以笑点数量作为宣传点,因此在构思《西虹市首富》时,导演闫非觉得一部电影有多少笑点并不是一个可以量化的标准,喜剧电影是一种情绪体现,要做到的是让人看完后心情预约即可,“并不是真的要从头让你笑到尾,最终还是要致力于讲好故事、表达好人物”。彭大魔也认为:“还是这个东西大家觉得用心了,比观众生活更丰富,比他们想象的更完善,最后大家觉得这个东西特别好看,他才会来支持。回到最开始的,还是内容为王。”

上溯到创立之初,包袱精妙,是“开心麻花”团队一贯的创作亮点,久而久之,也变成不可回避的缺点。毕竟,电影不是包袱的堆砌,如果只为了喜剧效果,而强行设计桥段,势必影响故事的整体流畅度。《西虹市首富》的主创们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但遗憾的是,其目标和最后呈现的效果并不完全一致。影片中充斥着大量庸俗桥段,如女扮男装、人学狗叫等,整个故事充满了预期违背,以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这些本是喜剧甚至恶俗闹剧中惯有的套路,在《西红市首富》里,这些套路被用到了极致。当然,影片中不乏流畅而富有深意的桥段,如主持人的一段话:“王多鱼、夏竹能得到真正的爱情吗?……本节目由王多鱼爱夏竹独家赞助播出。”表面上看,是主持人言语自相矛盾,细细体味,则是对于媒体的颠倒是非、虚伪贪婪,打出了一记响亮的耳光。可惜的是,这样的桥段并不多,而且从整个电影布局来看,只是可有可无的点缀,没有成为电影一以贯之的主题。

此外,西虹市的包袱不仅有些刻意,甚至还影响到了叙事内容和逻辑,对影片的主线、人物形象造成阻碍。

一个经得起琢磨的故事是什么样的呢?是虽然高于现实但是脱胎于现实——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就像《夏洛特烦恼》,除了穿越这个奇异化的核心设定外,其他所有的笑点设置、情节发展都是顺理成章的、可以理解的。笑点和真实感并不是对立的、矛盾的东西,有时把“真实”表现出来,就已经足够好笑。《西虹市首富》的故事为什么显得缺乏这种真实的质感?因为电影里有太多离奇的包袱。在电影中,王多鱼是一个足球守门员,被禁赛的三年里做过很多不同的职业——男扮女装去踢女足、在日料店里给客人做女体盛等等。这些画面好笑吗?非常好笑,当这些小片段出现的时候电影院里的笑声就没停过。但是这些违背常识的情节剥离了电影的真实感,刻意堆砌隔靴挠痒的包袱只是为电影营造了一个脱离实际的怪诞世界,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下所建立的讽刺又何以能拥有多少深度可言呢?充足的笑料固然能博人一乐,但仿若穷尽特效的好莱坞大片,《西虹市首富》的浮夸造作其实远盖过了电影本预建立的讽刺效果,荒诞之中无从掩盖的是影片金玉其外而腹内空空的本质。

笑是一种条件反射一样的触发机制,而那种需要回过头想一想的才称得上幽默。从这个角度讲,《西虹市首富》是一部搞笑的电影,但未必称得上幽默。

四、人物塑造:“去扁平化”任重道远

中国最好的电影永远不会属于超级英雄、商业大咖、科幻主角,作为平凡百姓,我们钟爱于小人物,喜欢看小人物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开心麻花”的作品趣味之处即在于,它不仅在于嘲讽土豪与屌丝,更在于揭示所谓的精英和知识分子。《驴得水》这类主打深刻与哲思的作品不必多说,在“纯粹喜剧”《夏洛特烦恼》中也有突出的例子——袁华,他是“西虹市第七中学”的尖子生,获得过全区作文比赛一等奖。在夏洛身处两种不同境遇时,袁华分别为其作了两首不同的诗:“只身赴宴鸡毛装,都是同学装鸡毛”“英姿飒爽雄鸡装,飞上枝头盖凤凰”。乍看颇有文采,骨子里却不配为人。《西虹市首富》中的柳建南,则更写实。柳建南写了一本书,叫《建南教你种道德之花》,还发表了一场演讲,叫《不做金钱的奴隶》。当王多鱼问柳建南演讲门票销量如何时,柳建南一本正经地回道:“话题太高端,现在人心太浮躁。”然而,得知王多鱼是亿万富翁后,柳老师立马显露出谄媚逢迎的种种丑态,理想和追求立刻抛到九霄云外,这个角色颇具现实性质——衣冠楚楚的社会公众,为了利欲背叛女友,事后还倒打一耙,说别人根本不懂真情。可恨又讽刺!可惜,现实中就是不缺这种道貌岸然的东西。

在金钱面前,影片中的每一个人都放弃了自己的底线,包括女主角,西虹市的市民。主角的好朋友马大翔是堕落的最明显的一个,在有钱之后,他身上迅速染上了奢靡气,变得傲慢、虚伪、蛮横,在面对主角撒钱时,也是表现得最为痛苦的一个;王多鱼的队友们在奢靡中早就忘了和恒太踢球这件事,吃着龙虾,喝着红酒,一边嘲笑赠予人的“小人得志”,一边沾沾自喜地炫耀;王多鱼花钱请来的保镖们,一边拿着不与付出得正比的薪资,一边嘲笑马大翔只是跟在别人身后的一条狗;酒店的经理,在金钱面前迅速放弃了自己的贵族气息,宁愿扮作小丑;心中对他咬牙切齿的记者,要微笑地讨好他。全民减肥的运动,在励志的表象下面,藏着的却是一张又一张贪婪的脸孔……钱无法像衣服一样装饰他们的心灵和品性,却可以将其放大。

《西虹市首富》的群像塑造比较成功,相比之下,对男女主角的塑造显得火候不足。其中,男主角王多鱼的形象最受争议。

首先是定位模糊。王多鱼虽然正常,但他不够聪明,他虽然努力花钱,却因为一系列的巧合赚了钱,实质上陷入被动。最开始王多鱼说足球是他的底线,但转眼好像因为花钱把这条底线给忘了,除了和恒太约了一场比赛以外,几乎没有什么相关的行动。影片开场,立住人物的一场戏是金老板用20万让王多鱼踢假球,结果王多鱼义正言辞地拒绝了,但最后被灌了个0:5,王多鱼此前的拒绝和他在球场上的表现有些风马牛不相及,他此前表示过对金钱的贪婪,但又表示足球是自己的底线。那么是不是说只要不触碰到足球,王多鱼就可以无限的低俗下去?原本这种双面描写应该是能增加人物立体感的,但足球这条底线实在和王多鱼平日的和他花光10亿的行为相差太远,这个底线与王多鱼的势利和小人得志无法形成良好的支撑。

其次是形象变化曲线小。一部好的电影,应该展现的是人物形象的转换,从好到坏或者从坏变好,亦或从一种精神转换成另一种精神,如果从头到尾没有任何改变,除非是纪录片,否则这个故事没有任何意义。就以“开心麻花”的前三部影片为例,《夏洛特烦恼》中,夏洛从虚伪、浮夸的失败者最终变成了踏实、善良的真心人;《驴得水》中,一群捍卫尊严的人最终失去了尊严;《羞羞的铁拳》中,懦弱的失败者变成了敢于面对残酷现实的勇士。然而,在《西虹市首富》中,主角王多鱼并没有展现出性格或精神上的变化。影片开始时的王多鱼失败、虚伪、拜金、义气;影片最后,王多鱼还是那个王多鱼,非要挑出些不一样,大概是因为爱情放弃了对金钱的执着。王多鱼作为贯穿故事核心的绝对主角,应当是一个充满矛盾、处于不断变化中的人物,与金钱批判这一主题相呼应。可惜的是,王多鱼并没有很好地展现出在面对金钱时的性格变化。

同样,女主角“夏竹”这个角色也缺乏深度。首先,这个人物是被动、呆板的。作为主角,她并没有参与到花钱大业中来,故事伊始,她厌烦王多鱼,然后发现了男友的品行极差,愤而分手。最后,她喜欢上王多鱼,似乎也只是例行惯例,如流水账一般。而与男主角王多鱼的感情历程,更让人对女主角的形象产生怀疑。从整个故事来看,男女主角的感情线是促进王多鱼价值观转变的推动力之一,是被正面肯定的,但这段感情的建立基础匪夷所思。女主角口口声声嫌弃金钱,看不惯财大气粗的王多鱼,更鄙夷为了钱放弃尊严的前男友,但影片中真正打动她的是什么呢?使王多鱼身上某些优良品质吗?不是,是烟花、广告、飞艇、路牌、歌星……每一样都和钱有关。最终,在海量的表白和物质轰炸过后,女主放弃了自己的底线,开始“想了解一下你(王多鱼)”。这样的女主角,观众该作何评价呢?

结语

“开心麻花”团队的成功在于精准的主题立意,在于精彩的故事题材,在于年复一年的话剧实践、日复一日的舞台打磨。《西虹市首富》上映前,市场最大的疑虑在于——这不是由开心麻花话剧改编的,没有经过观众的验证,也没有在一场场演出中积累经验、调整故事。但据最终成品来看,问题不在于有经验与否,一个好的主题才是成功的一半。影评人陈惊雷认为,比起原著,甚至“开心麻花”的前两部电影,《西虹市首富》是轻浮的、“失格”的,“直到电影最后一秒,都在为自己庸俗的小聪明沾沾自喜”。总而言之,《西虹市首富》是一部合格的商业喜剧,但也仅此而已。当下的喜剧电影界呼唤更多有深度、有趣味的作品!

猜你喜欢

喜剧电影麻花首富
义卖麻花有感
从《羞羞的铁拳》看国产喜剧电影的突破与革新
爷爷的麻花
麻花
2017年法国喜剧电影回顾展开幕在即
回眸2015中国电影:喜剧电影改朝换代
“捡”来的世界首富
王健林 亚洲首富
动作喜剧电影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