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诸葛瑾惯子埋祸根

2018-11-14孙贵颂

杂文月刊 2018年19期
关键词:东吴诸葛孙权

●孙贵颂

诸葛瑾是诸葛亮的亲哥哥,但他俩各为其主。诸葛亮受聘于刘备,身居宰相要位,为蜀国出谋划策,南征北战;诸葛瑾投奔孙权,为其效力,是东吴重臣,官至太傅,也就是太子的师傅。

诸葛瑾有个儿子叫诸葛恪,打小聪明过人,伶牙俐齿,能说会道,被誉为“神童”。诸葛瑾拿他当宝贝,放任自流,疏于管教,使得诸葛恪养成了我行我素、随心所欲的性格。

诸葛恪既会奉承人,又会讽刺人。见了比自己权势大的,就来一番甜言蜜语;而觉得地位比自己低下的,又极尽尖酸刻薄之能事。

有一次,孙权问诸葛恪:“你的父亲和你的叔父(诸葛亮)谁更优秀?”诸葛恪应声回答:“我的父亲更优秀。”孙权不解。诸葛恪又说:“我的父亲知道应该服侍谁,而叔父不知,所以我的父亲更优秀。”孙权听罢大笑。这种小儿科式的拍马屁招数,孙权岂能识不破?

诸葛瑾担任豫州牧时,有一次派别驾(也就是他的副手)进京。临走时,诸葛瑾告诉别驾:“我的儿子很会说话,你可以与他交谈交谈。”诸葛瑾说这话的意思,自然十分得意,对儿子嘴巴不饶人的行为,不为惶悚,反而窃喜。

这位别驾到了之后,接连去拜访诸葛恪,但却吃了闭门羹——诸葛恪故意与人家躲猫猫。后来,在某将军家里做客,两人偶然碰到了一起。别驾主动上前打招呼:“咄咄郎君!”(哎呀呀,公子!)本来,这诸葛恪应当先向别驾问好才是正理,因为他是父亲的同事,尽管你老爸是一把手,人家是个副手。岂料诸葛恪却劈头来了一句:“豫州乱矣,何咄咄之有?”(豫州出乱子了,有什么好惊叹的?)别驾感到奇怪:“君明臣贤,未闻其乱。”诸葛恪说:“昔唐尧在上,四凶在下。”(古时上面虽有唐尧,但下面还有坏人呀。话外音的意思,你这个别驾就是。)别驾一听,你这小子果然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立刻反唇相讥,回击道:“非唯四凶,亦有丹朱。”(丹朱是尧的儿子,因为为人傲慢无礼,难成大器,尧才痛下决心,禅位于舜。)这一下,满座的人都大笑起来,弄得诸葛恪好尴尬。都说人如其名,其实不然。诸葛恪虽然取名“恪”(谨慎而恭敬的意思),但却十分狂妄自大,目中无人。

正所谓性格决定命运。

诸葛恪天资聪明,加上有老子的威望,在东吴官场上长袖善舞,深得器重,“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先拜骑都尉,又任左辅都尉。之后历任丹阳太守、威北将军等职。赤乌八年,丞相陆逊病逝,诸葛恪升任大将军并代领其兵。神凤元年,孙权病危,在孙峻的力荐下,孙权将诸葛恪任命为托孤大臣之首。

孙权死后,孙亮接班。诸葛恪受封太傅,掌管吴国军政大权。他先后创造了两次奇迹。第一次,带领吴军3000人,在东兴(安徽巢县东南)大败魏军7万人,史称“东兴大捷”。本来,这一仗的偶然性极大,有点瞎猫撞着死老鼠的味道,而且头号功臣是老将丁奉(至今安徽宣城还立有丁奉的塑像),然而却让诸葛恪产生了骄傲轻敌的心理,以为魏军不过是只纸老虎,不堪一击。于是又亲率20万大军,出兵伐魏,结果历史也会开玩笑,在安徽新城,东吴同样败在只有3000人的魏军面前。诸葛恪又创造了一个奇迹。然而,他在奉命撤兵之后,为掩盖新城之败的罪责,在国内大搞恐怖统治,民心渐失。同为辅佐大臣的孙峻便与吴主孙亮密谋,将诸葛恪诱杀,江东诸葛家族几乎被杀光。

苏东坡有诗:“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用之于诸葛瑾与诸葛恪父子,再恰当不过。

猜你喜欢

东吴诸葛孙权
Design of Creative Incentive Contract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Chain from Dual Perspective
东吴·名家
诸葛羽扇
Fraud detection on payment transaction networks via graph computing and visualization①
诸葛南征
孙权:“包邮”好有说服力
东吴为何没有五虎将
PHOTO FINISH
任用拆台的人
当涂县“天子坟”东吴墓考古发掘取得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