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视光师金小鑫”其人
——专访淮南寿阳眼镜总经理金鑫

2018-11-13刘哲宇摄影张跃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18年21期
关键词:视光眼镜店淮南

文/刘哲宇 摄影/张跃

他有很多不同的身份:眼镜世家传人、海归硕士、验光技师、知乎“大V”、网络达人……但用这些注脚来代表金鑫,都难免片面。金鑫对自己的定位首先是一名视光师,而若非要用一个词来尽量详尽地概括金鑫给人的感觉,那应该是克制。克制,一如他在验光专业上对于一切细节的严格要求,在家族事业发展上的勤于思考,却审慎而行;一如他在个人成长方面对自己永远的不满意,在商业洽谈中的点到为止,不会让人感到冷漠,但也从容自若,从不大汗淋漓。谈到视光、眼镜零售的发展、网络等他感兴趣的话题,金鑫的眼睛里会放出光芒,但即使是在讲自己最突出的优势、最值得骄傲的成绩时,他的语气仍然是克制而谦虚的。勤奋、内敛、谦逊,用一句接地气的话来形容这个青年老板,那就是“比你优秀的人还比你更努力”。

寿阳眼镜:是一方霸主,也是行业见证者

淮南,安徽下辖地级市,地处长江三角洲腹地,淮河之滨,是合肥城市圈的核心城市之一。这里是金鑫的故乡,也是其家族眼镜企业耕耘30多年的市场。淮南探明的煤炭储量占安徽省的70%,华东地区的30%,在上个世纪90年代,这里是名副其实的“中国能源之都”,或者说,矿工的城市。那个时候效益好时,一个煤矿工人一个月工资有两万多元,煤矿带动的经济发展十分显著,甚至能与省会合肥分庭抗礼。但随着国家一纸法令的颁布,煤矿开采受到限制,淮南失去了增长龙头,经济水平跌落到一个地级市的档次。“寿阳眼镜”取名自金鑫的老家,淮南寿阳,金鑫早有回馈家乡,在那里开一家眼镜店的想法,但即使三番五次实地调查,寿阳县落后的经济水平还是说服了他的感性,让他不得不打消了这个念头。在经济繁荣时,金鑫家的寿阳眼镜茁壮成长;随着消费水平下降,城市整体经济增长放缓,寿阳眼镜却凭借着极强的专业水准,和深耕多年的地方口碑逆势增长,牢牢占据着淮南眼镜零售市场的龙头地位。

在自然增长时期打下江山,拥有殷实的家境离不开父辈们的努力,当空气里煤炭的气息散去,裹挟一切商业形态快速发展的东风停止下来,一切归于常态后,寿阳眼镜超越当地经济水平的业绩稳定增长的功劳就要归于新一代的掌舵人金鑫的身上。

金鑫和公司团队

童年:磨边机的轰鸣是永远的背景音

出生在一个地道的眼镜世家,金鑫的童年离不开眼镜,在他对年幼时光现存的记忆里,眼镜店里的那台进口尼德克磨边机工作的声音是永恒的底噪。但是直到20岁毕业归国,继承家族事业,经营眼镜店这个选项都从来没有出现在他择业的范围里。在这之前,他绕了一大圈去寻找自己的梦。

金鑫算是“镜三代”,早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金鑫的爷爷承接过从国有眼镜店分离出来的门市,开始做起眼镜零售生意。在那个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时代,各行各业都在快速发展。金家的眼镜店铺沐浴在供不应求的市场春风里飞快地发展。到金鑫的父亲时,家里的眼镜店已颇有规模,也正式挂上了“寿阳眼镜”的招牌。金鑫的童年记忆,就从搬着板凳坐在父母的眼镜店里,听着父亲加工亚克力、玻璃镜片的声音开始。上世纪90年代是国内眼镜市场野蛮生长的快速增长期,绝大多数有视力矫正需求的人开始戴眼镜,大多数人也接受了配镜前需要验光的概念。金鑫还记得,一周7天,排队验光的队伍总是从验光室蜿蜒至整个走廊,一直排到另一头父母的办公室门口。比之今日,即使是最繁忙的寒暑假与周末,面积大上几倍、设施更加齐全的店面也没与那时的热闹。金鑫童年玩耍的时间并不多,把玩加工后的废镜片,尝试自己磨出形状,是在店里完成作业后的主要乐趣之一。

那时,父母在店里一忙就是一天,母亲验光,父亲加工,但即使再忙,他们没有落下对金鑫的管教。从小家教极严的金鑫获在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获得了充分的选择权和宽裕的物质条件,但父母对他的唯一的要求是不论做什么,都必须做到最好。很难说,是金鑫自己强烈的求知欲让他从小大到在各级学校都能满足父母对成绩的严格要求,还是父母潜移默化的高标准培养造就了金鑫如今在工作和进一步学习中的克制与严谨。言辞之中,金鑫总是表现出对于知识的向往,对持续投资自己、变得更好的认可。

欲善其事,先利其器

高中毕业之后,父母尊重金鑫的意愿送他出国读书,金鑫顺利进入英国德比大学,学习工商企业管理。本科毕业后,出于兴趣的追求,他又申请了英国赫尔大学市场与媒体专业的研究生。时至今日,金鑫依然保持着对于借助新兴传播方式,进行市场推广的浓厚兴趣。他说,本科的课程建立起了他对于市场的浓厚兴趣,读研时,整日与同学组成小组,讨论规划市场推广方案,是他最纯粹而快乐的时光。学成归国之后,金鑫借助所学,帮助家里的眼镜店创建了微信公众号,策划推广方案,闲暇时还自己亲手制作PPT与海报,他逐渐了解眼镜行业,也认识到这是一个有趣、有专业要求,值得为之多动脑筋的行业。但面对继承家族眼镜店的选项,金鑫仍然选择自己闯出一片天地。开明的父母也不再过问,只是默默地支持他。

金鑫抗拒做眼镜的最大原因,并非是对眼镜没有兴趣,而是自己空有企业管理与市场推广的知识,对眼镜专业知之甚少,不想外行领导内行。怀着进入一家市场咨询企业,做个“北漂”白领的期望,他离开家乡来到北京。几次实习和入职的经历,让他感觉做一个大企业中的小螺丝,空有一身本领和满脑的想法却发挥不出来,与预想落差很大。同时,碰壁的经验也让他审视自己,是否只做感兴趣的事,是否有可以进一步提升的空间。父母再次提出让他回家做眼镜店,权衡再三,金鑫选择了第三条路:前往天津学习视光。

2011年,金鑫前往天津万里路视光学校学习,经过努力,他通过了二级验光技师的考试,同时参与综合验光仪培训、视功能检查与视觉训练培训、小儿眼科检查与斜弱视研修、美式视觉训练研修。成为一名验光师后,金鑫像是推开了一扇大门,门后的新奇世界对他有魔法般的吸引力。基础的职称和知识结构已经不能满足他,回到家里的眼镜店做了一段时间的验光师后,深感专业还可以提升的他又于2013年11月前往中国科技大学医院眼科进修,2015年前往天津眼科医院视光验配中心实习,2018年4月到美国太平洋大学视光学院交换学习。在前两次学习掌握了验光与视觉训练的专业知识后,金鑫的进修多是在视光门诊,跟随有经验的教授大量旁观疑难验光,学习验光病例。在专业知识结构和大量实操经验的加持下,金鑫对“验光”这门专业技术的理解上了一个新的层面。他办公室的墙上,挂着三张学位证书:工商企业管理学士、市场与媒体硕士、国家二级验光技师,一个商科,一个文科,一个医科。在所有身份里面,金鑫最喜欢的是视光师身份,虽然没有经历过五年医学科班教育,不能称为医生,金鑫始终向往着更高的学术追求。在天津眼科医院进修期间,他用课余时间读完了一整本《视光学》。出国交流后,金鑫又开始学习国外先进的双眼视觉相关知识。每次进修归来,他往往要花上两倍的时间吸收、总结所学,再翻译成中文对企业的验光师进行内部培训,把知识融入到服务流程中。

经营管理:专业为主,无为而治

拥有了对专业和行业的全面认识之后,金鑫参与到了眼镜企业的管理工作中,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规范验光流程。早在金鑫还在念中学时,寿阳眼镜就引进了拓普康、尼德克等国际一线大牌的验光、加工仪器,当时在淮南这个地级市是找不到第二家拥有如此高端设备的眼镜店的。寿阳眼镜也一直都以验光准、售后好在当地闻名。但金鑫仍不满足,他认为眼镜店不能只是把光度配准了就行,面对彼时正方兴未艾的眼镜电商,金鑫相信实体店应该往服务、专业和全方位的视力保健上前进。他主导增加了视力矫正训练的服务,为寿阳眼镜申请了医疗资质,又购进了许多昂贵的视力检测仪器。面对天价一般的新仪器和漫长的回本时间,金鑫说一切涉及专业的东西,他都从不会从投入产出比的角度考虑去。他只会想,我们的服务是否需要这台仪器,没有这台仪器能不能做到最好,如果它能为顾客提供更加精准全面检查视光的功能,那就买下,不再多想。父亲的鼓励也给了他信心,金鑫的父亲曾说,在设备投入上要舍得,提高消费者验配体验,提升验光师工作自信心和工作效率比节约一点预算要重要得多。

正是在金鑫的坚持下,寿阳眼镜的验光流程都比别家长,也更仔细。面对顾客的疑难杂症,经过更有底气的验光师都能更好地安抚顾客、解决问题。寿阳配镜视光中心的回头客比例有了明显提升,更有许多专门来进行康复训练和儿童视觉训练的顾客。金鑫最骄傲的不是业绩的增长,而是让淮南的消费者获得了超过省会城市,接轨国际水平的视觉训练服务。

对待员工方面,金鑫主张无为而治,他说,好的老板在工作流程中不需要随时存在。作为老板,冲在前面,为员工搭建好合适的框架,规范好接诊客户的一切流程,员工只需要填充满其中的部分,按照流程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就能为顾客带来好的体验。在日常经营流程中,金鑫时常扮演旁观者和思考者的角色,寻求进一步优化验配流程的机会。同时,作为企业里“武功”最高的验光师,他还会在员工遇到无法解决的验光疑难时亲自出马,一同探讨,寻求最优解决方案。

在商业发展上,金鑫勤于思考,审慎而行,对于扩张店面,他慎之又慎。面对增长的需求,宁愿损失一点市场,也要保证在现有的基础上把顾客服务到最好。他说,要把寿阳眼镜配镜视光中心打造成淮南眼镜专业验配和视觉训练的代名词,同时也要把淮南的眼镜客户群体培养成最懂专业、最难伺候的客户群体。

网络达人:眼镜领域的大“V”

工作之外,金鑫是一位网络分享达人,在互联网问答社区“知乎”上,金鑫以“视光师金小鑫”的身份出现,这也是他的微信名。视光师金小鑫笔耕不辍,两年多里为网友回答了超过2000个视光和配镜的问题,获得了十几万赞同,是眼镜领域最大的“V”。网络社区上每天都有上百网友私信金鑫,从护眼知识、眼镜验配到店铺经营,网络上的金鑫热情而坦诚,知无不言,语气轻快幽默,非常“吸粉”。最初回答问题,金鑫眼镜店老板的身份也让他受到不少质疑,但长久以来,金鑫从不在网上打广告,也从不盲目推荐读者配镜,而是用医生般的责任心详尽地回答问题。时间最长的一次,金鑫在电脑前泡了8个小时,与网友互动、问诊。也有不少网友阅读了金鑫的文字后,不远千里赴淮南,只为了让金鑫验个光。而淮南本地和合肥以及安徽其他市县慕名而来的网友就更多了。

万新光学集团国内营销副总裁汤坚(右)与金鑫

金鑫说,乐于回答问题一是因为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人,让自己的知识时时用得上,保持自己不断学习知识的新鲜劲;另一个也是为了推动眼镜消费者的教育工作贡献一点个人的绵薄之力。他坚信,未来中国的眼镜消费者会对眼镜验配有更高的需求,也会要求眼镜行业去满足这种专业需求,不然消费者会迅速地用脚投票,致使落后者被彻底淘汰。

不论是谈到店里先进的视觉训练服务,还是自己在网络上获得的声誉,金鑫的语气都依然淡然,用着第三人称的陈述语气,仿佛在转述着不是自己的成就。几天的接触,能感觉出金鑫绝不是一个自视偏低的人,相反,他内心有着强大的能量,永远保持着对自身不完满的清醒意识,对更好的自己的追求。

外露的谦逊,只是他在实现更大野心的路上的短暂蛰伏,收起羽翼,只是为了一飞冲天。

猜你喜欢

视光眼镜店淮南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投稿须知
眼镜店
眼镜店与眼科医院的合作之路
视光科普,任重道远
视光中心离我们有多远
眼镜店的当务之急:宣传引导 彰显专长
眼镜配饰化——除了视光,就是它!
“视”所能及——近视防控新形势下的视光师培养
眼镜为什么要经常拿到眼镜店保养?
CRADLE OF TOFU BY DAVID daw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