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现:我想看看自己的极限在哪里

2018-11-13

时代邮刊 2018年18期
关键词:河神人生

“拍戏就像长跑,起跑的时候你端了一碗水,是满的,你开始跑,水会洒出去,到终点水还剩下多少,就是你呈现出来的东西。洒出去的都是遗憾。你又想跑得快,又想稳,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从此只有眼前路,再无身后身。”2017年8月,网剧《河神》大结局当天,李现在微博上发了这两段话,配图是他在剧中扮演的“小河神”郭得友的背影。

这条微博收获了9万次点赞,一万多条留言中很多都是对李现的表白。随后,出品方在北京举办庆功会,从全国各地赶来的粉丝把会场大门堵得水泄不通。李现尝到了“一剧成名”的滋味。

演员不是人生的“必选项”

18岁前,演员从来不是李现的人生选项。他在湖北荆州的小康家庭长大,高中期间,父亲工作忙,母亲忙于准备一个资格考试,他得以自由成长。李现接触到酒吧驻唱歌手、篮球运动员、体育特招生、宅在家里酗酒画画的艺术家……通过这些“正轨”之外的生活,他提前看到了社会的复杂性,回过头来再面对数理化的时候,他陷入迷茫:“经常写作业写到一个点的时候突然呆住,我会解这个题对我人生的帮助是什么?反复考虑这些,就觉得这不是我的人生,我应该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往下走。”

第一年高考之后,李现选择复读,他跟父母约定,用一年的时间试一下走自己喜欢的道路,如果不行再重新回来学数理化。根据当时的兴趣和外形条件,李现报考了几所综合性大学的播音和表演系,顺利通过考试,他又试探性地报了北京电影学院,意外被取了。

其实,李现的性格中有不适合做演员的部分,闷、宅,拍戏之外不愿意和别人接触交流。表演课老师让他试着走出自己的禁锢、接纳别人,吸收更多的人生体验。现在的他虽然还不能完全享受社交的状态,但已经习惯了扮演一个生活中的观察者。他时常戴着帽子口罩去坐地铁,生活中会下意识地注意周围人的表情动作。

2010年,李现刚考进北京电影学院,还在军训就被导演王竞选中,在电影《万箭穿心》中扮演女主角颜丙燕的儿子。他清楚记得自己人生的第一场戏:“开冰箱拿酸奶,关冰箱转身看到了我妈,然后不情愿地转身离开。”

“我非常紧张,不知道要干嘛。”李现形容那种迷茫感,就像身边有个朋友在打游戏,被人叫走了,游戏机塞到你手里,该怎么玩下去?“有时因为站的位置不对,挡住了对方女演员,有时说错了台词,有时拿错了饮料,全都是不准确的。”导演让他放松下来,不要刻意做表情,他根本控制不了自己,来回拍了20多条一直过不了,现场有工作人员压低嗓门爆出脏话:“行不行啊,妈的。”

尽管李现给自己的表演打了一个不及格的分数,《万箭穿心》依然在豆瓣获得8.5分的好成绩,提名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这个成绩带给刚入行的他虚荣和刺激:“通过这部戏,我看到原来表演是这样的,也知道了自己的不足,想赶快去提升。”

三年磨一剑

等李现去了电影学院,拍过一部好戏,签了经纪公司,还沉浸在“未来的道路不会差”的憧憬中,却突然发现自己已经很久没有戏拍了。毕业时,李现是最后一个离开宿舍的,没有钱,他无处可去。后来他靠拍一次广告一两千的收入在北京东五环外租了个房子,最穷的时候,银行卡里只有32.8元,在ATM机上都取不出来。

等了三年,他得到《睡在我上铺的兄弟》的面试机会。剧中角色“谢训”是家境不太好的大学生,为了心爱的姑娘从小城市考到上海,一边在工地打工一边读书。导演觉得李现太白净了,他跟导演争取了15天,让自己变“糙”。在30多摄氏度的大热天光着上身去附近大学踢足球,跟搬家公司的人一起去搬家,感受打工的状态。他成了“谢训”。

这部戏直接给他带来了经济上的变化,他的片酬多了一个零。生计问题解决了,表演之路在李现面前逐渐展开。

在李现的标准里,演员、艺人和明星是三个不同的身份。他只想成为“演员”,因此《河神》的光环还未褪去,他就留下“郭得友”的背影进入新的剧组,直到最近在热播剧《南方有乔木》中以富二代、退伍军人常剑雄的形象再次出现。

《南方有乔木》导演林妍评价:“李现拍戏不带助理、不拿剧本,台词都在他的脑子里,每天一出现只有他和他的耳机,从不迟到、从不早退,候场的时候就默默听音乐。”

这是林妍和李现的第一次合作,李现对待表演的态度打动了她:“现在认真写演员人物小传的人非常少,李现是一个。”她记得,李现有一个黑皮小本,里面是他手写的对角色行为和逻辑的理解:“他会把人物之前和之后的故事做延展。”

剧中常剑雄救南乔那场戏,林妍印象深刻:“他台词不多、动作不多,但是眼神里的坚定感很到位,很有男人气概。”

放在8年前,这是李现遥不可及的评价。

有自我提升上的焦虑

经历过被否定的困惑和无戏可拍的迷茫,李现一直有自我提升方面的焦虑。直到他遇到《河神》。

李现的“焦虑症”一定程度上被紧凑的工作节奏治好。他回忆起《河神》的拍摄时说,《河神》24集拍了120天,每天工作18小时左右:“我一天的台词量是A4纸密密麻麻写满,大概5页。在收工到开工的7-8个小时里,我要背完这5页纸的词。开工的时候还有无数的打戏、水里的戏、山洞里的戏。拍水下的戏,摄影师每天换,他们有三个人轮班,但是持续20天我一直要在水下。”

这些辛苦换来了回报。李现说,当《河神》最后在豆瓣上被评为8.3分,一片赞誉;当他走在路上,别人认出他来,惊喜地说:“那不是郭二哥吗?那不是‘小河神’吗?”当自己的演技、作品得到认可,他觉得很欣慰很开心。“人生中有一个东西留下了,Netflix买了国产的网剧,这是你的荣誉,是你做演员的成就所在。对我来说,为什么这么辛苦,我依然要选择这种滚烫的人生,因为豆瓣上永远有一个8.3分的《河神》,有一个8.5分的《万箭穿心》,演员表里是有李现的。”

《河神》走红后,他接到的工作邀约排到了一年以后,家附近时常有狗仔出没。忙碌和追捧无法使他感到安全,他坦承自己已经很久没有过平静的状态,读书、健身、看电影这些演员必需的充电项目被压缩到飞机上和睡觉前。

网络上流传着“李现腹肌能指路”的梗。为了让自己处于最佳状态,他近半年戒掉了猪肉和可乐。最忙的一段时间,他开始嗜咖啡,为了提神,一天两大杯。直到某天下午他心跳突然加速,仔细一看黑色素也沉淀在了脸上:“失控的感觉很难受”,他把咖啡也戒了。

工作之外,能带给李现成就感的东西不多,极限运动算一个。2017年3月,拍完《河神》,李现去普吉岛考潜水证,在水下30米,他的呼吸管坏了,氧气瞬间散尽。这个时候如果用嘴里的一口气冲出水面,会因为承受不了压力的改变七窍流血。“那5到10秒,那种无助感,是生死的体验。”这件事之后,李现觉得人生短暂,不能只循规蹈矩。

探寻边界也是他做演员的野心。他对自己的要求是不接重复的角色,如果有机会他希望出演超级英雄和精神病人:“想看看自己的极限在哪里。”

猜你喜欢

河神人生
河神与海神
河的第三条岸
河神与头脑黑客
人生中的某一天
禄命
黑白人生
斜倚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