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新时代“美好生活”的若干思考

2018-11-13钱镇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200092

新生代 2018年21期
关键词:美好生活总书记时代

钱镇 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上海 200092

党的十八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人民立场,始终强调要把人民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就民生问题发表了系列重要论述,在论述中始终贯彻着一个重要概念,即“美好生活”。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提及这一重要概念,使用语境涉及诸多场合。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又数次提到了“美好生活”,这一概念已然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概念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美好生活”的系列论述,已然建构出一个具有鲜明中国特色与世界视野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美好生活观。深入理解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新时代美好生活观具有重要意义。

一、美好生活观的生成

总体来看,习近平总书记的美好生活观,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继承并深化马克思主义美好生活观,结合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实际,在实践中形成了关于什么是美好生活、建设什么样的美好生活、何以迈向新时代美好生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这个美好生活观,是在实践中逐步形成并深化的用来指导新时代美好生活实践的科学观点。早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曾明确指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理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的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段论述将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确立为我们党的奋斗目标。五年后,习近平在2017年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培训班上又作了新的总结阐述:“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明显提高,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党的十九大报告又宣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方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至此,物质文化被美好生活取代,这既是基于历史和现实的政治判断,也是对发展理论的进一步深化。历次论述也表明了“美好生活”的提出是一个不断丰富和升华的过程,实现了从奋斗目标到社会发展新矛盾的转变,是一个从政治誓言到理论概念再到思想体系的深化过程。

二、美好生活的丰富内涵

究竟什么样的生活才是美好生活?似乎难以找到一个让所有人认可的答案。事实上,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可能得出关于美好生活的不同看法。从需要视角看,美好生活需要是新时代我国社会矛盾的重要方面;从价值视角看,美好生活是一种值得过的生活;从科学社会主义的视角看,美好生活就是一种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得到不断实现的生活。美好生活作为一个抽象概念,当然是无法进行精确量化的,但这并非意味着美好生活没有一个客观标准。就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语境看,美好生活包含了丰富的内涵。

美好生活是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根本改善的生活。这是美好生活必备的物质基础。正如邓小平指出的,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取向。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实践,就是代领人民不断实现美好生活的探索实践。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之成就,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显著改善,这其中最明显的当属物质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事实上,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人们只有从“物”的羁绊中得以解放,衣食住行无忧,才可能实现美好生活。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一切活动的基础。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也明确提到:“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为此,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共享发展,着力缩小贫富差距,最终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美好生活是人民权利得到更好保障的生活。这是构成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中包含了迫切的公平正义需要。为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向往,必须致力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全体人民的合法权利,让广大人民在更公平的社会环境中,在法律的保护下,获取应得之利益,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也是提升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环境支撑,有利于缓解转型期积压的各种社会矛盾,减轻经济社会发展中产生的各种社会负面情绪。

美好生活是精神文化得到更大丰富的生活。这是美好生活必备的文化涵养与文艺熏陶。“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当物质追求得到满足时,精神文明将成为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更高层次需要。“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才有力量。”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得到较大发展,国家文化软实力也显著提高,但就人民对美好文化生活的需要而言还远远不够。为此,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鼓励和支持符合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艺创作,为人民提供更丰富的精神食粮,展现更加积极、健康、自信的文化风貌。

美好生活是社会安定有序得到更大维护的生活。这是美好生活的重要保障。“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珍爱和平、反对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不懈的追求和愿望,安全、稳定与和谐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民孜孜不倦的追求。相比于传统的国家安全,新时代的社会安全和稳定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要求,不仅是国家安全,还包括了人身、住房、食品、交通、生产、网络、文化、社会的安全,人民对于社会安定有序的需要日益增长,只有构建更全安全稳定的社会秩序,做到人人尊法守法、遵守秩序、遵守道德,社会才能和谐,人民才能安居乐业,这也才是美好生活。

美好生活是生态美丽得到更大保护的生活。这是美好生活的必要前提。改革开放40年的经济取得巨大发展,但伴随而来是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加深,生态美丽的日益破坏。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不再只是量的增长,还是质的提升,这其中,生态环境美丽的需要是“质”的重要表现。“美丽中国”建设正是在此背景下的重大国家举措,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核心使命,更是实现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态环境需要的必然选择。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在提供更多物质与精神产品丰富人民物质文化需要的同时,还是提供更加优质的生态产品,满足人民生态环境需要。只要如此,新时代的人民美好生活才更有意义。

三、美好生活的实现

只有劳动创造才能有美好生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合肥同广大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交流时指出的,美好生活要靠劳动创造。他指出,无论是从事于何种职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劳动者,都必须要善于学习、勇于实践、诚实劳动、勤恳劳动,要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努力在各自平凡岗位上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不平凡业绩。他同时指出,必须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努力在全社会弘扬和提倡通过诚实合法的劳动实现人生梦想,反对一切投机专营、不劳而获、贪图享乐的思想和做法。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国共产党的的奋斗目标,实现美好生活梦想的主体和依靠力量也只能是广大人民群众。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认为,人民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变革的决定力量。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也不只一次的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一思想正是对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确认,是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中国化,并且是对群众史观的继承与发展、传承与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仅仅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中国梦的深刻内涵与人民对美好生活生活的向往根本上是一致的,美好生活就是中国梦最根本的目的和归宿。在实际的工作中,要坚持这一思想,就是要坚持党的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紧紧依靠人民实现伟大梦想、推动历史前进,牢牢把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美好生活等不来也要不来,只能干出来。全面小康、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目标,劳动是根本,创造是根本。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无论未来的条件和时代如何变化,我们都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崇尚劳动,依靠广大劳动人民的劳动创造活动,尊重劳动者,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主力军作用。“古往今来,唯有上下同欲者胜。”只要全体中国人民上下一心、和衷共济,只要将广大人民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共同努力,全体人民的生活就会越来好,人民实现美好生活的目标就一定能实现。

猜你喜欢

美好生活总书记时代
习近平总书记论守初心
把对总书记的深厚感情转化为工作动力
习总书记“下团组”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精明夫妻卖北京房子欲半生无忧,不料“美好生活”以血腥收场
e时代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