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感知诗意

2018-11-12向虹瑾

青年文学家 2018年24期
关键词:草堂杜甫诗意

摘 要: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浣花溪旁的杜甫草堂,是诗圣杜甫流寓成都市的居所。经过历朝历代的维修保护,现今的草堂,已经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圣地。在杜甫草堂的博物馆体系中,诗意是其最重要的文化因素。成都杜甫草堂立足于杜甫及其诗歌文化,打造成为了诗歌文化中心,吸引来不少仰慕怀念杜甫、瞻仰诗歌文化的游客。草堂园林会给人一种普遍的印象:这是一个诗意的空间。空间本来就是一个多维的概念,成都杜甫草堂运用文本展示、诗意造景、实景体验的方式建构起一种多角度包裹的诗意空间,让这里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诗歌文化中心。

关键词:杜甫;草堂;空间;诗意

作者简介:向虹瑾(1989.8-),女,四川达州人,四川大学文学人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博物馆文化研究、杜甫诗歌研究。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4-0-03

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浣花溪旁的杜甫草堂,是诗圣杜甫流寓成都市的居所。公元759年的冬天,杜甫为了避安史之乱,带着自己的家人几经辗转从甘肃同谷来到成都,暂时寄居在浣花溪旁的古寺。第二年春天,依靠亲朋好友的资助,在风光秀丽的浣花溪边,建起了茅屋,取名“草堂”。经过历朝历代的维修保护,现今的草堂,已经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圣地,成都杜甫草堂是现存杜甫遗迹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知名度最高的一处。

对杜甫草堂的空间研究,厦门大学彭兆荣教授论杜甫草堂作为文化遗产的生养制度,他认为“今天人们可以在杜甫草堂看到大量诗词、游记、书画、碑刻、匾额、雕塑等,大多为古代史绅士所留,形成了中国式‘文化——文(书)画——纹划的‘博物馆景观”。在彭教授的论述中,杜甫草堂之所以在众多的名人遗迹中脱颖而出,正是因为有它所有硬件构成的这样一个空间为从古至今的文人绅士提供了一个可以“对话”的平台,形成一个完整的博物馆体系。笔者认为,在杜甫草堂的博物馆体系中,诗意是其最重要的文化因素。

成都杜甫草堂立足于杜甫及其诗歌文化,打造诗歌文化中心,吸引来不少仰慕怀念杜甫、瞻仰诗歌文化的游客。草堂园林会给人一种普遍的印象:这是一个诗意的空间。空间本来就是一个多维的概念,成都杜甫草堂运用文本展示、诗意造景、实景体验的方式建构起一种多角度包裹的诗意空间,让这里成为了中国诗歌文化中心。

一、文本展示

(一)古籍文本展示——诗歌与治学

诗歌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对它最为直观的感知就是文本展示。

杜甫作为中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诗人,用其1400多首诗记录了唐朝社会实景、人民苦难与社会现实,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为后人留下的最宝贵的财富便是这如史书般的浩浩诗歌。杜甫在此生活的四年多时间里,作200多首诗歌,其中不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蜀相》《春夜喜雨》等名篇,有为人们朗朗称道的“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等名言名句。对杜甫诗作的文本展示应该是博物馆的一项重要且基本工作。

杜甫草堂博物馆现搜集有历代刊行的各种杜集版本,收藏数量已达上万册。位于工部祠前小院西侧的恰受航轩,因其建筑形状狭长如舟,清嘉庆十六年重修时,以杜甫《南邻》“野航恰受两三人”诗意而命名。室内为杜诗版本陈列展览。自杜诗产生以来,历代爱好者和研究者,便从不同的视角,诠释杜甫诗歌所表现的人文精神、道德风范和艺术成就,对其诗集进行了整理、校订、评点等,各种各样的杜甫全集和选本纷纷刊行于世。杜甫草堂博物馆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起,致力于历代刊行的各种杜集版本的搜集珍藏工作,目前,博物馆收藏的杜诗刻本、手抄本,日本、朝鲜刻印的汉文本,以及各种外文印本,数量已达数千部、上万册,其中不乏善本、珍本以及世所罕见的海内外孤本。恰受航轩内展示的就是馆藏部分古籍,古籍中清晰可见的原文批注,引来不少观众赞叹。

古籍文本展示,既是很直观地把书中记载的诗歌书页展示出来,同时经过每个名家的注释增加了诗作的历史感,这些原稿之所以珍贵,就在于向我们展示了古时读书人治学的认真与严谨。诗意并不仅仅指山水花鸟的画意与男才女貌的浪漫,还有蕴含的文学艺术、国学精神、治学操守。

(二)杜诗书法陈列——艺术叠加的呈现

杜甫是集大成的伟大诗人,广受古今民众的喜爱,历代许多书法家都以杜诗作为自己的创作题材,创作了不少作品流传于世。

杜甫草堂博物馆经过长期收集,已珍藏有大量历代名家杜诗书法作品。位于盆景园内的杜诗书法木刻廊,是1999年在原盆景园的基础上改建而成的,从馆藏数千件历代名人手书杜诗真迹中精心挑选出一百余件杜诗书法木刻作品进行陈列。这些书法作品或是历代著名书法家祝允明、董其昌等人的手迹,或是近现代知名人士康有为、叶圣陶、郭沫若等人的墨宝,也有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董必武、陈毅、叶剑英等人作品。均采用珍贵楠木雕刻,木质坚固细腻,既能准确表现书法原作,又可长期展出不变形。木刻朴实自然,技艺精湛,忠实地再现出书法作品固有的笔墨效果和骨力神韵,刻工与书法交相辉映。

2017年,杜甫草堂以杜甫1400多首诗为基础,遴选出从古至今诸多名家杜诗书法艺术,以石刻为主作为主要形式予以呈现。形成現在园区内绵延310米的杜诗书法石刻碑廊,汇集海内外20多家博物馆馆藏的41位历代著名书法家的传世杜诗书法精品。北宋苏轼的《奉观严郑公厅事岷山沲江画图十韵》《暮归》,黄庭坚的《寄贺兰铦》;元代赵孟頫的《玄都坛歌》,明清时期著名书法家祝允明、徐渭、年羹尧、何绍基到近现代著名书法家于右任、谢无量、丰子恺、张大千等大家的传世精品均有呈现。杜诗书法石刻碑廊的书法作品选择尽可能地考虑到所选杜诗书法作品兼顾篆、隶、楷、行、草等各种书体,成为一个集诗书、錾刻、园林、古建筑艺术为一体的传统文化体验场所。

不管是书法木刻廊,还是石刻碑廊,都是融诗歌艺术、书法艺术、木刻或石刻艺术为一体,通过多种艺术手法叠加的方式,赋予诗歌更多彩的形式,是赋予诗歌生命的体现。相对于古籍文本展示的还原性与严谨性,书法艺术的展示赋予杜诗更多的可能,体现了诗歌艺术的延伸性与交叉性。

二、诗意造景

(一)茅屋故居——细节的诗意化

茅屋故居是杜甫草堂内著名景点,因为杜甫曾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曾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广为流传的同时更因为它能充分体现杜甫在苦难中依旧心怀家国的情操感动着大众。附有图画、地图的书籍或地理志被称为图经,而杜甫的诗因为具体描述了诗人居住的环境,也被成为“图经”。1997年,茅屋故居景区恢复重建的时候,建设中并不少见,但茅屋故居胜在将杜甫诗中的秋毫之末般细节也尽量还原。

《野老》一诗中有“野老篱前江岸回,柴门不正逐江开”,“柴门不正”意味这是一扇柴用树枝编扎的其简陋的门,且是斜对江边半开着。在茅屋故居前修缮的这扇柴门,依照杜诗的意思,沿着茅屋前弯曲的小路偏左外开,十分还原杜诗的景象。还有“柴门古道旁”,“入门四松在”,“五株桃树亦从遮”等等,为充分还原这些景象,在茅屋故居里院,左植“四松”,右栽“五桃”,古楠接茅亭,菜圃青青,药栏郁郁,体现杜诗中的田园乐趣。对于杜甫来说,成都生活很重要的陪伴便是屋前的一棵古楠树。“我有新诗何处呤,草堂自此无颜色”,一晚,楠树被大风连根拔起,杜甫有如痛失了一位挚友。现在的茅屋右前方,便栽种了一株楠树。树下有石桌石椅,重现“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的生活场景。

除了描写自家的景物,杜甫对周边的邻居也有非常生動的描写。“邻人有美酒,稚子夜能赊”,“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等诗句,可见当年茅屋周边是与杜甫相处融洽的邻家。在茅屋周围构景中,“邻家”房舍也是重要的因素。

由这样系列建筑搭配园林、流水,可以说很真实地还原了杜诗中的意境。其细节之美在于,可以在此对照杜诗原句中的任何一个环节,还营造出诗情画意的美景。

(二)花径红墙——一种诗意延伸

“花径”在杜诗中本出自于《客至》“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可想当时的花径应该是连接茅屋前柴门的一条载满花木的小径。今天被大家熟知的花径,连接杜甫草堂纪念建筑群与原草堂寺的红墙夹道小径。这不是还原,而是一种诗意的延伸。花径营造出的美,笔者认为主要体现为两点:红与绿在颜色上的映衬;视觉上的曲径通幽。

中国人自古尚红,对于红色的运用在中国传统建筑中不少见,当下我们称之为“中国红”。“作为中国人文化基因的‘中国红,无可争辩地成为古老文明的化身与代表。”颜色本来是先民理解世界的方式之一,但随着社会演进,原本单纯的经验知识意义逐渐复杂化,产生出许多叠加甚至相互冲突的象征意义,成为了一种意义符号。“由于朱红与血液类同,所以涂朱象征生命的重铸与永恒。以上信仰推延到民间,红色被赋予‘驱邪护身与‘纳吉招福的功能色征。”比如我们看到的大红灯笼、大红轿子、新建宅梁柱涂红、本命年系红腰带等等。可以说,中国人重要的人生礼仪和节庆场面都以红色来烘托表现。而在传统建筑中,更是将红色庄严、神圣与吉祥的寓意发挥极致。北京故宫、成都武侯祠、杜甫草堂博物馆等地都完美地运用了红墙,为建筑群增添庄严与神秘的色彩。

诗意从何而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等等诗句,以不同的视角看待不同的景点营造出不同的意境,但都因为一抹红色增加了诗的色彩感与趣味感,“红”这一意向成为早就诗意的经典意象。杜甫草堂内用红色的墙体拉伸花径,营造一种曲径通幽的神秘感,而这种神秘感因红墙的衬托,少一分虚无主义,而多一分神圣与庄严,更能衬托杜甫人文精神的高尚。

三、实景体验——茅屋故居吟杜诗

没有比吟诵更能直观地展现诗歌的形式美了,其对仗、韵律、平仄、情感均能通过吟诵者音调、音色的倾注得到完整体现。

茅屋故居成为杜甫草堂一个极具代表的特色景点。诸多中小学校外课堂会选择组织学生到杜甫草堂茅屋故居前集体吟诵这首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经典诗作。公元760年(乾元三年)春天,杜甫求亲告友,在成都浣花溪边盖起了一座茅屋,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不料到了公元761年(上元二年)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息,诗人由自身遭遇联想到战乱以来的万方多难,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诗篇。虽然现在的茅屋依记载重建,但驻足于茅屋前,依旧可以部分还原当时的场景,古楠、石桌,四松与五桃均做见证。

这样的实景吟诵能让人带入到杜甫当时的场景,感知茅屋与周边环境的组成,有助于理解杜甫由自己风雨飘摇的茅屋念及百姓无家可归的穷苦,体会安史之乱给唐朝百姓带来的战乱之苦。但现在,茅屋之外,不再是残破不堪的战乱,而是车水马龙的柏油公路、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人声喧闹的繁华市场,千百年之后,杜甫“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理想早已实现,百姓的生活水平甚至远远超过杜甫所能想象。在这样的一个古今对比下,吟诵者更能具有历史性的眼光来审视我们现在的社会状况。实景吟诵的体验方式,为杜甫草堂提供对诗歌的活态感知方式。

四、小结

杜甫草堂博物馆通过文本展示、诗意造景、实景体验等方式营造出来的与其说是杜甫在成都浣花溪旁的故居,不如说是杜甫暂居成都的一段生活史、诗歌史与思想史,成为我们感受杜甫的必经之处。但其又并非只是杜甫在成都这一段时间的记录,前前后后也涉及到了杜甫一生的思想变化与诗歌艺术的走向,所以笔者认为它其实是营造了一个诗歌艺术的空间,这个空间起始于杜甫,却关照了整个中国诗歌文化的历史,因为中国诗歌是一个传统,有其基调、有其命脉与流变,杜甫之所以伟大,因为他在我国古典诗歌发展过程中占有继往开来的重要地位。我想,不断有人来来往往杜甫草堂,除了凭吊杜甫,也会在此找到中国诗歌文化的精髓,成为现代人文化寻根的一处圣地。

参考文献:

[1](清)仇兆鳌 注(唐)杜甫撰.杜诗详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5.

[2]冯至.杜甫传[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

[3]叶嘉莹.说杜甫诗[M].北京:中华书局.2015.

[4]周维扬 丁浩,杜甫草堂史话[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15.

[5]彭赵荣.我国文化遗产体系的生产养育制度——以三个文化遗产地为例[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

[6]杨翼.杜甫草堂景观中的故事体验[J].史论空间.2014.9.

[7]张颖.交换的礼物:艺术人类学视域下“中国红”之名与实[J].民族艺术.2018.2期.

猜你喜欢

草堂杜甫诗意
诗意地栖居
草堂旧事
草堂诗歌奖在杜甫草堂颁奖
冬日浪漫
杜甫改诗
薪草堂由来
杜甫与五柳鱼
被耽搁的诗意
杜甫的维稳观
章嵚天行草堂藏书捐赠史事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