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理性和感性的交织中透视高中音乐课教学

2018-11-12付佐勇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18年7期
关键词:音乐课感性理性

付佐勇

[摘 要] 高中阶段是中学素质教育的关键时期,同时又是敏感时期。高中音乐课由于是非高考科目,没有重要的“参与性”,所以似乎看来是高中阶段的真空期,相对于其他学科受关注度明显不足,这样各音乐老师对高中音乐课的设计缺乏多样性和支撑性。高中音乐课也讲究在统一教材的基础上因人而异、因地制宜、量体裁衣。从高中生的独特的“感性”和“理性”状态中挖掘高中音乐课堂的“真善美”,在“享受音乐”和“提出问题”的双重视角下导入音乐课堂的教学,以实例中理性的思考加上感性的体验表演在音乐文化的导向下帮助高中生一层层拨开知识的神秘面纱,以达到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

[关键词] 高中生;音乐课;感性;理性

高中阶段是中学教育中较受关注的阶段,多为基础教育的收获及展示阶段。表现为高中生自身对学业的紧迫性,大人们也在以各种不同形式关注着学生的进步点滴,学校更是以各种方式加大功课量以获得更多尤其是一本的升学名额。故此各类高考学科各显其能,铆足了力气提高学科成绩,而一直提倡的素质教育之一的高中音乐课则在普通高中甚至在重点名校中面临边缘化,其实这存在着不科学性,妨碍高中生健全的人格及多向的思维培养。在高中音乐课教学中,可充分利用学生经过九年形成基础教育的多向的理性思维结合积极的、充满青春的热血感性,对音乐课中音高、音量、音色、音程、节奏、速度、力度、调式、调性、和声、复调、配器等比较通俗易懂的音乐要素进行理性和感性多方位的交织,有效开发刺激大脑,并且用身体语言参与到高中音乐课的教学上来,以调配高考学科的合理范围和学识。

高中生的情绪体验相比初中阶段强烈,情绪内容非常广泛,具有连续性,由此形成各种心境,有着不同的心境便是音乐文化可行性触动的条件。同时探知未来,对新颖的活动充满热情,有时也会盲目地狂热和急躁,便需要教师的恰当引导;意志动机的主动性、目的性也会不断增强,能掌控自己的行为。有信心、果断、自制能力,调节力也有提高。

胡俊娟等编著的《成长篇》中,对当代中学生在心理上描述的八个两重性则更深刻而又形象地揭示了高中生群体的理性与感性:

1.政治上具有探求性,观点上带有偏激性。

2.思想上具有进取性,认识上带有片面性。

3.目标上具有时代性,需求上带有享乐性。

4.思维上具有求异性,心理上带有逆反性。

5.意识上具有自主性,处事上带有自私性。

6.行为上具有独立性,生活上带有依赖性。

7.性格上具有开放性,意志上带有脆弱性。

8.交往上具有广泛性,情感上带有冲动性。

这八个双重性中每一重的上阕表示“理性” ,下阕代表“感性”,固然这是对高中生心理的一种形象展示,虽不代表权威,却不影响其实用价值。下面以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高中音乐课教材《音乐鉴赏》为范例,就高中生的感性和理性的交织关系循序渐进地推动高中音乐课的课堂教学。

一、“感性 > 理性”的音乐课堂

对于进入高中的第一堂课大可以感性为主的形式进行,导向学生进入音乐课堂的最好的方式既可以手舞足蹈地进入,更可以柯达伊、奥尔夫、铃木、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体系进入,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就注重音乐教学的城市则更适合这四种教学体系的导入。当然此种导入方式实则潜在诸多理性,并非天马行空,“为所欲為”。把高中生的“童真”挖掘出来,进入理性的音乐课堂,便是利用其性格上感性的“开放性”来解决学生意志上理性的“脆弱性”,固然这也调配了高中生繁重的功课时间和空间的利用率,以提高学习成绩。

譬如在《音乐鉴赏》中的第一单元学会聆听,其中第一节音乐与人生的欣赏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第一部分《草原放牧》,音乐老师以唱主题或配两人舞的形式出现课堂(精心准备),也可找到有琵琶基础的老师或学生(提前调查)进行一小段主题的演奏,引导学生以可行的方式(譬如原地奔跑在PPT背景下的辽阔大草原)参与进来,目的是引申出作品的背景及琵琶协奏曲的结构性基础,在参与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悟出这首作品的真善美,包括洋为中用的作曲前辈吴祖强和采各家之长、兼收并蓄的琵琶大师刘德海。不宜一味地播放音乐或PPT进行简单说明,可以说音乐的参与性是音乐课堂的灵魂。这是第一节高中音乐课的感性的开始,理性的结束。所以第一堂课其实是最为关键的课,一来让学生喜欢并了解你。上好一门课,学生对你的喜爱跟喜爱这门功课有重要关系,所谓万事开头难,这个头实际上就是这门功课的龙头,这之后老师对这门课的驾驭则要畅通得多,尤其是刚从初中上来的学生,稚气并未改尽。二来让学生喜欢这门音乐课。学生会觉着这音乐课也蛮“好玩”,同时又具备神秘感,待师生一起在课堂上揭开,这为后来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理念的完成起了个好头。

当然老师可以根据自身的技艺和学生的兴趣、特长,还有学校支持的力度等条件来设计第一堂甚至令学生终身难忘的、美妙的音乐课。这对于高中老师来说既要严谨的理性设计,更要有投入的表演和恰当的表达。此类音乐课则更多的是从释放天性的感性来挖掘高中生得以逻辑思维形成的理性,让刚进入高中的学生理性上的“脆弱性”变得更强大和更适用。

二、“感性 < 理性”的音乐课堂

待感性多于理性的前段课程建设过后,便要设计偏向理性的音乐课堂了,毕竟音乐是一门学科,是人类留下的文化瑰宝。引领高中生进行理性的解剖音乐对于高中生发展其逻辑思维和完善其人生价值观都有积极的意义。而且高中生对音乐的理性思维也是充满好奇之心的。音乐,表面看来终究以为是唱唱歌、跳跳舞罢了,其实真的探知了它的理性,便觉得感性也可以沉淀下来,且越沉越香醇。

人对事物的探知是经过思考“问”出来的。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前347年)通过苏格拉底与他人的对话,其中有诸多的一问一答,给后人展现出了一个完美优越的理想城邦,便形成了这位伟大哲学家的《理想国》。高中生音乐课理性的导入也可以师生对话、学生之间对话、学生自我对话开始,这就要先从提出问题的“多问”开始。音乐为何有节奏和旋律之分?节奏是什么东西?旋律又为何物?这并非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字典所能完全概括的,毕竟音乐的实践性很强。节奏的来源是什么?是谁在什么情况下发现了节奏?而且还能记载下来,不同时期的不同国家以什么方式记载的?是借助乐器或某种生活工具还是挖掘学生们的身体节奏形式展现?大概也可以是鲁迅先生的“坑哟坑哟”开始吧。这都是高中生发挥思考的地方,这也可以辅导高中生逻辑思维的建立。同理旋律的来源思考,同理不同地域、不同年代、不同人物的音乐作品的产生思考,引出对音乐诸因素的思考,这实际上是化被动为主动的学习方式。之所以称被动是指每周固定安排的不变课时和不变的教材教案,主动学习则是发散性学习,因人而异的思考、学习方式,而不是一轮一轮高中生的不变性。也许这样可以更理性地玩转音乐课堂,而不是被动地接受音乐。不只是简单地介绍这部音乐作品是谁写的,然后大肆介绍这个伟大的人和不寻常的写作背景,也许可以想方设法让高中生从音乐里发现作者的伟大,尤其是旋律的“灵光一现”加上探索其产生旋律的背景。譬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的主题节奏,是在敲响命运的大门吗?还是和命运义无反顾的抗争?这也值得高中生思考。高中生不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学习基本乐理、和声、曲式、配器和复调,也没有这时间,这是音乐专业生而且是考音乐学院技术学科的专业生每天面对的,普通高中的多线条的射线思维则足以让高中生感受到和声、曲式、配器和复调的表现意义。让高中生用理性去寻找多彩斑斓的音乐不论是对于分散其他学科的压力还是辅助其他学科的学习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尤其是理科。因为文科的表达已包含美妙的诗歌、热烈的戏剧和精巧的小三门。

譬如第二单元的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第二节高亢的西北腔欣赏青海民歌《上去高山望平川》,作品一开始便是近乎真假声完美过渡的花儿唱腔,让人想起了是大西北的味儿,和我们熟知的陕北民歌又不同,这是为什么呢?声音的位置怎么那么高?真假声的结合又让歌声婉转入云霄?是谁写的?谁唱的?这是什么风格?为什么用方言唱的这么入味儿?为什么歌声里会有些无奈甚至彷徨,但又唯美干净?不妨自己在不影响他班上课的情况下大声歌唱一回,虽然很糙。引导高中生探索其未知领域的确是一种兴致和求知动力所在。有些同学可能会提出匪夷所思的问题,但这并不妨碍音乐课堂的学习,甚至可能会打开另一扇门,这不失为一堂“理性”音乐课。

三、感性和理性交织中“约定俗成”(信仰)的音乐课堂

教师在通过感性和理性的的引导后,在开始的一段时间内仍然坚持感性和理性音乐思维及实践的训练与讲习,使高中生坚信音乐中蕴含着感性的唯美及理性的思辨,感性和理性处处透视着唯物主义辩证法。在高中生感性和理性交织的成熟阶段也就是影响价值观及其他学科的收获阶段,反而要让学生忘掉音乐课堂中的感性和理性因素,直指学生内心深处的萌动和激情。好比说是所谓高中音乐课堂的“感性”和“理性”其实就是一种技术,技术不是目的,高中生进行音乐课的目的是实现其学习的价值和方向,实现人生阶段性之所以高考的人生观及态度,这个课题似乎很大,实则潜移默化地引导着高中生的学习生活。把音乐课堂的“感性”和“理性”形成约定俗成的习惯,好比是人的左腿和右腿,行走时既不能纠结于迈左腿还是迈右腿,也不能两腿都不动,待两条腿形成行走的习惯便只需朝着有自己梦想的地方迈进即可。这便可以理解为音乐课堂中感性和理性交织中的“约定俗成”。

譬如高中《音乐鉴赏》中的第二单元第三节中的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的民歌特征,这节课中给的信息比较广。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分布在中国的内蒙古、西藏、新疆三大自治区,是中国除汉族之外的三大民族,其自治区也是中国最大的三个行政区域,其民族的音乐文化世界闻名,音乐特征自然是各具特色,“多彩”两个字形容得恰如其分。高中阶段是探索欲望的绝佳时期,而非填鸭式的学习时期,高中生自然要在老师的引导之下一探究竟,怎样的“多彩”便会勾起其探索欲望:首先是色彩斑斓还是黑白相間?或是碧绿、深灰和褐橘?然后可能是多种颜色的混合,可能不只是七种颜色?还有彼此的渗透?是哪几种颜色的调和?简直是绝美。最后是否近似梦幻般的色彩?中国这么多民族的融合,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淳朴自然的民歌又何尝不是梦幻的颜色?让人如痴如醉。这辽阔地域里产生的音乐可否带领高中生的思想理性驰骋?蒙古族的音乐为何这么优美?是在怎样的环境中产生的?藏族音乐为何那么有仪式感、思想性?维吾尔族的音乐歌舞性为何如此独特?同为新疆的哈萨克族音乐与维吾尔族音乐又不一样?老师可以在课堂和学生一同讨论,以寻得恰当答案。实际上理科的很多答题方式,其结果也是这样在已知条件的基础上一层一层拨开的。也许某种公式就是在这种已知根基的基础上集合充满想象的情况下产生的。还有“树”的记忆整理方法。谁能肯定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相对论的产生不和他热爱的音乐有关联?这种音乐会让高中生净化自己的思想,去繁从简,形成有逻辑、有想象力、有想象空间的学习方法。这便形成了音乐课堂中感性和理性交织中的“约定俗成”。

另外可以让学生参与到三个民族音乐的表演中来。从节奏上:蒙古族“雄鹰” 中图腾的力量,老师可带领学生以节奏的形式参与到这图腾般的音乐中,以获得体验感,可关联柯达伊、奥尔夫、铃木、达尔克罗兹等一系列音乐教学体系,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更恰当地 “证明”或展现上段问题结果的论证;藏族的“果谐”与“锅庄”,老师也可根据古代人群围篝火、锅台而舞的圆圈形歌舞设计动作,还包括拟兽、示爱等系列舞蹈语汇,使学生边舞便思考这音乐形式的民族文化,更是一种深刻的体验,而且农区和牧区的舞蹈风格各不相同,特色纷呈,甚至具体到身前摆手、转胯、蹲步和转身的区分,在这种活泼热烈的体验下更深刻地思考民族音乐文化的信仰,让学生再思考自己的信仰,以便达到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维吾尔的“赛乃姆”,在维吾尔语里是“女神”的意思,在老师的指导下找到“美人”下的神秘节奏,分伊犁赛乃姆、喀什赛乃姆、刀郎赛乃姆等不同种类,同样以思考待体验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这种“多彩”的教学方式无疑会给学生带来强大的兴趣,在“感性”和“理性”的交织中碰撞出文化的火花,同时可能会找到或者肯定当下的信仰;从旋律上的欣赏到师生的歌唱则更容易体验蒙古族的长调,藏族的“囊玛”,维吾尔的情歌,此类“隐形”的音乐语言更能达到学生内心深处,在老师的指导下找到优美的、特定民族文化背景下形成的旋律。如此任高中生的思想和身体自由、睿智而又积极地驰骋在辽阔的地域音乐之中。这便形成了音乐课堂中感性和理性交织中的“约定俗成”。

参考文献

[1]胡俊娟等.成长篇[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89.

[2]于润洋,吴斌.音乐鉴赏[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5.

[3]柏拉图.理想国[M].唐娜译.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16.

责任编辑 蓝光喜

猜你喜欢

音乐课感性理性
感性工学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分析网络新闻的感性面对及思考
音乐课的“乐”要大于“讲”
崇尚感性意味着什么
我的成长之路——参加“第七届中小学音乐课观摩活动”有感
上好音乐课的三点思考
观“第七届中小学音乐课观摩活动”有感
“本转职”是高等教育的理性回归
感性的解放与审美活动的发生——对马克思一个早期思想的引申
理性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