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津市南开区中营小学:弘扬百年名校传统 创建现代中营文化

2018-11-12徐德明

天津教育 2018年11期
关键词:校训学雷锋雷锋

巍巍南开,浩浩中营。清末民初,严范孙、张伯苓、刘宝慈等一批爱国教育家在天津兴办新学,开创了近代教育史的先河。1906年,由刘宝慈先生在天津老城厢开办的中营小学,至今已历经了一个多世纪的沧桑。学校最初的校名为“天津官立模范两等小学堂”,是天津最早的官办模范小学,校名经10余次更改,沿用至今的是1956年命名的“中营小学”。

一个多世纪以来,学校始终以先进文化引领发展。该校校长华联告诉记者,中营文化是中营人在长期教育实践中,形成和创造出来的优秀教育精神和教育成果的概括和总和。它包括:继承百年以来的“勤、朴、敏、健”四字校训的传统文化;新中国成立69年来的“以德治校、严谨治学、厚师重能、人才辈出”的现代文化。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的以“中营导学式”为基本模式和现代教育技术为手段的现代教育文化,进入新世纪以来的“优秀师资,创办优质教育”的新教育文化。“这些既是我们的办学经验,也是我们未来的发展战略。”

启示一:纵观名校、名校长的发展历程,其之所以成名,关键在于形成了科学、持久而又独特的学校文化

在首任校长刘宝慈先生的倡导下,建校伊始,学校就提出了“勤、朴、敏、健”四字校训,它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体现着学校育人的终极目标。实践证明,凝练的四字校训已成为学校之魂,是师生共同创造、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行动指南,形成了中营人独有的精神风貌。

中营小学历任的十五位校长丰富和发展了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华联说,改革开放以来,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学校在继承传统教育理念的基础上,结合新形势对教育的要求,赋予四字校训新的文化内涵,使其更具时代精神,更具生命活力。四字校训已成为学校全面育人的“精神灯塔”,成为素质教育的“能量库”,成为一部无声的“教科书”。

多年来,中营小学不断提升学校文化品位。值得一提的是,其50余年来坚持开展的学雷锋活动。自1964年至今,中营小学开展以学雷锋活动为主体的教育活动,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赋予雷锋精神新的内涵。学校先后四次组织学生赴辽宁省抚顺市某部队雷锋班开展活动,到雷锋小学参加全国雷锋小学大联盟“相约雷锋城”暨“雷锋精神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论坛活动,把学雷锋活动引向深入。近年来,学校又进一步整理、提炼雷锋精神及精神实质,编写校本教材,开展“远学雷锋 近学身边榜样”等主题系列教育活动,学生在知雷锋、讲雷锋、写雷锋、忆雷锋、学雷锋、做雷锋的过程中,感受着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让学习雷锋精神融入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使学生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

启示二:中营小学得以成为全国名校的重要标志是打造出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积淀了厚重的教师文化

梅贻琦先生曾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百年中营,在“大楼扩建”的同时,始终坚持“大师培养”。新中国成立69年来,中营小学涌现出胡定九、许大本、张淑英、何复华、王桂林、朱长德、杜蕴珍、靳家彦等一批全国名师。

翻开教育这本“书”,年近八旬的杜蕴珍用她的亲身经历向记者讲述了改革开放40年来教师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提升的轨迹。1978年被评为天津市首批特级教师的杜蕴珍,多年来潜心研究儿童特点,探索语文教学规律,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班主任等30余项国家级、市级荣誉称号。

很多人都知道,杜蕴珍还有一个身份——人大代表。从1976年开始,杜蕴珍连续六届当选天津市人大代表,并担任了四届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在这期间,我深感‘教师可以参政议政,成为人民的代言人’。政府非常重视并落实代表意见,为发展教育办了大量实事。”杜蕴珍欣慰地说。

今年,恰逢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杜蕴珍老师从教60周年。回忆自己走过的历程,杜蕴珍满怀深情地说:“改革开放40周年,教育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小学语文教师,我亲身感受到党和人民对教师的关怀。教师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空前提升,工作、学习、生活条件大大改善。如今,教师确实成为了人们羡慕的职业。”

今天的中营小学又先后涌现出以全国模范教师王振刚、天津市特级教师王芳、天津市师德先进个人陈茹、南开区优秀共产党员杨天丽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党员教师,他们不仅具有良好的师德素养,而且有着独到的教学艺术,如青年党员马千千连续两年荣获全国英语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第一名。中营小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的人才储备环节,逐步形成了梯次型、多维度、集约化的教师队伍培养体系。教师们在教研、科研、培训领域,发挥带动并辐射全区的作用,成为推进新课程改革的生力军。

启示三:悠悠百年,中营小学历经风风雨雨,但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在新中国的历次教育改革中,中营小学承担着改革先锋的重任。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营小学更是进入了发展快、进步大、变化深刻的历史时期。20世纪80年代,学校先后两次在全市介绍改革经验,并被定为天津市中小学体制改革试点校。80年代末,学校进行导学式教学法的研究。90年代中期,其研究成果在天津市和全国进行推广,并被有关专家认定为“我国1995年以来最有影响的教学法之一”,收入《中国当代新教学法大全》一书。2000年,学校编撰的《中营小学导学式教学法》一书出版,2002年被评为天津市基础教育教学优秀成果奖。

进入21世纪,学校深度挖掘中营百年文化,进行“以百年文化底蕴”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并被南开区命名为文化建设特色学校、天津市现代化建设学校。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日益普及,在做好硬件环境建设的同时,中营小学重点进行了课程资源管理平台和“云瀚竹生”学习管理平台的开发与应用。课程资源管理平台以开源Moodle平台为核心,侧重于课程资源的构建和管理,便于教师组织和管理教学活动。同时,学校还开发了“云瀚竹生”学习管理平台,侧重于学校管理、教师队伍建设、家校合力教育、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这两个平台的建设与投用,拓展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提高了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回首中营小学的发展,站在新时代的新起点上,现任校长华联动情地说:“对中营小学来说,百年名校已是过去,迈进新时代,名校应该名在历史传承、名在文化底蕴、名在吸纳古今、名在不断创新、名在名师荟萃、名在学术前卫、名在特色明显、名在英才辈出、名在科学与人文并重、名在规范与个性共存。”

猜你喜欢

校训学雷锋雷锋
助人为乐的“小雷锋”
接过雷锋的“枪”
校训展示墙
体现“亲爱精诚”校训的三件往事
任正非捐款前先捐“校训”
写给雷锋
学雷锋,他们一直在路上
学雷锋 知感恩
他们二十四年学雷锋
学雷锋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