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分析

2018-11-10杨彦泉

神州·下旬刊 2018年10期
关键词:工作室制艺术设计校企合作

杨彦泉

摘要:“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符合艺术设计专业特点,有助于技术型和创新型人才培养。专业教师要结合课程背景,以工作室为载体,对班级内的学生进行职能分配,使其参与到艺术设计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专业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实现学院人才培养目标。文章简单介绍“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深入探讨其在设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使专业教学更具有效性,提升学生艺术设计能力。

关键词:工作室制;教学模式;艺术设计;校企合作

虽说学院以职业型人才培养为主,但随着人才多元化需求的增加,对艺术设计专业提出了新的教育教学及人才培养要求。以往艺术设计专业實践类课程相对较少,导致学生的动手能力普遍偏弱,实践操作经验不足,难以胜任艺术设计类工作。将“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引入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增加课程实践比重,为学生营造专业的艺术设计环境,提供了充足的练习机会,专业教学效果极佳,且有助于与市场接轨。

1“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概述

“工作室制”教学模式,顾名思义,以工作室为平台,将文本内容、专业课程等与艺术设计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改变以往封闭式、灌输式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开放的艺术设计环境,引导其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具体的艺术设计实践中。“工作室制”背景下,除了有专业教师之外,还聘请艺术设计领域专家、从业人员等参与到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以特定项目为载体,指导学生进行艺术设计,实现实际生产过程与实践教学的紧密结合,在“双师”带领下,承接各类设计项目,寻求更多综合专业技术训练机会。与大学教育不同,学院以实际操作能力和专业技能培养为主,“工作室制”的优势在于在常规教学过程中纳入专业社会实践操作,完成设计项目的同时,实现专业知识的内化,使之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将各艺术设计要点及专业知识等逐步教给学生,使毕业生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从而在艺术设计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1]。

2艺术设计“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分析

艺术设计专业综合性强,其无具体形态,相对比较抽象,存于人的意识。而当前市场所需为定向的专业艺术设计人才。以往,艺术设计专业多照本宣科,教师多向学生讲解书面理论知识,这与艺术设计专业学习要求不符合。加之,学生不能够深入分析课程内容,无法准确理解相关专业知识,又因缺乏实操经验,尚不能够熟练掌握艺术设计具体流程和方法等,以至于毕业之后无法胜任企业艺术设计工作,很难保质保量完成设计任务。

艺术设计专业特点决定了其应用范围比较广,市场上欠缺的恰是高技能综合型艺术设计人才。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便是基于这一背景考量的。专业教学实践中,以“工作室”为载体,带领学生学习艺术设计流程、方法等,并引导他们参与到细节处理中,通过针对性的训练,使学生具备较强的艺术设计能力,提高艺术设计工作效率。故而,“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在艺术设计教学中极具适用性,应用效果非常好[2]。

结合学院教育特点及实际情况,细分“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具体如下:第一学年,以理论教学为主,使学生通过系统的课堂学习,熟练掌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丰富他们的专业知识储备,为后续艺术设计实践操作奠定理论基础;第二学年,将艺术设计实践项目引入课堂教学中,在学院或班级成立工作室,通过合理分工,使每个学生参与到该实践中,以此为背景,持续学习各项专业岗位技能,实现学生整体专业素质提升;例如,某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成立了绘本工作室,一有项目,便会招募有兴趣的学生组成团队进行项目开发,学校划拨专款购买电脑、软件、相关设备等,十几个学生在动画设计工作室内工作数月,推出12集《蓝狐狸》动画片。几年下来,该校艺术设计专业在国内省级出版媒体发表五百余幅原创动漫作品,使学生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就业创业能力等不断提高,该校学生更是成为各大企业争抢对象。第三学年,依托校企合作,引进艺术设计领域专家、从业人员等参与到工作室中,带领学生完成各艺术设计项目,使他们在该过程中,熟练掌握艺术设计技巧及各个工作流程,将第一学年学到的书本理论知识与艺术设计实践活动相融合,实现文本知识的内化。该背景下,学生具备了扎实的艺术设计基础及经验,工作机会越来越多,岗位胜任力也随之提高[3]。

3艺术设计“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应用

3.1依托课程重组,建立“工作室制”

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构建,需要考量的相关要素比较多。学校和教师要改变以往艺术设计教育体系,对其进行创新,着重培养学生的岗位实践能力,而非理论知识学习。依托“工作室制”这一平台,给出具体艺术设计项目,使学生通过参与项目实践,具备较强的专项职业技能。该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将学生作为艺术设计项目实践中的主体,在课程理论知识和未来工作中建构联系,实现二者融合。“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切忌盲目,旨在使学生专项职业技能得到提升,优选企业或学校内部真实项目案例,进行教学流程和课程模块设置,在专业内部打造室内装饰设计工作室、摄影工作室、平面广告设计工作室等,不断激发学生的职业及创业潜能,确保其将所学知识充分应用到未来工作岗位上[4]。

3.2加强校企合作,创建工作学习平台

很多院校教师都具备扎实的艺术设计理论知识,但无该方面的工作经验。在院校艺术设计专业采用“工作室制”教学模式,除了硬件设施建设之外,还要注重师资队伍建设,采用“双师型”专业教学模式。艺术设计专业要与相关企业建构良好的合作关系,邀请艺术设计专家、从业人员等,到工作室中,为学生提供专业指导,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师也可以到企业中进行挂职实践,熟悉艺术设计工作具体情况等。注重艺术设计从业者与专职教师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促使教师专业理论基础知识与企业的艺术设计实践活动相互融合,不断提高专业教师的艺术设计能力,使他们在该方面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便于骨干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并为“工作室制”建立奠定良好基础,让学生在该背景下学到丰富的艺术设计知识,熟练掌握相关艺术设计技巧和方法等。“工作室制”教学模式背景下,明确企业对人才实践能力要求之后,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结构,根据企业内部岗位群,进行课程开发,打破专业壁垒和界限,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对接,使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实践性与针对性兼具。除此之外,运用灵活的学分制,将课程学分和工作室教学进行学分转化,培养多维度艺术设计人才,确保他们个性鲜明、技艺精湛、思想多元[5]。

3.3完善辅助体系,优化工作室教学模式

“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在院校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应用,需要重点激发师生的探索热情,以具体的奖惩机制为依托,对工作室内部各项设计工作的开展加以约束,提高艺术设计质量及效率。定期在校际或院校內部开展职业技能竞赛,以训练、比赛等形式,强化“工作室制”运行。艺术设计专业要在工作室内吸纳各类型人才,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在这一背景下通过训练专项职业实践技能,不断提升自身就业创业能力,树立团队合作意识等,充分激发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日常学习热情,实现高素质综合型人才培养目标。例如,某院校与辖区内一设计公司建立合作关系,该设计公司承接了一批订单。企业接到订单之后,第一时间跟校方沟通,希望院校师生参与设计。专业教师根据订单情况,在工作室中优选部分学生成立临时设计小组,与该企业专业设计师一起按照客户要求,完成该批次产品设计工作。除此之外,学院师生还不时参加各类艺术设计大赛,根据大赛主题,进行艺术设计。多次参加企业产品设计及各类设计大赛,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艺术设计方法及技巧等,岗位能力和职业胜任力也随之提升[6]。

结语

“工作室制”虽已被提出多年,但将其应用到艺术设计专业中,仍不失新颖和有效性。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师生要结合市场需求,不断拓宽艺术设计思路,深入了解“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并将其应用到日常教学实践中,丰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方法及内容。加大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开发力度,依托校企合作,为学生创建完善的工作学习平台,帮助他们灵活掌握艺术设计专业相关知识及设计技巧等。在以往教学模式的基础上,以校企合作、艺术大赛等形式,拓宽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思路。

参考文献:

[1]许爱军,蒋新革.“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内涵分析与概念辨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11):21-25.

[2]王丽平.摄影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探索[J].青年记者,2018,(2):117-118.

[3]施丽娜.基于工作本位视阈的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动漫设计专业为例[J].职教论坛,2017,(32):49-53.

[4]韩亮.论美术院校工作室制的教育学意蕴[J].美术研究,2016,(2):82-85.

[5]王晓琳.中央美术学院专业工作室的教学模式研究[J].美术研究,2016,(2):73-81.

[6]曹红丽.高校虚拟设计工作室教学模式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7,(19):91-94.

作者简介:彦泉(1983-),男,安徽淮北,安徽淮北煤电技师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猜你喜欢

工作室制艺术设计校企合作
“工作室制”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基于“红色之旅”项目驱动的《调酒与咖啡》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机制探讨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
书封与现代艺术
河北师范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环境艺术设计辩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