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传统书画装裱工艺的变迁与发展

2018-11-10刘洋

北方文学 2018年17期
关键词:款式材料

刘洋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在当今乃至世界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保存下来的璀璨文明,另世人所折服。传统书画装裱作为一门独特的工艺艺术,具有十分悠久的发展历史,不仅仅用于保护书画作品,更重要的是传播了一种美学。本文着重从款式与材料两方面探究了我國传统书画装裱工艺的变迁与发展。

关键词:传统书画艺术;装裱工艺;款式;材料

我国传统书画装裱美的外在表现,是它的装裱工艺形式,几近几千年来不断变迁与发展,构成材料及表现款式多样,给人以高品格的艺术享受。即使在现代人类文明发展的今天,我国传统书画装裱工艺依旧得以保留,创造了极高的收藏价值和观赏价值,其相关研究备受文艺界关注。

一、款式

随着我国传统书画装裱工艺的变迁与发展,装裱款式作为最基本的表现形式之一,逐渐实现了多样化,其实用性、装饰性以及观赏性等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本节着重就其几个重要构成元素进行了研究,具体表述如下:

(一)横幅

传统书画装裱中的横幅一般包括几个构成要素,如画心、天杆、钉袢等,其发展雏形始于春秋晚期。据《国语·越语》的相关记载,“越王以册书帛”,帛书要用木棍作轴,以便翻阅。由此可得知,帛书可以称为是传统书画横幅最原始的装裱款式。后随着社会发展,为了更好地解决横幅书画的材料问题,其装裱形式也在不断变迁和发展。到了两晋时期,王羲之的《兰亭序》就采用了横幅的装裱方式,自此传统书画横幅装裱正式迈上历史舞台,并于南北朝时期基本确立。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长时间的张挂会使得横幅变形,其上下两边的固定钉袢也未有发挥作用,因而发展至今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革。现阶段,市场上主流的书画装裱多用木框,其耐久性更强,加之精美的工艺处理,看起来更加高档。

(二)立轴

在我国传统书画装裱工艺中,立轴可以说是起源最早并且演变最多的款式,早在战果时期就产生了。严格来讲,立轴的形成是在唐代,并于宋代宣和年间出现了较多的变动,格式更加丰富多样,其极为突出的表现就是将飘带固定在天头上,装裱工艺难度系数大幅增长,但同时也塑造了独树一帜的艺术风韵。宣和装作为传统书画立轴装裱工艺的经典之作,适用于扁宽的画心,以古铜色的稠绫镶嵌,将飘带固定于天头之上,更是增添了书画作品的宏达辽阔之势,即使在当代依旧被广泛应用,受到了书画艺术家的追捧。综合来讲,立轴装裱工艺实现了一色装、二色装到三色装、宣和装、集锦装等款式变化,满足了不同书画作品的装裱需求,其本身作为一种工艺艺术,为书画作品平添秋色,是传统书画寿命最长的装裱工艺之一。

(三)卷轴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传统书画卷轴的装裱工艺是基于帛书演变发展而来的,其更加强调实用性,最基本的形态始于南北朝时期。以当时的历史条件来看,纺织技术和造纸技术已经达到一定水平,古人将绢、绫、锦及各种纸张书画,按照帛书横幅的样式黏贴成长卷,并在其首段位置装上木棍,最终制成卷轴。常见的传统书画卷轴包括几个部分,即天头、隔水、引首以及尾子等,与横幅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其对连续相关内容的整合更加顺畅,甚至可将不同时期的书画作品衔续装裱起来,塑造了一种气势磅礴的艺术风格,为后世人所称赞。以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为例,他将江山风景细致的描绘在十余米之上的绢上,展现了一种宏伟的气势。即使在当代很多横幅较长的书画作品,依旧采用卷轴的装裱工艺进行收存。

二、材料

装裱材料作为我国传统书画装裱工艺的物质基础,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裱件的品质及艺术效果,同时还影响了书画作品的收藏价值。社会经济的发展繁荣,促进了传统书画装裱材料的变迁。早在人类起源之初,我国传统书画材料基本以自然资源为主,包括兽骨、龟壳、石材等,后经人类工艺技术发展,出现了金属、帛等,其观赏性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战国时期,传统书画装裱材料以麻纸、丝带、布帛为主,后随着纺织技术发展,绢和绫成为了重要的装裱材料,即使在现代依旧较为常见。从另外一个维度上讲,我国传统书画艺术的发展亦促进了装裱材料的发展。例如,北宋时期得益于书画艺术的价值提升,其装裱所用材料更加精美、华贵。宋高宗就是一位十分喜爱名人书画的君主,他命专人使用黑色的与鸾和喜鹊锦绫进行装裱,以白玉珊瑚作轴头,整幅画作更显珍贵。

猜你喜欢

款式材料
焊接材料
局部加热服的款式设计及其舒适性评价
用各种材料来制版
基于轮廓曲率特征点的服装款式识别方法
最美材料人
最火的单品款式
唐代汉族女子衣袖款式及特点
初为人母的着装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