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家试点工业园区低碳发展分类模式研究

2018-11-09禹湘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8年9期
关键词:气候变化试点分类

摘要 以产业集群为特征的工业园区已成为中国工业发展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工业集聚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促进工业园区的低碳发展对于实现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目标以及工业自身绿色低碳发展极为重要。为此,2013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组织开展了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试点进行四年多以来,参与试点的工业园区探索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低碳发展模式。本文基于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的开展情况,首先,对试点的历程、政策及进展进行了全面分析;其次,从国家低碳工业园区的顶层设计以及试点任务,即产业低碳化、能源低碳化、基础设施低碳化以及管理低碳化四方面对工业园区的低碳发展模式进行凝练;最后,选取参与试点的51家工业园区,以园区的产业结构和能源强度为指标,采用均值标准差分类方法将园区分为高耗能生产型、低耗能生产型、高耗能服务型和低耗能服务型园区四类。研究结果表明:按照国家对试点的顶层设计,产业低碳化、能源低碳化、基础设施低碳化和管理低碳化是适用于所有工业园区低碳发展的着力点,但是不同类型的园区低碳发展的路径和侧重点应该有所差别。其中,对于高耗能生产型园区,产业低碳化、能源低碳化是重点;对于低耗能服务型园区基础设施低碳化和能源低碳化是重点;对于高耗能服务型园区则需要在产业、能源、基础设施和管理低碳化四方面共同着力;对于低耗能生产型园区管理低碳化则是其进一步挖掘减碳潜力的有效手段。园区的分类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园区应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采用差异化、精准化的低碳发展模式,这也是未来在政策层面和实践领域推动工业园区实现低碳发展的重点和关键。

关键词 气候变化;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分类

中图分类号 F0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8)09-0032-08 DOI:10.12062/cpre.20180303

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中国的重大战略。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中国要实现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大碳排放国家,一直积极参与全球气候变化治理。中国在《巴黎协定》中明确提出了2030年将碳排放强度在2005年的基础上下降60%~ 65%,并承诺在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的国家自主贡献目标。

工业领域不仅是全球也是中国重要的二氧化碳减排领域之一。中国工业发展不仅面临着日益严峻的二氧化碳减排的压力[1],也面临着整体技术水平和竞争力提升的挑战[2]。工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十一五” “十二五”期间,中国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6.35%和7.59%,工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分别为40.83%和37.37%,是保持中国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的主导力量[3]。与此同时,工业也成为中国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主要领域。近年来,工业领域能源消费占中国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始终在60%以上,工业领域的碳排放总量占中国碳排放总量的比重也近70%[4]。可见,无论是从应对气候变化,还是从中国工业自身的转型发展来看,中国工业迫切需要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工业园区是中国工业集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空间载体。工业园区的建设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工业园区在招商引资,降低基础设施成本,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地区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的带动作用,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5]。为促进工业园区更好地发挥产业集聚的辐射作用和工业绿色发展的引领作用,2013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启动了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以低碳工业园区试点为抓手,引领带动整个工业领域的绿色低碳转型。从国家宏观发展战略而言,低碳工业园区试点是中国启动的省级层面、城市层面和社区层面低碳试点的有益补充,是落实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目标的重大举措;从中国工业发展而言,选择基础较好、减排潜力较大的工业园区开展低碳工业园区试点,探索形成产业集聚度高、地区行业特色鲜明、碳生产力高的园区低碳发展新模式,不仅能加速转变中国工业发展过程中过多依赖能源资源物质投入的粗放发展模式,还能有效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进程;从国际发展战略而言,“一带一路”建设及“南南合作”中,與其他国家合力建设海外工业园区是主要的合作形式,输出中国低碳工业园区建设的模式与经验,不仅能为中国的绿色产能输出创造条件,更能帮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避免工业化进程中的高碳锁定,更好地落实《巴黎协定》中的国家自主贡献目标。

1 低碳工业园区的内涵界定和实践研究

1.1 低碳工业园区的内涵界定

从已有的国内外研究来看,学界还没有形成对低碳工业园区的统一界定,但低碳工业园区内涵直接关系着园区低碳发展应涵盖的领域和应采取的措施。国外已有研究并没有将低碳工业园区作为一个明确的概念提出,更多是对园区低碳实践举措的一些探讨。国内已有部分学者对低碳工业园区的内涵进行研究,大多认为低碳工业园区与低碳经济紧密相连。如吴志强等[6]提出,低碳产业园区是指地方为发展区域低碳经济,在一定地域范围内,通过集中配置基础设施并制定一系列相关优惠政策,吸引或引导低碳企业及相关配套企业向该地区集聚的一种产业空间形式;张洪波等[7]认为低碳工业园区是指以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为基础,寻求工业园区内低能耗、低污染、高产量,遵循低碳节能、产业循环互补和低碳经济学原理而设计建立的一种新型工业园区。胡振宇[8]认为低碳工业园区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是生产发展、人员活动、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形成良性循环的产业园或地块。李珀松等[9]认为低碳工业园区应涵盖产业、能源、规划建设、管理和消费等多方面实现低碳发展。已有研究虽然均涉及到低碳工业园区的部分特征,但并不系统完整。

研究认为低碳工业园区的“低碳”应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具有低碳的属性,即较低的碳排放总量和碳排放强度;二是具有低碳的效率,即以最少的碳排放获得最大的经济产出。因此,低碳工业园区不能仅从碳排放强度的高低来判断其是否低碳,还应参考其是否是同类型园区碳排放强度的标杆值。

基于中国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认为低碳工业园区是以降低碳排放强度为目标,以产业低碳化、能源低碳化、基础设施低碳化和管理低碳化为发展路径,以低碳技术创新与推广应用为支撑,以增强园区碳管理能力为手段的一种可持续的园区发展模式。

1.2 低碳工业园區的实践研究

丹麦、瑞典和日本等发达国家较早进行园区低碳发展的实践探索,但对园区低碳发展的研究多以生态工业园区的协同效应为主,并未以碳减排为目标有针对性地进行低碳实践研究。有关生态工业园区的研究中不少都涉及到园区的低碳发展。如Hashimoto等[10]以丹麦考伦堡生态园区为例,证明了发展工业共生能降低园区的碳排放。Harris[11]、Sokka[12]、Boxi等[13]、Cote和CohenRosenthal[14]、Mattil等[15]以生态工业园区为研究对象,认为工业共生能实现碳减排、推进工业副产品交换及实现热还原等。也有学者在对中国生态工业园区的研究中涉及碳减排,如Geng[16]等以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认为工业共生能有效减少能源消耗及相关碳排放,持有类似研究观点的还有赖玢洁等[17]、石磊等[18]、Liu等[19]、Zhang等[20]和Dong等[21]。明确以园区低碳发展为主题的研究并不多,如陈彬和杨维思[22]对产业园区的碳排放核算方法进行了研究。吕斌等[23]基于KAYA恒等式分解,分析了影响园区低碳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而总结提出园区低碳发展的总体思路。郭静等[24]分析了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的背景、内涵、由来和实现途径。可见,已有研究多集中于对低碳工业园区理论层面的探讨,并多以某家园区为例来研究低碳发展的模式和方法,如陈吕军等[25]以杭州湾精细化工园区碳物质流为例进行了园区碳利用效率的研究,Huang等[26]以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为例研究了该园区低碳发展的战略与举措,Feng等[27]以广东省的医药工业园区为例研究了园区如何实现零碳排放。钟钢等[28]以上海某工业园区为例,对工业园区低碳发展模式进行评估, 分析其低碳发展的能源特征、 经济特征与人力特征。单福征[29]等以上海张江高科技园为例研究了园区的工业化土地利用与碳排放响应的关系。李平[30]以吉林化学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园为例探讨了园区低碳经济的发展路径。

从已有的相关研究来看,由于园区层面的数据相比城市和国家层面更难获取,尤其是碳排放数据缺乏,导致对工业园区低碳发展举措的论述比较零散,对工业园区低碳发展模式或路径的论述也仅限于理论层面的探讨,涉及到定量分析的研究基本以某一家园区为例,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均比较有限,尤其缺乏基于多家园区能源或碳排放数据的系统综合研究和分类比较研究。中国工业园区的低碳发展虽起步较晚,但和国外工业园区低碳发展的举措相比,低碳发展的特色十分鲜明。作为全球最大规模、由政府主导的园区层面的低碳试点项目,中国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不仅形成了完整有效的政策主导模式,明确提出了降低园区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的发展目标,初步形成了园区低碳发展的评估评价体系,更是通过试点工作的创建指导,督促园区将低碳发展的理念与方法贯穿于园区的空间布局、产业发展、能源结构优化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形成了多样化的低碳发展模式。这是中国在工业领域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实践。尽管中国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的创建时间不长,范围还不够广,但是其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强大的活力已经显现,尤其在低碳发展领域涌现出了许多新理念、新举措和新模式。但是,目前针对该试点进展的研究几乎空白。

为此,提出了低碳工业园区的“低碳”内涵;对中国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的历程、特点、进展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总结;基于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推进的整体思路,对园区低碳发展的模式进行凝练;以参与试点的51家工业园区为样本,将园区分为四种不同特征的类型,并针对不同类型的园区提出了不同的低碳发展模式。中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的试点园区在主导产业、社会经济环境、资源和能源禀赋等方面存在多样性和差异性,因此厘清低碳园区的内涵和目标,根据不同园区类型,凝练不同的低碳发展模式,不仅在学理上能丰富中观层面的低碳研究,为政策的分类指导提供科学依据,还能为中国其他工业园区以及其他发展中和发达国家的工业园区进行低碳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和经验分享。

2 中国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的进展

2.1 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的历程与组织架构

2013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组织开展了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试点分为启动阶段、试点实施和评估验收三个阶段来依次推进。中国的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的推进依托于自上而下的政策主导体系,试点主要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共同引领。在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创建过程中,两部委不仅负责试点的顶层设计,还负责对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第一批)的遴选,《方案》的评审批复以及对园区试点的指导、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估工作。省级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和改革主管部门则负责从省级层面推动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工作。作为政府派出机构性质的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是试点创建工作的推动主体,园区内的企业是低碳发展的实践主体,试点过程中的低碳实施方案一般邀请科研机构或专业咨询机构进行编制。中国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形成了“政府引领-管委会推动-企业实施-专业服务机构参与”的模式。该模式以提升园区碳管理能力为核心,以推进低碳发展政策综合集成和机制创新为重点,通过园区先行先试,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并最终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低碳发展模式,为地区乃至全国工业低碳转型发展积累有益经验。各主体在试点创建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如图1所示。

2.2 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的成效

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启动以来,共有55家园区被选为试点园区[31],其中有51家正式进入试点期。这51家园区在地域上不仅东中西部均有分布,生产规模和主导产业也各不相同。试点期间,各试点园区在带动所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还在促进所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

从经济发展规模来看,2012年是试点园区相关统计指标的基准年,2012年参与试点的51家园区,其生产总值共达到2.25万亿元,占全国GDP的4.16%;工业增加值为1.37万亿元,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6.7%。可见,51家试点园区虽然数量不多,但是已初具規模。2014—2016年,参与试点的园区均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据不完全统计,51家园区的生产总值平均增速达到了9.82%,部分工业园区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推进工业化进程中作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

从能源消费结构和能源消费总量来看,电力、原煤、天然气为工业园区主要的能源消费类型,参与试点的工业园区因主导产业的差异,能源消耗总量的差别较大。主导产业以钢铁、化工、有色金属、电力、建材、煤炭等高耗能产业为主的园区,能源消费总量较大,而以低耗能产业为主的园区则能源消耗总量较小。2012年试点园区的能源消费总量约为1.18亿t标准煤,占同年全国工业能源消费总量的4.67%。试点园区在制定园区低碳发展的实施方案时,均设立了比所在区域的节能减排指标更低的目标。

从碳排放总量和强度来看,2012年51家试点园区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为3.18亿t,占全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3.69%。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实施以来,近60%参与试点的园区,其单位工业增加值碳排放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有些园区虽然能源消耗总量和碳排放总量呈现上升趋势,但单位工业增加值的碳排放却在逐年下降[32]。因此,基于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所取得的积极成效,深入研究其低碳发展的模式与经验显得尤为重要。

3 试点工业园区低碳发展的模式研究

目前,各试点园区在推进国家低碳工业园区建设的过程中,主要按照国家的顶层设计从产业低碳化、能源低碳化、基础设施低碳化与管理低碳化四个方面共同推进,这四个方面是实现园区低碳试点目标的整体战略,体现了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推进的总体思路,具体举措可归纳如图2所示。其中,产业低碳化是试点的核心内容,其重点是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能源低碳化是试点的重要途径,主要通过控制煤炭消费总量,积极利用天然气,提高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比例。基础设施低碳化是试点的有益补充,主要包括完善园区空间布局,对园区的基础设施进行低碳化、智能化改造,推广普及绿色建筑等。管理低碳化是园区试点的主要抓手,也是中国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相比国外工业园区低碳实践的突出特点。管理低碳化不仅要求园区健全碳管理制度,还要求园区编制园区碳排放清单;建立碳排放信息管理平台;同时还鼓励园区中的企业探索低碳产品认证制度以及积极参与碳交易等。这使得中国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创建不仅仅着力于产业、能源等领域的具体举措,更重要的是从制度和机制上保障园区低碳发展。

上述四个方面虽然涵盖了园区低碳发展的主要内容,但对不同园区实现低碳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对低碳目标实现的贡献度有所差别。因此,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发展低碳工业园区,应该根据不同区域的产业特点,因地制宜地采用不同的低碳发展模式。

4 试点工业园区低碳发展的分类模式研究

中国幅员辽阔,具有不同产业特征、位于不同区域和具有不同资源禀赋的园区,其经济发展水平差别较大,因而导致碳排放存在着显著的空间差异性和行业异质性,Yu等[33]的相关研究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在实施产业低碳化、能源低碳化、基础设施低碳化和管理低碳化的过程中,不同类型的园区在这四个方面的侧重点应该有所差别。本文先对园区进行分类,然后以参加试点的园区为例,基于这四个方面的低碳发展举措提出不同类型工业园区低碳发展的模式。

4.1 园区分类的研究方法

由于园区层面的相关数据较难获取,基于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以51家试点园区为样本,采用均值标准差分类方法对园区进行分类,均值标准差分类方法可用于有限的数据分析,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数据分类方法。一般以均值为标准使用与标准差成比例的等值范围创建分类间隔。Nelson等用均值标准差分类方法以服务业占比为指标对美国城市类型进行分类[34]。对园区分类的指标,选取了园区第三产业占比和能源强度。其中,第三产业占比表征了园区的产业结构特征,能源强度即产出单位经济量所消耗的能源量,表征了园区的能源利用效率。选取这两个指标的原因在于调整产业结构和降低能源强度是园区实现碳减排目标的重要着力点。禹湘等[35]的研究表明,第三产占比和能源强度是影响园区碳排放总量与强度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且能源强度与碳排放呈显著正相关,第三产业占比与碳排放呈显著负相关。指标数据来源于各试点园区的试点实施方案及实地调研。由于2012年是试点园区相关统计指标的基准年,故选择各试点园区2012年的数据。从指标的描述性统计来看(见表1),不同园区的指标值差异较大,表明了园区分类的必要性。

由于数据的离散程度较大,本文以能源强度均值和三产占比均值加1/4标准差将坐标分为四个象限。其中,第一象限的园区属于高耗能服务型园区,第二象限的园区属于低耗能服务型园区,第三象限的园区属于低耗能生产型园区,第四象限的园区属于高耗能生产型园区。

4.2 园区分类的研究结果

根据均值标准差方法,以参与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的51家园区为样本,根据所选指标进行分类,分类的结果如图3所示。

根据51家园区分类结果来看,其中高耗能生产型园区共有8家、高耗能服务型园区共有4家、低耗能生产型园区共有20家,低耗能服务型园区共有19家。从地域分布上来看,东部分布最为广泛的是低耗能服务型园区,占东部园区的比例为47.62%,这和东部园区建成时间相对较早,产业发展相对成熟的情况一致;中、西部分布最为广泛的是高耗能生产型园区,占中、西部园区的比例分别为50%和71.43%,这和中国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中、西部承接了大量的重工业产业的情况也一致。

4.3 园区分类型的低碳发展模式研究

根据园区分类研究的结果以及跟踪园区试点的进展发现,产业低碳化、能源低碳化、基础设施低碳化和管理低碳化对于不同类型的园区实现碳减排目标均是有效途径,但是对于不同类型的园区,发展的侧重点应各有不同。为此,本文针对不同类型园区提出不同的低碳发展模式。

属于高耗能生产型的园区,其特征是能源强度较高,第二产业占比较高。处于该类型的8家园区的能源强度均值为3.34 t/万元,第三产业占比均值仅为2.34%。该类型园区的主导产业基本以钢铁、化工、有色金属等六大高耗能产业[36]为主。该类型的园区中,如鄂托克经济开发区是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典型的以煤、电生产为核心的能源重化工基地,集聚煤炭、电力、冶金、化工、建材等高耗能行业;嘉峪关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以中国西北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酒钢集团公司为依托而设立和发展的工业园区;上海化工园区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个以石油和精细化工为主的专业开发区。对于该类园区,低碳发展的侧重点应在产业低碳化和能源低碳化两方面。产业低碳化的重点在于:第一淘汰高碳落后产能并逐步提升加工型、高技术型和生产服务型等低碳产业的比重;第二通过低碳技术改造实现高碳产业的低碳化发展;第三通过发展循环经济等手段来实现减少碳排放的协同效应。能源消费方面,该类型的8家园区,大多以煤炭消费为主,有4家园区的煤炭消费占比都接近或超过70%以上,基于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短期内难以改变,该类园区实现能源低碳化,应重在提高能源的高效利用水平,加强余热余压等能源的梯級利用。

属于高耗能服务型的园区,其特征是碳排放强度高,第二产业占比相对较低。对于该类型园区,应该具有较大的减排潜力,要实现园区低碳发展需在产业低碳化、能源低碳化、基础设施低碳化和管理低碳化四个方面共同着力,多措并举形成低碳发展的合力。

属于低耗能生产型的园区,其特征是碳排放强度相对较低,第二产业占比相对较高。该类园区多聚集了高附加值的工业产业。处于该类型的园区,能源强度均值为0.44 t/万元,显著低于高耗能生产型园区。该类型园区的第三产业占比均值也仅为10.34%,表明第二产业占比较高。该类型的园区中有50%的园区属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该类型的园区已经具备良好发展基础;产业发展相对成熟,其技术密集型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基础已经建立,园区低碳发展的侧重点应该在产业低碳化和管理低碳化方面。产业低碳化应聚焦在继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加大低碳技术创新力度,不断提升高附加值产业的比重,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往纵深发展。管理低碳化方面通过建立碳排放核算制度和信息管理平台,更好地识别园区的减碳潜力,实现碳的精细化管理。

属于低耗能服务型的园区,园区内没有高耗能产业,对能源需求量低,其减少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空间有限,能源低碳化和基础设施低碳化是该类园区低碳发展的重点。能源低碳化应该重点加大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例。随着园区未来产城融合的发展,基础设施低碳化对于低耗能服务型园区相比其他类型的园区更重要,应加大基础设施低碳化、智能化改造,完善其服务功能。加强垃圾处置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以及推广绿色建筑和发展绿色交通等均是其实现低碳发展的重要举措。

5 结 论

本文基于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的进展,围绕产业低碳化、能源低碳化、基础设施低碳化和管理低碳化对国家低碳工业园区的低碳发展模式进行深入凝练和分析。基于园区的产业结构和能源强度将参与试点的51家园区进行分类,并针对不同园区类型提出了不同的低碳发展模式。其中,对于高耗能生产型园区,产业低碳化、能源低碳化是重点,对于低耗能服务型园区基础设施低碳化是重点,对于高耗能服务型园区则需要在产业、能源、基础设施和管理多方面共同着力。对于低耗能生产型园区管理低碳化是其进一步挖掘减碳潜力的有效手段。虽然产业低碳化对于高耗能生产型和低耗能生产型园区均十分重要,但是发展的侧重点不同,高耗能生产型园区产业低碳化的重点在于优化产业结构的同时对高碳产业进行低碳化改造,而低耗能生产型园区产业低碳化的重点则在于实现技术创新和引领,不断增加产品的附加值。能源低碳化对于高耗能生产型园区和低耗能服务型园区都是重要领域,但高耗能生产型园区能源低碳化的重点在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并加强能源的梯级利用,而低耗能服务型园区能源低碳化的重点则应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

未来,工业仍将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工业园区作为生产要素集聚区,仍将是工业发展的主要形式。要实现以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建设工作为抓手,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低碳产品、低碳企业和低碳园区,实现引领带动整个工业领域的绿色低碳转型的目标,不仅需要为园区低碳发展提供政策分类指导,还需要园区根据不同区域特点、不同主导产业,结合行业特色、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采用差异化、精准化的低碳发展模式,这也是未来工业园区实现低碳发展的重点和关键。

致谢: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潘家华研究员对该文给予指导,特此致谢!

(编辑:李 琪)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禹湘,储诚山,周枕戈. 国际气候治理新格局下中国工业绿色转型的挑战与机遇[J]. 企业经济, 2016, 35(12): 35-39. [YU Xiang, CHU Chengshan, ZHOU Zheng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of the green transformation of Chinas industry with the new international climate governance framework [J]. Enterprise economy, 2016, 35(12): 35-39.]

[2]金碚.中国工业的转型升级[J]. 中国工业经济, 2011(7): 5-14,25. [JIN Bei.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Chinas industry [J]. China industrial economics, 2011(7): 5-14,25.]

[3]國家统计局.2017统计年鉴[DB/OL]. 2017. http://data.stats.gov.cn/easyquery.htm.[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China statistica Yearbook in 2017[DB/OL]. 2017. http://data.stats.gov.cn/easyquery.htm.]

[4]工业和信息化部. 工业领域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方案(2012—2020)[R]. 2013. [Ministry of Industr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dustrial action plans for addressing climate change (2012-2020) [R]. 2013.]

[5]魏后凯. 我国产业园区发展的新趋势[N]. 中国改革报, 2008-07-21(005). [WEI Houkai. New trend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industrial parks [N]. China Reform Daily, 2008-07-21(005).]

[6]吴志强,王效俐,孙靖文. 低碳产业园建设策略研究[J]. 经济论坛, 2010(11): 157-159. [WU Zhiqiang, WANG Xiaoli, SUN Jingwen. An investigation on the low carbon industrial park construction strategies[J]. Economic forum, 2010(11):157-159.]

[7]张洪波,陶春晖,庞春雨,等.基于低碳经济模式的工业园区规划探讨[J]. 山西建筑, 2010, 36(27): 3-4. [ZHANG Hongbo, TAO Chunhui, PANG Chunyu, et al. Discussion on industrial parks planning based on low carbon economy mode[J]. Shanxi architecture, 2010, 36(27): 3-4.]

[8]胡振宇. 评价指标体系引导下的南京紫东低碳园区规划设计优化研究[J]. 现代城市研究, 2011, 26(12): 44-48,66. [HU Zhenyu. Optimization for planning and design of Nanjing Zidong low carbon park guided by evaluation system[J]. Modern urban research, 2011, 26(12): 44-48,66.]

[9]李珀松,冯昱,王天天. 中国低碳产业园区的实践与发展模式选择[J]. 生态经济, 2014, 30(2): 143-146. [LI Posong, FENG Yu, WANG Tiantian. Low carbon industrial park practice and development model selection in China[J]. Ecological economy, 2014, 30(2): 143-146.]

[10]HASHIMOTO S, FUJITA T, GENG Y, et al. Realizing CO2 emission reduction through industrial symbiosis: a cement production case study for Kawasaki[J]. Resources, conservation and recycling, 2010, 54(10): 704-710.

[11]HARRIS S. The potential role of industrial symbiosis in combating global warming[C]//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limate Change 2007. Hong Kong, 2007.

[12]SOKKA L. Local systems, global impacts: using life cycle assessment to analyze the potential and constraints of industrial symbioses[R]. VTT Publications, 2011: 1-158.

[13]BOIX M, MONTASTRUC L, PIBOULEAU L, et al. Industrial water management by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from individual to collective solution through ecoindustrial parks[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12, 22(1): 85-97.

[14]COTE R P, COHENROSENTHAL E. Designing ecoindustrial parks: a synthesis of some experiences[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1998, 6(3-4): 181-188.

[15]MATTILA T, LEHTORANTA S, SOKKA L, et al. Methodological aspects of applying life cycle assessment to industrial symbioses[J]. 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logy, 2012, 16(1): 51-60.

[16]GENG Y, LIU Z, XUE B, et al. Emergybased assessment on industrial symbiosis: a case of Shenya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J].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2014, 21(23): 13572-13587.

[17]赖玢洁,田金平,刘巍,等. 中国生态工业园区发展的环境绩效指数构建方法[J]. 生态学报, 2014, 34(22): 6745-6755. [LAI Fenjie, TIAN Jinping, LIU Wei, et al.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index for ecoindustrial park development in China[J]. Acta ecologica sinica, 2014, 34(22): 6745-6755.]

[18]石磊,劉果果,郭思平. 中国产业共生发展模式的国际比较及对策[J]. 生态学报, 2012, 32(12): 3950-3957. [SHI Lei, LIU Guoguo, GUO Siping.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and policy recommendation on the development model of industrial symbiosis in China[J]. Acta ecologica sinica, 2012, 32(12):3950-3957.]

[19]LIU Z, ADAMS M, COTE R P, et al.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symbiosis for the response of greenhouse gases emission mitigation: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in China[J]. Energy policy, 2017, 102: 88-95.

[20]ZHANG H, DONG L, LI H, et al. Analysis of lowcarbon industrial symbiosis technology for carbon mitigation in a Chinese iron/steel industrial park: a case study with carbon flow analysis[J]. Energy policy, 2013, 61: 1400-1411.

[21]DONG H, OHNISHI S, FUJITA T, et al. Achieving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through industrial & urban symbiosis: a case of Kawasaki[J]. Energy, 2014, 64: 277-286.

[22]陈彬,杨维思.产业园区碳排放核算方法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7, 27(3): 1-10. [CHEN Bin, YANG Weisi. Carbon emission accounting methods for industrial parks[J]. China population,resources & environment,2017, 27(3): 1-10.]

[23]吕斌,熊小平,康艳兵,等.我国产业园区低碳发展思路初探[J].中国能源,2014,36(12):31-35. [LV Bin, XIONG Xiaoping, KANG Yanbing, et al. Preliminary ideas for low carbon development of Chinas industrial park[J]. Energy of China, 2014,36(12):31-35.]

[24]郭静,乔琦,孙启宏,等.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与工业园区的实践[J].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15,5(6):531-538. [GUO Jing, QIAO Qi, SUN Qihong, et al. Analysis of green development, circular development, lowcarbon development and practices in industrial parks[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2015, 5(6):531-538.]

[25]陈吕军,田金平,赵远,等. 杭州湾精细化工园区碳的物质流分析研究[J].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09 (12): 80-83. [CHEN Lvjun, TIAN Jinping, ZHAO Yuan, et al. Study on carbon flow analysis in fine chemicals industry park in Hangzhou Bay[J].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control,2009 (12): 80-83.]

[26]HUANG B, JIANG P, WANG S, et al. Low carbon innovation and practice in Caohejing Hightech Industrial Park of Shanghai[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2016, 181: 367-373.

[27]FENG J C, YAN J, YU Z, et al. Case study of an industrial park toward zero carbon emission[J]. Applied energy, 2018, 209: 65-78.

[28]鐘钢,曹丽君,贾玮.工业园区低碳发展模式评估与规划分析[J]. 四川环境, 2010,29(5): 82-86. [ZHONG Gang, CAO Lijun, JIA Wei. Evaluational and planning analysis on lowcarbon development model in industrial park[J]. Sichuan environment, 2015, 29(5):82-86.]

[29]单福征,於家,赵军,等.上海郊区快速工业化的土地利用及碳排放响应——以张江高科技园区为例[J]. 资源科学, 2011,33(8): 1600-1607. [SHAN Fuzheng, YU Jia, ZHAO Jun, et al. Land use change in the suburb area and its impacts on carbon emissions in 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ization: a case study of Zhangjiang HiTech Park, Shanghai[J]. Resources science, 2011,33(8): 1600-1607.]

[30]李平.低碳经济发展路径研究——以吉林化学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为例[J]. 经济视角, 2014(8):52-53. [LI Ping.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lowcarbon economy: a case study of Jilin chemical industry circular economy pilot park[J]. Economic vision, 2014(8):52-53.]

[31]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名单(第一批)的公示[R/OL]. 2014. http://www.miit.gov.cn/n1146285/n1146352/n3054355/n3057542/n3057544/ c3865265/content.html.[Ministry of Industr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The publicity of national low carbon industrial park pilot list (the first batch) [R/OL]. 2014. http://www.miit.gov.cn/n1146285/n1146352/n3054355/n3057542/n3057544/c3865265/content.html.]

[32]禹湘. 国家低碳工业园区建设实践与创新[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7:40-43. [YU Xiang. The practice and innovation of national lowcarbon industrial park pilot programme[M]. Beijing: China Social Sciences Publishing House, 2017: 40-43.]

[33]YU X, CHEN H B, WANG B, et al. Driving force of CO2 emissions and mitigation strategies of Chinas national low carbon pilot industrial parks[J]. Applied energy,2018,212:1553-1562.

[34]NELSON H J. A service classification of American cities[J]. Economic geography, 1955, 31(3): 189-210.

[35]禹湘,王苒,武占云.工业园区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基于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的研究[J].城市与环境研究,2017(3):80-91. [YU Xiang, WANG Ran, WU Zhanyun. The study o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industrial park carbon emissions: based on the national lowcarbon industrial park pilot programme[J]. Urban and environmental studies, 2017(3):80-91.]

[36]国家统计局. 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报告[R]. 2011.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Statistical communiqué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n the 2010 nat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R]. 2011.]

Abstract Industrial parks have become the main agglomeration mode of Chinas industrial development. Promoting the lowcarbon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parks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realizing Chinas climate change target and accelerating green and lowcarbon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In 2013, the Ministry of Industr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jointly launched the national Low Carbon Industrial Park Pilot Programme. During the fouryear pilot time, the industrial parks involved in the pilot program have developed their own distinctive lowcarbon development models.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new development of this pilot programme, we firstly analyze the pilot process and policy progress comprehensively. Secondly, we refine the development mode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in tasks designed by the central government including lowcarbon industry, lowcarbon energy, lowcarbon infrastructure and lowcarbon management. Thirdly, we select the 51 pilot industrial parks and classify the sample according to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energy intensity by the Standard Deviation method. The 51 industrial pilot parks are divided into four categories: industrial parks with high energy consumption and low share of tertiary, industrial parks with high energy consumption and high share of tertiary, industrial parks with low energy consumption and high share of tertiary and industrial parks with low energy consumption and low share of tertiary. The results show that although lowcarbon industry, lowcarbon energy, lowcarbon infrastructure and lowcarbon management are the main tasks for achieving the lowcarbon development of all kinds of industrial parks, the pathway and focus may vary for different types of industrial parks. Therefore, we propose different development models for different kinds of industrial parks. As for industrial parks with a high energy consumption and low share of tertiary, achieving lowcarbon industry and lowcarbon energy should be key measures, while the industrial parks with a low energy consumption and high share of tertiary are supposed to prioritize building a lowcarbon infrastructure. Industrial parks with high energy consumption and high share of tertiary ought to make efforts in various dimensions whereas improving lowcarbon management is an effective measure to identify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potential for industrial parks with a lowcarbon consumption and low share of tertiary. Finally, we conclude that fully considering regional and resources disparity and adopting different and specific lowcarbon development models are the important focus of the lowcarbon development for industrial parks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climate change; lowcarbon; industrial parks; pilot

猜你喜欢

气候变化试点分类
《气候变化》的披露要求与趋同分析
PCT协作式检索和审查(CS&E)试点将于2019年3月1日重启
2007:绿色企业
按需分类
教你一招:数的分类
说说分类那些事
国资委力推国企改革“十项试点”
WHO:每8例死亡中就有1例死于空气污染
谷歌数据显示:美国人不懂气候变化
给塑料分分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