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疗效

2018-11-09费松柏陈小霞

关键词:氯吡格雷服药

费松柏,陈小霞*

(1.湖北省郧西县人民医院心内科,湖北 十堰 442600;2.湖北省郧西县人民医院内二科,湖北 十堰 442600)

随着近些年人们生活条件的显著改善,人们饮食和生活结构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导致冠心病的发病率居高不下。心血管介入治疗是当前用于冠心病的主要治疗方式,尤其针对冠状动脉闭塞性病变患者的治疗更具优势[1]。但是经过长期临床实践显示,经介入治疗后极易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直接影响预后效果。为探究有效的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预防措施,本次研究将本院接收的74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氯吡格雷进行相关探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接收的冠心病患者7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7例。观察组男19例,女18例;年龄47~72岁,平均(59.41±3.74)岁;体质量48~79 kg,平均(6 3.8 5±1 0.4 7)k g;病程1~1 7年,平均(8.07±2.33)年;包括14例不稳定性心绞痛,12例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11例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对照组男20例,女17例;年龄45~74岁,平均(57.86±3.58)岁;体质量47~78 kg,平均(64.82±11.49)kg;病程2~18年,平均(9.10±2.27)年;包括15例不稳定性心绞痛,13例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9例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相比只存在较小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术前采用阿司匹林(生产厂家:德国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080078)300 mg,盐酸噻氯匹定片(生产厂家: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9980186)250 mg;术后继续服用阿司匹林100 mg、噻氯匹定75 mg,1次/日,并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抗凝1周。观察组患者在术前采用阿司匹林同于对照组,与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生产厂家: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30083)600 mg,术后阿司匹林用药仍同于对照组,氯吡格雷改为服用150 mg,术后3天氯吡格雷用量减少至75 mg,同样给予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1周。两组患者均进行为期半年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患者服药前、服药6 h和24 h的血栓素B2水平;(2)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此次研究数据应用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 21.0,计数资料表示为率(%),用x2检验,计量资料表示为(±s),用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血栓素B2水平对比

服药前、两组患者的血栓素B2水平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后6 h和服药后24 h则存在较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血栓素B2水平对比(±s)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血栓素B2水平对比(±s)

组别 n 服药前 6 h后 24 h后对照组 37 157.95±18.73 92.24±17.74 67.36±12.15观察组 37 158.12±18.62 81.35±15.36 46.25±10.32 t 0.039 2.823 19.502 P 0.969 0.006 0.000

2.2 两组患者的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对照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 [n(%)]

3 讨 论

心血管介入利用支架置入是闭塞血管疏通,属于创伤性治疗,但术后形成的血栓会使疏通的血管再次闭塞或者有新血管病变出现,对心血管介入治疗的效果产生不利影响,进一步影响预后[2]。因此,应用心血管介入治疗时应全力提高抗凝效果。术后注射低分子肝素是常用的方式,其具有溶栓、抗凝的作用,可结合于凝血酶III,对内源性凝血连锁反应进行阻断,控制血小板凝聚,使血管内的内源性氨基酸糖醛酸以及组织型纤溶酶原迅速释放,促进受损内皮细胞恢复[3]。

氯吡格雷在临床较为常见,其通过结合血小板膜表面的ADP受体,阻碍纤维蛋白原与糖蛋白GPIIb/IIIa受体的结合,控制血小板聚集[4]。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服药前、两组患者的血栓素B2水平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后6 h和服药后24 h则存在较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服药6个月后,观察组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41%,显著少于对照组的24.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在手术前给予氯吡格雷治疗,一直服用6个月,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栓素B2水平,减少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氯吡格雷服药
中老年人服药切记4不要
曲美他嗪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
用模块化思维打造组织
饭前服药和空腹服药不是一回事儿
1例氢氯吡格雷致糖尿病肾病患者球结膜出血报告
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于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服药坏习惯,您能占几条?
氯吡格雷抵抗须防范
《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心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