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麻或硬膜外麻醉对高龄伴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循环系统的影响

2018-11-09

关键词:硬膜外高龄动力学

李 平

(河北省兴隆县人民医院,河北 承德 067300)

鉴于各类疾病罹患率的逐渐增高,高龄患者手术比例也在显著提升,而这也会增加围术期心血管事件的比例。在个别患者中,虽术前无心血管疾病症状,但心电图检测中心肌缺血现象的存在,俨然增加手术难度系数,特别是在应激状态下机体心血管负担逐渐增加,不仅会提高下不良事件比例,还会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对此,随机抽取本院收治的92例高龄伴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04月~2018年05月收治的92例高龄伴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依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将其划为两组各46例。即92例患者中,男48例、女44例;中位数年龄(79±5)岁、中位数体重(63±7)kg。即两组患者各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术前,要求患者排空尿液,开放静脉,检查其心率、血氧饱和度及ECG等指标;以局麻的方式,施行桡动脉穿刺,鉴别有创动脉压指标;面罩吸氧,按照每分钟10 mL速率注入羟乙基淀粉,以此起到血容量扩充的效果。

A组:执行硬膜外麻醉,即注入合理剂量的利多卡因,待5~10 min时,若未存在蛛网膜下腔阻滞问题,可按照5 min时间间隔滴入麻药,约3~5 mL,直至满足手术标准;固定导管;保持患者平卧位。B组:待吸氧结束时,以诱导插管的方式对患者予以麻醉,即咪达唑仑(0.04 mg/kg)、依托咪酯(1.0~1.5 mg/kg)和舒芬太尼(0.5~3.0 μg/kg)、顺式阿曲库铵(0.2 mg/kg)等药;再以2%七氟醚静脉吸入的方式,对患者施行复合麻醉,以此使患者处于麻醉状态。

1.3 评价指标

对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ST段指标予以测定,鉴别患者围术期循环系统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软件SPSS 20.0对本研究数据加以处理,即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数据施行t检验。P<0.05时,各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各时段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

麻醉前,患者均未出现血流动力学改变事件,而在术中各时段患者各数据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B组患者中,麻醉后20 min呈现平均动脉压下降的现象,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患者各时段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n、±s)

表1 比较两组患者各时段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n、±s)

?

2.2 ST-T段变化情况

A组患者ST-T段变化为(-1.7±0.5)mm,B组患者ST-T段变化为(-2.1±0.5)mm,即两组患者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无症状心肌缺血是指患者无主观症状表现的情况下,经有效检查存在不同程度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其比例显著高于有症状性冠心病。同时,在高龄患者中,因麻醉、手术应激反应相对较强,多会在忽视潜在疾病的情况下,提高麻醉风险,危及其生命安全,而有效的术前检查,是预防麻醉对患者循环系统影响的关键。总之,针对高龄伴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硬膜外麻醉方式对机体循环系统影响相对较小,且可保证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的稳定性,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硬膜外高龄动力学
《空气动力学学报》征稿简则
小天体环的轨道动力学
硬膜外分娩镇痛对催产素引产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具有Markov切换的非线性随机SIQS传染病模型的动力学行为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高原地区高血压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高龄孕妇妊娠中期产前诊断中唐氏筛查的应用
二胎政策以来高龄孕产妇的高危因素分析和临床干预
改良硬膜外导管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
TNAE的合成和热分解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