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消化内科的运用研究

2018-11-09龙良金杨德凤

关键词:西医内科消化

龙良金,杨德凤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瓮安县瓮水街道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贵州 黔南 550400)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的消化类疾病发生率近些年也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1]。就目前情况来看,对于消化类疾病的治疗,主要还是采取西医治疗的方式。然而,西药具有较强的刺激性,所以治疗效果往往不如人意。与西医治疗相比,中西医结合疗法效果则更好一些,产生的副作用较小。为了对这一观点进行验证,故展开本次研究。对照组患者使用西医治疗方式,而实验组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疗法,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12月消化内科收治的患者12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男71例,女49例。年龄22~76岁,平均(35.24±2.32)岁。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两个小组,各60例。两组患者在病情、年龄、性别等各个方面均无明显的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治疗方式,主要为西医治疗。让患者口服克拉霉素以及阿莫西林等药物,每天3次。

实验组:实验组患者则采取中西医结合疗法进行治疗。在常规的西医治疗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给患者服用适量的香砂养胃丸,同时要根据患者的病情状况对服务剂量做出适当的调整[2]。与此同时,医护人员还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适当增加中药种类,给患者的健康提供可靠的保障。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要叮嘱并监督患者,要求患者尽量不要食用具有较强刺激性的食物[3]。一段时间之后,针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以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对象的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于计数数据使用率(%)表示。P<0.05表示组间数据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经过针对性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以西医为主的传统治疗思路,实际治疗有效率为83.33%,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6.66%显著由于对照组,有着明显效果。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n,%)

3 讨 论

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以西医为主的传统治疗思路,实际治疗有效率为83.33%,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6.66%显著由于对照组,有着明显效果。由此可以看出,“中西医结合疗法比西医治疗具有更好的疗效”这一观点在消化内科临床治疗中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也有科学的实践基础。

在临床消化系统疾病中,消化内科是疾病高发科室。其中最为常见的疾病类型主要为复合型溃疡、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4]。在诸多胃溃疡疾病中,胃溃疡疾病是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疾病。在西医理论中,对于消化内科疾病的治疗经常采取抗生素等药物治疗方式,虽然抗生素的杀菌效果比较强,可以抑制胃部酸性物质的生长,对胃部黏膜发挥充分的保护作用。但是,单纯的西医治疗方式会让消化系统再一次受到外部的不良刺激,从而导致病情的反复发作,不利于患者的康复。对于这种情况,重要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起到缓解的作用。中药的性质比较温和,对于患者的病变部位可以起到有效的改善作用,将治疗后病情复发率降到最低。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措施在确保消除症状的同时,解决了患者的内部问题,避免让治疗影响到患者的恢复,有着显著的效果。

总而言之,相对于西医治疗方式,中西结合疗法在消化内科疾病中的应用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以在缩短患者住院时间的基础上实现患者的治疗效果的提升。中西医结合疗法是基于患者临床症状和具体病因的基础上展开的临床治疗,可以从根本上除去病因。中医治疗和西医之劳两者互补,将其应运到消化内科临床治疗中,可以显著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西医内科消化
内转科型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观察
“胃不舒服”未必都是消化问题
PBL嵌合LBL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呼吸内科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体会
两手
张竹君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西医
消化不良
趴在桌上午睡不会影响消化吗?
蒙西医结合治疗对宫颈癌术后中性粒细胞及CD4+/CD8+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