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动康复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效果

2018-11-09何秀玲

关键词:步行心衰心功能

何秀玲

(玉溪市人民医院,云南 玉溪 653100)

冠心病发展至终末期阶段即为慢性心力衰竭,此时心功能明显下降,是造成冠心病患者死亡的常见原因之一。临床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目标是改善心功能、缓解临床症状,目前运动康复已成为心脏综合康复计划的核心内容,运动康复配合药物治疗能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抑制病情进展,改善预后,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本研究进一步分析运动康复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心内科治疗的106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3例,男29例,女24例,年龄47~84岁,平均(64.1±10.7)岁,病程6个月~12年;对照组53例,男28例,女25例,年龄45~85岁,平均(65.2±11.3)岁,病程6个月~15年;所有患者均符合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按照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37例、Ⅲ级49例、Ⅳ级20例;排除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严重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由其他心脏疾病所致心力衰竭等;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心功能分级、病程等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使用利尿剂、血管扩张剂、强心剂、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运动康复治疗,待患者病情稳定后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制定个体化运动康复方案,从低运动量逐步过度到高运动量,循序渐进。第1~2天开始床上被动活动,包括肢体被动运动及被动翻身,由护理人员示范后,指导家属协助患者完成,2次/d;第3~4天开始床上腿部运动,主动活动脚、踝、膝部关节,运动时间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宜;第5~6天开始床上活动胸、肩和上肢运动;第7~8天可帮助患者下床,进行椅子疗法,坐沙发或直背椅,每次10~30 min,1~2次/d,逐步增加时间;第9~10天开始进行医疗体操运动,按规定步骤活动肩颈和双上肢;第11天开始平地步行训练,每次100~200米,2次/d;第12天增加平地步行量至500米,或自行上下一层楼,2次/d;第13~14天增加平地步行量至1000米,或自行上下二层楼,2次/d;第15~16天开始坡路步行1000米,或自行上下三层楼,2次/d;第17~21 d行6 min步行试验[2-3]。3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后评价疗效。

1.3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心衰症状及体征基本控制,心功能检测恢复正常,心电图检查也恢复正常;有效:心衰症状及体征有所好转,心功能及心电图检测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无效:心衰症状及体征无明显改善,心功能及心电图检测均无改善[4]。

1.4 观察指标

治疗后复查心超,记录LVEF、CO、SV、CI、LVEDd变化;治疗后进行6 min步行距离试验,并使用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调查表评估患者生活质量。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用t检验,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行x2检验,率(%)表示,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3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心功能各指标比较

见表2。观察组治疗后LVEF、CO、SV、CI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而LVEDd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心功能各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心功能各指标比较(±s)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例数 LVEF(%) CO(L/min) SV(mL) CI(min/m2) LVEDd(mm)观察组 53 56.21±6.75 5.32±1.24 59.69±3.85 2.83±0.58 50.36±4.91*对照组 53 50.43±4.39 3.90±1.31 47.93±4.26 4.03±0.62 57.28±5.14

2.3 两组患者治疗后6 min步行距离及生活质量比较

见表3。观察组治疗后6 min步行距离、明尼苏达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后6min步行距离及生活质量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后6min步行距离及生活质量比较(±s)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例数 6min步行距离 明尼苏达生活质量评分观察组 53 371.48±50.29 22.36±3.82*对照组 53 254.67±55.13 33.84±4.27

3 讨 论

运动康复治疗是近年来心内科新兴的一种治疗方式,通过不断的临床研究显示,运动康复可有效改善恢复期心衰患者的心功能,而长期的卧床反而不利于病情的康复[5]。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配合运动康复可减轻心脏负荷,增强心肌收缩力,降低心肌耗氧量和耐缺氧能力,减少外周阻力,增加心排血量,改善心功能。其次,运动康复可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抑制心室重构,从而抑制心衰病情进展。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心功能各指标、6min步行距离及生活质量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证明运动康复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确切,有利于提升患者的运动耐量,提高心功能,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步行心衰心功能
老人气短、浮肿、乏力,警惕慢性心衰
国外心衰患者二元关系的研究进展
魔方小区
参麦、参附注射液在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睡眠质量与心衰风险密切相关
大负荷训练导致肌酸激酶异常升高对心功能影响的研究
步行回家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BNP及乳酸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