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细节传神,心音共鸣

2018-11-08杨志芳

关键词:情景生活

杨志芳

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我们读过许多课文,究竟有多少人或景让你难忘?但至少可以说:难忘孔乙已“多乎哉?不多也”的话语,难忘金岳霖先生捏跳蚤的趣镜,难忘爱斯梅拉达给伽西莫多喂水的场面;更难忘郁达夫笔下的江南冬景,还有奥尔多·利奥波德笔下那一声深沉、骄傲的狼的嗥叫……如此的魅力,源于高超的描写艺术。一篇叙事文要写得生动感人,既需要引人的故事味,又需要心音共鸣的生活味。写出生活味的重要方法就是描写,尤其是生活場面描写和细节描写。学会描写,你文中的人与景才让读者难以忘怀,你的作文才富有魅力。请看下面这篇2008年江苏高考中的优秀作文:

读有发现

好奇心

在那个不寻常的中午,在她坚定地迈出每一步时,阳光碎了。

很喜欢这样一句话,每个女孩都是天使。但当我第一次看到她时,我觉得她不是。

她是那个坐在教室角落里的女生,不美,而且她只有一条腿。也许正是因为这,我的好奇心才会像雨后的小草一样“嗖嗖”地长了出来。

那天的阳光好像格外刺眼,中午放学后我走得迟了点,刚好看见她拄着拐杖缓缓地走向楼梯。这时,我的好奇心告诉我:为什么不跟过去看看她怎么下楼梯呢?于是,我悄悄地跟了上去,只见她拄着拐杖艰难地走下楼。楼梯并不高。但对于她来说每一步都是一次挑战吧!她先将拐杖拄在下一级台阶上,再用腋下顶住拐杖,用力地将那条独腿挪到下一级台阶。,我看到她的双手紧紧抓住拐杖,手上的青筋清楚可见。

这时,我的好奇心不但没有减退,反而更加强烈了。不知是谁将吃剩的香蕉皮随手扔在了楼梯上,大概是想恶作剧吧!不知道她会不会注意到,我屏住呼吸看着她艰难地一步一步地走下去。近了,近了……她要做什么?只见她一手抱住栏杆,一手将拐杖放下来,接着,她蹲下身……她,竟将香蕉皮捡了起来。我的好奇心仿佛一下子被击碎了。我觉得自己好像是一个恶魔,站在这个角落,阴险地看着这样一个天使走进危险。

阳光透过窗射进来,我仿佛一下子被照亮了。我不再好奇她会怎样走下楼梯,赶紧思考怎样去弥补我的好奇犯下的错误。

于是,我飞快地朝她走去。她正努力着站起来。也许是因为太累了,她怎样努力都没有用。这时,我伸出手想把她拉起来。她抬起头,用疑惑的眼神望着我。我轻轻地对她微笑,她便也微笑着将手递给我。于是,我就这样扶着她走下了楼梯。虽然,我们没有说一句话,但我却从她手心的温度中感受到了来自她内心深处的温暖。这温暖慢慢地将我融化,将我的好奇心融成了一颗有爱、有温暖的心。

走出教学楼,她微笑着对我说:“谢谢。再见!”接着便向路边的垃圾筒走去,她小心翼翼地将香蕉皮扔进垃圾筒,然后又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出校门。,耀眼的阳光洒在她瘦小的身上,我仿佛看到了她变成了一个天使。只不过她是一个单翼的天使。她头顶上的隐形的光环温暖了我的心。我站在金急雨的花树下,将那颗好奇心小心翼翼地放进心中的角落,用她给我的充满爱的心温暖自己。

【悟得智慧】

一、选好“点”,抓住特征:描写的根本

叙述和描写,是记叙文写作中最常用的两种表达方式。叙述着眼于交代、介绍,使读者明白、了解某个客观事实,而描写着眼于刻画、描摹,重在表现细微之处或侧面局部,使读者感受客观对

【文中智慧】

这是一篇规范而精彩的记叙文。题材来自当今学校生活,质朴而又亲切,值得提倡。作者描述“单翼天使”下楼的过程中发生的故事,曲折而感人。文章以第一人称叙述的角度,以自己的心理活动与变化为线索推动故事发展,由“好奇”而引发,接下去是“忏悔”和“同情”,最后感悟升华;“天使”的阳光,由“刺眼”到“透亮”直至“耀眼”,融合了爱心的温暖,把“好奇”推向了人生的高境界。

除了构思之外,文中特别精彩的是传神传情的描写。开篇一下子推出一个特写镜头:“在那个不寻常的中午,在她坚定地迈出每一步时,阳光碎了。”有背景,有人物,清晰传神,有悬念感,极妙!接着,以对比的方法介绍人物,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描写人物,交代由此产生“好奇心”,点题自然。接下来,由自己的“好奇心”心理,引出“她”的特写镜头。描写“她”下楼梯的情景,运用细节描写,生动而又层次清楚地再现了“她”拄着拐杖下楼梯的艰难过程,传神地突f}{她的坚强形态。再接着,描写“她”捡香蕉皮“镜头”,“抱”“放”“蹲”“捡”一连串的动词,细腻、真切、传神,震撼了我们的灵魂!清楚再现“过程”,生动体现人物坚韧、美丽、高尚的特点。然后叙述自己在感动之余上前帮助“她”的过程与内心感受,同样写得真实,具体,清楚。突出了“她”这一行为的感召力量。最后,描写“她”走下楼梯扔香蕉皮的过程,抒发自己的感受,突出了题意,突出了主题。可以说,小作者善于运用描写艺术,每一处描写,都是那样的细腻、真切,每一处心理的变化都是那样的自然、动人,每一句话都是那样耐得起咀嚼、品味。如何写出优美感人的记叙文,相信同学们阅读这篇作文后会有许多收获。象,唤起想象和情感体验。叙述是时间上的流逝,而描写是时间上的凝滞。描写的根本,就是选好“点”,抓住特征。

1.选好描写的“点”。在叙述中,什么地方需要集中笔墨进行描写呢?老舍曾说过:“写人物时要先定一个特点去描画人物。”这里就有个确定描写点的问题。描写作为一种表达方式,总是为描写对象和表情达意服务的,所描写的人、景、物等,既要突出其特征,又要能表达情感和主旨,不能单纯地为描写而描写。所谓情感和主旨,指作者在形象上赋予的生命意义、生活意义、情感意义、文化意义等。任何无益于表现形象特点和主旨的旁逸斜出的描写,不管多么细腻,多么逼真,都应该果断割弃。例如:

同样是外貌描写,鲁迅就特别善于根据表情达意需要选择描写点进行精确细致的描绘:他写祥林嫂,是通过“画眼睛”揭示她精神的创伤和苦痛;他写阿Q,着重写他头上的癞疮疤来表现他的精神胜利法;他写闰土,通过闰土的手“红活圆实”到“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的变化,反映他生活的艰辛和痛苦;他写孔乙己,则是由那件“又旧又破的长衫”,表明他的身份特征和内心世界。再如:

壶关,整个村落都是缸,满目的缸,满目的土色。黄猫侧着身子躲在缸与缸的缝隙间避着火辣的阳光,眯着眼,慵懒地一动不动。

老师傅却没有歇息,专注于手中的活计。黄泥溅起的泥水覆住了他的全身,只留着两只眼,瞳仁中闪着莫名的光芒。

他卖力地踩着旋转的工作台,中间那堆像佛的黄泥也跟着旋转起来。他凝神盯着,高高举起双手,像一只等待猎物的蓄势待发的兽,倏的插入黄泥之中,好似用盡全身的力量,带着开天辟地的魄力。

辘轮飞速地旋转,他的手稳稳地掌控着,黄泥以此为轴心一点一点打开,如同绽放的蓓蕾,一瓣一瓣,向外展开去。老师傅宽厚的背脊高耸拱起,像与兽搏斗一般用力。泥土似乎听懂了他的话,缓缓地向上延展,灵活地在他手下穿梭,逐渐形成一个缸底的模子。拉坯拉到三十厘米,他停下了。阳光下,土色的粗坯在工作台上缓缓转动,就像老师傅一样厚重可靠。

“缸底要放在风口阴干,再用泥条盘筑。”他搬来一个阴干好了的缸底,用手臂粗的泥条一圈图向上盘筑。看起来枯燥无味的活计,他却干得十分精细认真,仿佛对待一个有生命的活物,神圣又庄重。又仿佛对待自己的孩子,瞳仁中散发出一种温柔的气息。缠绕到六十厘米的时候,他切断了泥条。

“现在大街上都用塑胶缸了,又便宜又方便,谁还用这种土缸啊……”老师傅一边用蘸着泥水的麻丝磨平表面,一边夯实拍打着不圆的地方,在土缸外层刻上独特的肌理和纹路。

“但我的师傅就告诉我说要做自己喜欢的东西,我爱做缸啊。”老师傅欣慰地看着刚做完的土缸,干裂的黄泥下满是朴实的笑意,透过土散发出来的是欢乐的气息。“我做了一辈子了……”

辘轮又飞速地转起,老师傅又专注地开始了新的活计。看着他,我深受触动。生活加之于他的是土缸卖不出去的现实,但他回报生活的是对于做缸的深切的热爱与激情。一辈子,一个人花了一辈子的时间去热爱并坚持一样东西,纵使世界在变,现实再残酷,也无法消磨他心中的信念。那么,我想,他的生活并非单调的土色,而比任何屈从于生活的人都要绚烂。

依然是苍劲的手,满身土色,黝黑的瞳孔中闪烁着光芒。

黄猫伏在杂草丛中,眯着眼,看着杂草在自由的风中摆动。远处传来大娘的叫骂声,夏雨将至,天空响起沉闷的低吼。整个村落都是缸,一排排,大大小小,一摞摞,堆成小山一样的缸。

【文中智慧】

小作者由命题材料中“生活的色彩和画的色彩不一致”这句话思考:“一致”与否,取决于你对生活的态度,对心中所爱的色彩的信念。只要心中有“彩色”,生活就有“美丽”。然后回忆生活与阅读,是否有这样的生活故事或情景,能够表达(演绎)这样的主题(中心)呢?可以是一件事,一个人的故事,也可以是几个生活小故事。于是,小作者就想到这么一个形象,一个故事,执着追求的信念让灰暗的生活色彩变得多姿多彩。(这个故事的材料来自蒋勋的《少年台湾》,作者根据主旨进行了改写,显然过多引用了原材料,这是不可取的。但改写后的故事,其描写艺术确实值得借鉴。)小作者遵循“发现”与“再现”的过程,抓住老师傅做缸专注、精细、认真的特点,合理选“点”进行具体描写。首先,发现了生活中一个特别的镜头:一个满是缸的村落,一个专注做缸活计的老人。抓住“土色”“眼神”描写,情景形象生动,情景中有对比,突出老人的专注与不倦的追求。接着发现并再现老人做缸的过程,选取“眼神”与“双手”两个“点”着力描写,拉长过程,放大神态,“苍劲的手,满身土色,黝黑的瞳孔中闪烁着光芒”的形象特征得到强化,熟练高超的技艺,制作时的专注、精细和认真等内涵特征得到充分体现,让读者真切感受到制作过程中的神奇、美丽和带来的精神享受。再接着,明白(发现)了故事中蕴含的生活道理。再次描写老人制作土缸的情景,引出自己的感慨,明白了故事中蕴含的生活道理,揭示了故事的主题:纵使世界在变,现实再残酷,只要信念还在,生活色彩就不会单调,而是绚烂多彩。通过语言或情景暗示中心,在叙写故事的过程中或者叙写完故事后,抒发自己的心理感受或者感悟、思考,是揭示主题、突出故事意义、体现题意的重要方法。最后,再现背景,加深了主题的意味,令人回味:现实并不美好,但信念带来的却是如此壮观的景象。记叙文的结尾主要有两类:一是点题式的,以感悟或语言揭示突出主旨;另一类是情景式的,以特定的情景留给读者回味的空间与魅力。但都要注意与开头的呼应,与上文的照应。以情景开头,以情景结尾,情景中蕴含着主旨,显得完整而合理,这是记叙文结尾的首选。

2.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描写对象的特征,有其外在的形态色味特征,也有其内在的性格、情感、生命特征。人无全肖之人,景无全同之景。生活中的人,百人百面目,千人千形象;生活中的景,异彩纷呈,千姿百态。抓住特征,就是指抓住能够表现情感和主旨的特征,就是就要抓住能够体现其内在特征的外在特征。例如,学生作文《是果实,也是种子》的场面描写:

除夕,我随父母去祭祖,一路上,人们都提着大包小包的祭祀品,脚步匆匆,脸上洋溢着笑容,欢喜地盼望着团圆之夜。

陵园里,烟雾缭绕,把蓝天都熏得灰蒙蒙的。孩子们的尖叫声欢笑声早已打破了陵园内原有的宁静,大人们互道的恭喜声、祝福声早已驱赶了陵园内应有的肃穆,陵园已成了欢乐的海洋。

我心不在焉地看着大人们按规矩机械地执行着一道道程序,听着他们的高谈阔论,漫不经心地向四周一扫,突然,如触电般呆住了。一位中年男子身着早已褪了亮色的皮夹克,缓缓地弯曲着膝盖,又好像一下子丧失了所有力气,重重地跪在坟头。然后,举起早已冻得通红的粗糙的手仔细地擦拭着墓碑,轻轻掸去每一寸灰尘,又沉沉地将头叩下,久久不肯抬起,浑身微微颤动着,传来一声声低沉的抽泣。身外的一切喧哗与纷扰似乎都与他无关,只是一片沉静,一片压抑的沉静。他寂寞的背影与成群的我们相比,更像是一只落单的孤雁。

在他凄凉的背影下,更有少得可怜的一小袋纸钱,似乎要与它的主人一道,埋没在渐浓的烟雾中。但我知道,他的母亲,那个遗照上看上去略显发福,笑得很淳朴的老奶奶,一定不会介意,倘若她地下有知,她的心一定会被她儿子这重重的一跪,沉沉的一叩所饱含的真爱填满。

是花红酒绿的世界吞噬了怀念的种子?是生活推崇的快节奏除掉了思念的嫩芽?还是金钱之潮流席卷了爱的硕果?当我们面对亲人冰冷的身躯时,曾饱含遗憾与悲痛,但不要因为已走出阴影,而随意荒芜了那片思念的田地。因为真正的爱只是被封存在了记忆的角落,即使泛黄,但当你走进陵园,跪在坟头时,你的心中应饱含虔诚的感激与怀念,你的思念之果应压弯树枝。

孝子之爱是果实,它的酸涩催人泪下,又发人深省,让我及时地发现了心田的贫瘠。孝子之爱也是种子,我接受了它的入驻,让它在我心中发芽、开花、结果。

【文中智慧】

小作者在正确理解题意并明确立意的基础上,选取一个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场所特定的场面进行描写。首先具体描写再现除夕那天陵园里热闹、欢乐的情景。这与陵园应当有的宁静、肃穆气氛极不协调,自然引起读者疑问。接着描写一个特定的场面,既视听结合,又运用细节描写,细化拉长中年男子跪祭母亲的过程,形象描写其动作和抽泣声,突出其虔诚、怀念之心,与上文的描写形成强烈的反差。这位男子对母亲真诚的怀想与真情的流露,激起作者心潮翻腾,震撼着小作者的心灵,也震撼着读者的心灵,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文章的立意已在此作了暗示。于是连用三问,实际是对世俗缺乏真情真诚真爱的批判,是对虔诚的感激和怀念的呼唤,使立意再推进的过渡。再抒发感悟:“孝子之爱是果实”“孝子之爱也是种子”,这正是承上而来,将思考再推进一步,点明了题目,显出立意的高远。

二、视听并用,点面结合:描写出生活场面的氛围与情感

生活画面是由人物活动和一定场合情景构成的生活片段、生活情境。生动形象再现生活画面,就是选取事情发展变化过程中重要阶段的情景或场面进行具体的描述,写出氛围与情感色彩,打动读者的心灵,引起感情的共鸣。一般运用以下两种方法。

1.视听并用,点面结合。描述生活画面,一方面要善于抓住情景特征,从听觉、视觉两个角度,概括描写全景,包括背景、人物活动及自我感受;另一方面要选择典型事例的典型镜头,具体描写神态、行为、语言、心理等特点。于漪老师说,写场面要“有点有面,点面结合,层次显豁,多方着墨”。有面,才能写出场面的气氛;有点,才能给人深刻的印象,激起强烈的感情。有面有点,才能写出气氛和情感,生动地再现生活真实。 例如下面一篇学生作文:

和谐之美

国庆节,秋高气爽,是个逛集市的好时机。

一大早,我就陪妈妈往集市上赶。太阳还没有出来,可马路上已经车水马龙,有车拉肩挑赶去摆摊卖货的,有骑车步行前去买菜购物的。大家合作一路,沐浴着早晨薄薄的雾气,带着笑声、车铃声和吆喝声向集市行进,显得那么欢快,那么和谐。

我们赶到集市上时,太阳已经升高了。呵,这里简直是一個彩色的世界。,公路的两旁已经摆满了各式各样的摊位:有的挂起各色衣服,有的摆起各种样式的玩具,有的摆着一盆盆鲜花,更多的是冒着热气的小吃。在原先的集贸市区内,是那应有尽有的蔬菜、鱼肉。市场上开始热闹起来,人头攒动,笑语迭涌,招呼声,叫卖声,讨价还价声加上商贩促销的音乐声,组成一曲“农家乐”。原先不大的集贸市场就这样被欢乐声拉长了,被琳琅满目的物品挤宽了。呵,整个集贸市场多么热闹,多么和谐。

我和妈妈穿过人群,来到菜市上。在此起彼伏的招揽声与讨价还价声中,妈妈边问边挑选着蔬菜。我便单独行动,边走边看。刚走到一位五十多岁的菜农摊前,忽见一个年轻妇女急匆匆跑到菜摊前,把装着白菜的篮子往菜农跟前重重地一掷,满脸怒气:“你的秤!”菜农跟周围买菜的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事愣住了,我想,这下要吵架了!没等妇女再开口,菜农马上满脸微笑,轻声地问:“这位大嫂,怎么回事?是不是钱算错了?”“钱?我问你的秤!我刚买的菜,到公平秤上去一称,少了大半斤,你说为什么?”“大嫂,不要急,我给你重新称称!”说完,菜农便把篮子挂到秤钩上,一看,二斤六两!他忽然一拍脑子,“唉!我真糊涂!”抬起头,极诚恳地对那位妇女说:“大嫂,实在对不起,我难得做生意,称菜时忘记减掉篮子的重量了”说完,掏出钱退给妇女,旁边的人也都说:“人家也不是故意错的,现在向你赔礼道歉,退钱给你,还不好吗?”那妇女的脸色终于阴转多云:“我也不是为这几两菜,我以为你这秤有问题呢。”说完,提起菜篮子走了。一场眼看就会发生的吵闹烟消云散,热闹的买卖声又掀起来了。

真诚,理解,宽容,让这集贸市场更温馨,更和谐。

离开菜市,太阳已老高老高了,整个集市的交响曲在这金色的阳光中更加动听!一阵凉爽的微风吹来,让人感受到舒适的温馨之美,和谐之美!

这篇作文从两个方面突出“和谐之美”:“面”上生动描写赶集路上的情景和集市整体场面的热闹与和谐;“点”上具体叙述和描写一位菜农与顾客由误会引起矛盾到矛盾顺利解决的典型事例,突出了人与人之间的温馨、和谐的关系。描写“面”的场面,抓住了最明显的特征,如集市的多彩、热闹,抓住了主要的景物,如集市上的摊位、声音,从视觉、听觉两方面,写出了农贸集市的氛围。描写“点”,则抓住了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表现出平凡人的真诚、理解、宽容的美好品质、美好感情。这是运用视听并用、点面结合的成功例子。

2.动静结合,以动为主。世间万物,都离不开动态或静态这两种存在和显示方式。描写生活画面时注意动静结合或以动显静,或以静示动,就会大大增强描述的形象性和感染力。在写人叙事的文章中,更应当以“动”为主,力求通过特定环境中场景的转换、行为的变化和事情的发展等动态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情感,揭示事物的现实意义。

“下面升国旗奏国歌。”忽然,挖土机的嘈杂声一下子消失了。只见农民工们停下了手中的活,笔直地站在原地,目光有神地盯着国旗。一个高个子农民工不知怎么进入了我眼帘。大概是来不及找个相对平坦些的地方吧,他的双脚竟站在高低不平之处。一脚悬空,可他丝毫没有摇晃,仅凭一只脚死死地抓住了地面,其费力程度可想而知。他的脸上写满了“辛苦”,可是嘴角却带着笑容。面对这位青松般的高个子,我被震撼了。如果说,刚才一幕只是对我的一次震撼,那么,接下来的一幕则是对我心灵的一次洗涤。国歌音乐响起,校园内依然是一片沉寂,可校园外却响起了农民工们嘹亮的国歌声。伴随着这一声声纯洁的国歌声,我心灵的污垢在一层层褪去。我犹如清夜闻钟,又如受了当头一棒。我和同学们挺直了自己的身体,唱出了国歌声……

(《怀想天空》)

这段文字描写学校升旗时工地上的场面,生动再现农民工在升旗仪式中的表现。不仅先点后面,视听结合,层次清楚,写出了气氛,写出了感情;而且较好地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具有很浓的生活味和很强的感染力。

即使是场面描写中的景物描写,也要力求动静有致,情趣盎然地展现人物活动的背景,渲染气氛。必须说明的是,场面构成的方式很复杂,表现形态也是多样的。所以场面描写要力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全方位、多角度表现,力求通过生动形象的描写,把一个个真实感人的典型场面摆到读者面前,以发挥其独特的表现作用。

三、合情合理,拉长、细化、放大:让细节描写传神传情

记叙文中的细节,也叫生活细节,指生活中特点鲜明、能够体现主旨或情感的细微而具体的典型情节,包括生活小事极其细微的行为动作,最普通最常见的细微现象或镜头。细节描写,就是运用准确的动词或形容词具体细致描写事情发生过程或环节中的动作、神态变化、说话语调,以及心理感受,通过言、行、神态、心理感受传神、传情。或者,抓住能够烘托或突出神与情的常见的景色、事物,进行具体描绘。

1.细节描写有怎样的特点?细节描写的基本特点有两条:

(1)体现在过程中:在描写场景或叙述生活故事情节的过程中。

(2)传神与传情:传神,就是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内心世界;传情,就是细节中传达出亲情、真情、诗情。

2.如何在记叙文中成功地运用细节描写呢?

细节描写方法很多,然而,比较实用的方法是,根据传神、传情的需要,运用准确的动词,或形容词,或标点符号,拉长过程、细化动作,放大神态、突出变化,标志语调、反复特征。

(1)拉长过程、细化动作。这是指对于一个特定的生活情节或人物行为,细化其发生过程,具体描写其过程中的每个环节,细化这一过程中的每个动作,使这一情节或行为的内外过程清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更好地起到传神传情的效果。例如:

那天的阳光好像格外刺眼,中午放学后我走得迟了点,刚好看见她拄着拐杖缓缓地走向楼梯。这时,我的好奇心告诉我:为什么不跟过去看看她怎么下楼梯呢?于是,我悄悄地跟了上去。只见她拄着拐杖艰难地走下楼。楼梯并不高。但对于她来说每一步都是一次挑战吧!她先将拐杖拄在下一级台阶上,再用腋下顶住拐杖,用力地将那条独腿挪到下一级台阶。我看到她的双手紧紧抓住拐杖,手上的青筋清楚可见。

她要做什么?只见她一手抱住栏杆,一手将拐杖放下来,接着,她蹲下身……她,竞将香蕉皮捡了起来。我的好奇心仿佛一下子被击碎了。我觉得自己好像是一个恶魔,站在这个角落,阴险地看着这样一个天使走进危险。

(《好奇心》)

描写“她拄着拐杖艰难地走下楼梯”情景和“将香蕉皮捡了起来”的行为,运用细节描写,生动而又层次清楚地展现了这一情景这一行为的具体过程,以及这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每一动作。正是这过程的拉长、动作的细化,突出“她”坚韧、美丽、高尚的特点,产生感人的力量。

(2)放大神态、突出变化。这是指在特定情景和生活事件中,着意描写人物的细微神态及其变化,甚至可以带有一点夸张的色彩,使人物神态及其变化清晰地展现在读者眼前,从而增强传神传情的效果。例如上面《好奇心》中“她的双手紧紧抓住拐杖,手上的青筋清楚可见”,就是放大“手上的青筋”,突出“她”的坚强。

(3)标志语调、反复特征。“标志语调”指人物内心情感的外在表现,在描寫人物语言时和自我的心理感受时,要充分运用语气词与标点符号,明显而真切地表现人物内心情感的外在特征。“反复特征”指在叙事及描写过程中,有意地反复描写人物、事件、景物的一些重要特征,加深读者的印象。标志语调、反复特征,强化了传神传情的力量。

如何描写细节,一要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一要依据人物故事内容与场景特点,或选用,或综合运用,关键是合情合理,确实能够传神传情。例如下面一篇学生竞赛获奖作文:

那一边

我站在年关的当口,站在这个繁华街市的那一边。我的眼中,投射的是都市夜晚的喧闹纷繁和来来往往的人群。

似乎每个人都爱盯着前方,所以忽视了那一边。但,偶然地侧目,竟然,发现了那一边——如此别样。那一边,蹲坐着一位孤独的老者。他在霓虹灯下的影子,小小的,像一个黑点般渺小与脆弱。老者的那一边,依旧孤独地横着一只缺了口的、斑驳的空碗。他尽量将他的身体蜷在霓虹灯的光芒下,希望获得些许灯光散发出的热。冷——灯虽明亮,他却感受不到哪怕是一丁点的温馨。凛冽的寒风中,只有身上挂着的几片碎布陪伴他一起瑟缩着,他如同惊涛骇浪中的一叶扁舟,随时都会被淹没。

猛地,仿佛焕发了生机般,他直起身子,深陷的双眼看着那一边——用满是灼热和渴求的眼神看着那一边。可是,绮丽繁华的街市没有注意到他,衣着鲜亮的人群没有注意到他。自顾自向前走的人们,怎会关注那一边的一个老者?他灼热的眼神散去了,内心的渴求熄灭了,直立的身子倒下了,一声无奈的叹息传来了……

我的内心纠结着。为何人们总是沉醉在这片本不完全属于我们创造的繁华之中,冷漠地忽视我们的那一边,淡忘最纯朴的悲悯情怀?我真的不明白。我摸出身上仅有的5元钱放进那只空碗。我没说什么,他也没说什么。

在他的身旁,才有机会端详他的面庞,才看清他那中年闰土般“灰黄的、满是皱纹的”脸,才体会到于勒那双“干枯的、毫无生机的”手,才明白卡西莫多佝偻的后背…

在与他眼神对视的一刹那,我分明看到他眼中闪烁的光芒与感激。我站起身,走开了。

我知道今夜,那一边的他不再寂寞。可明天呢?当他消失在城市的那一边时,便注定要守着那空空的旧碗,便注定要度过无数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漫漫长夜,便注定要承受许多怅惘和无奈……

车马喧,无人注视那一边。那人却长夜难度,不入眠。

繁华的街市上,我的身影,渐渐消失在街道的转角处。其实,偶然的侧目,才会发现,那一边,渴求与灼热的双眼。但,心中却热烈而真挚地希望,下一次的偶然侧目,那一边的人们,正在温馨的家中,感受着融融暖意……

【文中智慧】

这是一篇描写个性色彩鲜明、富有生命力的记叙文。文章描述了我们常见的情景常遇的眼神,却是我们许多人很少去关注与思考的生活现象。本文的亮点有三。一是作者对生活的关注与思考的视角新。不仅关注生活这一边的热闹繁华,而且关注生活那一边的孤独与冷寂;不仅关注这一边的冷漠无情,而且关注那一边的灼热渴望。更重要的是,作者不只是关注生活现象,更善于思考现象,以引起读者的关注和思考。二是构思巧妙。全文将记叙与思考、情感融合在一起,以观察与思考的过程为序描述故事的发展,抒发自己思考情感的深入。三是描写精彩,富有个性。开篇描写街市情景,街市的繁华、夜晚的喧闹,是铺垫,也是反衬;“投射”准确表现夜景的视觉冲击力,“喧闹纷繁和来来往往”则简洁形象表现出街市夜景的特征。尤其精彩的是,紧扣题目,抓住最典型的特征描写人物。“蹲坐”“蜷”“挂着”“瑟缩”“直起身子”“深陷的双眼看着”“灼热和渴求的眼神看着”“灼热的眼神散去”“直立的身子倒下”“叹息传来”等描写,一方面细化动作的变化,拉长动作变化的过程,另一方面放大神态,细化神态变化,反复描写“眼神”特点加以强化,加上两个比喻句及“孤独地横着”“斑驳的空碗”等描写,准确生动突出了人物渺小、脆弱、无助的凄凉境遇,给人震撼力。“对视的一刹那”“分明看到他眼中闪烁的光芒与感激”,再次描写眼神,并放大眼神特征;借助课文中的人物形象神态来描写老者的神态,又一次运用放大神态的方法描写,更凸显出老者的可怜、无助,语言精彩,有个性有生命力。再加上在描写老者行为神态变化过程中真实具体描述自己的行为与心理,揭示主题,引起读者的关注和思考,其语言独特真实,富有情感意味。可以说,文章那具有个性化、生命力的描写带着我们一路观察一路思索一路唤起人情味。

细节传神,心音共鸣,让我们学会描写,尤其是学会场面描写和细节描写,写出精彩感人的文章。

猜你喜欢

情景生活
完形填空专练(三)
楼梯间 要小心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水煮生活乐趣十足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生活小窍门
把美留在心里
高考模拟题精选之情景交际题
轻松模仿,开口即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