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本科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改革与研究

2018-11-07石林

报刊荟萃(上) 2018年9期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教学改革

摘 要: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推进教学改革发展,缓解学生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探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改革,如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设计科学教学内容、培养“双师型”教学团队、共建实训实习基地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研究完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方法,以便应用型本科院校更有效地实现培养人才的目标。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

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的加快,社会对高素质、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趋增加。为了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高校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其中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校企合作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为此,应用型本科院校要积极让企业全方位全过程参与学校专业建设和管理,为了保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学校需及时进行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包括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的改革和绩效评价的改革等,同时规划新的师资建设方案和实践实训的建设。

一、修订符合订单式培养模式的人才培养方案

(一)应用型本科订单式人才培养方案需符合学校和专业定位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订单式培养模式应该结合重点院校的“学科型”模式和高职院校 的“技能型”订单式的优点,同时增强学生实践能力。该模式既要考虑合作企业的岗位需求,也要考慮学生的职业发展,不能让学生的就业面太窄。实践证明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借鉴“基础+模块+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既注重学生的学科基础理论,又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符合应用型本科培养“厚基础、强能力、重应用”人才目标和定位。

(二)前期调研

专业设置、调整、优化订单式人才培养方案前,先对校企合作企业、毕业生、同行专家进行了充分调研。通过全面、广泛的市场调研,重点调研企业人才需求、主要就业岗位、主要工作任务、职业能力、职业前景等,并以就业为导向,以企业的需求为导向,以此作为修订才培养方案的重要依据。

(三)充分论证订单式人才培养方案

为了在人才培养中充分体现行业发展要求,充分反映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专业在订单式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中,积极邀请行业、企业参与方案设计与论证,方案要充分体现专业特色和学生特点及需要。

对订单式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论证,参与人员主要包括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会人员一般由兄弟院校专家、校企合作单位专家、专业带头人和负责人组成。论证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论证,定位是否准确,目标是否明确,是否符合社会人才需求。二是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论证,培养模式否能满足培养目标要求,是否有课程改革特色等方面。三是课程体系方面的论证,课程体系设计能否体现培养目标,专业主要课程是否得到保证,课程、学时设置是否科学合理,是否符合教育规律等。四是专业实践环节的论证,实践环节设计能否体现培养目标,是否有利于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等方面。五是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保障机制的论证,师资力量的配备是否合格,队伍建设是否有持续性,实习实训条件是否满足要求。

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改革

根据订单式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思路,课程体系构建需要考虑学校培养目标和企业人才需求相结合、专业理论与企业实践相结合、企业岗位能力需求与未来职业发展相结合。只有确保课程体系构建的合理化,订单式人才培养方案才能得以实施和落实。

(一)以能力为本位构建订单式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依据市场需求、区域经济发展以及高等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要求,并结合合作企业岗位要求共同构建订单式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以我校工商管理为例,在修订跨境电商订单班人才培养方案时,课程体系既要遵循我校“特色、应用、多元化”应用型办学定位,又要体现跨境电商的人才需求特点,因此在专业方向课和实践教学环节可以设置针对跨境电商的新课程。这种课程体系既能融合企业管理、经济管理所需的工商管理专业知识,同时使其具有跨境电商针对性和工商管理专业的普适性,这既要满足订单式人才培养的个性化,也要满足专业的综合能力和职业发展。

(二)课程结构模块化,设置订单式特色动态课程

根据工作岗位所需职业能力标准进行分析,设置与岗位职业能力相匹配的课程体系,通过构建“基础课+主干课+方向课+实践课”的模块课程体系。基础课包括公共基础课和学科基础课,主要培养应用型本科的基本职业素质、专业知识。专业主干课,主要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及岗位职业能力而设置的课程,主要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专业方向也是课专业拓展课,以专业培养的职业能力和未来就业方向为依据,设置不同职业能力的方向课程。实践课由培养专业综合能力的实践课程和合作企业的特色实践课程组,主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实践类课程可在校内实验实训室教学,也可在企业场景中教学;同时该类实践课可以是学校根据课程设计,也可以直接跟进企业的项目和任务。

针对订单式人才培养方案,在专业主干课、专业方向课、专业实践课三大模块课程中,由校企双方根据学生职业发展、企业岗位需求增置订单式特色动态课程,并共同制定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并由学校双师型老师和企业专家共同授课。动态特色课程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的发展每隔2年左右进行一次调整,灵活应变环境的变换,这种灵活机动的模块化特色订单式课程体系有利于毕业生与企业经营零接轨。

三、改革教学内容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设计思路、教学内容、教学方式都应该有所改变和创新,在承袭原有教学方法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岗位需求,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训练相结合、校内学习和校外学习相结合、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不同的教学资源,培养满足社会需求和企业个性化需求的人才。

(一)教学设计思路以专业定位为依据,以企业需求为导向

学校的办学定位决定了专业定位,进而决定了课程定位,“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设计思路是,先分析学生的就业方向,如果是进入合作企业工作,就分析工作单位的岗位需求能力,然后分析与岗位相对应的课程应该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和技能,然后设计课程内容。

根据课程内容设计课程教学模块,各模块知识能力要和企业的岗位能力相匹配,如果通過学生在企业工作的检验,教学思路符合学校专业培养目标,并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那教学思路就是合理的。如果不能达到订单式人才培养目标,就重新设计课程教学思路。

(二)教学内容模块化,项目任务嵌入教学内容

将课程内容分模块化教学,以《市场营销》课程为例,教学内容分为市场营销导论模块,旨在让学生掌握课程的基本概念和营销哲学思想;市场调研分析模块,旨在分析营销环境和企业营销机会;制定营销战略模块,旨在制定企业的营销战略和竞争战略;制定营销策略模块,旨在根据企业的营销战略制定企业的营销策略。

在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教学内容中,在培养学生掌握课程基本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结合企业的实际需求,引进企业具体项目,将学生带人企业实际情景中教学。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有效的让学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企业实践能力,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比如在《市场营销》课程中,从市场调查开始,就可以引进企业项目,让学生分组合作,针对一个项目进行市场调研与分析,并据此制定营销战略和营销策略。在此过程,企业可以派老师跟进项目并指导学生,也可以将课堂安排到企业实际情景中。

四、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现在很多教师在教学手段和方法上,都采用了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相结合,但多是以传统讲授式为主,采用传统的知识灌输、讲解为主,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主要还是依靠多媒体。这种方式不能满足应用型本科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这就需求我们进行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革和创新。

(一)多样化教学方法和手段

我们应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导学习,调动学生的主动能动性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和应变能力,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我们在传统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基础上,结合企业的实践情况,运用案例教学、情景教学、项目教学,同时开通精品课程网络教学等教学方法。

(二)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

针对应用型本科订单式人才的培养,在授课过程中要充分应考虑课程的理论和岗位业务的操作技能的结合,专业的学科和企业岗位能力的需求,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利用信息技术以及多媒体辅助教学,积极推广互联网信息技术。

如本校物理管理专业的虚拟订单班课程采用了“翻转课堂”教学法,如采购管理、电子商务、市场营销、运营管理、供应链管理等。以《市场营销》课程为例,其是校级精品课程,课前教师根据教学计划和目标,将学习内容以视频、课件或文字案例形式发放到学生群中,并且向学生推荐一些相关学习资料,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让学生带着真实项目和任务来学习,并在课堂进行讨论和分析。为了让学生更好掌握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课程会结合企业岗位能力,将工作情景和操作流程的视频传到网上,通过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能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分析问题以及实践操作能力。

五、培养“双师型”教学团队

为了解决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双师型”教师缺乏的问题,可在校内外培养既有较高理论水平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一)强化校内教师的实践能力

一是有计划的安排教师到企业相关岗位挂职锻炼,参与企业的经营与管理;二是有选择性地参与企业的项目,通过完成项目来提高老师的实战能力和前沿知识;三是主持企业的横向课题,通过课题的研究和开发,将理论运用于实践,通过产学研提高老师的科研水平和实践能力;四是给企业进行技术培训,如我院工商管理专业组织优秀教师团成立顾问团队,并加入企业服务联盟,开展管理培训、顾问咨询、创业与投资辅导等业务。

(二)增强企业指导老师的理论基础和教学经验

订单式人才培养方案中,有部分理论课和实践课需要安排校内老师和企业专家共同授课和指导。企业专家的实践经验丰富,但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来说,缺少专业理论知识和教学经验。为了弥补此不足,校内外老师可以共同探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共同编写教材,共同参与课题。相互之前取长补短、共同形成“双师型”教学团队。

六、共建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

稳定充足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以及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安排,为培养具有较强实践动手能力的订单式专业人才提高坚实的基础和保障。

(一)共建专业实训实习基地建设

学院按照专业培养的共同目标和企业的岗位要求在校内建设相应的实训实验室,校内实训基地成主要为学生提供集职业技能鉴定、基本技能训练和综合实训为一体的实践教学平台。同时,学校要与企业签订协议,积极拓展校外实习、实践基地,以更好地满足专业的实训实习需要。校外实训基地每年会定期接受学生的实训和实习,学生可及早的接触合作单位的工作,融入企业的文化和环境中。学生置身于真实的工作场景中,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学习效果。通过整合和优化校企资源,完成产教融合共同培养订单式人才培养的目标。

(二)校企老师共同指导实训实习,共同考核

校企老师共同编写实训实习教学大纲,共同指导学生的实训实习。对于校内实训,以校内指导老师为主,企业派专家进校指导;而校外的实训和实习,则需要校内指导随时根据实训实习项目,并指定一位校外联络老师,以便随时与企业沟通,以及对学生的有效管理。

学生在企业实训实习期间,必须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完成企业分配的工作任务。根据企业制定的奖惩制度,校企双方共同考核学生的实训实习成绩,只有实训实习合格的学生才能获得专业规定的学分,对于实训实习过程表现优秀或取得良好业绩的同学,企业可以给以表彰和奖励。

七、校企共建涵盖教学管理整个过程的教学质量保障机制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应建立由行业企业、用人单位、教师、学生及家长等多方参与的评价体系,其考核方式由单一的传统的考核方式变为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加强学生的课程考核、实训实习考核,建立和完善质量跟踪评价体系、质量信息反馈体系、毕业生跟踪调查体系等。

(一)建设多方参与的评价体系

建立由企业、学校、学生、家长多方参与的评价制度,通过企业调研、开座谈会、毕业生访谈等方式、问卷调查、企业年终考评、学校督导检查等方式,线下调研与线上调研相结合,分析教学质量、学习效果、毕业生满意度、企业满意度。为了广泛搜集各方意见,可建立有效可行的反馈机制,及时向学校和企业反馈信息和解决问题。

(二)注重实践教学的过程管理

为达到应用型本科订单式人才的培养目标,考核评价体系应以行业、企业考核指标为实践教学质量标准的制定依据,由来自行业、企业的专家对实训基地、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等进行专项检查,保障实践教学质量。

(三)采用多元化考核方式

评价主体包括学校和企业共同授课老师、实训实习指导老师,评价和考核内容主要包含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集中性实训和实习、毕业论文等,评价形式随内容不同而灵活多变,包括过程考核、考试考核、工作业绩考核等。在考核过程中,推进考核改革和创新,如让学生参与项目竞赛或参与校企合作的科研课题等,同时借组互联网信息技术,推進网上考核系统。通过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八、总结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修订、课程体系的改革、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以及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能有效完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在此过程,我们不能照搬高职院校的订单式培养模式,而应该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特色和合作企业的个性化需求,处理好应用复合型人才和企业个性化人才的关系、专业能力宽口径和企业岗位针对性的关系,这样才能培养既能服务于社会又能服务于企业的应用型复合人才。

参考文献:

[1]徐玉萍,吴士筠,徐承睿.应用型本科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J].西部素质教育,2017.

[2]柳友荣,项桂娥,王剑程.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5.

[3]李霞.产教融合背景下独立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研究[J].现代交际,2017.

[4]石海信,李尚平,陆安山.地方本科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证研宄[J].高教论坛,2017.

[5]刘海力,谢常清.地方本科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思考[J].怀化学院学报,2015.

[6]孙佰申.地方性本科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教育改革方法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

[7]贺小燕.构建应用型本科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J].重庆与世界(学术版),2014.

作者简介:石林(1976—),女,汉族,江苏南通人,硕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营销战略。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于“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的应用型本科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立项编号:2016SJD880206)。

猜你喜欢

应用型本科教学改革
岗位、证书、课程“三位一体”教学方案设计改革研究
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模块化教学改革探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课程建设改革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建设之必要性探讨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