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方合力推进青少年德育建设

2018-11-07佘春梅

人民论坛 2018年28期
关键词:青少年

佘春梅

【摘要】在青少年德育建设中,学校要善于寻找新的切入点,以道德模范为导向,推进青少年德育建设。要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构建以家庭德育为基础、学校德育为主体、社会德育为依托的新德育体系,为青少年道德理想和道德人格的形成、道德境界和道德品质的提升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

【关键词】道德模范 青少年 德育建设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强调:“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如今,加强青少年德育工作已经成为党和国家人才培养战略的基础工程,也成为推进教育改革的迫切任务。道德模范作为一定社会道德的人格化体现,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及践行具有激励和示范作用,有利于推进青少年德育建设。

青少年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主力军,能否担当未来国家的重任,思想道德修养水平是关键。目前我国青少年德育状况还不容乐观,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在青少年德育观念上都还存在着一定的偏差:社会方面,公共组织对青少年德育缺乏管理和指导,媒体对青少年的价值引导和教育功能發挥不够充分;学校方面,德育教育主题不突出,德育氛围不浓厚,家校德育体系不健全;家庭方面,家长德育价值取向存在偏差,家庭德育教育力量薄弱;个人方面,社会责任感不足,过度社会化倾向明显,存在道德认知和行为失范情况。

营造浓厚的崇德向善社会氛围

一是要以活动为引领,带动青少年切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道德规范、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坚持全民行动、干部带头,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如全国各省市区县进行道德模范表彰活动;利用宣讲、新闻报道、社会宣传、制作文明手册等形式对道德模范先进事迹进行宣传。各街道社区举行道德讲堂活动、好家风好家训评选活动等,引导青少年将崇德向善转化为自身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二是应建立“好人有好报”长效机制。继扶老人反被讹后,出现了一些英雄流血又流泪的事件。这些事件背后凸显的是部分公民道德的缺失和人性的冷漠,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背道而驰的。为了给青少年营造崇德向善、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让好人有好报成为社会新风尚,需要深入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评选活动,让好人好事不断涌现,为人熟知、为人效仿。同时,需要保障“好人”各方面的利益,让好人无后顾之忧,不断向社会传递向善的力量,在青少年中发挥好人带动效应,让向善之花在青少年中枝繁叶茂。

三是发挥大众媒体的引导和教育功能。大众媒体具有宣传、教育、劝服、娱乐等功能,能引导大众形成共识、传递社会正能量,也能对社会的假丑恶现象进行批判。同时,大众媒体通过选典型人物,讲家风故事,抨击道德失范行为和恶势力行径来引导青少年明辨是非,自觉抵制不雅腐朽思想的入侵。学校是青少年德育的主要阵地,为给青少年创设一个有利于个人品德形成的良好传播环境,学校需要利用不同的传播媒介向青少年传播健康信息、道德模范正能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适时解决青少年的矛盾和困惑,消除不良信息的误导。

四是树立德才兼备的育人和用人导向。用人单位的用人制度需要与国家立德树人方针相适应,转变唯学历、唯分数、唯出身的陈旧用人机制,形成重道德、重能力、重贡献的用人导向。

在学校教育中加强道德教育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首先,学校要建立体现育人特色的现代学校管理体制与制度体系。改变传统的德育评价体系,弱化分数在青少年德育成绩中的比重,引导学生端正德育活动的动机。

其次,需要教育者树立新的德育理念,对德育课程进行改革,使德育教育既能整合知识,又能提升能力,还能引导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如在学科教育中融入学习中华传统美德故事、发现身边凡人善举感人故事、社会反面例子的论证和深思等。

再次,创新道德教育方法,注重学生德育社会实践。教育者应借助新媒体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如利用微博、微信、QQ、微视频等媒介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青少年积极的德育情感。青少年德育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空喊口号,而是在实践中将美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如带领学生参加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美德少年评选活动、“日行一善”主题活动等,在实践活动中磨练良好意志,塑造优良性格。

最后,将心理疏导有机融入德育工作。运用个体咨询、团体辅导、主题班会等形式对青少年成长过程中遇到的认知、情感、心理等方面的困惑进行科学疏导,以提高青少年德育的专业性和实效性,全面提升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

营造言传与身教并重的家庭气氛,树立自我教育意识,提升自我教育能力

家庭是青少年德育教育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也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和谐的家庭环境,优良的家风家训家规能促进青少年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和健康成长。一是树立全新教育理念。家长应树立为国教子的教育理念,处理好利和义关系的平衡。让素质教育从家庭开始,减少盲目报辅导班的行为,改变重成绩轻德育的观念,注重培养青少年社会责任感,在潜移默化中使青少年的道德文化认知进行内化。

二是积极探寻新的教育方法。传统家庭教育的方法重言传而轻身教,然而父母是青少年良好道德品质养成的第一任也是最重要的老师,家长需要通过言传身教强化青少年的道德情感认同,通过身体力行推动青少年道德行为的践行。

三是发挥家风、家训、家规的人文力量。良好的家风、家训、家规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载体,对民风甚至是国风有重要的辐射作用。家长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可以提升自身素质和自我教育能力,而且可以通过家风家训教育对青少年进行感恩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培养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艰苦奋斗精神和自我教育能力。

对青少年而言,除了在社会、学校和家庭营造的德育环境中形成道德认知,培养道德情感,形成道德行为之外,还需要进行自我教育。即通过主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时代英雄、道德楷模的光辉事迹,提升自我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能力、对复杂社会现象去伪存真的甄别能力。增强自我道德意识,善于在“小我”与“大我”之间取得平衡,达至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融合统一。

(作者为四川理工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讲师)

【注:本文系四川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研究中心资助项目“道德模范家风、家训、家规与青少年家庭德育研究——以自贡市道德模范家庭为例”(项目编号:SCQSN2018YB2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①陈连波:《传统文化对青少年德育的促进作用》,《大众文艺》,2017年第14期。

②邵志豪:《新时期青少年德育本质意涵论析》,《社会科学战线》,2016年第10期。

③秦永芳:《试论在青少年德育中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学术论坛》,2007年第30期。

④韩文根:《中国传统孝文化在青少年德育中的作用——由青少年孝道缺失引发的思考》,《中国青年研究》,2011年第6期。

猜你喜欢

青少年
蔬果能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Amazing benefits of playing sports for teens 青少年运动的益处
Minor Offense
青少年一周饮食计划
偶像崇拜 与青少年成长
幸福感强的青少年更健康
2018年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出版物目录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全国首次青少年烟草调查
青少年打篮球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