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还珠格格》又将翻拍 对此是惊是喜

2018-11-07

北京广播电视报 2018年38期
关键词:还珠格格古龙琼瑶

近日,腾讯影业宣布,将携手琼瑶,基于《还珠格格》开启包括影视、动漫和游戏等形态的全新系列合作,将于2019年启动拍摄。琼瑶透过视频表示将亲自投入到項目之中,要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重新讲述这经典故事。这是继1998版和2011版之后,这一IP又一次被拍成影视作品。此外,腾讯还宣布将全版权开发古龙的57部作品,包括将系列小说改编成影视剧,首批公布的片单中,《欢乐英雄》《楚留香新传》《陆小凤传奇》《绝代双骄》等亮相。对此,网友们态度不一,有人表示期待“新惊喜”,也有人备感担忧:经典之作再被翻拍,到底是想拍出新意,还是想消费情怀?

情怀总有耗尽时

乍一听闻《还珠格格》又将翻拍的消息,心中已经无感,因为再如何翻拍也没有了赵薇、林心如他们曾经带给观众的感动,无论演员如何新、剧情如何变,都已经物是人非事事休,再不是留存心底的“还珠”了。

其实,很多人认可的“还珠”只有第一部,第二部也可以算上,但是到第三部就难以下咽了,小燕子和紫薇都换了人,五阿哥和尔康都有了“第三者”,连皇阿玛也结识了新欢……看着陌生的面孔,听着熟悉的称谓,总觉得有些网文里“被人夺舍”、“神魂不稳”的感觉,心里那叫一个别扭。这也是为什么前两部“还珠”在豆瓣上还有8.3、7.5的高分,到了第三部就仅剩4.7分了。创造了经典的琼瑶阿姨不死心,2011年又推出《新还珠格格》,说是制作上有飞跃性进步、导演手法呈现突破传统、节奏紧凑、加入许多现代剧的表现手法、加入了新的人物班杰明、演员选择了外形上十分贴合剧中人物的双生双旦……但是结果呢,豆瓣评分惨得只有3.5分,被批台词露骨、演员演技差、情节拖沓等等。直到今天,这部翻拍之作仍能让人记住的似乎只剩下“小燕子”嫁给了“尔康”。谁承想不到十年,琼瑶阿姨又开始跃跃欲试,“还珠”之后再无新作,死守着一个IP吃老本,这是打算把观众的那点情怀都消耗殆尽吗?且看同样翻拍经典的《流星花园》,傻傻分不清楚的F4,莫名其妙的桥段,前后不一致的人设,幼稚的台词,哪怕同样是柴智屏、同样是高颜值新人,观众也不买账。

现今的影视图翻拍已经成为一种怪象,谁都想着翻拍剧不会亏,总会有人看,但是翻拍剧做多了,观众的情怀总有消费完的时候,再经典也不是万能的。况且当年能火的大IP哪一部不是提前策划、刻意为之?而现在的翻拍,又有哪一部没心存侥幸、被利益牵绊?看金庸剧拍得太多了,又转头开发古龙剧,就一定有人买账吗?君不见,直到今天,郑少秋版的楚留香、黄海冰版的沈浪、焦恩俊版的李寻欢,还是观众心目中无人能超越的经典。与其绞尽脑汁把一座宝矿挖成废矿,还不如另起炉灶,培养更多编剧,创作更好作品,这才是中国影视发展的正道。

程戈

好作品也须重演绎

时光荏苒,继1998年第一版《还珠格格》播出后,如今已经20年过去,20年时间,婴儿已经成年,而当时的还珠迷至少是中年以上的人了。所以,翻拍《还珠格格》,未尝不可。首先,2011版“还珠”影响并不如意,当时老版“还珠”的粉丝还是收视的主力,年轻的观众还不足以成为收视主流观众,老粉丝当然会对作品挑三拣四,加之拍摄和演员的问题,所以改版影响一般。而现在则又不同了,新一代观众已经成长起来,成为收视主流,对于老版“还珠”,他们的印象不深,这时候重新打造一部适合他们观看的作品,想必会赢得他们的关注。第二,这次翻拍,琼瑶将以“顾问”身份参与新剧,但主要是琼瑶的儿媳妇何绣琼来主导,琼瑶表示:“对我来讲,就是把《还珠格格》移交给下一代了。”何琇琼表示,“用当下年轻群体喜欢的方式,重新演绎与述说,让还珠的故事被更多人喜爱。”这表明,这次“还珠”虽然故事还是那个故事,但是一定会加入很多新东西,以适合现在观众的欣赏方式,如果能做到这点,也是不错的。再有,在演员上,当年的赵薇已经40多了,影视图也需要新一代的年轻演员接班。如今的年轻演员非常多,也有实力不错的。如果能把握机会,相信通过这新版“还珠”脱颖而出,于这点上,是值得期待的。

这次腾讯翻拍,还包括了古龙的多部作品,虽然这些作品都多次拍摄过,但是,在新的时期进行翻拍也不错。古龙的粉丝大多已经是40岁以上的人了,现在的年轻人也许不看古龙了。通过新的翻拍让更多的年轻人认识古龙,了解古龙,认识到,还曾经有这样一个“侠义”世界,想必对于他们是有益的。也许有人以为这是在消费情怀,但是情怀也需要时常提起,对于我这样年纪的人,再看琼瑶,再看古龙,也如品味一杯老酒,味道不重要,重要的是情怀。尤其重要的是,相比于现在一些小白文似的电视剧,上述作品中的味道,是完全不一样的。

平沙

谁来接梁叔的班儿

连续听了两天北京体育广播《雄鸡唱晓》——深受广大听众喜爱的主持人、被大家尊称为“梁叔”的梁言在过生日的当天,主持完自己职业生涯的最后一期节目后,光荣退休了。通过体育广播的微信平台,听众的祝福、留言、寄语竟达到了几十万条,可见“梁叔”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看着根本不会“装”的“梁叔”终于洒泪而别,离开了他追梦几十年的演播室离开了他钟爱的话筒。不舍的同时,想到的却是这样的一个问题,那就是,谁来接“梁叔”的班儿?“梁叔”退休了,自然有人会顶上来,坐在梁言坐过的位置上。我们所说的,不是这样的物理接班儿,而是一种广播人、媒体人精神的延续与传承。

每天听梁言主持的广播节目,甚至是去电视台体育频道做嘉宾,大家之所以称他“梁叔”,那是因为他带给听众、观众的亲切感。很多时候,我们也看到过其他的一些“名嘴”,会紧跟着球队,体现着某种“特权”与“优越感”。但是,梁言的亲切,在于他永远和球迷在一起,坐在球迷中间,听大家的心声,并通过电波反映大家的心声。因此,球迷的一声“梁叔”带着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亲切,足见梁言传播给人们的“亲”,不仅打动着听众,更是将这份亲根植于自己的心中和大众的心中了。

当然,一声“梁叔”,也是一种江湖地位的体现。日前,一千年轻的“名嘴”给梁言赠送了一面绣着“北京第一声”的锦旗。在笔者看来,梁言当得上。因为,针对众多的体育赛事,尤其是那些重大的赛事,听众更愿意听到的是梁言对于中国选手直言不讳的点评——表现好,真夸;表现不好,真尅;而且敢于将胜败背后的幕后告诉给听众,让大家真正也听个明白。而这样敢于直言评点中国体育的主持人,如今实在是不多见了。眼下,连“梁叔”都退休了。

新中国体育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经历了无数的跌宕起伏,如今已經逐步成为了世界体育强国,这期间,也经历了无数回的新老交替更新换代。体育节目主持人,也不例外地要面对自己的更新换代,新老交替,只是希望北京体育广播的接班人,能够很好地接过“梁叔”的衣钵,将这种亲切与直言发扬光大下去,开启一个新的时代,也让听众无落差地顺利过渡到这个新时代。

李雄峰

翻拍潮背后的“小心机”

这两年影视剧市场风头变得很快,电视荧屏上几乎每年一个风潮。先是网络IP剧的大爆发,而今年,又出现了经典影视剧的翻拍潮。

《绝代双骄》《新龙门客栈》《新白娘子传奇》《倚天屠龙记》《鹿鼎记》,乃至最近的《还珠格格》,如果单看这些剧名,观众会以为这是一份经典剧作的合集。其实,这些各个不同年龄段观众心目中的经典之作,将要以新的面貌、新的演员甚至新的改编和大家重新见面了。

高度市场化的影视剧制作行业中,无论是之前的网络IP剧大行其道,还是如今的翻拍潮汹涌而来,都是受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所推动。显而易见,网络IP剧由于已经事先积累的粉丝群和人气,大多都是自带流量,再配上明星光环、鲜肉效应,基本上是开拍即热、开播即火。相较而言,翻拍剧的处境就有些尴尬。虽然翻拍之作在口碑和收视上可以比肩甚至超过先前版本,比如任贤齐和李若彤版的《神雕侠侣》,虽然不是第一版,但并不影响其成为所有《神雕侠侣》版本中的经典之作。但是,只要是顶着“翻拍”这顶帽子出来和观众们见面,就难免会遭受“炒冷饭”、“卖情怀”等流言蜚语,难免会被人们以更高的标准去品头论足。作为翻拍剧,很难获得原作忠实粉丝的真心认可,在吸引新一代年轻观众上也没有特别的优势。毕竟,于如今的年轻观众而言,无论是琼瑶还是金庸,都不再是上个世纪那般风靡的文化标志和偶像了。纵观近年来翻拍经典题材的影视作品,成功的例子乏善可陈,几乎是拍一部骂一部。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何翻拍剧还是层出不穷呢?

事实上,在热门网络IP版权费和明星片酬水涨船高的今天,翻拍“经典IP”乃是一种折衷的无奈之举。大家可以注意到,在大多数的翻拍之作中,制作方大多起用了名不见经传的新人担纲主要角色,这不仅是因为新人能给人新鲜感,还因为选用新人的成本更低、风险更低。资本总是趋利避害,无论是用新人还是拍老剧,最终都是为了对冲影视剧制播的高投入,这就是经典剧翻拍潮背后的“小心机”。至于情怀,如果能够将其变现,也算不枉翻拍一回。

李雪源

猜你喜欢

还珠格格古龙琼瑶
新版《还珠格格》将于2019年启动拍摄
《还珠格格》播了二十年,竟然暗藏穿帮镜头
琼瑶:80岁开始,每天笑着过
朋友间的分寸
开胃
倪匡悔带 古龙喝酒
古龙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