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花一世界穿越千年的本草爱恋

2018-11-07田艳霞河南中医药大学副教授

中医健康养生 2018年10期
关键词:木瓜葛根本草

文田艳霞 河南中医药大学 副教授

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

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中药本草是《诗经》中表达情感的主要媒介,古人丰富的内心世界使这些本草也具有了灵性,成为先人们爱的见证、情的表达。它们随着《诗经》穿越千古,依旧散发着迷人馨香,这也正是《诗经》的魅力所在。

花草为媒

仲春时节,万物生发,草长莺飞,青年男女相遇相约,爱情也自然而然发生。两情相悦之时,他们往往互相赠送美丽娇艳的花草作为爱情的信物,这是传统农耕文明情意表达的方式,也是一种自然纯朴且具有浪漫诗意的风俗习惯。

《郑风·溱(zhēn)洧(wěi)》:

溱与洧,方涣涣兮。

士与女,方秉蕳(jiān)兮。

女曰观乎,士曰既且(cú)。

且往观乎!

洧之外,洵訏(xū)且乐。

维士与女,伊其相谑(xuè),赠之以勺药。

诗中描写了郑国上巳节之日,男女同游并赠送信物定情的场面。青年男女,双双对对,手拿驱除不祥的兰草,来到溱洧河畔,互相逗笑嬉戏,好不欢畅。临别之时,千言万语,难分难舍,于是赠送勺药(一说为芍药)以表达自己心意。

芍药,俗名江蓠,与“将离”谐音。古人在离别之际互赠此草,以示将要离别之意。在诗中,男女以芍药相赠,既含有离别之意,还是爱情的信物。

芍药是一味养血平肝的中药,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等。药用首见记载于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医书《五十二病方》中。

芍药既有实用的药用价值,又蕴含着恋人间不尽的绵绵情意,好似今日的红玫瑰。古时赠人以芍药,就表示双方结下约定,永相为好。(编注:芍药功效详见本期“本草养生”栏目《白芍:养血柔肝的妇科良药》一文。)

《诗经》的婚恋诗中大多都有本草意象出现。花草娇艳鲜美,当然是恋爱中多情男女表示好感的首选之物,本草以其特有的属性被人们赋予了不尽的情思。

《诗经》所涉及的本草都是先民们生活中日常之物,虽普通,但经过恋人之手的传递,其中所蕴含的感情才更加深厚、真挚,更加让人感动。同时,它也是先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治疗疾病之药,因此常充当着爱情的信物和护身符,用于缔结盟誓,祈求婚配和生育能力。

瓜果当嗣

繁花朵朵、美丽娇娆,象征爱情初生的浪漫美好,春华秋实、累累果实则是生命的结晶和延续。

在生产力较为低下的时代,繁衍子孙后代是婚姻最为重要的目的,先民们通过联想比附,植物的果实自然而然成为夫妻生活幸福美满,多子多孙、宗族兴旺的象征,因此也被当作先民青年男女婚配的媒介。

《卫风·木瓜》: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芍药是一味养血平肝的中药,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等。

《木瓜》是一首青年男女互相赠答的定情诗。女子爱慕男子,把采到的木瓜、木桃、木李等投掷给他,表达以身相许的心愿,男子满心欢喜,以美玉回报,两情相悦,两心相许,相赠相报,质朴纯洁,真挚美好。植物果实和美玉都是清新洁净之物,象征纯洁美好的感情,是男女主人公坚贞于爱情的誓言,“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木瓜

木瓜,今为除湿疗痹药。宋元间古医籍《证类本草》谓“主湿痹邪气,霍乱大吐下,转筋不止。其枝亦可煮用。”它同时也是古时的定情物,因瓜外形似卵,里面的籽很多,无疑会令古人联想到繁衍后代,以此相赠,寓意含蓄而明了。

闻一多说“掷人果实,即寓贻人嗣胤之意。”女性向男性投赠果实的行为带有渴望与爱人繁衍后代的象征性意义,“故女欲事人者,即以果实掷之其人以表诚也。”现在我国一些地区的婚礼上,也还有用枣、花生和桂圆等植物果实“撒帐”的风俗,也有早生贵子,多子多福的吉祥之意。

《诗经》中可以为婚配媒介的果实很多,如《召南·摽有梅》中刻画了一位热情活泼,勇于追求却又委婉可爱的年轻女子形象。诗中女子向男子抛去梅子,以求与之结为连理,表达了古人希望通过抛掷果实的行为来感应自然的力量,以求多子多孙。

梅子

梅的果实可熏制成乌梅入药,味酸涩,有止咳、止泻、生津、止渴之效,用于治疗肺虚久咳、脾虚久痢等症。

《唐风 ·椒聊》

椒聊之实,蕃衍盈升。

彼其之子,硕大无朋。

椒聊且,远条且。

梅子的果实可熏制成乌梅入药,味酸涩,有止咳、止泻、生津、止渴之效,用于治疗肺虚久咳、脾虚久痢等症。

诗中梅子象征女子,以梅树果实由多变少来对应女子青春年华的渐逝,来表达诗中女子对爱情婚姻的焦急渴盼。

可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唐风·椒聊》:

椒聊之实,蕃衍盈升。

彼其(jī)之子,硕大无朋。

椒聊且,远条且。

椒即花椒。闻一多说: “椒类多子,所以古人常用来比喻女人。”花椒多子,生生不息的繁殖力是女性所希祈的。赠人花椒,就是希望自己能像多子的花椒一样为对方多生子嗣,也是以身相许之意。

《陈风·东门之枌》曰:“视尔如荍(qiáo),贻我握椒”,像锦葵花一样漂亮的女子,她赠送爱人的就是一把花椒。花椒味道芳香,有温中散寒、除湿止痛等功效,因此古人将花椒作为佩饰,还有在特殊的日子饮椒柏酒的习俗。

古代后妃居住的房间被称作椒房,就是以椒和泥涂壁,使房间温暖、干燥、芳香、防虫,更有花椒子实繁多,盼望子孙繁衍生息之意。

《周南 ·卷耳》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

嗟我怀人,寘彼周行。

本草寄情

先秦时期,春天来临之时,平民女子在田间、水边采集各种植物以供食用、药用、祭祀等,如 “春日迟迟,采蘩祁祁” “陟彼南山,言采其蕨”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等都是如此。因此《诗经》中很多篇都以采摘活动开头,希望借助本草的灵性传递她们的相思之情。

《周南·卷耳》: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

嗟我怀人,寘( zhì )彼周行。

陟(zhì)彼崔嵬(wéi ),我马虺(huī)隤(tuí)。

我姑酌彼金罍(léi),维以不永怀。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

我姑酌彼兕(sì)觥(gōng),维以不永伤。

陟彼砠 (jū )矣,我马瘏 (tú)矣。

我仆痡(pū)矣,云何吁矣!

卷耳,祛风除湿药,也叫苍耳,主用其果,亦有用全草者。

《神农本草经·中品》谓卷耳主风寒头痛,风湿痹痛。《千金要方·食治》谓其有小毒。

诗人借采摘卷耳,抒发对在外服役的丈夫的思念。君子于役,逾期不归,妇人背负斜口筐采集卷耳,长吁短叹,愁思难当,以至于因思念而无心劳作,怎么也不能摘满一筐。

《周南·雎鸠》: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荇菜

《王风·采葛》

彼采葛兮,

一日不见,

如三月兮。

葛根性凉,有发汗解肌、解表透疹、升阳止泻、生津止渴之功效。

诗中人反复吟唱,对女子的思念之情使他辗转反侧,窈窕淑女的倩影似乎就在眼前,思之不得,夜不能寐。诗中荇菜,其叶子形状与生态习性接近于荷花。荇菜性甘寒,富含维生素 B1和有机酸,全草可入药,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的功效。

《王风·采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采葛也是当时常见的女子劳动生活情景。葛之外形细长,蔓延生长的习性容易让人联想到情思的悠长绵远。采葛的女子在与意中人分开以后,就开始了悠长的思念,随着时间的推移,思念愈发强烈而深切。

葛藤可用于编织篮筐等用品,用水泡煮之后所得茎皮可用于织布、造纸、制绳等。

葛的嫩叶可做蔬菜食用,其未开放花蕾可制成中药“葛花”,具有解酒毒、醒脾和胃的功效。

葛干燥的根即中药“葛根”,块根可提取淀粉,即葛粉,也能解酒毒。葛根入药已有上千年的悠久历史。每年秋、冬二季采挖,趁鲜切成厚片或小块,干燥(如晒干等)后即可入药。

中医认为,葛根性凉,有发汗解肌、解表透疹、升阳止泻、生津止渴之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葛根能扩张血管,有明显的降压作用,能较好地缓解高血压病患者的“项紧”症状。

本草相思的联系,一方面是因为采摘劳动主要由女子来从事,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本草绵延不绝的外在与思念之情的悠长有直观上的相似性。看似单纯的“采摘”,先民们却用这种行为传递了自己的思念,亦希望思念的对象有同样的感受。

如《卫风·伯兮》就很直接点出了思念的主题,因为思念使女子忧思成病,谖草可以使她减轻心中的痛苦,把思念传递给远方的丈夫。

推而广之,采蘩、采蘋、采薇、采葑、采厥等都是如此。

猜你喜欢

木瓜葛根本草
牵牛子的本草考证
本草,源于延续生命的渴求
本草,一场不动声色的“双面修行”
本草中华
木瓜老奶奶的云
木瓜老奶奶的云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葛根抗肿瘤潜在机制探讨
植物帮之木瓜
均匀设计法优化葛根半仿生提取工艺
你应该试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