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BlS监测在机械通气患儿镇静镇痛评价中的作用

2018-11-07孙晓娟

医药前沿 2018年32期
关键词:评分标准均数躁动

孙晓娟

(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 江苏 南通 226001)

临床研究发现,机械通气患者在治疗期间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生理和心理应激,其中超过70%的患者会出现1次或1次以上的激惹,通过镇静镇痛干预可有效减轻因激惹、疼痛、焦虑引发的应激反应,提高患者机械通气耐受度[1]。由于患儿处于低龄阶段,个体耐受度、免疫力相对较低,为了准确判断镇静镇痛效果,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在机械通气患儿镇静镇痛效果评价方面的作用,本文以我院近2年收治的机械通气患儿42例为研究对象,机械通气6~48h研究了BIS与镇静-躁动评分(SAS)、Ramsay评分的相关性,以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8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机械通气患儿42例,包括男23例,女19例;年龄0~14岁,平均(5.19±0.87)岁;包括肺部感染25例,呼吸衰竭11例,胸腹部外科术后患儿6例。剔除精神病、神志不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及脑外伤、脑血管意外、癫痫、代谢性脑病引发的神经异常病例。

1.2 方法

患儿机械通气时间6~48h,采用咪唑安定或丙泊酚麻醉,镇静深度为SAS评分3~4分或Ramsay评分2~3分,每间隔30min记录一次SAS评分和Ramsay评分,记录相对应的BIS数据,观察6~48h。采用A一2000BIS—XP版监测BIS变化情况,BIS电极源于美国Aspect医疗系统,BIS值含义如下:0:无脑电活动;100:完全清醒[2]。

1.3 观察指标

分析Ramsay评分与BIS的相关性,根据Ramsay[2]和SAS评分标准[2]对患儿进行镇痛效果评分,Ramsay评分标准如下:1分:患者烦躁不安、情绪焦虑;2分:安静合作,定向准确;3分:仅对指令存在反应;4分:嗜睡,大声呼唤或轻叩眉间反应敏捷;5分:嗜睡,轻叩眉间或大声呼唤反应迟钝;6分:嗜睡,无反应[2]。SAS评分标准:1分:无法唤醒,对各类恶性刺激无反应或仅存在轻微反应,无法服从指令及正常交流;2分:非常镇静,对各类躯体刺激存在反应,但无法服从指令及交流,可自主运动;3分:镇静,嗜睡,轻轻摇动或语言刺激可唤醒,可完成简单指令,但随即迅速入睡;4分:安静合作,容易唤醒,服从指令;5分:躁动,身体躁动或情绪焦虑,经言语提示可恢复安静;6分:非常躁动,需语言反复提示劝慰,需保护性束缚,存在咬气管插管;7分:危险躁动,试图拔除导管,拉拽气管内插管,翻越床栏,不停哭闹,床上辗转挣扎[2]。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23.0处理42例机械通气患儿的临床数据,以t检验计量资料(±s),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P<0.05,表明存在差异。

2.结果

42例机械通气患儿中研究期间共获得367对结果,经过SAS评分与BIS值的相关性分析后发现,SAS1~5级评分与BIS值呈现正相关联系(r=0.769,P=0.004),患儿镇静程度位于SAS1~5级时与BIS均数相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表明SAS与BIS值具有密切相关性。经过Ramsay评分与BIS值的相关性分析后可知,Ramsay评分1~6级与BIS值呈现负相关联系(r=-0.741,P=0.002),当患儿镇静程度处于Ramsay评分2~3分时与BIS均数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其他与Ramsay评分与BIS均数相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详见表。

表 BIS与SAS评分和Ramsay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3.讨论

临床研究证实,BIS可采用双频分析法将脑电图信号转换成相对简单的数字报告,为医师评估镇痛镇静效果提供客观、即时的参照指标[2]。有学者对38例机械通气的肺性脑病患者研究后发现,BIS与SAS、Ramsay评分存在较好的关联性,可用于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深度监测,但仍需谨慎评价。与上述分析一致,经本文研究发现,在SAS1~5级评分中,随着SAS评分的升高,BIS值不断增加,二者存在正相关联系,且SAS1~5级阶段与BIS值均数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在Ramsay评分1~6级中,随着Ramsay评分的增加BIS值逐渐降低,二者存在负相关联系,表明根据BIS监测数值波动状态可有效评价镇静效果。

综上所述,BIS检测系统与SAS、Ramsay镇静分级存在显著关联性,能够客观反映机械通气患儿镇静状态,为医师科学实行麻醉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猜你喜欢

评分标准均数躁动
许巍 从躁动中沉潜
道路躁动
永远的格纹
初高中英语作文评分标准初探
海峡两岸高考语文作文评分标准的比较研究
关于均数与偏差
针对TOPIK评分标准的韩国语写作教育
安徽农化:在变革与躁动中坚守前行
关于均数与偏差
躁动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