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扬帆启航向远方
——军事科学院调整组建一周年文艺汇演“启航新时代”侧记

2018-11-07邵龙飞向鹏程

军营文化天地 2018年8期
关键词:强军研究院青春

文/徐 彤 王 迪 图/邵龙飞 向鹏程

岁月同行,风雨共济,薪火相传。

一年的筚路蓝缕,玉汝于成,军科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寒来暑往,点点滴滴,军科人戮力齐心,开拓奋进。

7月19日下午,红山脚下,军事科学院礼堂,一场精彩纷呈的文艺汇演——“启航新时代”,拉开了帷幕。激昂的歌声、温情的故事、旖旎的舞蹈……倾情演绎了新军科调整组建一年来的光辉历程,为战斗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的军科将士们注入扬帆远航的激情。

“声音”,一个人的声音,千万人的声音——传颂军科人的热血情怀

诗言志,歌传情。聚光灯下,四面八方的声音汇成一曲振聋发聩的交响。乐章中,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独白,“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长叹,“天下虽安,忘战必危”的高呼,亦有“军人生来为战胜,甘将此身常报国”的誓言。

急奏战鼓壮行色,马上雄风振九关。演出在勤务保障大队战士们激越高昂的《强军战鼓》中拉开了序幕。“鼓声震天,军威雄壮!有战味,有兵味!”观众们啧啧称赞。

几个月来,为了献上一场精彩的节目,他们反复修改排练,数不清敲断了多少鼓槌,敲松了多少鼓皮,磨出了多少老茧。“有次彩排,眼看着几根敲断了的鼓槌同时飞出去。”宣传干事向鹏程对此印象深刻。

节目从无到有,从单薄到饱满,凝聚着勤务保障大队全体官兵的努力和付出。除了表演《强军战鼓》,战士们还负责整场演出道具搬运工作。“无论台前幕后,只有大家都拧成一股绳才能做得更好”,上等兵蒋诗意说:“要感谢幕后的战友们一直帮我们参演人员分担上哨执勤、话务值班和车队出车任务,舞台的荣光属于我们集体的每一个人。”

“在化生放核神秘又无尽的微末,青春誓言托起和平飞鸽。追梦远航去踏平万里浪波,勇立潮头引领创新变革……”防化研究院杨玲的深情献唱,揭开了防化先锋的神秘面纱。据了解,《为爱而来》的词曲都是由杨玲自己创作的。“创作这首歌曲,就是因为身边的同事、战友给了自己太多感动。”她深情地说。64年来,历代防化人数十年如一日,默默坚守科研一线,在地方优厚待遇面前心如止水,在编制体制调整、个人进退去留关键时刻大局为先,为提供国家安全战略支撑作出了卓越贡献。

血性,军人的脊梁。研究生院全体研究生学员的《强军战歌》大合唱,唱出了军科人博学善研的不懈追求和精武胜战的坚定信念。排练以来,为了展现研究生院新风貌,学员们顶着学期论文、毕业课题的巨大压力,倾情投入,坚持排练。从军地高校选拔来参加“军事科学院首届强军之星优秀大学生夏令营”的翟远钊,观看演出后振奋地说:“听过很多《强军战歌》的合唱,这是最震撼心魄的一次。希望有一天,我也能有幸成为这支光荣队伍中一员,进入梦想的军事科学院学习深造。”

“故事”,一个人的故事,千万人的故事——讲述军科人的使命传承

舞台下,很多观众默默拭泪。无论是丝丝入扣的情感,还是坚如磐石的信念,在这些跌宕起伏的军科故事中,观众也一同经历了他、她和他们的人生起伏。从熟知的身边人,到那些未曾谋面、却永远定格的名字,一个个波澜壮阔的生命,一代代使命传承的接力,让每个观众都能看到生活的至高至远,领略人性的熠熠生辉。

情景剧《心中长城无尽头》编创之初,主创团队研究决定以前期在边防一线攻克难题为背景,讲述自己的故事。编导赵杰翻开《解放军报》曾经刊发的报道《事业留人,搭建干事创业广阔平台》,指着描写刘瑞朝研究员拒绝地方高薪聘请的段落对记者说:“这就是我们男一号的原型。”据了解,他们不仅修改剧本10余次,对舞台设计的推敲打磨更是精益求精,大到高山背景、雪花飘飞,小到施工图纸、仪器测量,演员们都亲自上手制作,还邀请80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周丰峻录制了画外音。刚刚毕业分配到该研究院的科研干部邢哲理也在剧中饰演了角色,他表示:“参演是一次学习,一次洗礼。我们后来者,要把使命扛在肩上,把强盾精神铸在心中。”

“启航新时代,不仅要高屋建瓴看到未来的方向,更应不忘初心坚持历史的传承。”音诗画《红飘带》的撰稿人之一、军队政治工作研究院科研干部刘巍谈起了他们的创作初衷。为突出特色,充分发挥政治工作研究的学科优势,《红飘带》选取我军历史上的经典史料片段,从剧本构思、情景再现,到服装造型、舞台效果,台上9分钟的表演,实则包含了台下3个研究中心同志们的共同参与、献智献力。《红飘带》的主唱、研究员赵真燕说:“为了将艰涩的文献史料转化为鲜活的舞台形象,就特别需要把自己和革命先烈的感情连通起来,真正领悟他们的追求,理解他们的选择。”研究院政治工作处主任赵胜利表示:“用‘红飘带’这个意象贯穿人民军队的发展历程,表达了全体官兵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发扬优良传统,担当强军重任的信心决心。”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红飘带》带领观众重回历史深处,感念先辈的牺牲,丈量英雄的足迹,使全院官兵在对党史军史的真情回顾中,涤荡心灵,充实本领,砥砺前行。

“青春”,一个人的青春,千万人的青春——诠释军科人的无私奉献

青春,因理想而怒放;理想,因奉献而真实。新军科,不仅有累累科研硕果,更有一座繁星璀璨的精神博物馆,珍藏了很多青春无悔的闪光记忆。纵有岁月易老,总有理想不灭。有志者,青春不老,永远年轻。

拳拳报国志,追梦赤子心。军事医学研究院以院士夫妇的传奇故事,讲述了老一代科学家的青春选择和毕生坚守。“我都90多岁了,还争什么奖?我的日子不多了,还是那句话,记在脑子里,烂在肚子里,带进棺材里,我要用一辈子去坚守!”这是身患重疾的黄翠芬院士,为保守国家秘密,拒绝在国家最高科技奖的申报材料上签字的情景。新中国成立之初,周廷冲、黄翠芬夫妇怀着报国热忱,历经万难偷渡回国,来到军事医学科学院。他们穷其一生,开创了中国的后基因组时代,培养出一大批优秀青年科学家,从而成就了一段传奇。为了演好《传奇》故事,该研究院剧组全体人员认真研读了相关文献资料。“什么是院士精神?”老年黄翠芬的扮演者高静说:“‘热爱祖国,勇攀高峰,献身国防,甘为人梯’,不是靠口号喊出来的,而是他们用生命一点一点做出来的。我们要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好久没回去看孩子了。平时孩子只要拿着手机就喊妈妈,抓得可紧了,谁要都不给。”情景剧《博士周末的表演课》中的这句台词,让许多观众都湿了眼眶。“我在北京工作,爱人在海南,孩子在我爱人老家乌鲁木齐”,对于剧情中难以想象的“三地分居”,国防科技创新研究院科研干部王璐璐却说:“这几乎就是在讲我的生活。我孩子3岁,跟着爷爷奶奶在河南老家,爱人在长沙。”据了解,该研究院成立以来,从全军各单位选调的百余名优秀科研人才,他们平均年龄只有33岁。“这些年轻干部当中,两地分居非常普遍,还有不少是三地分居。”该研究院干事董春生介绍说。“剧本灵感,来源于同事间的一些聊天内容。”主演易比一谈道:“同事有次出任务,大半年没回家,回家后去幼儿园接孩子,母子俩竟没认出对方。还有个同事每次从家回单位,孩子都会抱住她不让走,哭喊着 ‘我不想要军人妈妈’。”青春,在很多人的字典里,也许是一场风光绮丽的冒险。而他们的青春,却在纯粹信仰、执着理想、坚守平凡中书写了意义,收获了价值。他们使人感悟——奉献的青春最美丽。★

猜你喜欢

强军研究院青春
我的科技强军梦
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
工程技术研究院简介
强军战歌
从心所欲不逾矩——为中国戏曲研究院成立70周年作
不是我!是他捣乱!
强军路上
强军梦——朱日和沙场大阅兵
埋线:1厘米提升的青春
青春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