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震解释的步骤及解决的地质问题

2018-11-06焦锐

西部资源 2018年5期
关键词:反射层层位工区

焦锐

摘要:地震解释工作是开展石油地质研究的基础,一个含油气构造的发现、岩性圈闭的识别以及井位部署都离不开地震解释,甚至连现在的石油开发也需要应用地震资料完成扩边挖潜、技术创新和增储上产,因此开展好地震解释工作至关重要。构造解释是从全三维解释理念出发,严格对三维地震资料进行三度空间的立体解释。利用层位自动追踪,解释系统中的多种显示功能,任意切割测线,生成时间切片,利用垂直断层走向的任意方向测线识别小断层,利用相干数据体技术,研究相邻地震道的反射特征,突出因地质体横向变化而引起的反射特征的变化,可以达到识别小断层并预测地层横向变化的规律的地质目的,能够从点-线-面不同角度认识各反射层的横向变化,从而正确识别地下构造形态。

关键词:地震解释;构造;成果应用

1.资料搜集及准备

开展地震解释前要搜集齐全准确的各项基础资料,包括测井曲线资料(声波曲线、密度曲线、电阻率曲线等必备的数据)、地质分层数据、地震处理成果数据体及端点坐标数据以及以往资料解释成果图件等,便于对比检查。当电测曲线达不到制图精度时,需要完成环境校正和标准归一化处理并准备好工作设备,目前完成解释工作都是在工作站上通过人机交互系统来完成,解释工作常用的工作站软件有Landmark、Geofram、Geoeast等大型工作站解释软件。

1.1人工合成地震记录的编制及层位标定

利用声波时差曲线制作合成地震记录,利用声波时差曲线求取反射系数,根据目的层的分布情况和井深度范围提取井旁道子波,与反射系数褶积后求取相关系数,相关程度好,代表合成记录道与井旁道基本吻合,相关差则需对声波时差曲线进行校正至各主要目的层对应较好时为止。

三维地震资料精细构造解释的目的是研究断裂特征及构造特征,层位的准确标定是基础,断层解释是构造解释的关键。层位标定是连接钻井资料与地震资料的桥梁,也是建立地质界面与地震反射界面之间对应关系的主要环节,是构造精细解释中重要的基础工作。从合成地震记录与井旁道的对比情况看,各地质层位与地震反射界面对应关系吻合较好,表明层位标定工作符合要求,为下一步构造精细解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图1)。

所有的合成记录标定完成后,总结一下各地震反射层的波组特征,如相位、频率、振幅强弱关系、连续性等,为下步为层位对比做准备。

1.2建立基干剖面解释网

从井点、过井剖面和连井骨干剖面出发,利用工作站的解释对比追踪手段,对标定的层位进行外推解释,建立了全区骨干剖面网络,解释骨干剖面网密度达到64×64cdp。通过对地震连井测线的解释,一方面可以建立工区大的构造解释格架,另一方面还可以检查井上地震层位标定的一致性,保证全区所有的钻井地质分层在地震波组特征上保持一致。在连井测线解释完成以后,就可以进行加密解释。根据工作需要,进行逐条加密测线的解释,密度达到4×4~2×2cdp就可以满足解释需要,如果需要做储层预测和反演工作则需要把解释密度加密到1×1cdp。

1.3层位解释

层位的对比追踪主要采取手动拾取方式。由于各個沙组顶反射层反射品质不同,横向追踪需要仔细对比,所以采取手动追踪方式,这不仅保证了层位追踪解释的合理性,也确保了层位解释的准确性,同时按着连井剖面进行闭合,从三维空间上保证解释层位的一致性。

层位追踪解释完成后,要对解释结果进行闭合检查,三维资料的解释时要做到inline和crossline的完全闭合,确保最终成图精度。层位解释完成后,应用软件中的绘图模块编制等t0图。

1.4断层解释

在断层解释过程中,为了准确解释断层空间位置,应用了沿层相干切片、深层倾角分析图、断棱检测图等技术。另外,还可以采用深、浅层断层叠合手段,分析深、浅层断层解释的合理性及纵向变化规律。在解释中,多种手段和方法的联合使用保证了断层解释符合实际地下地质情况。

相干数据体和水平切片在识别和解释断层方面有其独特优势,尤其是相干数据体的利用,能快速、准确地识别断层。在实际断层解释的过程中,将相干数据体切片、地震数据体时间切片与地震剖面三者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实现了断层在主测线、联络线和平面及三维空间上的闭合解释。

断层的平面组合主要考虑断层性质、倾向、断距及区域地质规律等,这些要素在三维解释中均能够通过各种手段表现出来,相干体的沿层切片,沿层倾角图、边棱检测图、方位角图(图2)等都能清楚客观地揭示某一反射层断层的平面展布规律、组合方式及相互之间的切割关系,避免了人为进行组合断层的多解性和错误。

另外,可视化技术在构造解释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三维可视化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描述工区内断裂的空间展布规律、构造格局,能够进行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和认识断裂的平面变化。为了掌握工区主要反射层构造的基本轮廓和主要的断裂系统,可以采用振幅图的方法,也可以采用显示沿层时间切片的方法,来了解断裂和构造的基本情况以及在工区内的平面分布。

2.地震解释成果应用

2.1分析断裂特征及断裂活动期次

从各反射层平面图上看,分析断层展布方向,平面上分布特点,断层排列特征等。纵向上看,断层发育期次,深、浅层断层发育是否具有相关性和继承性。中深层层位断层发育情况;分析局部构造与断层的关系,是相伴生还是无关联,分析局部构造形成与断层成因联系等。根据地震剖面、构造发育史剖面及不同反射层断层展布规律分析断层形成期次和发展阶段。结合断层断距、延伸长度、倾向等要素分析断裂活动期与油气的成藏、运聚的关系以及对地层沉积、储层分布、圈闭形成的控制作用。

根据上述断层分析研究,结合工区的钻探成果,分析断裂与含油气的关系,有的断层沟通油源起油气运移的通道作用,有的断层具有封堵性,有的断层则对油气成藏起破坏作用,掌握了这些研究成果对发现油气藏非常重要。

2.2分析局部构造特征

通过对地震反射层解释,编制工区圈闭要素表,总结圈闭类型和面积规模等等,开展圈闭的综合研究工作。

2.3探井部署

在地震解释成果基础上,结合工区钻探成果,从工区石油的地质条件生、储、盖、圈、运、保等基本条件出发,缜密部署,细致论证,部署探井井位。以吉林油田为例,吉林油田的伊舒地堑的万昌、五星油田、德惠断陷滨河-华家气藏、王府断陷的小城子气田等都是在三维地震精细解释后发现的。

猜你喜欢

反射层层位工区
基于BiLSTM的地质片段层位预测方法
关于铁路编组站减速顶工区标准化建设研究
基于有限元某压水堆反射层组件模态分析的建模方法
精确发现溢流研究及在西北工区现场应用
铁路隧道定额工区长度和通风管线路工程量计算规则探讨
耀眼的橘红色——河南省焦作市公路局养护工区养护机械队速写
卡拉麦里山前石炭系火山岩序列层位归属及分布研究
随钻双感应测井仪背景影响研究
合理选择层位在尚庄煤矿的成功应用
油气勘探中的三维地震层位自动追踪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