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护理在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和措施观察

2018-11-05胡梦林林丽娟

关键词:无痛性心内科优质

胡梦林,林丽娟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安徽 巢湖 238000)

无痛性心肌缺血是一种常见的进展性慢性疾病,好发于老年人,是心内科收治的常见病种。该病发病时患者不会体验到疼痛感,症状和体征不明显,所以在临床上极易被忽视,引起了医务人员和科研工作者的重视。护理照护在患者的康复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且常规护理难以起到较明显的效果。本心内科护理小组拟通过严谨的随机对照试验对120例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及常规护理干预,以探究其效果,已取得部分阳性结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7月~2018年8月医务人员在我院心内科招募的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Excel将其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其中,试验组男35例,女25例,平均年龄(67.24±12.69)周岁,平均患病年限(4.62±1.63)年;对照组男33例,女27例,平均年龄(68.05±9.62)周岁,平均患病年限(4.78±0.87)年。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得到的是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得到的是优质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1)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对老年患者更有耐心的讲解各项治疗的必要性,消除其内心的顾虑,同时发现其情绪的波动并进行针对性疏导,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使其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以及治疗方案;(2)环境护理,护理人员应定时对病房进行清洁,开窗通风,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可适当在病房摆放绿色植物来进行装饰,给患者以温馨舒适的感觉;(3)饮食护理,护理人员为患者制定每日饮食方案,保证盐分和脂肪的低摄入量,保证营养供给,多食水果和蔬菜[1];

1.3 观察指标

选择护理满意度及治疗效果作为评价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指标。护理满意度使用的测评工具是护理满意度量表,这个量表包括20个条目,从4个角度(即质量及安全、服务可及性、健康教育及人文关怀)进行评价,每个条目的取值范围是1~4分,得分越高表明护理满意度越高。使用心率异常、心律异常及血压异常的例数和百分比用来评价治疗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表1 两组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n(%)]

2.2 两组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表2 两组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s,分)

表2 两组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s,分)

注:*表示P<0.05

组别 n 质量及安全 服务可及性 健康教育 人文关怀试验组 60 18.25±2.46 17.87±1.32 18.03±1.32 17.97±2.32对照组 60 13.02±2.47 12.99±1.65 13.03±1.36 12.36±1.47 t 11.62 17.89 20.44 15.82 P 0.01* 0.01* 0.01* 0.01*

3 讨 论

无痛性心肌缺血多发生于老年人,因未表现出明显不适症状而被忽视,但该病的发作会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确诊后老年患者多因心理弹性差,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治疗依从性降低,此时采取护理干预是很有必要的[2]。优质护理是本着以患者为核心、强化落实基础护理和责任制护理,旨在提升整体服务质量[3]。本研究中,实施优质护理的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好于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并且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四个方面得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

猜你喜欢

无痛性心内科优质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应用动态心电图诊断价值研究
整体护理在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中的效果及负性情绪影响分析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依托胸痛中心建设开展心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探索与应用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心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心理特点及护理分析
对心内科新护士应用人性化带教模式的教学效果观察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