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65岁以上老年肺癌患者术后肺栓塞的预防及护理对策

2018-11-05艳,法卿*,张平*

关键词:肺栓塞血栓下肢

姜 艳,法 卿*,张 平*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辽宁 大连 116021)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由各种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阻塞肺动脉系统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1],而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与肺栓塞的发生有着密切联系,多数肺栓塞的血栓都来自于深静脉血栓[2]。合并心脏病、肺部疾病是老年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发生肺栓塞的危险因素[3],而临床高龄肺癌患者合并高血压、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基础疾病较多,加之术后长期卧床、应用止血药等因素,导致血流变慢或血液高凝状态,更容易发生DVT,继而导致PE。有研究表明,年龄与DVT的发生率成正相关[4]。因此,积极的提前预防和有效的术后护理,可以有效地降低老年肺癌患者术后肺栓塞的发生率。本文总结我科室对65岁以上高龄肺癌患者术后预防护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我科室收治的65岁以上老年肺癌根治术后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1例,女例51,年龄65~83岁,平均年龄74岁,术前合并高血压10例,冠心病6例,糖尿病11例,手术方式:均为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及分型、性别构成比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术后均采用低分子肝素钠(希弗全)2125 IU,1次/d,皮下注射。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格外给予术前评估及预防性宣教,术后指导如早期协助患者下床活动,定期变换体位,勿用力大便等预防措施,严格遵医嘱执行。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老年患者肺栓塞的发病率,以及治疗后患者的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的肺栓塞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5.1%(39/41),高于对照组的80.5%(33/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肺栓塞治疗后患者肺栓塞发生率比较(n,%)

3 讨 论

近年来虽然对肺栓塞的认识不断提高,但由于其缺乏特异性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临床实践中尤其在老年患者中仍存在诊断延迟、误诊、漏诊的情况。国内调查结果显示,老年肺栓塞的误诊率达70%,而早期明确诊断并及时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死亡率[5]。

肺栓塞的隐匿性给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造成困难,但美国外科医师认为肺栓塞是住院患者最可预防的死因[6]。笔者采用术前预防性宣教,术后早期协助患者下床活动,局部肢体按摩、定时更换体位,抬高下肢等预防措施,探讨采取积极的提前预防和合理护理,对有效降低老年肺癌患者术后肺栓塞发生率及术后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3.1 术前健康宣教

3.1.1 术前危险因素评估:首先对老年患者进行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评估,以患者年龄、运动能力、肥胖指数及有高风险病史等方面详细了解患者危险系数,根据预警级别实施护理干预。

3.1.2 术前健康宣教:术前向患者及家属讲解PE的危险性、术后可能出现的不适、并发症,尤其是预防措施的重要性,争取患者与家属的共同认可和理解,使患者术后能更好的配合。

3.1.3 术前严格控制血压、血脂、血糖于正常范围内,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对既往有血栓栓塞史、静脉曲张、心肺疾病和肾病等的老年患者,护土要高度警惕患者术后有发生肺栓塞的危险。

3.2 术后护理

3.2.1 根据术前评估,预防措施要对高危人群尤以重视,对患有血栓静脉炎、静脉曲张的患者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尽早接受有规律的肢体活动。手术全麻清醒后,指导患者从手指、手腕、足趾的关节开始主动活动。在避免影响患者伤口恢复的前提下,协助早期进行下床活动。指导患者咳嗽咳痰,预防肺部感染,长期卧床或患有下肢静脉曲张等疾病者使用下肢抗血栓弹力袜,避免长期坐卧,教会患者床上收缩下肢肌肉促进血液回流的方法。

3.2.2 术后饮食宣教,指导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纤维、低脂易消化软食禁食硬辛辣刺激性食物,补充水分,保证营养供给,保持大便通畅,防止因便秘而诱发PE。

3.2.3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胸痛、胸闷、咳嗽、血痰、大汗、心跳呼吸增快,甚至晕厥和休克,要高度警惕发生肺栓塞的可能,应立即使患者平卧,明确诊断,及时治疗。

3.2.4 静脉壁损伤也是静脉血栓形成因素,长期静脉输液者应尽量保护静脉,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静脉输液和采血宜选用上肢浅静脉,应避免在下肢静脉或股动脉穿刺特别是下肢反复穿刺。

3.2.5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导致肺栓塞的重要原因,因此,要严密观察卧床老年患者双下肢肤色、温度、肿胀程度及感觉,必要时测量双下肢同一平面的周径。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3.2.6 使用抗凝溶栓药物期间,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出血倾向,注意患者有无咳嗽、呼吸困难等肺栓塞症状。

综上所述,积极的提前预防和有效的术后护理是降低术后发生肺栓塞的有效途径,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肺栓塞血栓下肢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术后强化护理预防下肢骨折老年患者便秘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研究
肺栓塞及预防
高频超声联合彩超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诊断价值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CT肺叶血流分布造影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
警惕隐形杀手“肺栓塞”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
阿司匹林对“红血栓”无效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