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措并举促进新时代中小企业创新发展

2018-11-02祁彪

唯实 2018年10期
关键词:集群培育企业

祁彪

近几年来,江苏省上下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围绕创新发展时代主题,狠抓企业、产品、平台、融合、政策等创新举措的落实,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已经成为江苏实體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截至2017年底,全省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46886家,占规模以上工业的97.4%,总数占全国1/8;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销售收入、利润总额分别为10.1万亿、9.7万亿和6567亿,均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60%以上。全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超过10万家,累计认定省级科技小巨人企业260家、省级专精特新产品420个,培育省级示范智能车间455个、星级数字企业3万家。中小企业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年均增长40%以上,创造了全省65%的发明专利、75%以上的企业技术创新和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

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是党的十九大赋予的重要任务,是《中小企业促进法》明确的法定职责,是推进制造强省建设提出的迫切要求,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必备的动力基础。新时代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江苏省中小企业原有的低要素成本等优势已不复存在,传统发展模式已走到尽头,新技术新平台新业态的出现,特别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倒逼中小企业必须加快技术创新。从中小企业自身看,中小企业创新投入偏低、创新基础薄弱、创新要素不足的问题仍然存在。从中小企业创新的外部环境看,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局面尚未形成,中小企业与产业政策融合对接不够,创新服务体系有待完善,促进创新成果向中小企业集聚的路径需要畅通;创新政策落实的有效性、工作指导的针对性有待提高,部门联动的协调性、破解难题的主动性有待加强,在普惠性财税政策支持上需要进一步探索,融资难、融资贵仍很突出。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小企业创新发展重点要从六个方面着力。

着力培育创新型企业,提升企业竞争实力。一是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注重细分行业领域、行业地位和技术水平,突出智能制造和先进制造,每年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产品和科技小巨人企业,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二是培育单项冠军企业。抓好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培育,遴选一批成长性强的“隐形冠军”企业,到2020年,争创全国单项冠军100家,“四新”领域高成长“隐形小巨人”企业200家,省级专精特新“隐形冠军”企业500家。三是培育高成长型企业。鼓励中小企业开展业态和模式创新,完善财政资金、基金等支持政策,加大对发展速度快、竞争力强、前景好企业的培育和支持力度,推动一批潜在“独角兽”企业爆发式成长。深入推进小微企业成长培育计划,培育壮大规模企业,到2020年累计培育5000家小微企业升规模,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5万家。

着力建设创新服务体系,提高精准服务能力。一是建设创新服务平台。围绕制造强省、网络强省建设重点领域,建设符合产业导向、满足企业创新需求的公共服务平台和技术支撑平台,力争到2020年建设省级三星级以上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500个。二是推动中小企业“上云”。大力实施“企业上云”三年行动计划、“133”工程和工业APP培育工程,支持一批省重点云服务平台建设,鼓励和支持面广量大的中小微企业接入省重点云服务平台,支持中小企业业务系统向云端迁移,全年新增3万家企业上云,认定一批星级上云企业。三是健全产学研紧密合作机制。支持中小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建立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开展重点领域关键技术联合攻关。建立中小企业产学研合作需求网上对接平台,梳理公布高校、科研院所创新成果与企业发展需求,促进中小企业与相关方面建立长期合作,加快科技成果对接转化应用。

着力提高互联网应用水平,推动企业数字化智能化。一是注重政策引导。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和江苏省《工业电子商务三年行动计划》,深入推进“互联网+小微企业”行动计划。二是注重经验推广。树立一批中小企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级优秀服务商和优秀企业典型,分行业、分规模组织推广应用。到2020年,围绕电子商务、云服务、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培育10家有影响力的行业互联网应用平台和50家行业应用典型企业。三是注重装备改造升级。探索设立中小企业装备升级改造基金和中小企业智能制造大数据云服务平台,集聚社会资源,加快中小企业制造能力和资源开放共享,重点推动全省2万家亿元以上中小制造企业装备改造升级。

着力增强自我创新活力,提升企业素质。一是提高管理水平。开展中小企业管理提升行动,研究制定中小企业管理标准,指导和帮助企业开展对标诊断,引导中小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激发企业的创新发展活力。二是提高知识产权创造应用水平。实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鼓励中小企业研究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突出抓好知识产权转化,促进知识产权变现,提升保护和运用知识产权的能力。开展“专利清零”“专利产品贴标”以及重点企业“专利倍增”行动,实施“专利导航”工程,激发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创造活力。三是培育创新人才。积极培育和引进创新型企业家群体,关注做好企业家代际传承,引导传统企业向现代企业转型,探索职业经理人管理模式。组织实施中小企业人才“百千万”培育计划,突出引进和培训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

着力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推进产业集群发展。一是打造“双创”新格局。加快建设一批创新创业载体,扶持一批创新创业项目,培育一批专业化小巨人企业,打造一批公共服务平台,提供全方位创新创业服务,鼓励引导大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开放创新资源,发展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形成线上线下结合、产学研用协同、大中小企业融合的创新创业格局,打造“双创”升级版。二是推动集群新提升。开展产业集群创新提升行动,根据省政府确立的13个产业集群培育要求,以新型电力装备、工程机械、物联网、纺织服装等发展规模、技术水平和行业地位居全国前列的产业集群为重点,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万亿级产业集群,构建支撑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四梁八柱”和产业“航空母舰”。加快培育产业集群龙头骨干企业,打造一批产业链开放创新平台,引导支持中小企业建立与集群龙头企业之间的产业联系,促进集群内大中小企业围绕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加强融合协作。力争到2020年,重点培育30家龙头骨干企业,打造百亿级产业集群150家、千亿级产业集群10家。三是拓展市场新空间。进一步扩大中小企业国际、国内合作以及与大企业合作的空间,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推进专业化协作配套,引导中小企业与龙头骨干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推动大中小企业加强产销对接,鼓励大企业通过专业分工、服务外包、订单生产等方式与中小企业建立协同创新、合作共赢的协作关系。

着力落实惠企政策,营造良好创新环境。一是狠抓创新政策落实。建立跨部门的政策信息互联网发布平台,及时汇集发布涉及中小企业的法律法规,创业、创新、金融、市场、权益保护等各类政府服务信息,为中小企业提供便捷无偿服务。引导中小企业按照市场要求,推进技术、产品、管理模式、商业模式等创新。进一步梳理创新政策,尤其是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和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落实。二是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认真落实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五部门《关于进一步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意见》,扎实开展小微企业“金惠行动”,推广应收账款等融资。加强中小企业融资洽谈和项目对接活动,争取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和担保基金支持,提升中小企业融资超市及转贷平台等公益性服务平台建设水平。完善融资担保体系,推动企业直接融资。三是优化政务环境。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优化政策供给,推动政务服务“一张网”建设,办好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和中国中小企业江苏网,为中小企业提供快捷便利高效的服务,不断营造创新发展的良好环境。

(作者系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

责任编辑:高 莉

猜你喜欢

集群培育企业
2018上海企业100强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勤快又呆萌的集群机器人
集群品牌是集群整体的品牌还是集群产品的品牌?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