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边境安全视角下朝鲜族乡村空心化问题探析
——以中朝边境地区延边段为例

2018-11-02马振超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学报 2018年9期
关键词:空心化延边边境地区

马振超

(1.中央民族大学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北京 100081; 2.中国人民警察大学,河北 廊坊 065000)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朝鲜族人口负增长和大规模向外迁徙,中朝边境地区延边段朝鲜族乡村出现空心化问题。近年来,中朝边境地区延边段受到非传统安全因素的威胁,朝鲜族乡村的空心化问题对维护该地区的边境安全稳定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研究边境安全视角下的朝鲜族乡村空心化问题,对于维护中朝边境地区延边段的安全稳定,构建和谐有序的边境社会环境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朝边境地区延边段朝鲜族乡村空心化问题呈严峻态势

延边朝鲜族人口负增长和跨地区、跨国流动对于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改善人口结构、提高收入水平、促进社会变迁等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物极必反,当前中朝边境地区延边段朝鲜族乡村空心化问题愈演愈烈,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一)乡村人口大量流失

人口流失是中朝边境地区延边段朝鲜族乡村空心化问题的最显著特征,也是形成乡村空心化问题的基础性因素。由于当前中朝边境地区延边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比较滞后,朝鲜族边民的文化认同等因素叠加,多年来当地朝鲜族人口持续外流到韩国以及中国沿海的一些大中城市,朝鲜族乡村人口大量外流。加之,长期以来,延边本地生育率水平较低,致使延边朝鲜族人口逐年减少。从表1可以看出,被调查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珲春、和龙、龙井和图们4个边境县市的中朝边境朝鲜族村庄实际人口所占比重最高的村庄为46.9%,还不到登记户籍人口的一半,最低的仅为15.8%,人口外流问题异常严峻。在和龙市中朝边境地区调研时发现,乡村路上极少能遇到车辆,路过村庄很少能看到村民,边境辖区炊烟稀少,异常冷清。

(二)乡村村庄空巢化严重

由于朝鲜族人口持续负增长以及大量适龄劳动力外流,进而产生了大量的人户分离现象,致使中朝边境地区延边段朝鲜族村庄大量房屋空置。不仅造成了一定的消防安全隐患,同时也给一些不法分子提供了大量的藏匿场所。当地政府为了有效加强乡村基层管理,使乡村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资源最大程度发挥作用,对空巢化的村屯进行了合并。从表2中可以看出,和龙市与该市崇善镇的行政村数量分别由1990年的159个和11个,减少到2010年的76个和4个,减少率分别为93.1%和94.7%[1],当地20年乡村村庄空巢化的速度和程度可见一斑。乡村村庄空巢化严重,使这些村庄维护边境安全的职能不断弱化,对中朝边境地区延边段的社会安全稳定构成不利影响。

表1 中朝边境地区延边段朝鲜族村庄

表2 和龙市、崇善镇20年间行政村及村民

(三)乡村经济社会活动主体缺失

人口是社会活动最主要的实施者和参与者。在一定程度上,人口规模的大小制约着社会实践活动的效果。人口再生产所具有的特殊性决定了这一生产活动的主体是人,现在的人口数量直接决定着将来的人口规模[2]。农村青年劳动力思想较为活跃、精力充沛,可以较好地跟踪国家政策和社会发展形势,应该是农村开展各项经济社会活动的主体。但是,近年来中朝边境地区延边段朝鲜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不断外出到经济更为发达的地区务工,本地剩余的青壮年劳动力少之又少,大部分边境朝鲜族村庄剩余人口以留守老人和儿童为主。大量适龄青壮年劳动力的流失,直接降低了中朝边境地区的乡村经济发展活力,导致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功能整体退化,农村经济活动的主体已经逐渐消失,边境一线朝鲜族乡村的边境安全应急反应能力明显减弱,影响了国家一些项目和政策以及边境安全措施在边境地区的推广和施行。

(四)乡村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

由于中朝边境地区延边段大量朝鲜族青壮年劳动力外流,加之本地长期以来形成的低生育率水平,缺少新生人口的有效补充,致使当地的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中朝边境地区延边段乡村人口老龄化问题是人口出现结构性矛盾所引发的,与一般性的人口老龄化发展规律具有明显区别。中朝边境地区延边段朝鲜族边境乡村政权空心化问题同样凸显。人口大规模外流与农村人口急剧老龄化导致农村基层干部队伍不稳,后继无人,农村基层干部老龄化问题同样突出。根据2010年有关调查,该地区大量年轻人流出,导致老年人口实际比例增加到26.6%,增加了6.6%,愈加严重的老龄化问题进一步增加了社会负担[3]。在信息化社会飞速发展的时代,一些老年村干部由于精力衰退、思想较为保守,在处理村务、推动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发展乡村经济等方面存在着诸多局限性,使边境村庄难以充分发挥守边和护边作用。

(五)民族文化传承后继乏人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生产、生活实践的反映,对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发挥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保持和弘扬民族文化需要一代代人的传承。中朝边境地区延边段朝鲜族乡村空心化使朝鲜族本土文化面临着内外夹击和失传的危险。朝鲜族人口外流和持续的低生育率水平,造成朝鲜族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主体缺失,民族传统文化面临着后继乏人的窘境。一方面,韩国文化席卷延边朝鲜族地区,韩国电视剧、韩国服饰和韩国食品在延吉市到处可见,直接冲击着延边朝鲜族乡村本土传统文化;另一方面,以信息化为代表的现代文化和意识形态也在不断向朝鲜族乡村渗透,朝鲜族本土文化面临着内外夹击之势。中朝边境地区延边段朝鲜族民族文化传承后继乏人,不仅影响到了朝鲜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问题,同时也对丰富和发展民族文化,发挥边疆民族文化戍边功能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

二、延边朝鲜族乡村空心化问题对中朝边境安全造成严重影响

边境安全的内涵非常丰富,同时又具有很强的时代性特点。总的来看,边境安全的内容基本涵盖了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两个主要方面。在军事安全层面,边境安全主要是指一国的边防武装力量维护该国边境地区的领土主权免受另一国侵犯和损害的状态;在边境地区居民安全层面,边境安全则是指生活在一国边境地区的普通居民在不受外来干扰和侵犯的前提下,生活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等都能得以显著改善和提高的状态[4]。当前,朝鲜宣布放弃核试验,承诺半岛无核化,朝韩首脑实现了历史性会晤,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得以缓解,中朝边境地区主要面临着非传统安全因素的威胁。中朝边境地区延边段朝鲜族乡村严重空心化,在中朝边境地区形成了真空地带,对边境安全带来不利影响。

(一)严重弱化了对越境活动的管控能力

中朝边境延边段共有522.5公里长的边界线,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复杂的地缘形势以及边境地区朝鲜族人口分布特点等都对边境管控工作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

中朝边境延边段主要以图们江为界。图们江发源于中朝边境长白山山脉主峰东麓,江水由南向北流经中国的和龙市、龙井市、图们市、珲春市四县市,朝鲜两江道、咸镜北道,俄罗斯的滨海边疆区的哈桑区,在俄朝边界处注入日本海[5]。图们江水量受季节气候影响明显,在每年1月至3月枯水期河流水量较小,进入冬季封江结冰,行人极易穿江而过。即使是每年7月至9月夏汛期,图们江源头江面较窄,也难以阻隔行人。因此,尽管中朝边界已经设置了防护网,但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这一地区的越境活动仍屡禁不止。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朝鲜国内爆发了严重饥荒,加之受到联合国制裁,朝鲜面临严峻的国内和国际环境,人民温饱存在严重问题。而中朝边境中国一侧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比朝鲜要高出很多,加之受历史、跨界民族等因素影响,朝鲜边民为了吃饱肚子,冒着生命危险越境到中方边境一侧投亲靠友。此外,韩国一直施行政治瓦解朝鲜的政策,不断对朝鲜实施舆论攻势,鼓动朝鲜边民越境前往韩国定居。

朝鲜边民的越境活动严重破坏了中朝边境地区出入境管理秩序,加大了中朝边境地区边境管控的压力和难度。由于历史、地理、经济、政治、民族等诸多因素影响,朝鲜边民非法入境中国,在中国境内特别是吉林省非法居留、非法就业问题尤为突出[6]。中朝边境地区延边段的物理隔离很难发挥应有作用,而边境辖区朝鲜族乡村空心化,人口密度低,越境者如入无人之境。此外,由于朝鲜族人口外流,在该地区留下了大量无人居住的闲置民房,这也给到中国边境一侧的朝鲜越境者提供了大量临时落脚点,无形中也为越境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

边境乡村空心化、群众对边境地区管理能力日趋削弱、边境乡村总体性衰败等,给境外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非法出入境、毒品走私、盗窃抢劫杀人、宗教渗透等严重危害国家安全和边境地区经济社会稳定的事件时有发生[7]。

(二)难以有效组织群众参与边境管控工作

人口是社会活动的主体,是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边境村庄就是哨所,边民就是哨兵。边境地区的人民群众是党政军警民联合治边、管边、控边的重要力量,对维护国家安全和边境地区安全稳定、社会长治久安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中朝边境地区延边段点多线长面广,边境管控难度大,加之涉边部队人员相对不足,边境管控力量较为薄弱。因此,加强中朝边境地区的管控工作,离不开边境辖区群众及群防群治组织的支持。

人口大量外流,致使中朝边境地区延边段人口严重不足,人烟稀少,农村缺少生机和活力,可以参与到边境管控工作的基础力量严重不足,后继无人。大量青壮年男性人口流失,致使可以吸收到边境群防群治组织的有生力量匮乏,严重制约边境群防群治组织的建设。中朝边境地区延边段乡村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参与到边境群防群治组织的多是上了年纪的老年人,难以发挥应有的管边、控边作用。在乡村空心化趋势的影响下,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边境村落的爱民固边战略根本无法展开,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大量人口的外流使爱民固边战略缺乏最基本的群众基础[8]。

(三)降低了治安防范和突发事件应对能力

乡村空心化使得越来越多的留守老人成为延边中朝边境乡村生活的主体。人口外流和人口分布空间距离的拉大,松动和弱化了维系村庄秩序的社会关系网络。村庄社会活力减弱,村庄内生组织缺乏新生力量,公共生活严重退化,社区防范和应对突发事件能力明显下降。由于中朝边境地区延边段缺少青壮年劳动力,老龄化严重,难以对越境人员形成有效威慑。近年来,中朝边境地区延边段多次发生朝鲜边民、军人越境到中方边境朝鲜族边民家中盗窃、抢劫、杀人事件。在突发事件发生时,首当其冲、深受其害的大多为毫无反抗能力的老年人,后果往往十分惨重。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群众难以迅速自发组织有效力量予以应对,致使犯罪嫌疑分子得以短时间内连续行凶作案,而在案发后迅速逃离案发现场,加大了后续搜捕工作的难度。例如,2014年12月,一名朝鲜逃兵持枪闯入与朝鲜接壤的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市一个边境村庄,枪杀4名边民后逃跑,当天被中国警方击伤后抓获[9]。在此次事件中,被朝鲜逃兵枪杀的中国4位边民全部为六七十岁手无寸铁毫无反抗能力的老年人。

(四)凸显了边境地区新的社会安全隐患

中朝边境地区延边段朝鲜族人口性别结构失衡,主要带来三大安全隐患。一是性别比例失衡导致婚配难问题。朝鲜族乡村年轻女性大量外流,适龄结婚男性青年明显多于女性青年,造成婚配男女比例严重失调,大龄男性娶妻难问题日益凸显。由于性别比例严重失衡,在中朝边境地区形成了许多“光棍村”,由此所引发的一系列社会失范现象成为中朝边境地区的安全隐患。二是年龄比例失衡导致老龄化问题。朝鲜族年轻人口大量流失,新生人口得不到有效补充,老龄人口比例不断上升,这不仅增加了家庭和社会的养老成本,同时影响该地区人力资源的有效供给,而且对建立社会安全快速反应机制造成负面影响,给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安全稳定带来严重挑战。三是留守儿童引发教育管理问题。朝鲜族年轻夫妻大多把孩子留给自己父母照看,老人的溺爱助长了留守儿童偏执的性格,缺少严格管教。由于长期与父母分居,缺少父母关怀,不利于留守儿童形成健全的人格。这导致一些留守儿童从事违法犯罪活动,由留守儿童引发的边境治安问题也日渐突出。

三、解决乡村空心化问题,加强中朝边境安全的思考

朝鲜族人口外流和人口负增长是造成朝鲜族乡村空心化问题的直接原因,而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滞后才是其根本原因。延边朝鲜族人口的大量流失与这一地区经济滞后密切相关[12]。从宏观上来看,朝鲜族乡村空心化问题与目前整个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凋敝,区域整体人口外流大的趋势紧密联系;从微观上来看,朝鲜族历史上所形成的移民社会特点、民族传统文化以及生育观念变化也是导致空心化问题的重要诱因。总的来说,中朝边境地区延边段朝鲜族乡村空心化问题既有历史与现实的原因,又有经济与文化的原因,诱因较为复杂。因此,解决朝鲜族乡村空心化问题,加强中朝边境安全,应该重点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立足振兴东北战略,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东北地区曾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为新中国建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逐渐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

解决中朝边境地区延边段朝鲜族乡村空心化问题,必须牢牢抓住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这个大环境,紧紧围绕2016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在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上下功夫。主动融入、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倡议,提升边境城市规模和综合实力,扶持条件好、潜力大的县城、中心镇和重要边境口岸发展成为中小城市,进一步加大对重点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切实增强企业内在活力、市场竞争力和发展引领力;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加快转变发展理念,建立健全体制机制,支持民营经济做大做强,使民营企业成为推动发展、吸纳劳动力就业、增强经济活力的重要力量;同时,要因地制宜,提高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发展水平,积极扩大与周边国家的边境贸易,创新边贸方式,实现边境贸易与优势产业发展的互动,促进边境贸易水平不断提高。

只有提高中朝边境地区延边段朝鲜族聚居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缩小收入差异,缩短务工人口的流动距离,使流动人口“离土不离乡”,维持稳定的人口数量与结构,保障朝鲜族人口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从根源上解决中朝边境地区延边段朝鲜族乡村空心化难题。反之,没有经济社会大环境面貌的改善,任何解决中朝边境地区朝鲜族乡村空心化问题的措施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本,难以持续。

(二)引导民族文化变迁,形成良性的人口流动模式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一定规模的人口流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自然结果,可以说从古至今人口流动贯穿于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史,正常的人口流动本无可厚非。朝鲜族乡村空心化所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和边境安全问题,直接原因在于朝鲜族人口长期只出不进而形成的“一边倒”的单向流动。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利用行政手段阻止人口流动已不现实。因此,必须从经济的、文化的角度加以引导,促进朝鲜族社会文化变迁。从历史上看,中朝边境地区具有独特的移民社会特征,曾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朝鲜族聚居区的快速发展。然而,移民社会也有其明显的不稳定性结构性缺陷,目前朝鲜族人口大量外流与这种不稳定性的移民社会特征有着很大关系。

首先,可以通过文化引导,促进朝鲜族文化变迁,逐步改变朝鲜族传统文化中固有的重迁徙的文化特点,把生在一方、建设一方内化为人们的观念,在加快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千方百计留住人。同时,要发挥家庭和亲情的纽带作用,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爱国、爱乡教育,使学生从小形成守土有责、建设家乡意识,并且通过孩子来影响家长的观念。

其次,通过积极创造条件吸引在外朝鲜族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政府相关部门要多为返乡务工人员着想,开辟绿色通道,尽量减少审批环节。在财政方面,可以优先给予返乡朝鲜族创业人员补贴;在金融方面,可以给返乡朝鲜族创业人员一定的无息或低息贷款;在市场方面,对返乡朝鲜族创业人员开展培训,在创业项目和技术方面予以指导;在税收方面,可以给予其一定的免税或者减税政策。通过一系列的鼓励返乡创业政策措施,减少在外朝鲜族务工人员返乡创业的后顾之忧,努力形成稳定有序的朝鲜族回乡创业局面。

(三)借鉴移民安边经验,吸引外来人口定居

在中国历史上,边疆地区是中央王朝移民戍边的重点地区。中国历代王朝都将“移民屯垦、备边足戍”的实边方略摆在首要位置,以此实现发展经济、保卫边疆的多重功效。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实施了“屯垦戍边”战略决策,组建边疆生产建设兵团,大量的外来人口成为边疆地区发展的有生力量,为建设边疆、巩固边疆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邻国也有现实的经验可循。越南为了巩固边境地区的安全,不遗余力地鼓励越南内地人口到中越边境越南一侧定居,并收到良好效果。越南政府为了增加边境人口,吸引外来人口到边境地区定居,出台了很多鼓励措施。例如,越南政府给予外来人口一定数额的住房补贴,实施免费的义务教育和医疗保障制度,提高教师和公务人员福利待遇等。这些鼓励措施的实施,有效地促进了越南内地人口向边境地区流动。

延边朝鲜族地区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具备吸引外来人口定居的外部条件。因此,应该从中朝边境战略安全的高度出发,总结中国历史上的移民屯垦做法,借鉴越南边境移民经验,吸引和鼓励外来人口到延边朝鲜族地区定居。在住房方面,可借鉴西藏等地实施的安居工程,对符合条件的外来人口给予一次性资金补贴;在生活方面,外地人口及其子女享有本地人同等的教育、医疗、社保等待遇;在户口方面,吸引和鼓励外来人口落户定居;在土地方面,加大闲置土地有效流转,保障承租者的合法权益;在金融方面,给予从事旅游开发、边境贸易等经济活动的外来人口一定的利率优惠。

(四)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做好边境管控工作

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的管边、控边模式是做好边境管控的重要保证。在中朝边境地区延边段,解放军边防部队与公安边防部队是边境防卫、边防管理的主要力量。针对当前乡村空心化问题对边境管控带来的严重影响,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认清当前边境管控工作的不足,因地制宜,进一步加强社会管理创新。

群众工作是开展各项边防工作的基础和保障。加强边境管控更要大力贯彻爱民固边战略,努力克服边防辖区乡村空心化带来的人口数量减少、护边管边力量减弱的不利局面。通过大走访彻底摸清边境乡村的实际人口数量,宣传和教育辖区群众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和突发事件应对处置能力。创新社会管理方法,把有限的群众团结起来,拧成一股绳。继续执行给边民发放护边补贴政策,通过严格落实政策,最大程度吸引进城边民返乡,提高边民管边、控边积极性。

在边境一线加强技防建设,通过在一线和重要道口岔路架设摄像头、安装远红外监控装置,提高科技控边水平,调整警力部署,弥补警力不足和地区空旷人员稀少带来的管控难题。进一步加大科技攻关,保持边境辖区内部、边境辖区与外界信息畅通,有效提高中朝边境延边段辖区信息化水平。

涉边各部门、警种、部队要加强联动,互通边境管控动态,进一步加强定期、不定期联合巡逻。通过向地方政府请示汇报情况,争取地方政府财政支持,以及公安机关的警力支持。各单位要建立突发事件应对联动模式,制定预案,定期举行边境突发事件联合处置演练,最大程度发挥各部门作用,有效形成联合管边、控边力量。

猜你喜欢

空心化延边边境地区
边境地区语言教师队伍建设困境及对策探讨——以云南为例
《延边大学学报》(社科版)2020年总目录
严阵以待
延边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作品
延边大学美术学院绘画作品
基于国企集团化改制背景的母公司“空心化”问题及对策
韩语近义动词的意义关系分析
——以捆绑动词‘’为中心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乡村空心化并非坏事
乡村旅游视阈下农村空心化问题治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