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合浦月饼小镇”的思考(连载三)

2018-11-02单绍骏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食品工业 2018年5期
关键词:合浦特色产业月饼

文|单绍骏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特色产业小镇是食品产业经济发展与食品产业生态培育的重要创新型载体。本刊曾分别就“月饼小镇”与“玫瑰小镇”进行过连续报道。其中曾分两期刊发了“建设合浦月饼小镇的思考”的部分内容。在连载一和连载二的内容中,以广西合浦月饼小镇建设为题,从项目背景分析引入,通过思考框架设立,导入了合浦月饼小镇项目“为何”“是何”与“如何”的层层解析,提出作者的思考意见。从而对合浦月饼特色小镇为何要建、是何特征,以及如何去建这三个重要问题,比较系统化的做了思考阐述。现应部分读者要求,将文章的最后部分予以连载刊发,以期对“特色产业小镇”这个食品产业新型发展平台,继续抛砖引玉,推动研究交流。

一、项目背景

“合浦月饼小镇”项目,是合浦县委县政府结合合浦发展实际,提出并积极推进的。建设特色小缜的背景有多重原因,包括国家政策导向、县域发展实际、本地资源禀赋、新城镇建设推进、特色产业基础、地域环境优势等。而合浦月饼小镇的立项,与这些因素都密切相关。一是从全国层面对标研究以浙江特色小镇为代表的成功实践。二是从区域层面对标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 “关于培育广西特色小镇的实施意见”等要求。三是从产业层面,要认识月饼是一种特殊节令食品,承载着丰富内涵与宽广外延。月饼产业与其他烘焙食品产业要融合发展才能解决淡旺季产能平衡问题。四是从县域层面看,合浦选择建设“月饼特色小镇”,最主要的还是基于合浦产业实际和比较优势。

合浦月饼小镇建设,是在国家、自治区、北海市、合浦县及全国食品工业与烘焙产业等综合性大背景下立项推进的。了解这些背景情况,可以更全面理解合铺月饼小镇的发展逻辑,有助于加深对特色小镇建设的理解与思考。

二、几点思考

研究思考合浦月饼小镇发展有多个角度。本文的思维框架是以几个主要问题为导向,在对“为何?是何?如何?何种结果?”这几个问题的解读分析中寻找答案。

1. 为何要搞合浦月饼小镇。

首先要聚焦在合浦自身发展这个角度来看。

一是发挥比较优势。包括:

深厚的月饼产业基础。一是合浦月饼产业历史悠久。二是月饼产业规模庞大。三是月饼产业配套齐备。合浦大月饼产业配套程度高、质量好。

浓重的历史文明遗存与传承。“合浦”自古就是人文繁盛之地。两千多年前的合浦已成为郡治所在。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成为合浦大月饼的成长沃土。当代合浦大月饼则在传承“古法古蕴”的前提下,实现了产业化发展。

优质的产业原料资源与配套。合浦大月饼的核心优势之一,正是其独特的原材料特色及独特的自然生态资源,以及这些要素资源的质量可控与供给的可持续性。

合浦大月饼原产地品牌与口碑。合浦大月饼生产工艺独特,在关键环节上仍坚持采用古法手工方式,以便更精准控制一些细微工艺诀窍。合浦大月饼在感观、理化指标、工艺特色等方面普遍高于国标、行标。

二是传统园区升级。合浦工业园是合浦“工业强县”战略的主要载体,也是合浦月饼小镇的诞生母体。建设合浦月饼小镇,是合浦工业园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重要实践。

三是农业食品融合。合浦是农业大县,也是特色经济作物、种养殖业、水产捕捞与养殖、热带果蔬等丰富的农、林、牧、渔资源大县。通过食品企业基地建设等努力,实现对农业产业化的拉动提升,走合浦特色的“农业食品”融合发展之路。

四是区域品牌建设。强化合浦大月饼的区域品牌形象,是发展合浦月饼产业的重要支撑。争取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争取上榜国家月饼标准、启动制定合浦大月饼团体标准等系列化区域品牌建设工作,都有望借助月饼小镇平台,得以推进实现。

五是合作开放发展。合浦经济发展,离不开对外合作,而对外经贸合作又离不开良好的合作承载平台。合浦月饼小镇,正是合浦县对外开放的创新窗口,招商引资、引智、引产业要素资源的平台载体。

2. 合浦月饼特色产业小镇“是什么”。

合浦月饼小镇“是何”的问题,就是要明确合浦月饼小镇定位等重要概念。合浦月饼小镇有几个重要特征:

一是特色食品产业主导的“三生融合”发展平台。合浦月饼特色小镇具备打造特色食品产业“三生融合”型发展平台的可操作性。

二是本地特色食品产业转型升级平台。月饼小镇提供了一个产业“整合平台”,有利于把碎片化问题系统化处理,将散乱的原有食品产业资源整合利用。

三是合浦工业园区创新提升实验载体。月饼小镇的产业功能、服务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跨界功能等“新型产业生态”功能的系统化整合,会对“母体”合浦工业园创新发展产生辐射。

四是合浦现代农业“三产融合”龙头。合浦蕴藏着十分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当地食品企业拉动,合浦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率已经有不断提升,但未来空间巨大。合浦月饼产业通过转型中高端烘焙产业,以及月饼小镇建成全国月饼特色馅料代加工基地和采购贸易平台,将会极大地拉动本地种、养殖产业与特色经济作物的农业结构调整与增产增收。

五是全国烘焙食品产业要素集散基地。我国烘焙产业历经三十多年高速增长,行业进步十分明显。但是全行业的供应链提升、产业服务配套、共享平台化建设、国际资源整合利用等多方面,都有看巨大发展空间。合浦月饼小镇着眼于产业资源开发利用,快速培育烘焙产业的特色化专业化服务,有望成为全国烘焙产业要素资源集散地和产业服务平台。

六是中华糕饼文化国内外展示交流窗口。月饼为代表的中华传统糕饼食品,特定的情感含义、特定的消费场景,都具有深厚并难以替代的文化底蕴。中国特色烘焙食品文化,将在一带一路等国家开放发展战略中大步走向国际。合浦月饼小镇生逢“天时、地利、人和”之际,完全有可能打造成对外开放、对内传播的双向交流、展示、互动的重要窗口。

(以上为前期内容回放。本期连载三内容如下)

3. 如何推进合浦月饼特色产业小镇建设。

研究合浦小镇建设“为何”“是何”的目的,是为了导出“如何”这个重点。如何推进合浦月饼小镇建设,实操路径方法是什么,是使合浦月饼小镇的设想变为现实的关键所在。有几个重点应予考虑。

一、明确定位。搞清楚“我是谁”“我要到哪里去”这两点十分重要。所谓定位,就是找准自身位置,进而使后续工作逻辑通顺。月饼小镇定位涉及几大方面。

(1) 层级定位。合浦月镇小镇自我定位有不同选项。建议定位在国家产业层级之上,争取成为事实上的“中国(合浦)月饼烘焙食品特色产业小镇”。理由是,有行业需求、具备承载条件、有实现可能。选择高层级定位不是为了贪大求洋,而是基于产业经济规律与实际情况出发的客观判断。

(2) 产业环节定位。建议将月饼及烘焙产业的“生产性服务业环节”作为主导产业环节。包括:重点大宗原材料供销(专业市场);行业资讯开发利用(平台);重点领域创新研发协同(联盟);重要标准修订制订;行业重要活动(基地);专业人才培养与开发(机构);行业国际交流往来(窗口);OEM与跨界合作平台(载体);等等功能。这些产业服务功能的形成,会使合浦月饼小镇成为一个全国月饼烘焙产业生态的行业高地。

(3)主次产业权重定位。坚决以食品产业为主体,防止旅游等其他产业喧宾夺主,形成对主业的负面冲击。这一方面是由于营造专业化的食品产业生态空间需要,适度控制外来无关人流对主导产业干扰影响。另一方面从价值链考虑,小镇有限的地域空间利用上,要实现价值最大化,就要主抓高附加值、增值性强的产业经济。普通传统旅游经济的比较优势不强,税收创收有限。此外,还要对入区生产性企业进行综合考评,以“亩均效益”等相关指标建立必要的效益评估分级门槛,优胜劣汰、腾笼换鸟。控制低端加工产能过多占用小镇土地资源。

(4)产城融合定位。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融合中,生产与生态平衡相对容易,而生产与生活融合难度较大。形成必要的生活空间,是月饼小镇打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生态所需要的,也可以避免形成传统工业园区夜晚成为“鬼城”的现象。保证适度的配套性生活空间,营造出为特色产业服务的生活配套场景,是必要和重要的。在一定意义上,追求小而美、小而精、产城融合的建设定位。

(5)对标创优定位。对标先进,是找准定位的有效方法。在特色小镇建设实践中,对标准、对标什么、是个重大问题。不少地方由于盲目性而走了弯路。合浦月饼小镇如果坚持“培育产业生态”为战略方向,一是不要去对标那些浮于表面现象的特色小镇案例,免受误导。二是不要人云亦云的追随所谓的成功典型,防止照搬照抄。三是从“源头”抓起,对标案例的本质。特色小镇对标有两个维度,一是对标国内先进,主要是指浙江,那些源于特色产业内生力的“一镇一业”型“特色产业小镇”典型。另一个是对标国际成功案例,例如荷兰食品谷、硅谷的初创原始形态及后续产业生态进化路径,以及好时巧克力小镇等国际食品特色产业小镇成功典型。另一个问题是创优。创优工作不仅

是争先进、争扶持,也是创造小镇品牌、培育区域品牌的重要举措。月饼小镇创优定位应该高,应争创国家级各类先进,争取世界级专业荣誉。

(6)招商引资定位。招商和引资是月饼小镇建设的重中之重,事关成败大计。但在全国招商引资白热化、同质化竞争激烈的状况下,如何招商、招什么商、引什么资等问题,也要有准确的定位。同样基于培育产业生态的总体战略出发,结合合浦实际与小镇发展的阶段性,招商定位要打破重生产型轻服务型、重招大产能轻招高价值、重眼前成果轻发展潜力、重产能集聚轻产业平台搭建等传统思维局限,将招商引资聚焦在“注重产业要素集聚、着力培育产业生态”的大方向上来。

关于定位问题有多个视角,涉及多个领域。定位准确可以事半功倍,反之则容易事倍功半。

二、战略调整。明确战略方向可以聚焦发展战略,整合碎片化的多维度工作,集中优势资源,形成快速突破。合浦月饼小镇的初期工作方向,采取了类似于传统产业园区的开发思路,首先从整合本地产业优势资源进驻月饼小镇为重点。这种前期安排,符合实际便于实操,有较高的合理性和实用性。但在前期启动之后,中期的招商重点显然已不是本地“存量”企业,而是面向全国的“增量”目际。而此阶段的战略方向,表面看是转为了走出去“招大商、招好商”,主要问题似乎是“招商难”,而本质上则是战略调整问题。解决招商难问题,要跳出招商看招商。优质客商“来不来”,取决于“为何而来”。所以,合浦月饼小镇第二阶段的战略方向,应迅速调整为“培育月饼及烘焙产业优质生态系统”的总体战略方向上,着力研究、发掘并满足目标企业和机构的产业需求,搭建产业发展服务平台,形成良好的产业要素集聚趋势,使目标客商从“要你来”转变为“你要来”。这些战略调整似应包括:

(1) 产业生态培育战略。产业生态培育,是月饼小镇首要的战略方向。培育产业生态就是“栽好梧桐树,才能引来金凤凰”。月饼小镇的产业生态有两个圈层,核心圈是“月饼产业专业生态”。外围圈层是“烘焙食品产业综合生态”。产业生态是一个大的概念。不仅要空间布局优化、产业结构合理、还要整合人才、技术、资金、信息、物流、供销等相关要素,实现一定程度的全要素集聚。而这种专业化的产业生态系统,不仅直接促进了招商引资,而且是产业小镇实现可持续发展,进入良性循环的支撑。产业生态是个多维体系。纵向贯穿产业“前中后”,横向涉及相关配套产业的“左中右”。培育产业生态就是整合产业资源,为入驻企业创造最佳的产业发展环境。

(2) 产业平台搭建战略。月饼小镇要走平台型经济之路,让小镇成为多边合作共生的开放型载体。其中包括不同的多样性专业平台。例如:以满足生产环节需求为主的月饼与炽焙产业生产型平台。以集聚配套产业为主的产业配套综合服务平台。以贯通上下游供应链为目标的产业供应链平台。以配合企业创新与产业孵化为主的创新孵化平台。以及金融服务等相关平台。这些平台,线上线下、本地异地相结合,采用新思维,运用新技术,不仅服务小镇企业,更是面向全行业,成为行业发展要素集聚高地及小镇价值的主体。

(3) 产业创新孵化战略。产业发展的优势在于创新。月饼小镇的核心竞争力不是产能集聚,而是产业生态。其中,各类创新条件的优化、各种创新服务的优越,都会使小镇逐步成长为月饼及烘焙产业的创新基地。这些小镇内外互动型的创新活动,既会给小镇和合浦本地企业带来发展新动能,还会吸收到行业内部及外部的跨界资源。而创新与孵化的产业化转换,则不仅会产生应用效益与知识产权增值,而且有利于吸引资本,通过各类投融资,实现资本运作。

(4) 月饼小镇运营战略。月饼小镇运营不易延用工业园区管理模式。采用市场化运营机制十分重要。选用专业化运营管理公司,有助于可持续发展。专业化的运营体系,可以包括小镇生产支撑运营、生活配套运营、公共服务体系运营、小镇品牌运营与跨界合作运营等。并担负起小镇服务体系管理,提供管家式订制化服务。

(5) 月饼小镇发展战略。月饼小镇发展应突破传统的渐进式、滚动化线性发展战略,采取平行、多维的立体化发展策略。依据行业发展实际与可操作性条件,平行惟进异地合作、跨界发展、资源互换等多种战略合作发展模式,并统筹协调推进。用好共享经济优势,实现新经济新动能驱动下的跨越式赶超型发展。

(6) 区城品牌创建战略。结合合浦月饼产业实际,应着力发展合浦月饼区域公共品牌。在围绕馅料原产地认证、广西大月饼标准、合浦月饼团标、重点原材料绿色食品认证以及欧盟等国际认证。在多个环节的知识产权和品牌培育的同时,推进重点品牌集群的形成,形成多种品牌影响的合力。

关于发展战略的明确,战略方向的调整,还有很多深入研究的空间,有待进一步细化研究。

三、机制创新。

月饼特色产业小镇是一种新事物,小镇建设与运营是一项新工作。新事物、新工作必然面对新问题。这些问题有一个基本特征,就往往都是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对待新问题,不能都用老办法,要用创新思路与创新实践来解决新问题。其中包括:

(1) 变管委会管理为专业机构服务。由工业园管委会承担月饼小镇日常管理,会使小镇管理行政化,存在不少弊端,不利于小镇运营市场化。要进行管理机制创新,管委会抓大放小,日常管理市场化。聘请专业机构进行专业化管理、市场化服务。同时,加强入驻企业的自我管理,成立管理委员会等自律性组织,参与小镇管理与公共服务。

(2) 变政府投资为社会化投融资。月饼小镇的投资主体多元化、市场化,关乎小镇的可持续发展。目前由政府投资公建、入住企业投资厂房的建设模式难以为继。一方面本地企业资金紧张后续投资乏力,另方面政府在完成建镇前期启动投资后,也难以持久投入。招引社会力量投融资、发起小镇“烘焙产业发展基金”、推动PPP项目立项入库等创新机制措施,都十分必耍。

(3) 变政府孵化为行业孵化。小镇的未来很大程度上在于产业孵化。月饼及烘焙产业的全产业链环节中,存在大量的创新突破痛点。抓住重点,推动多种形式的创新孵化,并适时跟进产业转化,将成为月饼小镇独特的核心竞争力。只有机制创新,以企业为主体,举行业之合力,用市场配置资源,才能实现有效的产业孵化与及时转化。

(4) 变管委会招商为专业化产业招商。由于传统招商难和月饼小镇以培育产业生态为战略重心这两点重要因素,就必须改变传统的低效招商模式,采取与行业组织、专业机构等社会力量合作的创新方式,实行精准招商、专业招商、行业招商,从而提高招商效率与质量,实现既招商引资,又培育产业生态的一举两得,以及对目标对象的近、中、远期预测性分析与动态性招引管理。

以上就如何推进合浦月饼建设,从定位、策略、创新三个较重要的节点做了简要的思考。还有更多的内容有待大家深入研究。这些思考并不成熟,仅是一种抛砖引玉。期待大家共同思考特色小镇建设,并为合浦月饼特色产业小镇贡献智慧。

合浦月饼小镇建设的创新实践是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化产业经济体系的重要实践。这个重要性在于:

一是新思想指导新实践。小镇建设过程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与习近平系列思想。小镇建设的成功实践,是新思想落地的成功实践。

二是新实践适合新情况。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经济发展面临新情况新挑战。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才是新实践的意义与价值。

三是新情况下坚持创新。新发展就要面对新情况,必须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发展中问题。用创新实践去克服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四是坚定不移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四十年来行业发展巨变。实践证明了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实现中国发展。四十年后,合浦月饼小镇白手起家,仍然要靠改革与开放赢得成功。

总之,经过认真思考与分析,在合浦大地上平地而起的月饼小镇,完全有可能打造成“中国月饼小镇”、“中华糕饼文化小镇”和“国家烘焙产业基地小镇”。当然,也一定会同时成为“合浦农业食品转化小镇”、“合浦工业园转型示范小镇”。与此同时,合浦月饼产业小镇的实践成功,将会引领出“合浦渔业小镇”“合浦果业小镇”“合浦豇豆小镇”“合浦食品辅料小镇”等一批农业食品融合型载体平台。而当这些产业平台形成之时,就是合浦及其周边地区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深加工成熟之时。这些美好的未来,不仅是梦想,而且完全有可能得到实现。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坚持知行合一,勇于落地实践。不能落地的想法就失去研究的意义。统一思想后的工作实践,是合浦月饼小镇未来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本文写作过程中欣喜地看到,在合浦县委新任领导的大力支持与亲自参与之下,月饼小镇项

目不仅继续前行,而且加大马力。一批旨在“培育合浦月饼与烘焙食品产业生态”的重要实践,正在陆续快速展开。在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的大力协调下,中国投资协会、中国信息协会等重要的相关组织已经深入合浦,调研对接。普华永道、亚洲银行等国际知名机构,也参与到月饼小镇及合浦发展的献计献策中。2018中国月饼文化节等重要的行业活动在合浦举办,又吸引了大批行业翘楚与专家学者莅临合浦,对月饼小镇及合浦食品产业环境产生了浓厚兴趣。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以合浦县与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为标志的、以合浦月饼特色产业小镇为代表的,“合浦农业食品融合发展的创新实践” “合浦工业园转型升级实验”和“月饼小镇食品产业载体平台创建实践”,这三大新时代新实践的新航船,在一带一路最早的始发港—合浦港,已经升起风帆,开始远航。

我们充满期待!我们为之努力!

合浦月饼小镇是值得认真思考研究的“食品产业发展载体创新”的标本案例。这个案例包含了几个重大课题内容。包括:

特色小镇的主导方向是什么?

特色产业小镇的产业形态与产业价值是什么?

特色产业小镇的建设运营模式如何创新?

特色产业小镇对传统产业园区转型升级的实际意义与引领?

食品特色产业小镇对农业食品产业融合的促进作用?

食品特色产业小镇对食品行业发展的价值与意义?

……等等。

猜你喜欢

合浦特色产业月饼
安徽宿州灵璧县:多措并举发展特色产业
合浦绒螯蟹研究进展
中秋节里吃月饼
新店:健身器材特色产业“化蛹成蝶”
月饼
河北临城:发展特色产业拔“穷根”
西海岸:特色产业振兴乡村
一起来做月饼吧!
最早记载合浦的文献之我见
月饼你喜欢啥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