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与虚拟:“基础日语”教学模式改革探究
——以某师范学院日语专业为例

2018-11-01马炳军

韶关学院学报 2018年8期
关键词:基础日语网课日语

班 粲,马炳军

(阜阳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安徽 阜阳 236000)

近年来,国家教育政策的出台,推动着网络教学模式的变革,全国高校纷纷建设网络课程资源平台,这一个重大变革,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语言学习者的热情[1]。调查表明,某院2016级日语专业半数以上的学生对于日语沪江网校、新东方网络课程等公开网络课程平台有着不同程度的了解和学习参与。基于这一背景,高等院校日语专业的“基础日语”课堂教学模式、教学理念亟待更新,网络课程亟待开发与建设。

一、建设背景

2015年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和管理的意见》;2016年6月和9月分别印发了 《教育部关于中央部门所属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和《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教育学分认定和转换工作的意见》,提出大力推进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并将在线课程纳入学分管理。2017年启动了首批“国家精品开放课程”的认定工作。

另外,在网络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发展阶段,已有 “1+N”(1门课程+N个学生的虚拟课堂)、“1+M+N”(1门课程+M 所学校+N 个课程班)、“在线开放课程+线下面授课/直播面授课”等多种应用模式和案例,这给高校建设网络课程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模式。而在2017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名单里,本科教育课程有468门,主要建设学校集中在211或985高校,其中外语基础语言课程(非文化文学类)占9门,英语类7门,韩语1门,日语1门。数据显示普通高等学校开设 “基础日语”网络教学不仅是大势所趋,而且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网络课程建设的模式也要与时俱进,以下是有关网络教学平台的调查,调查对象是2016级日语专业的学生。

表1 关于某师范学院网络教学平台的调查

问卷调查表明,日语专业学生对本校网络教学平台了解且常使用者占34%;知道但不常使用者占42%;知道但没用过的学生占7%;不知道的占17%。由此可见某校日语专业66%的学生对于本校网络课程中心平台知之甚少。而网课平台,有付费的和免费的,沪江网校等推出的教学课程多半是付费的(700-5000 RMB),免费课程则有着内容的局限性,即平台发挥了基本的信息引导作用,但在日语学生中的普及性不足,因而难以发挥必要的学习与监督作用;付费平台无法发挥师生互动作用,因此,建设一个适合普通高校的“基础日语”网络课程势在必行。

二、建设的内容

(一)建设理念

“基础日语”课程的建设理念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旨在努力将学生转变成信息加工的主体与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将教师转变为主动建构者的辅助者和引导者。主张传统与虚拟的结合——课程与网络平台结合,即“在线开放课程+线下面授课”形式进行,同时,将优质互联网资源利用融入网络课程。

(二)建设条件

网络课程的建设主要是硬件设备和软件资源。硬件设备有教师发展中心的大型录播教室,软件资源有“微格教学诊断”“优秀教学观摩”“名师工作室”等现有的网课播放平台。同时可以链接到“某师范学院网络教学综合平台”,其中有“精彩一课”“通识教育”等点播平台,这些校内资源为“基础日语”网课的建设提供了技术条件,某师范学院日语专业的学生获取资源途径与条件,见表2。

表2 关于学生获取学习资源的途径

调查表明,日语专业的学习资源主要通过网络与书籍两种途径获取。其中60%的学生通过网络获取,35%的学生通过书籍获取,由此可见,通过互联网媒体获取学习资源的学生人数远远超过通过纸质媒介获取的学生。这种学习习惯的变化为我们建设“基础日语”网课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三)建设方法

1.线上资源进课堂

在课堂上,首先尝试借助“沪江听力酷”“喜马拉雅APP”等网络平台的音频资源,培养日语专业学生听力理解能力,丰富其社会文化知识。其次,利用“日语家园”互联网平台,让学生做《天声人语》板块的日译汉练习并进行评讲分析,而后将学生的翻译作业直接投放回网络平台,接受全国日语爱好者和专家的点评,相得益彰。另外,我们还利用其它短视频平台,如抖音、快手等,将歌词和歌曲下载为教学辅助材料,培养日语专业学生的学习情感。

2.线下课堂变网课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应当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者,因此,学生的需求就是日语课堂教学的重要参考依据。有关某师范学院日语专业学生网课学习愿望,见表3。

表3 有关日语专业学生网课学习愿望的调查

调查发现,66%的学生希望通过网课获取更多的 “拓展”知识,28%的学生希望学习课程相关知识。基于学生的需求,尝试将“基础日语”课程中的语法知识要点分类归纳并录制成拓展网课,如大二重点学习的日语五大态——可能态、被动态、使役态、使役被动态和自发态知识点分散在多个章节中,但通过网课平台则将五大态进行有效整合、对比分析,使学生更清晰地掌握每种“态”的具体使用方法。

大二“基础日语”课程中另一重点——敬语,也是分散在不同章节中,笔者借助网课平台自行录播了关于敬语课程的专题,将尊他语的所有用法归纳总结在一个专题里,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课程平台中的“课内教学资源”板块进行学习,多维理解。见表4。

表4 尊他语分类模式*

此外,课程建设的方法是先将书本知识梳理清晰,后补充相关敬语的语言背景知识和拓展知识,再将课本中未提及的自谦语相关句型一并补充给学生,见表5。

表5 自谦语句型拓展

学生可以通过网课平台中的“课外导学资源”版块学习,从思维模式上理解敬语的使用。

因此,节省了课堂时间,线下有足够的时间讨论学生遇到的难点,提高课堂效率。此外,网络课程建设另一手段是每周一测,即测试每周所学的知识要点与语言能力。每周一测设计在网课平台中的“自我评价体系”中,像游戏通关一样,对掌握的知识点进行筛查,找出薄弱环节,自行巩固。

3.线上讨论+线下解析

由于目前资源有限,授课人数较少,授课课时固定,为延展学习广度,实现多维互动式学习模式,笔者借助微课教学、翻转课堂、微信平台以及QQ平台定期发布课程内容,让学生直接在群里讨论、提问,然后上课时分析、答疑。

(四)建设步骤

调查发现,日语专业课程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和网络平台几乎为空白,因此,建设基础日语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势在必行。经过论证,分两个方向进行建设,即教师版和学生版。

以学生为中心建设基础日语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学生版)。多次召开学生座谈会,针对建设日语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三大板块(哪三大板块)征求学生意见,了解学生需要,找准建设方向。结合互联网技术,建设有针对性的课外导学资源,学生可以随时上传和发布自己的学习心得和问题,并且提供测评和PK环节帮助学生查缺补漏,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以教师为对象建设基础日语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教师版)。针对基础日语所涵盖的听、说、读、写、译五大方面的要求,结合上课经验开发适合学生学习的课内资源,这些资源具有多样性的要求。教师版的建设内容主要从日本引进,经过筛选、论证,选取健康向上的教育资源,包括日本友人捐赠的资源。

在互联网环境下,普通高校“基础日语”网课平台的建设特色是:形成教师、学生、行业专家三位一体的模式,基本框架为三大模块[2]:

一是课内教学资源。课内教学资源基本特点是丰富多彩,如:课程资源、音频资源、视频资源、阅读资源、文化资源等。以学生为中心、以教材为蓝本,拓展相关内容,实现线上线下相辅相成的教学模式。

二是课外导学资源。课外导学资源主要包括课堂话题讨论(分为论坛版和有声直播室版)、趣味日语配音、情景剧直播(根据课文会话题材改编)、翻转课堂、日语专家讲坛(定期直播全国各大高校日语专家的讲座或精品课程)。通过网络平台实现“多元化混合式”教学模式,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内容形式多样,寓教于乐。

三是自我评价体系。建设课程知识点评价测试版块,分为普通试卷答题版和游戏竞答版两种,采用时下流行的“头脑王者”小程序竞答模式,进行PK式知识点竞答;实现评价与现阶段教学情况的有机结合。此外,结合最IN的直播模式,在每个网课视频或者直播内容下方开设讨论区,学生或者在讨论区提出问题,或者回答教师关于本课的知识点,及时发现学生在语言、交际、外语思维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并给予合理适时的调整和引导,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增强教学互动,营造民主氛围,提高课堂效果。

三、讨论与思考

(一)存在的问题

根据调查,60%的学生是通过网络来获取学习资源的,见表2;66%的学生希望通过网课学习更多的课程拓展知识,见表3。目前的公开性网课平台大多是针对语法或是单词分散式教学,不能兼顾学生所用教材和学习进展来针对性地提供因材施教的教学内容。

现有平台皆为开放式全国授课平台,无法与学生进行互动,因为无法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因而急需建设一个校本自助学习平台,以满足学生需求,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

表6 关于网课主讲教师教学情况的调查

调查表明,52%的学生认为主讲教师应该经常参加讨论互动,24%的学生期待教师的及时反馈,可见有超过半数的学生希望有讨论版块。

(二)解决的方法

1.结合课本,适度拓展

锁定《新编日语(修订版)》(专业)和《标准日本语》(非专业)两本教材,针对知识点的进度和课程进行设置,时时更新,同步拓展。网课录播多管齐下,听力、会话、阅读等分模块共同录播。针对校园网课资源平台,开辟日语专版,供学生学习和讨论。

2.抛出话题,定点讨论

在日语网课资源平台内开设日语网课论坛,教师在论坛内就每课内容定期抛出讨论话题,学生实名登陆,线上讨论。教师定期点评,根据大家的回答找出问题点,统一在线下面授课程中详细讲解,查缺补漏。

3.校本建设,统一门户

为避免重复建设,在现有校园网课平台内开设日语板块,所有教师互通有无,分课程分板块共同录制网课,邀请专家对不同教师录制的课程进行点评,教师根据专家意见调整录播内容和进行线上答疑,避免资源重复建设,提高整体课堂效率[3]。

四、结语

本研究的目的旨在通过分析国内高校日语教学现状和全国高校网络课程建设的特点,对“基础日语”网络课程建设进行个性化教学模式的探索。目前,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和信息获取手段已经多元化,为学生营造一个适应现代高校教育背景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氛围是教师的职责。研究发现,将网络内容引入课堂,活跃了课堂气氛,培养了学习兴趣,拓展了知识,初步实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真实与虚拟的交汇。但网页讨论和测评作为必要的互动和评价机制需要加入到网课设计中,网络课程平台还要不断地在运行中测试,在测试中调整,并逐步完善,尽快达成建设目标。

猜你喜欢

基础日语网课日语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对网课不能听之任之
遏止网课乱象重在落实
明朝日语学习研究
是什么“网课”让“学生们”好评如潮
『选』网课
任务教学法在基础日语教学中的应用
基础日语教学方法之我见
JF“can—do”评价体系对《基础日语》教学的指导意义研究
从语义模糊性看日语委婉表达